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立冬无冬意 立冬无冬至有区别吗的文章,本文对文章立冬无冬意 立冬无冬至有区别吗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立冬和冬至的区别:
一、时间不同
立冬在每年公历的11月8日左右到来,立冬是“交子之时”位于秋冬之交,是冬天的第一个节气,此时太阳公转到到达黄经225°,标志着冬季气候的开始。
冬至在每年公历的12月22日前后到来,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气之一,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此时太阳公转到到达黄经270°,开始全年中最为寒冷的数九时期。
二、含义不同
“立”,始建也。有开始的意思,民谚说“秋收冬藏”,立冬节气后,要开始准备过冬食物,秋天收获的农作物都要晒干了收藏起来。
“至”到也。有到来的意思,冬至节气是数九寒天的开始,这一天开始降雪增多、冰冻情况加剧,开始昼短夜长的冬季气象。
三、太阳位置不同
立冬节气时,太阳公转到黄经225°位置,立冬后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从季节上讲,这天开始正式进入冬季,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不尽相同,北方已经是霜露天气,而南方还是小阳春气象。
冬至节气时,太阳公转到黄经270°位置,冬至日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冬至后就会向北移动,从季节上来说,随着太阳的运动会慢慢将气候转向春季气候,再寒冷2各有就会开始重新变得温暖起来。
四、习俗不同
立冬习俗主要有迎冬、贺冬、吃水饺。在我国南方,人们会在立冬吃些滋阴补阳,热量较高的食物,如鸡鸭鱼肉等;在我国北方地区,人们立冬会吃饺子。冬至一般吃饺子、馄饨、羊肉、萝卜、八宝粥等食物。
概念区别。立冬: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古时我国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是十月的大节,汉魏时期,这天天子要亲率群臣迎接冬气,对为国捐躯的烈士及其家小进行表彰与抚恤,请死者保护生灵,鼓励民众抵御外敌或恶寇的掠夺与侵袭,在汉族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农民自己亦获得饮酒与休息的酬劳。冬至: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这与地理学的说法一致,意思是指冬至这一天是最阴的一天,这一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长,此后要进入最寒冷的时期。由于我国历史上的地域有所不同,现在天文学将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相较于立冬作为冬季开始来说则更为科学。
时间区别。立冬:立冬是每年公历的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此时,地球位于赤纬-16°19',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仅有33°47'。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冬至:冬至是每年公历的12月21日~23日之间,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度,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白天最“珍贵”,黑夜最漫长的一日。对北半球各地而言,冬至也是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一日。就北京市区而言,冬至这天白昼仅有9小时20分,而太阳高度也仅有26°42‘。
气温区别。立冬:立冬过后,按照气候学划分,我国要推迟20天左右才入冬。立冬时节,太阳已到达黄经225度,我们所处的北半球获得太阳的辐射量越来越少,但由于此时地表在夏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还不会太冷,但气温逐渐下降。在晴朗无风之时,常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十月“小阳春”天气。冬至:冬至过后,正式进入数九,此时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已无秋意,正式进入寒冷的冬季。比起立冬则更为寒冷,低温更低。从气候上看,冬至期间,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另外,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关于“数九”,民间流传着的歌谣是这样说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不过,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真可谓秋去春平,全年无冬。
风俗区别。立冬:作为同是冬季的节气,立冬与冬至有许多风俗相同的地方,这与我国历史和地域的变迁有关。立冬作为古时冬季的开始,需行迎冬之礼。百姓还会贺冬,百姓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冬至:冬至相较立冬,节日更为隆重,风俗沿袭得也更好。古人认为自冬至开始,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大吉之日。所以,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往往选在在冬至。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人们还有祭拜祖先、上坟扫墓等各种习俗,而冬至食物则更为丰富,比较出名的除了饺子外,还有滕州羊肉汤、江南米饭、番薯汤果、台湾糯糕、台州擂圆、苏州酿酒、江西麻糍、合肥南瓜饼等等。
立冬和冬至的区别在于:时间含义不同、气候特点不同、习俗不同。
一、时间含义不同
1、立冬
作为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的11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25°时开始。由于我国南北纬度之差,故真正意义上的冬季,并非都以“立冬”为准,而是以连续几天气温低于10℃为冬季。但在传统观念中“冬”即“终也”,结束之意。
2、冬至
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冬至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二、气候特点不同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纵跨数十个纬度,因而存在南北温差。但立冬之后南北温差更加拉大。北方的许多地方已是风干物燥、万物凋零、寒气逼人;而华南仍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温暖宜人。
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从气候上看,冬至期间,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另外,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
三、习俗不同
1、立冬吃饺子
有俗语说,“立冬节气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在北方,立冬的规矩是吃饺子,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此外,饺子谐音“交子”,意指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
2、冬至吃汤圆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圆”。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以上内容参考 光明网-今日立冬!立冬和冬至有啥区别,你知道吗?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立冬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冬至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立冬无冬意 立冬无冬至有区别吗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立冬无冬意 立冬无冬至有区别吗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本文标题:立冬无冬意 立冬无冬至有区别吗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99568.html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立冬无冬意 立冬无冬至有区别...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立冬种植小葱可以吗 立冬种植...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立冬大牌海报图片 立冬大牌海...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立冬文案照片大全 立冬文案照...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冬季种大葱 冬季种大葱什么时...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冬天立冬节气 手抄报 一等奖 ...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立冬 书法 立冬书法作品的文章...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关于立冬的书籍 立冬读书的文...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黎冬是什么意思 黎冬的扮演者...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立冬修剪月季好吗 立冬修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