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奶牛冬季饲养管理培训技术总结 奶牛冬季饲养管理培训技术有哪些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奶牛冬季饲养管理培训技术总结 奶牛冬季饲养管理培训技术有哪些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1)饲喂次数
(2)饲喂方式
饲喂要定量定时,先粗后精,少喂勤添、以便使乳牛形成一个良好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形成后不要轻易变动,否则将影响消化,降低饲料的利用效果,饮水多在饲喂后进行。
(3)饲料要相对稳定
选用的饲料要保持相对稳定。冬季和夏季日粮变化不宜过于悬殊,青粗饲料要做到:青中有干,干中有青,青干搭配,饮水充足。
(4)粥料
粥料饲喂乳牛,对提高产奶量十分明显,具体做法是:在供乳牛的精饲料中,抽出辩段一些玉米面、胡萝卜、麸皮、豆皮、豆腐渣等,夏天按精料总量的1/4,冬天按1/3的数量,加热做成粥料,在每次饲喂时、单喂或拌草喂,对高产乳牛增强食欲与产奶量,有良好效果。
(5)产犊季节及外界温度
在我国目前条件下,母牛最适宜的产犊季节在冬、春季。夏季饲料条件虽好,但气温太高,高温对乳牛生产能力的不利影响,会超过饲料条件好对乳牛生产能力的有利作用,即可以这样认为:夏季对乳牛生产能力的影响既有利也有弊,弊大于利,并且对高产顷灶桐牛的影响比低产牛大。据研究,荷斯坦乳牛的适温范围是0~20℃,生产环境上限是27℃,下限是-13℃。若超出适温范围对荷斯坦牛开始有不利影响,若超出生产环境界线,会导致产奶量明显下降,甚至危及健康。夏季气温超过27℃的情况是常见的,冬季在北方低于-13℃的情况也不鲜见,但牛舍只要门窗关闭好,无贼风,加之牛只本身的散热,牛舍内温度一般也不会低于-13℃。因此,夏季的产奶量往往低于其他季节。试验表明温湿指数(THI)超过70时,对奶牛的产奶量开始产生影响。夏季所产牛乳的乳脂率、乳蛋白率亦下降。高湿会加重高温的危害。因此,牛场周边可设置场界林带,种植乔木和灌木的混合林带(如属于乔木的各种杨树、旱柳、榆树等,灌木有河柳、紫穗槐等),该林带应加宽(宽10米以上,至少种树5行);夏季防止阳光直射,在运动场搭简易凉棚;牛舍设地脚窗(形成穿堂风和扫地风)、屋顶设天窗、通风管;采用纵向水平强力吹风,同时适当喷洒效果更好。乳牛场可采取每年的10、11月份2个月停止配种的做法,以避开7、8月份产犊。
(6)刷拭与护蹄
经常性地、认真地刷拭牛体,可促进皮肤呼吸,促进血液循环、保持牛体清洁,防止体表寄生虫的滋生,有利于牛的健康和产奶量的提高。乳牛场还要坚持定期修蹄,保持正常蹄形,否则易形成变形蹄。变形蹄的严重性在于初期不立刻产生危害,容易被人忽视,但一旦发展到严重变形,使肢轴和肢势异常或出现跛行时,产量就会突然下降,有的甚至不能站立与运动,食欲减退,日渐消瘦,致使生产性能低下,只好被迫淘汰。而削雀坦蹄则可增加产奶,据研究,中等变形蹄削蹄后产奶量增加5.1%~7.1%,在伴有跛行的变形蹄组,其效果达12.4%~17.3%。据统计蹄病淘汰率可占总淘汰率的19%。每年削蹄1~2次,就可使牛群基本上保持正常的蹄形。
同时还要注意:
①保持地面、运动场干净、干燥
地面污物要及时清除,铺垫运动场时应选择垫料。
