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略阳罐罐茶制作方法 汉中略阳罐罐茶哪家好吃

分类:茶知识发布者:小时代电影片尾曲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略阳罐罐茶制作方法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汉中略阳罐罐茶哪家好吃和略阳罐罐茶制作方法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略阳罐罐茶制作方法 汉中略阳罐罐茶哪家好吃1

对略阳人来说,没有什么事不能用一碗罐罐茶解决。随着科技的进步,熬制罐罐茶的茶罐,已很少有人会制作。

在略阳郭镇铧厂沟村,陈大功重拾祖辈的手艺,希望将茶罐制作手艺发扬光大。

罐罐茶:略阳人共同的乡土记忆

“乡土风味罐罐茶,略阳城乡不离它;清早起来挂顶锅,柴棒树根火架大;水倒半罐放茶叶,面拌调合清油下;茴香、藿香、生姜加,边煮边调油盐茶。”至今,略阳山区的家家户户堂屋里都有一个火塘,煨两个陶瓷罐罐。

全家人围着火塘烤火,现烧现喝罐罐茶,有滋有味,其乐融融。

略阳罐罐茶,口味最正宗的就在郭镇。

9月5日,郭镇铧厂沟村李艳家中,厨房内设一火塘,常年不灭,即使在三伏天。

“我们喜欢也习惯喝罐罐茶。”李艳说,罐罐茶俗称盐茶,略阳中西部地区,跟甘肃接壤的乡镇,男女老少天天喝。

烧制好的茶罐,煨在屋内塘火堆的木柴火旁,茶罐里的茶叶经菜籽油炒制过后,再放入生姜、薄荷,加入面粉,有时候还会加入一些炒好的鸡蛋,所有食材加在一起慢慢熬制。

里面的汤汁经过文火烧滚以后,发出“滋滋”的响声,香气慢慢地从茶罐里飘出来,弥漫在口鼻之间,让人忘记一天的辛劳和疲惫。

在略阳县城一家小吃店里,店主李女士熟练地将熬制好的罐罐茶盛在小碗里,又加入各种配料。

店门外,摆放着一排新鲜的藿香,有些刚刚采摘下的藿香花朵依然绽放。“正宗的略阳罐罐茶里面一定要有生姜、藿香、茶叶。”李女士说,“略阳县地处山区,县城周围三面环水,湿气重,生姜、藿香利于祛除湿气,而汉中的茶叶是我们的最爱。”

罐罐茶有专门的陶罐,分大号、二号、三号几种,大的高十五六厘米,直径十一二厘米,小的高七八厘米,直径五六厘米。

随着科技的进步,用来熬制罐罐茶的茶罐已少有人制作,李艳的丈夫陈大功成了略阳为数不多的会制作传统茶罐的手艺人之一。

陈大功今年50岁,太爷曾是远近闻名的茶罐制作艺人。陈大功年少时,曾跟随太爷学过几年茶罐制作工艺。

后因年轻气盛,向往外面的世界,遂放弃祖传的手艺,到外面闯荡。知天命之年,他邀请好友党生荣一起,重拾祖辈的手艺,欲将这项技艺传承下去。

取土:靠人工从山上背下来

对于常年饮用罐罐茶的略阳人来说,略阳郭镇本地用两种土混合烧制的茶罐最为正宗,经久耐用,如果不受外力影响,可以一直使用下去。

纯天然的原料烧制,对人体无害,也为现代人所接受。

陈大功说,一个完整的茶罐从取土到出窑,需要5步。取土是最辛苦,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也许是大自然对这方土地的馈赠,制作茶罐的土就出自当地,这里的岩土中,含有很多对人体非常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用这里的岩土烧纸的茶罐,熬制出来的罐罐茶也是最正宗、味道最好的。

盛产这种特殊岩土的地方,距离陈大功家两公里。这里的岩土取之不尽。但是,要从山上把土挖下来,必须费一番功夫。

两公里山路,山势陡峭,唯有一条羊肠小道可容一人通过,连毛驴都不愿上山,只能靠人工背,熟悉山路的人至少需要40分钟。

原料备齐后,两种土按照一比四的比例混合。“必须严格按照这个比例混合,而且要使用传统的量斗量,因为两种土的重量不一样,如果按照重量称的话,烧出来的东西不结实。”陈大功说,两种土混合后,通过粉碎机粉碎,用特制的筛子筛选,原料就制作完成,细腻如脂粉。

在清水中浸泡7天,使之充分吸收水分,如同面粉发酵一样,使泥土充分混合、没有气孔,才能烧制处质地均匀的好茶罐。

万事俱备,就开始制作茶罐了。

制坯:罐体的大小高低全靠手掌握

取拳头大小泥土,放置在轮盘中心,陈大功手持木棍,在转盘边缘拨动,随着惯性,转盘飞速转动。

虽然现在已经有电动转盘,陈大功依然喜欢这种最原始的转盘,数百年前一直沿用至今。速度随着惯性由快变慢,容易掌握。

陈大功双手握住泥土,两根手指插入泥土中,只见泥土随着陈大功手型的变化,不断变换着形状。

罐体的大小、高低、罐壁的厚薄,全靠手上的巧劲掌握。罐体大了,往中间用力。罐壁厚了,手指压一压,薄了,稍加一点泥。

即使手指关节处的细小纹路,也能让茶罐增色手指与罐体接触时,纹路在罐体刻下整齐平行的纹路,为质朴的陶器增加些许美感。

这就是手上的艺术,一块泥土随性所欲,可以在手上幻化成任意形状。对于做了多年茶罐的陈大功来说,他已记不清有多少茶罐是在自己手上成形。

2分30秒后,转盘停止转动,一个茶罐便制作完成。“只有最熟练的工人,才能达到这个速度。”陈大功说。

烧制:用质地松软的木柴连续烧36小时

一根钢丝从罐底划过,将茶罐何转盘分离,陈大功熟练地抱起茶罐置于屋角进行晾晒。待到茶罐将干时,安装上把手,上釉后即可进窑烧制。

烧窑是最需要耐心的时候,火不能大,必须使用质地松软的木柴,大量的浓烟能使温度慢慢上升,均匀弥漫到窑内的每一个角落。

“质地硬的木柴火力太大,容易把木柴上方的罐子烧坏,四周的罐子还没烧好。”陈大功说,他已经提前准备了大量木柴,等到第一批茶罐制作完成,就可进窑烧制了,必须连续烧制36个小时,才能出窑。

