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为什么要一壶一茶 为什么说一壶一茶是骗局

分类:茶知识发布者:阿杜的歌曲大全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为什么要一壶一茶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为什么说一壶一茶是骗局和为什么要一壶一茶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为什么要一壶一茶 为什么说一壶一茶是骗局1

因此,一把「不事二茶」的茶壶冲泡出的茶汤才能保持原味的鲜度与纯度,否则今天生茶,明天熟茶,那么必然茶味混沌,了无个性可言。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有些人为了在壶内形成“茶山”,使其看来更具古意,便将茶叶留存其中,任其阴干,其实高温多湿的环境,霉菌极易孳生其间,若就卫生观点考量,此法实不足取。

更有些人泡茶后,故意将最后一泡茶汤存于壶内,直至下回使用前倒掉,认为此法可收内浸外养之效。

殊不知,紫砂壶的气孔结构既擅于吸附茶汤,自然也易于吸收霉菌。以此养出的壶,只怕日后冲茶时,亦会带有异味,甚至有碍健康,实是得不偿失。

若真有必要需两茶混泡,其实也没啥不可,《阳羡茗壶系》有载:“壶宿杂气,满贮沸汤,倾即没冷水中,亦急出水泻之,元气复矣。”准此,请先充分洗净壶内外后,再注满沸水,静置几分钟再倒掉,如此反复几次

紫砂壶的特性与什么茶的特性搭配更佳

拿到一把新的紫砂壶,第一步该做什么呢?很多人肯定以为是开壶吧?那么,在养壶的第一步,你就做错了!

所谓“一壶事一茶”,你养壶的第一步应该是:选择茶叶。

那是不是可以随意选择茶叶呢?当然不是。紫砂的双气孔结构,茶壁会吸收茶汁,时间久了,壶内盛上白水也会有茶香。

小叶子建议一把壶决定好了用哪一种茶叶,最好就不要再改了。如果你今天泡普洱,明天泡绿茶,这把紫砂壶泡出来的茶,恐怕会有二合一的味道吧?

从泥料分紫砂壶泥料主要分为:紫泥、红泥、绿泥

1、紫泥

最常见的典型紫砂泥,广为市场所用。

分为:清水泥、天青泥、底槽青三种。

①清水泥:色泽古朴,使用长时间后颜色变得红而不艳。

适合冲泡茶类:普洱茶系列、轻焙火乌龙茶生茶、铁观音。

②天青泥:色泽呈青灰色,内含多种矿石颗粒,质感特殊,俗称“鲨鱼皮”。

适合冲泡茶类:轻焙火乌龙生茶。

③底槽青:色泽稳重,因产于紫砂矿最底层,质地纯而细腻,近代制壶名家广泛使用。

适合冲泡茶类:普洱茶系列,轻焙火乌龙茶生茶,绿茶,红茶,碧螺春,龙井茶和花茶。

紫泥壶气密结构较合理,保温性很好,很多茶都可以泡养,适茶性好。这里主要考虑的是养壶时的变化,泡颜色相似的茶叶,可还原壶本身的颜色,推荐泡一些深色的茶叶(可高温闷泡的茶叶,如普洱、黑茶、乌龙茶系列)。

2、红泥

紫砂泥的主要泥种之一。

分类的区别在:原矿层的不同及风化程度、炼制拼制的差异。

①朱泥:红泥中之精品,是一种非常娇贵的泥料,质地绵密柔滑,色泽温润,泥色为橘黄色,热水淋后呈娇嫩鲜红色。

适合冲泡茶类:朱泥最适合泡的是铁观音,铁观音泡养的紫砂壶一般都会特别亮色,因为铁观音茶叶里含芳香油比较丰富。

②小红泥:是不加他料的嫩泥(浅灰、淡黄和黄红色为主的杂色黏土称“嫩泥”),烧制后会变成朱红色,泥质细、砂粒微、密度大、结晶高。

③大红袍泥:古代用于增添红泥艳润调色之用,为传说中最具神秘色彩之极品朱泥之一。

大红袍泥烧成的壶红润艳丽,泥中极品,冲淋热水后色变极大,呈红中带紫,养壶时易现“包浆”之美。

④红皮龙:原名野山红泥,泥色为红褐色,烧成后为红色,久用后越发红润。

⑤降坡泥:红泥与黄段的混生矿,色泽黄中带红,烧成后壶中黄砂隐现,成品水色滋润,质感漂亮。

红而不艳,色泽柔美是红泥壶的特点,烧制时收缩比很大,热胀冷缩十分容易开裂。

在泡茶时,不可贸然浇热水,要先温壶,久养后的壶格外红润,非常漂亮。红泥壶密度大、透气性差,所以聚热扬香,是高香型茶类的最佳伴侣。

红泥壶适合冲泡茶类: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普洱茶,绿茶、红茶、龙井茶和台湾高山茶等高香型茶叶。

