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立冬中草药 冬季采收的中药材的文章,本文对文章立冬中草药 冬季采收的中药材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药品名称】葫芦
【藏药名】嘎贝哲布
【拼音名】Hulu
【英文名】SEMENLAGENARIAESICERARIAE
【标准编号】WS3-BC-010
【来源/处方】本品为葫芦科植物葫芦Lagenariasiceraria(Molina)Standl.的干燥种子。立冬前后摘下果实,取出种子,晒干。
【性状】 本品扁长方形或卵圆形,长1.2~1.8cm,宽约0.6cm,表面浅棕色或淡白色,较光滑,并有两面对称的四条深色花纹,花纹上密被淡黄色绒毛,一端平截或心形凹入,一端渐尖或钝尖。对种皮质硬而脆,子叶2,乳白色,富含油性。气微,味微甜。
【鉴别】 本品粉末淡黄棕色。种皮表皮细胞类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壁薄,垂周壁平直或弯曲,外被角质层。种皮厚壁细胞多成片存在,细胞较大,壁较厚,黄棕色,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直径约50μm,长约100μm,木化,纹孔圆形或长圆形,孔沟明显。石细胞淡黄色,较小,壁甚厚,呈长方形或类圆形,有的少数分枝,壁波状弯曲。星状细胞碎片较多,不规则形,分枝成星状,界限不甚明显,具数个分枝或突起,壁弯曲,木化,胞腔不规则。种皮下皮细胞类长方形,扁平,垂周壁稍厚。子叶细胞充满糊粉粒,直径2~15μm,并含脂肪油滴和脂类物质,用水合氯醛透化,脂类物质成片脱落,可见糊粉粒溶化后的痕迹。内胚乳细胞类多角形,充满油滴和糊粉粒,直径2μm以下。假种皮碎片细胞类长方形,排列成镶嵌状,壁薄,微弯或平直。纤毛众多,长短不一,长约100μm,平直或稍波状弯曲。
【炮制】 除去杂质。
【性味】 酸、涩,温。
【功能与主治】 止泻,引吐。用于热痢,肺病,皮疹。
【用法与用量】 6~9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葫芦的中药功用】:利水消肿:用于重症水肿及腹水。【中药剂量】:15~30克。
提醒您:葫芦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合理采收中药材对保证药材质量十分重要,现将常用中药材的一般采集原则简要介绍给大家。
1、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一般多在果实接近成熟时或成熟时采收,如栝楼、栀子、山楂;有的在果实成熟后经霜变色时采摘,如川楝子经霜变黄,山茱萸经霜变红时采摘。有的专采未成熟的果实,如积实、青皮等。如果实成熟期不一致,可随熟随采,过早采收则其肉薄,过迟则其果肉松泡,影响质量与产量,如木瓜等。种子类药材必须在果实完全成熟时采收,如牵牛子、决明子、白芥子等。
2、 动物类中药材 因其种类不同,药用部位不同而异。一般动物及虫类药材大多在春、夏、秋三季,在其活动期中捕捉,如斑螫、蚯蚓、蟾酥、全蝎、蛇等。有的以卵鞘入药的,则在3月中旬前收集,过时则虫卵孵化成虫。以成虫入药的均应在其活动期捕捉;有翅昆虫的清晨露水未干时便于捕捉;鹿茸则应在5月中旬至7 月下旬锯取,过时就骨化为角;牛黄、马宝结石类药材应在屠宰时注意收取。两栖动物如蛤土瞑,则于秋末进入冬眠时捕捉,不可用炸药或通电捕捉,泽渔而竭、杀鸡取卵的办法应予禁止。
3、 根及根茎类药材 根为植物贮藏器官,当地上植株开始生长时,往往会消耗根中贮藏的养分,所以一般根及根茎类药材多宜在其休眠期采收,即秋季及冬季采收。例如地黄在秋末或冬季采收,此时质地坚实,干燥后粉性也足。可是到了春天,地上部位长出后,这时采收就松泡,干燥后其性状干瘪如柴,没有粉质,不能入药。但也有例外,如明党参春天来收,太子参则在夏天采收较好,延胡索(元胡)是早春植物,则应在立夏后地上植株部分枯萎前采挖。
4 、 叶类及全草类药材 应在中草药地上部分生长最旺盛时或在花蕾将开放时,亦或在花盛开,果实尚未成熟时采收,如艾叶,紫苏叶均在开花前采收。少数叶类药材秋冬时采收,如桑叶即如此。全草类的青蒿、薄荷均在茎叶旺盛生长时采收。益母草、荆芥、香需等在开花时采收。全草类一般割取地上部分,少数连根挖起,全株药用,如蒲公荚、细辛等。
5、 花类药材 一般宜在花含苞待放时采收,不宜在花完全盘开时采收,更不可在花衰败欲落时采收。因为后两种情况不仅影响药材性状、颜色、气味,更重要的是药效成分的含量也会显著减少。如金银花、辛夷花、丁香、槐花米等都应在花含苞待放时采收。红花、洋金花等均宜在花刚开放时采收。菊花等在花盛开时采收。对花期较长,花朵陆续开放的植物,应分批采摘以保证药材质量。个别如松花粉、蒲黄更要掌握采集花粉时间,否则自然脱落,影响产量。
6、 茎木类药材 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如关水通、大血籐、忍冬籐、首乌籐等。有些木类药材全年可采,如苏木、降香、沉香等。
7、 皮类药材 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此时树皮养分及液汁增多,形成层细胞分裂较快,皮部与木部容易剥离,伤口较易愈合,如黄柏、厚朴、秦皮。少数皮类药材于秋冬两季采取,如川楝皮、肉桂等,此时皮中有效成分较高。