慢工出细活,剩下的就只有等待。

制作好的大号茶罐,重量都在9两左右,差别不会太大。

心愿:吸引年轻人来学习把手艺传承下去

陈大功说,如今略阳几乎很少有人会用这种传统工艺制作茶罐,他现在最大的心愿是招几个徒弟。

“我已经50岁了,希望能把我的手艺传承下去。”曾有年轻人找到他,希望学习茶罐制作技艺,但没有耐心,只有好奇心。

“看着我们做,他觉得很有意思,但是他一做就是奇形怪状,很快就没耐心了。”陈大功说,来了很多人,现在没有一个人留下。

学习茶罐制作,需要极大的耐心,如果悟性高,至少两年才能独立制作,对于向往外面世界的年轻人来说,这是巨大的考验。

再过一个月,陈大功的第一窑茶罐就该出窑了,他希望借助这次机会,让更多人知道这项传统手艺,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茶罐制作,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

什么是半手工银壶(什么是半手工壶?)

银壶主要分为纯手工银壶、半手工银壶、机制银壶这三种。银壶客之前的文章主要是介绍了手工银壶和机制银壶,一直没有说半手工银壶的工艺。

那么,今天就来给大家说说什么是半手工壶。

半手工顾名思义其实就是一半手工一半机制。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有两种:

其中一种是壶身是机器打制的,模由模具倒模或者用机器压片成壶身,包括图案、壶盖、壶嘴、提梁等小零件会用半手工完成。

第二种就是壶身、壶嘴、壶盖提梁等

它们都是用机器模具制作而成,表面纹理的图案由手工完成等。一般而言市面多数的半手工银壶,使用的都是壶身和零件机制壶,表面花纹用手工錾刻,以此来混淆市场充当纯手工银壶。

对很多商家来说,纯手工打造壶身的工序复杂,难度大所消耗时间较多。而机器制作多的壶身速度快、产量大,只是机制的壶身虽然快捷方便。

但是壶的整体大小比例不对称,使用体验不是很好,而且易损坏不易修复。

银壶客在这里要说说机制壶的几个弊端:

1.壶整体粗糙,不细致;

2.可复制、产量大,除使用外几乎无意义、无价值;

4.易损坏,不可修复。

铁壶煮水(铁壶煮水好还是银壶)

茶道讲究“静”,花道讲究“定”,香道讲究“沉”,三者并称为三大雅道,蕴含了佛教禅宗文化的精髓。

茶道,与一般艺术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普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或是生活的态度。

有人说,不论身在何处,喝到一杯好茶的感动,都让人有“归家”的感觉。喝茶应该是一件简单的事,也因为它的简单,我们才能在其中寻找平静、宽广、安详的内心之“道”。

好茶离不开好茶具。在众多茶具中,有这样一件特殊器皿,最为茶人青睐,它便是用来泡茶、储茶的茶壶。

壶因茶而生,茶因壶而雅,茶壶相伴,淡久生香。在轻盈升腾的壶水中观看佳茗,婀娜多姿,美不胜收!

铁壶凭借着古朴优雅,精美养生的功效,让越来越多喝茶、爱茶的人所喜欢。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茶人开始认识、收藏、迷恋铁壶。

拥有一把铁壶不仅可以怡情养生,更是人们追求生活质量的一种方式。

闲暇之余,坐在窗边静静品茗,提起一把由自己精心养护的铁壶,看着水柱由壶嘴自上而下倾入杯中,茶随着水花旋转浮起,浓郁的茶香扑面而来。

聆听窗外树叶沙沙作响,备感温暖安宁。

铁壶,由内而外散发出宁静、安定、沉稳的气息。焚上一柱沉香,袅袅的烟雾和安详的气息,令品茶之人忘却烦恼,全心沉浸这非同凡响的境界之中。

铁壶煮水,不仅能让人在忙碌中静下心来,体会返璞归真的韵味,更重要的是铁壶对身体有很大的益处,在煮茶过程中,铁壶吸收水分中的氯离子,并释放出二价铁,二价铁离子充分释放于水中,有助于人体吸收,长期饮用,可以预防贫血,补充铁质。

更值得爱茶之人探寻的是,每一把铁壶外壁都有各种各样的图文。不一样的图文,有不一样的寓意,不一样的情怀。

壶壁上的各种形态的图案,在明暗交错的光晕下饶有一丝雅韵,给人一种唯美的错觉感,也给养壶人带来不一样的情意。

水在壶中沸腾,就好比大海拍击着岩石,波涛汹涌,不屈不挠,令人遐想连连。

器物因用而美,人们也会因其美而更愿意使用,人与物在此有着主从之契,用是向主人的奉献,爱是向器物的回赠,只有在两者的交互过程中才能培育出工艺之美。

以上内容是关于略阳罐罐茶制作方法和汉中略阳罐罐茶哪家好吃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铁壶的价格区别在哪里 铁壶优缺点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茶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茶知识文章

精选茶知识

茶知识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