②保持牛蹄清洁
经常清除趾间污物,冬季用干刷,夏季用清水。每天坚持不断。
③坚持蹄浴
用硫酸铜溶液经常给牛群消毒浴蹄,可减少发病率。发病率高的牛群可接种疫苗预防腐蹄病。
④及时治疗
发现蹄病应及时治疗,治疗无效或严重者应予以淘汰。
(7)初产年龄
母牛初次产犊年龄的迟早,对其头胎和终生产乳量有一定影响。一般情况下,育成母牛体重达成年母牛体重的70%时、14~16月龄配种,23~25月龄首次产犊为宜。
(8)产犊间隔
乳牛最理想是一年泌乳10个月,干乳2个月,产犊间隔为12个月。据研究,生产潜力相同的个体,往往是产犊间隔短的牛,可望获得高的产奶量。若产犊间隔由12个月延长到14个月,则平均产奶量由6864千克下降到6123.5千克。经产母牛一般产后60天就要抓紧配种,争取3个月内妊娠。乳牛产后60天,特别是76~85天,配种受胎率最高,超过90天则明显下降。
(9)干乳期的长短
为了使乳腺组织获得一定的休息时间和母牛体内贮存必要的营养物质,为提高下一胎产奶量和使胎儿更好的生长,必须让母牛在分娩前有2个月左右的干奶。
(10)挤奶技术和乳房按摩
正确的挤奶技术和乳房按摩是提高乳牛产奶量的重要条件之一,而合理安排挤奶次数可大大提高产奶量和奶的质量。一昼夜产乳量在15千克以下者,可采用二次挤奶制。产奶量为15~30千克,每天挤3次;30千克以上则挤4次;同样情况下的初产母牛则要多挤一次,因为初产母牛乳房仍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容量较小,因此增加一次挤奶,另外,也是为了增加乳房的按摩刺激,促进乳房进一步生长发育。挤奶前,用45~50℃的温水擦洗乳房,引起血管反射性扩张,使乳房血流量增加,擦洗与按摩乳房能通过神经中枢促使垂体后叶增加催产素的释放量,使乳腺产生强烈的排乳反射,再加以熟练的挤奶技术,可获较高的奶量,通常当乳房接受刺激(45秒)后,乳房开始发胀,偶尔乳头有乳漏出,说明奶牛已开始排乳。因此在擦洗和按摩乳房60秒(最多不超过90秒)后,必须开始挤奶。充分擦洗按摩乳房,不仅可使产奶量提高10%~20%、而且乳脂率提高0.2~0.4个百分点。若挤奶前不按摩乳房,乳腺泡的乳只有10%~25%进入乳池,而经充分按摩进入乳池中的乳腺泡可达70%~90%。乳池中乳的乳脂率仅为0.8%~1.2%,输乳管中乳的乳脂率为1.0%~1.8%,而腺泡中乳脂率高达10%~12%。乳房中积存的奶不仅不能成为下次挤奶量的积存量,并且对奶的分泌来说是一种阻碍,影响泌乳速度,因此每次挤奶不彻底,会降低平均乳脂率,还易造成乳房炎。
挤奶后,让母牛站立1小时左右,以使乳头括约肌完全收缩,可防止乳头过早与地面接触,能减少乳房疾病。
(11)体形大小
同一品种、同一年龄的乳牛,在一般情况下,体形大者,消化器官容积大,采食量多,产乳量较高。一般情况下,乳牛体重为600~700千克时,产奶量相对较高。在计算体形与产奶量的关系时,荷斯坦牛通常每100千克体重产奶量应达到或超过1000千克。在乳牛育种工作中,体形的大小作为重要的育种指标。任何品种的乳牛,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都有一个理想体重。在一般情况下,同一品种、同一年龄的乳牛,要选择体形大者。
