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鉴定简单方法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砂鉴定和紫砂鉴定简单方法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应书良作品
四号井乌泥龙带
龙带由来
龙带壶相传为明代紫砂名家也是紫砂壶的祖师爷供春所发明,壶身的蓝本是明朝永乐年间的甜白釉三系把壶,加上一条贯通的带子作为装饰。
全手工制作 容量270cc
龙带壶型
壶身两侧的线条勾出玉带之形,而勾扣处便是壶钮,造型设计新颖别致,可见巧思。
圆形鼓腹,腹上渐敛,平底,湾流且长,口朝天,把手体圆,起凸圆盖,扁圆钮,与壶体协调。
龙带自壶口四周肩部由上而下向左右两边展开,线面清晰。
龙带详情
个人介绍 - 应书良
应书良
—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第三届宜兴优秀青年陶艺家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
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宜兴金壶沙传紫砂艺术研究所所长 总工艺师
制壶师承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杨勤芳先生,书画陶刻师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两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十大能工巧匠徐安碧先生。作品传承古法,多以全手工成型,在传统的基础上寓以了自身的风格,作品多次在国内获奖。
2023年3月应韩国茶道文化研究所邀请赴韩参加中韩文化研究交流,
2023年5月于中国工艺美术高级研修班结业,
2023年中国美院紫砂高级研究班毕业。
2023年荣获第三届陶都宜兴十佳(优秀)青年陶艺家称号 。
2023年荣获“景舟杯”制壶大赛铜奖 。
紫砂壶是一件耐用的茶器,只要没有磕破损伤是一直可以使用的,但是如果使用不是很注意,经常会有很多问题,比如异味、茶垢之类的,那么『紫砂壶到底应该如何清洗呢?』
异味、茶垢清洗
茶壶长期不用,或因疏忽未能及时将茶渣倒出,就会发生霉变或产生异味,这种情况的清洗其实古人早有记载:
清理茶渣
茶壶经常使用,但是用完后同样没有及时清理,会出现另一种情况,容易积上茶垢。
如果碰到较难清理的茶垢,要备『一只小软毛刷子』和『一些食用小苏打』,将适量小苏打倒入壶内,而后注入温水,几分钟后再用小刷子刷去茶垢,这是一种比较好的清洗方法。
食用小苏打
发生上述情况皆是使用不注意,所以我们在紫砂壶的日常使用中要注意及时倒掉茶渣,保持清洁。
换茶叶清洗『一壶侍一茶』相信这是很多壶友都知道的,紫砂有吸附性,一把壶泡不同的茶叶会串味,影响口感,但是有的壶友特别喜欢这把壶,又想换种茶叶喝怎么办呢?这种情况,同样也是需要清洗紫砂壶。
换茶清洗
先要将此壶洗净,按照除去异味的方法清洗一遍,而后放置阴干。之后泡上新茶,放置数小时后倒掉清洗干净即可。
新壶开壶清洗
这个也曾讲过,新壶的话可能有的壶内还有烧制残留的『石英粉或者灰尘』之类的,需要清洗,这类的就比较简单,注入沸水后倒掉就可以了。
新壶清洗
还有一类则是『壶身打蜡』,去除这个可以放入热水中煮,大约半小时就可以,之后擦干净就行了,一般来说新壶开壶并不要煮,但若是『新壶看起来光亮,摸起来油腻』的话,还是煮一下比较好。
清水煮半小时
图文| 砂海墨韵
有一位古人论做壶他不会,论做官也只是做到了七品县官。
但他设计紫砂壶,交与紫砂艺人制作,把绘画的空灵,书法的飘洒、金石的质朴,有机地融进了紫砂壶艺。
使紫砂艺术进入了历史上的又一昌盛期,开创了文人壶的新纪元,他的名字足以永载史册。
他就是“西泠八家”之一,名噪一时的钱塘才子陈曼生。
提起陈曼生,壶友们最先想到的肯定是“曼生十八式”,其实曼生所设计的茗壶,远不止18把。
“十八”在古代是用来泛指的虚数,表示数量多的意思,我们今天所说的曼生十八式,是沿袭古人叫法。
成书于一九三七年的《阳羡砂壶图考》中收录的曼生壶就有26把。据考证,曼生壶至少有40多种式样。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就是曼生十八式中的汲直壶。
汲直壶的故事大汲直壶
《周易》有云:“君子当直道而行”,意思就是君子要直,行其当行,事其当事。
而将这种精神贯彻到器物之中,古来有之,但是如果说在紫砂中有这样一把最直道的壶,那一定非“汲直壶”莫属。
底槽清 汲直壶
张晏曾说过“汲黯方直,故世谓之汲直”。这句话的意思是,汲黯做事情很正直,所以当时大家都简称他汲直。
大汲直壶
曼生读《汉书》,感叹汲黯常直言切谏,曾指责汉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
大汲直壶
汲直壶表现出气韵深沉、浑厚大气的气质,同时还多了一份富丽飘逸的美感。
又似乎是汲直本人身上传达的是一种刚劲正直、敢于向他人谏言的正义精神!
以上内容是关于紫砂鉴定简单方法和紫砂鉴定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紫砂的砂指的是什么 紫砂砂性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