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南部铁壶名家有哪些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南部铁器铁壶的特点和南部铁壶名家有哪些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铁器是很常见的物件。
他们信赖铁器对于人体健康的益处,且铁器本身有细小的凹凸和孔隙,更容易保留和传导热量,在烹饪中能使食物受热均匀,保留食材的鲜美滋味。
甚至经由铁器烧煮的水,口感也更清冽甘醇。
事实上,铁器用于烧煮时,二价铁离子会不断释放到茶水和食物中,这正最容易被人体吸收的铁质,可预防贫血。
自有人类文明以来,少有一种铁器制品能如南部铁器一般慰贴温柔。
十七世纪,在铁作为杀伐之器、与血并称的时候,日本南部藩的匠人们却在炉火与茶香中,将它锻炼成朴拙敦厚的壶、瓶、釜、铃。
它们是日常生活中诗意的一部分,因与人天长日久的厮磨而带着体温,契合日本民族枯淡寂静的审美。
这一技艺曾因历史的巨流几乎湮没,但是传统被顽强地保存下来。
几百年来,世代相传的铸物师熔铸生铁,为冰冷强硬的金属赋予生命,也传承着家族的使命与荣誉,直至如今。
铁壶收藏家佐佐木繁美说:茶道世界讲究侘、寂之风。
明治时代美术家冈仓天心在《茶之书》里写道:
他们安静地顺次进入茶室,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首先向壁龛里的挂轴和鲜花致礼。
等到所有的客人都落座以后,除了铁壶中的水沸声之外,再也没有声音打破茶室中的寂静时,主人才会进入茶室。
铁壶中发出灵妙的声响,为了这种独特的音调,铁壶底会放置一些铁片。
从这种音响中,人们会听到云雾缭绕的瀑布低沉的回声,遥远的海浪拍打岩石的回声,暴风雨扫过竹林的回声,或者远山松涛的声音。
二战之后,铝合金制造的物品流行开来,南部铁器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许多工房和店家关门歇业,铸造师们的工艺更是相继失传,濒临式微。
转折发生在昭和四十九年(1974),南部铁器的制造工艺被指定为日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铃木盛久工房的十三代盛久铃木繁吉成为传承遗产的代表人物,被日本文化厅选为“人间国宝”。
第二年,日本又制订《传统工艺产业振兴法》,南部铁器被授予传统工艺品的称号。在政府的扶持之下,南部铁器终于迎来了复苏,并随着日本茶道的传播,越来越受到本国之外的欢迎。
一个爱茶痴茶的人,去赴一场正式的茶会,或者去好友的茶馆蹭茶,或者参加三五好友的茶聚,又或者恰巧赶上一场不期而遇的茶的分享会,他一定会从自己随身带的小包里,取出专属于自己的品茗杯,而这只品茗杯即茶杯的造型不外乎是二十多种造型中的一种。
茶杯的名字通常都跟它们的形有关,釉、纹饰、工艺也决定一部分因素。杯的名字一般是跟它们的形相关联,有的叫杯,有的叫盏,有的叫碗,有时它们也可以用来喝酒。
本刊在这一版面系列简介各种造型的随身品茗杯,本期介绍的是鸡缸杯。
成化斗彩鸡缸杯是汉族传统陶瓷中的艺术珍品,属于明代成化皇帝的御用酒杯。鸡缸杯是在直径约八厘米的撇口卧足碗外壁上,先用青花细线淡描出纹饰的轮廓线,然后上釉入窑经1300℃左右的高温烧成胎体,再用红、绿、黄等色填满预留的青花纹饰中二次入窑低温焙烧。
外壁以牡丹湖石和兰草湖石将画面分成两组,一组绘雄鸡昂首傲视,一雌鸡与一小鸡在啄食一蜈蚣,另有两只小鸡玩逐。
另一组绘一雄鸡引颈啼鸣,一雌鸡与三小鸡啄食一蜈蚣,画面形象生动,情趣盎然,后世多有仿制。
此鸡缸杯以新颖的造型、清新可人的装饰、精致的工艺而历受赞赏,堪称明成化斗彩器之典型。