此外,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如定时、定位(挤奶牛的排列顺序。先挤第一胎无乳房疾病的初产母牛、其次挤无乳房炎病的经产母牛、然后是历史上曾患过乳房炎但现在无症状的母牛,最后挤各乳区产生不正常奶的母牛)、定人员,认真擦洗按摩乳房,工作时间不准大声喧哗等,均有利于乳的分泌与排出。反之若人声嘈杂,噪声不断、挤奶时间与位置不固定、常换挤奶员等均可对奶牛的乳分泌与排出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减低产奶量。
一、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奶牛的饲养方法、饲料、管理、分娩、挤奶、配种、防疫等。适用于奶牛的饲养管理。
2、名词术语
2.1 高产奶牛 305d产奶量达6000kg以上,含乳脂率3.2%以上。
2.2 初产牛 指第一次分娩后的母牛。
2.3 新产牛 指任何一个胎次刚分娩后的母牛。
2.4 育成牛 指第一次怀孕前的母牛。
2.5 犊牛 指哺乳期内的小牛。
2.6 围产期 指母牛分娩前、后各15d以内的时间。
2.7 泌乳高峰期 指分娩15d以后,到泌乳高峰期结束,一般指产后16~100d以内的泌乳时间。
2.8 泌乳中期 指泌乳高峰期之后,泌乳后期之前的一段时间,一般指产后第101~200d
2.9 泌乳后期 泌乳中期之后,干奶期以前的一段时间,一般指产后第201天至干奶期。
2.10 干奶期 指停止挤奶到分娩前15天的一段时间。
2.11 粗饲料 指在干物质中粗纤维占20%以上的饲料。如干草、玉米秸、稻草等。
2.12 块根枝饥弯 指马铃薯、胡萝卜、甜菜、南瓜等。
2.13 青干草 指以各种肢配野草或播种的牧草为原料调制而成的干草,不包括各种作物秸秆
2.14 青绿饲料 指饲喂状态是青绿的,含水量在50%以上的菜类、青草、青割玉米等。
2.15 糟渣类 也称副料,主要有酒糟、粉渣、豆腐渣、糖渣等。
2.16 蛋白质饲料 指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在18%以下,粗蛋白质在20%以上的饲料,如豆饼、葵花饼、大豆等。
2.17 能量饲料 指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在18%以下,粗蛋白质在20%以下的高能量饲料。如玉米面。
2.18 精饲料 指谷实类、糠麸类和粕类饲料。
2.19 矿物质饲料 主要包括食盐、骨粉、石粉、石垩、贝壳粉、脱氟磷酸盐以及微量元素。
2.20 日粮 一昼夜内,一头奶牛采食的各种饲料之和。
3、饲料
3.1 每头奶牛全年贮备供给饲料,饲草数量见表1
表1 每头奶牛全年贮备饲料和饲草数量 单位:kg/头
饲料名称 成母牛 育成牛 犊牛
优质干草(包含20%豆科草)2000~3000 2000~3000 500
玉米青贮 5000~8000 2000~3000 500~800
青割饲料 3000~5000 1000 500
块根类(胡萝卜、甜菜) 1000~2000 ~ 100~200
糟渣类(酒糟、豆腐渣 3000~5000 2000 1000
玉米面 1200~1500 500~600 150~200
骨粉 30~60 30~60 10~20
食盐 25~40 15~20 5~10
精饲料的各个品种应做到常年均衡供应,其中矿物质饲料应占饲料量的2%~3%。