3、绿泥

绿泥分为段泥(原矿段泥、芝麻段、黄金段)和绿泥(本山绿泥、墨绿泥)。

①段泥:也叫团泥,一种本山绿泥和紫泥的共生矿土。

泥料颗粒较大且疏松,烧成后呈米黄色,养成变化大,早期泥料容易吐黑。

②绿泥:泥质较嫩,泥料为青灰泛绿色,成品壶色米黄泛青,养成后色润温亮。

绿泥壶颜色较浅,胎轻质疏,泡绿茶最佳。泡颜色较深的茶,壶壁吸附后,容易“吐黑”,不建议泡黑茶类的深色茶叶。

绿泥壶适合冲泡茶类:未发酵或轻微发酵的茶,比如龙井、碧螺春等绿茶类,也可以选择白茶或黄茶。

从茶类分茶叶分六大茶类:绿茶、红茶、黑茶、黄茶、白茶和青茶

绿茶,青嫩,不耐闷。

紫砂壶泥料首选:绿泥类;也可选择紫泥类、红泥类。

红茶,味甘,

香味悠长,红汤红叶。

紫砂壶泥料首选:紫泥类、红泥类、降坡泥等泥料均可。

壶型:较高深、窄长的壶身,可使茶香甜醇、滋味醇厚;

黑茶,汤色浓厚,需闷泡。

紫砂壶泥料首选:紫泥类(生普、熟普皆可),绿泥类(可泡生普);

壶型:壶腹较大的壶,可避免茶汤过浓。

黄茶,香味鲜醇,

黄叶黄汤。

紫砂壶泥料首选:紫泥类,绿泥类,红泥类等所有泥料均可;

壶型:口盖较大的壶,可充分展现茶特有的清香和滋味。

白茶,汤色浅淡。

紫砂壶泥料首选:紫泥类(底槽清为佳),绿泥类均可;

壶型:壶口大、容量大的适合白牡丹;贡眉寿眉因有粗大的茶梗,可选用壶口大,壶身高的紫砂壶;全部由芽头制成的白毫银针可选用壶腹较窄的壶形。

青茶,色泽清润,

高香耐泡。

壶型:壶型宜矮不宜高窄,因壶壁较短,壶内空间小,使茶叶更容易浸润于水中,可最好地释放茶香特质。

容量:80ml至200ml

最后,总结给大家一个小规律:

茶汤的颜色,最好比泥料的颜色浅!遵循这个规律,平时再注意“呵护”好你的紫砂壶,养成一把好壶,绝对妥妥地!

一般来说,紫砂壶是不挑茶叶的,任何一种茶叶都可以用紫砂壶来冲泡。但因壶适茶,因茶选壶,什么泥料泡什么茶?

哪种壶的特性与哪种茶的特性搭配更佳?这些都是非常有讲究的。

茶具(茶具哪个品牌最好)

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作为孕育、盛载茶的器具,茶具是我们鉴赏和品饮茶汤的媒介,“器具精洁,茶愈为之生色”,因此茶器具的选择与安置对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饮茶习俗的变化,茶具的种类、形态和内涵都有了新发展,带给大家的不仅有美味的茶汤,还有愉悦心神的效果。

