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紫砂泥料简介 紫砂泥原矿石

分类:茶知识发布者:罗珊珊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泥料简介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砂泥原矿石和紫砂泥料简介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紫砂泥料简介 紫砂泥原矿石1

为什么要聊这个话题,有感于经常有小伙伴一脸真诚的对我说:想买一把壶,要求不高,只要是原矿泥料就行。

还有买壶的小伙伴上来第一个问题就是:是原矿的吗?

追求原矿紫砂,是藏壶玩壶的基本共识。这不是什么门阀成见,得承认,在玩家的心里,原矿才是“世家之子”。

那么,原矿泥料好在哪里?

原矿必备的条件一方面是指矿源,另一方面是指从开采出来的原矿不添加任何化工原料所制成的泥料。

影响紫砂材质的因素

影响紫砂材质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原矿品质外,明针功夫、窑温环境等炼制技艺也有很大影响。

真正紫砂壶大概说来就是观之色泽沉稳,不艳不腻,虽有一定光泽,但应隐隐之如隔薄雾,由内而外,而非贼光。表面砂感明显,有层次感,颗粒若隐若现,以手抚之细而不腻,不剌手,不粘手。

下面是收集的一些紫砂质感的特写,供大家欣赏:

紫砂壶不仅仅是泡茶器具(紫砂壶泡茶有什么区别)

紫砂壶是我国独具特色的陶土工艺品,从古至今有许多种类的紫砂壶,造型生动古朴,有一部分十分珍贵,并且还传到了海外。今天我们就与大家分享紫砂壶。

  

清朝时期,紫砂壶就已经远销日本、欧洲、墨西哥、秘鲁、智利,还畅销南洋群岛,南洋华桥特别喜爱紫砂壶,暹罗华侨还为紫砂壶镶金嵌银。

  

01、紫砂壶的材质是什么?

紫砂壶所用的原料,包括紫泥、绿泥及红泥三种,统称紫砂泥。

紫泥原料外观颜色呈紫色、紫红色,并带有浅绿色斑点,烧后外观颜色则呈紫色、紫棕色、紫黑色。紫砂泥具有理想的可塑性,泥坯强度高,干燥收缩率小,为多种造型提供了良好的工艺条件。

绿泥是紫砂泥中的夹脂,故有“泥中泥”之称。绿泥产量不多,泥质较嫩,耐火力也比紫泥为低,一般多用作胎身外面的粉料或涂料,使紫砂陶器皿的颜色更为多彩。

红泥(或称朱泥)则是位于嫩泥和矿层底部的泥料,矿形琐碎,需经手工挑选。

  

02、紫砂壶种类繁多

紫砂壶从壶体造型来看,就分了许多种,就连常见的都有几十种。秦权壶、茄段壶、水平壶、虚扁壶、笑樱壶、德钟壶、龙蛋壶、潘壶、瓦当壶、唐羽壶、东坡提梁壶、鹧鸪提梁、华颖壶、大彬提梁壶、周盘壶、汉铎壶、四方壶、传炉壶、合欢壶、匏尊壶、葫芦壶、匏瓜壶等等。

  

每一只壶都有属于它的典故和由来,紫砂壶的造型和种类,还连接着中国的历史故事,如果把每一只壶的故事都说一遍,怕是几天几夜也说不完,十分生动有趣。所以紫砂壶不仅仅是个泡茶的器具,它还是文化的传承,历史的产物。

紫砂壶的品质讲究“泥、形、工、款、功”,因此鉴定一只紫砂壶的优劣,要从其选泥上、塑形上、工艺上、款识上和它的功能上来鉴别,如果一只壶只是造型优美,泡茶却不是很好用,那么也是失败的作品。

  来源:莫老师说茶,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紫砂壶段泥包浆有多美(包浆紫砂壶图片欣赏)

玩壶分两种人,一种喜欢段泥,一种不喜欢。

不喜欢的人,因为段泥稍一不注意,就养的脏兮兮的,有些地方还泛黑。顿时好感全无,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要买段泥壶。

  

但是,一把段泥养成后变化很大,分外漂亮,让人心生喜爱,这种美感和成就感瞬间提升,大概只有喜欢段泥的人才能体会到。

故而,很多壶友对段泥都是又爱又怕。

段泥本质上是一种绿泥和紫泥的共生矿,在宜兴方言中“段”与“团”同音,所以段泥又称为团泥。

  

仓央嘉措在《见与不见》中写道:“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其实段泥也是这样,无论你喜不喜欢它都在那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决定段泥美不美的不是你,而是段泥本身自己。

  

如何养段泥壶?

紫泥、红泥等颜色较深的壶可以用茶水浇淋,加强养壶效果,时间较短就可以得到温润的包浆。但段泥壶颜色浅,初期就把颜色重的茶水淋在壶面,就会“养花”,导致壶面颜色深浅不一。

  

从紫砂壶泥料属性、颜色,以及适茶性的角度来综合分析,段泥壶适宜冲泡茶汤颜色较浅的茶,如白茶、绿茶。话虽如此,但终究是人喝茶,不必为了养壶而将就喝自己不喜欢的茶。

无论茶汤深浅,一定要及时清理,每次泡完茶之后必须及时将壶内茶叶倒掉,并将壶内冲洗干净。

壶养的干不干净和泡什么茶没有必然关系。说段泥容易吐黑绝对是对段泥的一种误解。这与玩壶人的习惯有很大关系,若不爱护必然露出不讨喜的颜色。

  

段泥也有它的特点,用官方的话来说,就是:养成变化甚大。因为段泥色泽丰富,泡养过一段时间之后,整个润度都会有一个质的提升,这种段泥包浆的壶有多美?只有养过的人才懂。

养段泥壶,最重要的是耐心,由内而外,慢慢来,这样养出来的壶,最是耐看,也是最喜人的。

以上内容是关于紫砂泥料简介和紫砂泥原矿石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紫砂手工练泥和机制泥区别 古法手工练泥紫砂壶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茶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茶知识文章

精选茶知识

茶知识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