3.2 要种植紫花苜蓿和其他牧草,并于抽穗期收割。豆科或其他干草应在开花期收割。青干草的含水量应在15%以下,绿色,芳香,茎枝柔软,叶片多,杂质少,并应打捆和设棚贮藏,防止营养损失,其干草要切碎,切铡长度应在3cm以上。
3.3 建议应喂带穗玉米青贮。青贮原料应富含糖分,干物质在25%以上。青贮玉米在蜡熟期收贮,贮藏要用塑料薄膜或青贮塔(窖)。制成的青贮要呈黄绿色或棕黄色,气味微酸带酒香味。
3.4 对于胡萝卜、甜菜等块根茎饲料要妥为贮藏,防霉防冻,喂前洗净切成小块。糟渣类饲料要鲜喂。
3.5 库存精饲料的含水量不得超过14%,谷实类饲料喂前应粉碎成1~2mm的小颗粒。 一次加工不应过多,夏季以10d内喂完为宜。
3.6 保证矿物质饲料,应有食盐和一定比例的常量和微量矿物盐。如骨粉、碳酸钙、磷酸二钙、脱氟磷酸盐类及微量元素,并应定期检查饲喂效果。
3.7 配合饲料应根据每年一次的常规营养成分测定结果,结合高产奶牛的营养需要,选用饲料进行加工配制。
3.8 应用商品配合饲料时,必须了解其营养价值。
3.9 应用化学、生物活性等添加剂时,必须了解其作用与安全性。
3.10 严禁饲喂霉烂变质饲料,冰冻饲料,农药残毒污染严重的饲料,被病菌或黄曲霉菌污染的饲料和未经处理的发芽马铃薯等有毒饲料,严密清除饲料中的金属异物。
4、营养需要
4.1 干奶期 此期的任务是恢复体力、瘤胃复原、乳腺组织再生和胎儿营养。因此,日粮干物质应占体重2%~2.5%,每千克饲料干物质含奶牛能量单位1.75,粗蛋白11%~12%,钙0.6%,磷0.3%,精料和粗饲料比为30∶70,粗纤维含量不少于20%。
4.2 围产期 分娩前15天日粮干物质应占体重2.5%~3%,每千克饲料干物质含奶牛能量单位2.00,粗蛋白占13%,含钙0.2%,磷0.3%;分娩后立即改为钙0.6%,磷0.3%,精料和粗饲料比为40∶60,粗纤维含量不少于23%。
4.3 泌乳高峰期 此期的奶牛产量约占泌乳期产量的40%。为了牛只在此期不过度落膘,调动增产潜力,日粮干物质应保持占体重2.5%~3.5%。每千克干物质含奶牛能量单位为2.40,粗蛋白占16%~18%,含钙0.7%,磷0.45%,精料和粗饲料比由40∶60逐渐改为60∶40,粗纤维含量不少于17%。
4.4 泌乳中期 此期日粮干物质应占体重3.0%~3.2%,每千克干物质含奶牛能量单位为2.13,粗蛋白占13%,钙0.45%,磷0.35%,精料和粗饲料比为40∶60,粗纤维含量不少于17%。
4.5 泌乳后期 此期日粮干物质应占体重3.0%~3.2%,每千克干物质含奶牛能量单位2.00,粗蛋白占12%,含钙0.45%,磷0.35%,精料和粗饲料比为30∶70,粗纤维含量不少于20%。
5、饲养方法
5.1 干奶期 日粮以粗饲料为主,控制精饲料,苜蓿干草和玉米青贮的喂量,严禁喂块根、块茎类饲料,适当减少糟渣类饲料。母牛干奶最初日喂0.5~2.0kg精料,以后每周酌情增加0.5kg,到围产前精料喂量应为每100kg体重1kg,同时补喂矿物质、食盐、保证喂给一定数量的长干草。
推荐干奶期牛日粮组成配方:玉米2.6kg,豆饼0.7kg,麦麸0.5kg,干草6.5kg,青贮12kg,盐0.05kg,预混料0.6kg。