煮水壶和火炉

一组得心应手的烧水器,可以带给茶人茶汤无限的灵感。所谓的“茶室四宝”中的玉书煨即是煮水壶,潮汕炉则是烧开水用的火炉。

玉书煨为赭色薄瓷扁形壶,容水量约为250毫升。水沸时,盖子“卜卜”作声,如唤人泡茶。

现代已经很少再用此壶,一般的茶艺馆,多用宜兴出的稍大一些的紫砂壶,多作南瓜形或东坡提梁壶形。

也有用铁壶的,铁壶古朴、耐看,煮出的水为软水,口感较圆润、甘甜,用来冲泡茶品,可有效提升口感,不过铁壶提起来相当沉重。

银壶煮的水,味道软甜,壶也不重,只是价格比较高。

茶壶

茶壶是茶具的中心,壶的大小、泥料、形制等亦关系到茶汤的香气和韵味。明代对壶器主张以小为贵,“壶小则味不涣散,香不躲搁”;许次纾在《茶疏瓯注》中指出,银锡制壶有利茶汤,其次是内外施釉的瓷壶,可惜老瓷壶大多不耐沸水骤浇,瓷身易裂。

而江苏宜兴砂壶虽深受当时的茶人推崇,仍需避免烧结温度不足,土气败茶。

一把好壶,其口盖应紧密。选购时,先在壶里注入八分满的水,再以手指压住壶盖上的气孔,试着做倒水动作,若水流不出来,壶盖的紧密度便很高。

除此之外壶的周身要匀称,壶口要圆;壶嘴、壶纽、壶把三点应对直,成一直线;拿掉壶盖,把壶倒放在桌面上,壶口与壶嘴要相平。

出汤爽利,水柱要急、长、圆、挺,如果流速过慢,就会影响茶汤的品质;壶嘴的断水要明快干净,不滴水和不倒流。

最重要的是,一把壶提起来是否顺手好用。我们每个人的手,大小、长短、胖瘦都不同,选壶时,自己的手握起来,感觉是否合适,有些壶的把手不好握,或者重心往前倾,难以操作,就不是理想的壶。

在壶里注满水后,能够以单手平平提起来,缓缓倒水,出水的感觉很自在顺手,就表示这把壶的重心适中、稳定。

壶承

壶承本来的功用是为了保证席面的整洁干爽,承接淋壶的热水。淋壶的目的是为壶加温,以泡出茶的精美真味,需要高温冲泡的茶叶,才用得上淋壶,此时须选用深腹的茶船,以便承接淋壶的热水。

使用深腹的壶承泡茶时,要记得随手倒掉淋过壶的热水,不要把茶壶久浸在已经冷却的凉水之中,否则,不但使壶温下降,泡不出美味的茶汤,而且日久之后壶身会产生上下两截色泽。

在冲泡一些无须淋壶的茶叶时,可自由选择各种质地、颜色、大小的浅碟或无边框的垫板来做搭配,以突出壶身的线条美感。

有时,即使是墙角的一块石板,一把卵石,经由茶人悉心整理,也能搭建起壶的主舞台,就像佛陀脚下的莲座。

盖碗

盖碗亦称盖杯,是含盖、碗、托三件一式的茶器。清代北方流行花茶,茶汤容量较多,具保温功能的盖碗便发展起来。

杯托则可以避免端茶烫手,托着杯托,使盖碗看起来雅致大方。当我们选购盖碗时,要亲自端起来试试,有时候过大的盖碗口径,手是无法负担的。

同时试试盖子是否好拨动,这样在拨茶叶时,才可方便使用。

茶盅

茶盅,又名公道杯,为求能浓淡均匀地分配每一杯茶汤而名之。也有称其为“茶海”的,《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妙玉讥讽宝玉: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你吃这一海便是什么?

选购茶盅应注意茶盅的容量要比茶壶大,因为茶盅用来混合茶汤,有时必须装入两泡茶,所以茶盅的容量要比茶壶大,以免有装不下的情形发生;茶盅的开口要选择大的,这样可方便茶壶往里注入茶汤;另外,如同茶壶一样,茶盅的出水也很重要,在倒茶至茶杯时,要考虑茶盅的出水顺畅,不会倒得到处都是。

茶杯

一杯令人感动的茶汤,是由各种微妙的因缘和合而成的,而茶杯的力量,足以改变茶汤的风味。

我们用不同质地、颜色、形状、大小、高低、厚薄的杯子来品茶,茶汤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气质,有时差距大得令人惊讶。

但不论什么茶,若以好的杯子来品饮,茶汤的香气、汤色、滋味,都会更加细致、丰富而迷人。

以上内容是关于为什么要一壶一茶和为什么说一壶一茶是骗局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唐代 茶器 唐代小茶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茶知识相关文章
更多茶知识文章

精选茶知识

茶知识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