柿子
(《滇南本草图说》)
【来源】为柿科植物柿的果实。植物形态详"柿蒂"条。
【采集】霜降至立冬间采摘,经脱涩红熟后,食用。
【化学成分】果实含蔗糖、葡萄糖、果糖。未熟果实含鞣质,其组成主要是花白甙。又含瓜氨酸。新鲜柿子含碘49.7毫克%。
【药理作用】口服柿子可促进血中乙醇之氧化。新鲜柿含碘量高,故可制成某种制剂(去除蛋白质及胶性物质),用于甲状腺疾患。
【性味】甘涩,寒。
①《别录》:"味甘,寒,无毒。"
②《千金·食治》:"味甘,寒,涩,无毒。"
③《本草衍义》:"性凉。"
【归经】入心、肺、大肠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肺、大肠三经。"
②《本草汇言》:"入手太阴、阳明经。"
【功用主治】清热,润肺,止渴。治热渴,咳嗽,吐血,口疮。
①《别录》:"主通鼻耳气,肠澼不足。""软熟柿解酒热毒,止口干,压胃间热。"
②《千金·食治》:"主火疮,金疮,止痛。"
③崔禹锡《食经》:"主下痢,理痈肿,口焦,舌烂。"
④孟诜:"主补虚劳不足。"
⑤《日华子本草》:"润心肺,止渴,涩肠,疗肺痿,心热,嗽,消痰,开胃。亦治吐血。"
⑥《嘉祐本草》:"红柿补气,续经脉气。醂柿涩下焦,健脾胃气,消宿血。"
【宜忌】凡脾胃虚寒,痰湿内盛,外感咳嗽,脾虚泄泻,疟疾等症均不宜食。
①《本草图经》:"凡食柿不可与蟹同,令人腹痛大泻。"
②《本草经疏》:"肺经无火,因客风寒作嗽者忌之;冷痢滑泄,肠胃虚脱者忌之;脾家素有寒积及感寒腹痛、感寒呕吐者皆不得服。"
③《随息居饮食谱》:"凡中气虚寒,痰湿内盛,外感风寒,胸腹痞闷,产后、病后,泻痢、疟、疝、痧痘后皆忌之。"
【选方】①治地方性甲状腺肿:柿未成熟时,捣取汁,冲服。(江西《中草药学》)
②治桐油中毒:柿子或柿饼二至三个内服。(江西《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
用柿子浸出液制成无菌水溶液(每2毫升含柿子0.6克),于膻中、定喘、肺俞、天突穴行穴位注射。每穴注0.3~0.5毫升,每次取1~2穴,交替取穴。每日或隔日1次,7次为一疗程。治疗194例,近期控制71例(36.5%),显效66例(34%),好转51例(26.2%),无效6例,总有效率96.7%。据观察,本品具有祛痰、镇咳作用,且祛痰强于镇咳。但注射时有疼痛感,去除蛋白后则疼痛轻微。
【名家论述】①《本草经疏》:"鼻者肺之窍也,耳者肾之窍也,二脏有火上炎,则外窍闭而不通,得柿甘寒之气,俾火热下行,窍自清利矣。肺与大肠为表里,湿热伤血分,则为肠辩不足,甘能益血,寒能除热,脏气清而腑病亦除也。"
②《随息居饮食谱》:"鲜柿,甘寒养肺胃之阴,宜于火燥津枯之体。以大而无核,熟透不涩者良。或采青柿,以石灰水浸透,涩味尽去,削皮噉之,甘脆如梨,名曰绿柿。"
提醒您:柿子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立冬中草药 冬季采收的中药材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立冬中草药 冬季采收的中药材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立冬歌曲中文翻译 立冬歌曲视频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本文标题:立冬中草药 冬季采收的中药材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93475.html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立冬中草药 冬季采收的中药材...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立冬歌曲中文翻译 立冬歌曲视...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医院立冬板报图片 医院立冬板...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立冬图片说说大全 立冬图片说...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北方过立冬吗 北方过立冬是怎...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立冬之日起大雾 冬雾雪谚语是...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立冬最晚几点到几点 立冬最晚...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立冬30多度高温 预兆 立冬 温...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北方立冬图片大全 北方立冬图...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诗句立冬时节有哪些 诗句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