5.2 围产期 必须精心饲养,分娩前两周必须给予优质干草,可逐渐增加精料,但最大喂量不得超过体重的1%。青贮饲料在分娩前一周左右停喂,还要降低钙的喂量,以防母牛产后瘫痪。分娩后1~2日应以优质粗饲料为主,喂给容易消化的饲料,如小麦麸皮粥,加少许盐饮喂,补喂40~60kg硫酸钠,自由采食优质干草,适当控制食盐喂量,不得以凉水饮牛。分娩后3~4日起可逐渐喂精料,每天增加喂量0.5kg,青贮、块根喂量必须控制。分娩两周以后在奶牛食欲良好、消化正常、恶露排净、乳房生理肿胀消失的情况下,日粮可按标准喂给,可逐渐增加青贮、块根类饲料的喂量,禁止过早催奶。
5.3 泌乳高峰期 必须饲喂高能量的饲料,并使高产奶牛保持良好食欲,尽量采食较多的干物质和精料,但不宜过量,适当增加饲喂次数,多喂品质好、适口性强的饲料。在泌乳期开始,每头每天在饲料中喂小苏打150g,可使产奶高峰期保持8个月。
推荐日泌乳40kg成母牛日粮配方组成为:玉米4.7kg、豆饼2.5kg、麦麸1.7kg、干草4kg、青贮19kg、盐130g、小苏打150g、预混料0.38kg。
5.4 泌乳中期 根据此期泌乳量逐渐下降,胎儿生长发育缓慢和母牛体重下降的特点,饲养的任务是保持产奶量高峰的持久性。在饲喂上要坚持“多产多喂”、“少产少喂”的原则,要做到“以奶定料”。
5.5 泌乳后期 要根据此期胎儿发育快和母牛泌乳量显著下降的特点,要求按维持产奶量、复膘和胎儿生长发育三个方面营养需要供给日粮,但应防止牛体过肥。
5.6 初孕牛在分娩前2~3个月应转为成母牛群,并按照成母牛干奶期的营养水平进行饲喂。分娩后,在维持营养需要的基础上增加20%的生产发育料,第二胎增加10%。
5.7 夏季日粮应适当提高营养浓度,降低饲料中粗纤维含量,增加精饲料和蛋白饲料比例,并补喂块根块茎类饲料,保证充足饮水;冬季日粮营养要丰富,增加能量饲料,泌乳母牛夜间11时左右增加1kg精料加工成38℃的热粥喂给,可提高13%产奶量并增强牛体抗寒能力。其粥的做法是:先用少量水把粉状精料冲稀,将疙瘩研开,待锅内水沸腾后倒入,搅拌至开锅5~10min即可,料水比例为冬天1∶10~15、夏天1∶20~30,粥中可加入少许食盐,以增加适口性。
6、管理措施
6.1 牛场应建造在地热高燥、采光充足、排水良好、环境幽静、交通方便、没有传染病威胁、易于组织防疫的地方,严禁在低洼潮湿、排水不良和人口密集的地方建场。
6.2 牛舍建筑应符合卫生要求,坚固耐用,冬暖(舍温要保持8~16℃)、夏凉、宽敞明亮、具备良好的清粪排尿系统,舍外设粪尿池。
6.3 在牛舍外的向阳面,应设运动场,并和牛舍相通。每头牛占用面积20平方米左右,运动场地面应平坦,要有一定坡度,四周建有排水沟,场内有饮水槽。
6.4 严格执行兽医防疫、检疫制度。一是对牛舍用具定期消毒:二是对牛群定期免疫注射口蹄疫疫苗;三是对牛群每年定期在春秋两季分别进行奶牛健康检查(重要检疫布病、结核),凭健康证销售鲜奶;四是在春秋季节进行一次修蹄;五是定期驱虫,驱虫投药时间在母牛分娩后49h以内,每头牛用噻苯咪唑45g,经口直接投入,一次投完。
6.5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各项工作日程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是保证饮水,应在每天早、中、晚各饮两次,夜间再饮一次,泌乳牛的饮水量可按日产奶量的3~5倍供给。奶牛冬季饮水适宜温度为:成母牛12~14℃,产奶和怀孕母牛15~16℃,犊牛37~38℃为宜。二是要让奶牛每天有适当运动,保证每天中午前后和夜间将牛撵出舍外运动1h左右。三是每天刷拭牛体1~2次,保持体表清洁,同时每天保证日光浴(舍内安装日光灯)16h,促进血液循环。