其胎质洁白细腻,薄轻透体,白釉柔和莹润,表里如一。杯壁饰图与型体相配,疏朗而浑然有致。
施彩于浓淡之间,素雅、鲜丽兼而有之,收五代画师黄荃花鸟画的敷色之妙。整个画面神采奕奕,尽写生之趣。
“朱明去此弗甚遥,宣成雅具时犹见。寒芒秀采总称珍,就中鸡缸最为冠。牡丹丽日春风和,牝鸡逐队雄鸡绚。
“金尾铁距首昂藏,怒势如听贾昌唤。良工物态肖无遗,趋华风气随时变,我独警心在齐诗,不敢耽安兴以晏。”从这首清代乾隆丙午御题仿古鸡缸杯诗中,可以知道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在成化以后二百多年的清代乾隆时期还能依稀见到,并被尊为成化制瓷中的最成功之作,乾隆皇帝不仅让当时的景德镇御窑仿制,还题诗作志。
“斗彩”瓷器,创烧于明代成化时期,在景德镇御窑烧制的雪白的瓷器胎体上,用成化时期特有的釉下淡雅的青花作轮廓线,再以艳丽的红、绿、黄、紫等诸色填在釉上,入窑经低温二次烧成,姹紫嫣红、交相辉映。
有史书上说,成化皇帝热衷书画,有一次他欣赏宋代人画的《子母鸡图》,看到母鸡带着几只小鸡觅食的温馨场景,非常有感触,就在这幅画上题了一首七言诗,表达了母鸡对小鸡的呵护之情。
也许正因为如此,成化皇帝萌发了要做成化斗彩鸡缸杯的心愿。另有学者分析说,画鸡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成化元年是鸡年;再一个就是“鸡”和“吉祥”的“吉”谐音。
最早载有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价值的明代万历《神宗实录》中写道:“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另据明代万历沈德符《野获编》中称:“成窑酒杯,每对至博银百金。”其中十万之值与白银百金相近,“值钱十万”应指鸡缸杯的价值等于当时流通用的铜制十万枚制钱,“十万”是形容多的虚数。
2023年4月8日,在香港苏富比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春拍上,一件玫茵堂珍藏明成化斗彩鸡缸杯被上海收藏家刘益谦以2.8124亿港元成交价拍下,刷新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
原题:《茶杯经典造型之七:书尽写生之趣的鸡缸杯》
1.传香壶
陈鸣远传香壶
保利华谊(上海)首届艺术品拍卖会
成交价:RMB34,500,000元
说起传香壶,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了。他出自陈鸣远之手,不仅是紫砂壶最贵的方器,同时也刷新了陈鸣远作品的拍卖纪录。
传香壶,壶呈方斗式,造型简约,上宽下窄。壶身、盖、钮、流、把与足之四角皆作凹筋。
壶底镌有“令我胸中书传香”行书刻铭与款识,以及陈鸣远、壶隐两枚阳刻篆书印款。
语出宋代文学家黄庭坚著名的咏茶诗《谢送碾壑源拣芽》:“搜搅十年灯火读,令我胸中书传香。”
鸣远以此诗句自铭其壶,不惟展现其深厚的学识,也流露出对自己壶艺的自信。
2.藏六方
顾景舟六方壶
北京艺融2023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成交价:RMB17,825,000元
藏六方由顾景舟先生制作,壶身六面围合而成,器形非常简练,但不失恢弘之势。
六条线条从壶纽顶端一泻而出,经盖面、盖沿、壶口颈、壶身收至壶足,呈现六方。
表面光润,没有半点装饰,棱角分明笔直,壶盖穹窿凸起,整壶呈现出蓄势待发之势,显得十分庄重大方。
3.玉露诗文套组
顾景舟玉露诗文套组
江苏和信2023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成交价:RMB17,250,000