四是棚圈、舍内勤打扫,牛床保持清洁干燥,每天更换垫草。五是要经常观察奶牛的行为、食欲、反刍、休息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6.6 对高产奶牛每胎必须有60d的干奶期,采用快速干奶法(用干奶膏配方:豆油40mL、青霉素50万IU、链霉素100万IU、磺胺粉适量混合即成),干奶前用CMT法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查,对强阳性(++以上)应治疗后干奶,在最末一次挤奶后,每个乳头内注入干奶膏10mL即可,干奶后应加强检查和护理。
7、分娩挤奶
7.1 奶牛产前两周进入产房,对出入产房的奶牛应进行健康检查。产房必须干燥卫生、无贼风。同时要加强围产期的护理,母牛分娩前,应对其后躯、外阴用2%~3%来苏儿液进行清洗。对于分娩正常的母牛不得人工助产,如遇难产,兽医应即使处理。
7.2 当胎儿体露出时,撕破羊膜接取羊水但不应过早破水,在破水后30min能正常娩出。当胎儿头部露出外阴后,用消毒过的毛巾消除口、鼻的粘液,脐带没有断开的,可移动胎儿使其自然断开,断开后用手挤出内容物,用碘酒倒入脐带鞘内消毒及时除清污染垫草。
7.3 对奶牛分娩后,应及早驱使站起,饮以温水和1~2瓶啤酒,喂以优质青干草,同时用温水或消毒液清洗乳房、后躯和牛尾。然后清除粪便,更换清洁柔软褥草。分娩后30min内进行第一次挤奶尽快喂给新生犊牛,但不要挤净。挤奶前应热敷与按摩乳房,适当增加挤奶次数,同时观察母牛食欲、粪便及胎衣的排出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诊治。分娩两周后,应做酮尿病等检查,如无疾病,食欲正常,可转大群管理。
7.4 初生后犊牛放在新干草上,擦去全身粘液去掉软蹄,称重后放入犊牛栏内,并在初生30min内喂给初乳,使犊牛尽快产出抗体。
7.5 挤奶次数 对泌乳高峰期或初产牛,日产奶超过20kg以上的牛每天应挤奶3~4次;泌乳中期,日产奶15~20kg之间的牛每天可挤奶3次;泌乳中期,日产奶15kg以下的牛可以每天挤奶2次。
7.6 挤奶员必须是无肝炎、无布病、无结核病史的健康者,但挤奶前必须经常修剪指甲,穿好工作服,洗净双手,每挤完一头牛应洗净手臂。洗手的水中应加0.1%漂白粉,同时要求每次挤奶后,挤奶桶、盛奶桶、洗乳房桶、毛巾要洗净,并定期进行消毒。
洗涤方法应先用凉水冲洗,后用温水清洗,再用0.5%火碱温水(45~53℃)刷洗干净,最后用清水冲洗、晾干。
7.7 挤奶环境应保持安静,对牛态度要和蔼。挤奶前牛体后躯、腹部及牛尾应先清洗干净,然后用温水(45~50℃)按先后顺序擦洗乳房乳头,乳房底部中沟、左右区与乳镜,每擦洗3~4头牛换水一次。擦洗用带水较多的湿毛巾拧干后来擦干乳房。
7.8 乳房洗净后应进行按摩,待乳房膨胀、乳静脉怒胀,出现排乳反射时,即应开始挤奶。第1~3次挤出的奶含细菌多,应弃去。挤奶时严禁用牛奶或凡士林擦抹乳头,挤奶后还应再次按摩乳房,然后一手托住各乳区底部,另一手把牛奶挤净。初孕牛在妊娠5个月以后,应进行乳房按摩,但不得擦拭乳头,到分娩前15d停止按摩。
7.9 手工挤奶时应采用拳握式,开始用力宜轻,速度稍慢,待排乳旺盛时应加快速度,每分钟压挤80~120次,每分钟挤奶量不少于1.5kg。注意挤奶时不闲谈、不吸烟、不高声喊、不吵闹、不打牛、不许生人进入。