玉露诗文套组是顾景舟青年时期的力作,整壶方中有圆,色泽紫润,隐隐铮具古意。
一套五件,一壶四杯,是原配原作,均取材与古代食器“簋”。簋”。壶与杯设计精雅巧妙。
自创、自制、自刻。从设计到制作,再到篆刻,皆由景舟先生一手亲作。
壶身正面镌“玉露”,出自李商隐的《辛未七夕》诗:“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原指牛郎织女七夕相会,引申含义为短暂、美好的事物。
背面刻“花气接云烟,煮茗草堂前。阶下独行鹤,避烟飞上天”。
风轻云淡,花气氤氲,草堂前,雅士煮茶,壶里茶烟袅袅升起,台阶下一孤鹤,随烟起舞,正自由飞往天际。
4.金银彩山水纹方壶
清乾隆御题诗金银彩山水纹方壶
中国嘉德2023年春季拍卖会
成交价:RMB8,625,000元
壶呈方敦式,方口嵌盖,三弯流,壶口微束,鼓腹,下承四方折角包边足。
口足饰以回文印花,雍容华贵。泥色纯紫,细密如绸缎,通体纹饰,腹一面金银彩描绘山水,另三面金彩篆书乾隆御题七言诗,相得益彰。
诗云:“御制花港观鱼。锦梭不籍天孙掷,练影中堆万簇云。设与水仙作春服,天边风月傲清华”。
足内“乾隆年制”阳文篆书款。
5.乌泥束腰壶
陈鸣远乌泥束腰壶
北京保利2023春季拍卖会
成交价:RMB7,820,000
此束腰壶是陈鸣远与曹廉让合作的传世之作,在闽南出土。
壶底行书铭文曰:“一壶清茗,万卷藏书,明窗净几,其乐蘧蘧。”署款“廉斋”。笔韵雅致,细丽娟秀,有晋唐风格。
《阳羡砂壶图考》载有一件风雨楼所藏“曹廉让束腰鸣远方壶”拓本,此壶其形制铭文书法皆与张拓本极为相似。
廉斋即曹廉让,字希文,曹履泰之孙,硖石人。著有《廉让堂诗集》和《廉让堂唱和集》。
6.矮僧帽壶
顾景舟僧帽壶
北京保利2023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成交价:RMB7,820,000
此壶是顾景舟与上海仿古期间,仿制的大彬款僧帽壶。远观似一饱满壮美之冠帽,其壶身作六角形僧帽。
从壶盖开始,整个壶体分成六等分,寓意六时吉祥,壶冠莲花分成五瓣,寓意五方五佛。
壶底楷书刻款“生莲居大彬”,在壶内有“景记”暗款。
7.汉缾壶
许龙文制青娱轩款调砂汉缾壶
西泠印社2023秋季拍卖会
成交价:RMB7,245,000
此壶原为清末收藏大家龚心钊(1870-1949)旧藏,为龚氏丁卯年(1927)购自日本,是龚心钊极为重视的珍藏之一。
全器调砂,望似梨皮,宝光焕然。
师法四方汉缾(瓶)形制,以四片富曲度的泥片镶接而成,造工甚精,壶钮方圆玉润,大方得体,钮座、盖沿、壶颈等细处线条转折一丝不苟。
8.朱泥六角壶
蒋觐侯朱泥六角壶
北京长风2023春季拍卖会
成交价:RMB6,472,000
此壶刚正有型,有浩然之气。泥料掺砂、精心调配,为朱红撒金,内含黄金点状之砂,色彩丰富,颇见功力,赏心悦目。
9.汉方壶
清乾隆砺成汉方壶
北京长风2023秋季拍卖会
成交价:RMB5,957,000元
此壶为砺成之器,不仅泥料为上品,其工手亦一丝不苟,内外如一,通体协调大度,尤其把与流的处理真是大家手笔,是一件值得珍藏与把玩的遗器。
这把壶器形硕大,大气、阳刚,壶身饱满却不臃,角线有力而不锐,刚柔相济拿捏得恰到好处。
10.四脚龙鼎壶
陈鸣远四脚龙鼎壶
北京艺融2023秋季拍卖会
成交价RMB5,750,000
此件为陈鸣远的仿古紫砂壶,仿造商周时期盛酒器盉的造型,工艺精湛,效果逼真,尤其是壶盖及把手部位的龙首雕刻,充分展现了商周时期,龙作为神灵化身的威严与肃穆。
以上内容是关于南部铁壶名家有哪些和南部铁器铁壶的特点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银壶錾刻工艺 银器錾刻入门视频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