7.10 每次挤奶必须挤净,先挤健康牛,后挤病牛。牛奶挤净后擦干乳房,用4%碘甘油浸泡乳汁。
7.11 机器挤奶真空压力应控制在4.53×104pa~5.07×104Pa,搏动器搏动次数每分钟应控制在60~70次,出奶少时,应对乳房进行自上而下地按摩,并应防止空挤。挤奶结束后,挤奶机应全部拆洗消毒。初产牛 10d内、患乳房炎的牛或对正在使用抗菌素和停药6d内的病牛应改用手挤,待病愈后恢复机器挤奶。
7.12 认真做好产奶记录,刚挤出的牛奶应立即通过滤器或多层纱布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牛奶,应在2h内冷却到4~8℃入冷库保藏。过滤用的纱布每次用后应洗涤消毒,并定期更换,保持清洁干净。对变质奶、初奶、病牛奶、停奶超过24h的,不要混入正常牛奶内,可装入别的桶另行处理。
8、配种
8.1 新产牛应于第2~3个发情期配种,初配牛应在15~18月龄,体重应为成母牛60%以上为宜。
8.2 观察奶牛发情表现,站立不安、鸣叫、张望、弓腰举尾、频尿、外阴部肿胀、有透明粘液流出,阴道黏膜潮红、爬跨等。每个情期要输精1~2次,每次间隔时间10~12h,按时妊检做好记录。
8.3 合理安排全年产犊计划,炎热月份应尽量控制产犊头数,安排全年配种产犊计划时,应考虑均衡供奶和牛舍合理利用等情况。
8.4 母牛分娩后20d,应进行生殖器检查,发现异常及时治疗。产后母牛空怀期不能超过90d。
8.5 严格制定选配计划,选用省站优良种公牛精液进行配种,杜绝使用本地公牛本交配种,必须保证种公牛精液的质量。
9、犊牛饲养
饲养好犊牛必须掌握好以下四关:
9.1 喂奶关 对新生犊牛尽快在15min内喂给初乳,最迟不要超过30min,初次喂给初乳1~1.5kg,连喂7d,7d后喂给常乳。喂奶要采取人工喂乳法,用奶瓶套上橡皮乳头喂奶,如犊牛不能吮吸奶汁,可人工将手指沾上奶汁塞入犊牛嘴里进行诱导,如此反复诱导2~3次,犊牛便可自行吸奶。喂奶要采取三定:定时、定量、定温。
9.1.1 “定时”即是每天喂奶6次,喂奶时间定为7∶00、10∶00、13∶00、16∶00、19∶00、22∶00。
9.1.2 “定量”即是建议在犊牛三个月哺乳期同喂奶量应按以下日龄喂给:1~10日龄,前7天喂初乳4kg/头、日;后3天喂常乳4kg/头、日;11~20日龄喂常乳6kg/头、日;21~30日龄喂常乳7kg/头、日;31~40日龄喂常乳8kg/头、日;41~50日龄喂常乳7kg/头、日;51~60日龄喂常乳6kg/头、日;61~70日龄喂常乳5kg/头、日;71~80日龄喂常乳4.5kg/头、日;81~90日龄喂常乳2.5kg/头、日。
9.1.3 “定温”即是入口奶温在37~38℃之间。
9.2 饲养关 一是早补给干草。犊牛从7~10日龄开始,训练其采食干草,在犊牛栏的草架上放置优质干草,供其采食咀嚼,促进犊牛发育。二是早喂精料,犊牛生后7~10d,开始训练采食精饲料。初喂精料时,可在犊牛喂完奶后,将犊牛嘴唇上诱其舔食,经2~3d后,可在犊牛栏内放置饲料盘,放置犊牛料任其自由舔食。最初每头日喂干粉料10~20g,数日后可增至80~100g,等适应一段时间后再喂混合湿料,即将干粉用温水拌湿,经糖化后给予。湿料给量可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加大。三是喂给多汁饲料,从生后20d开始,在混合精料中加入20~25g切碎的胡萝卜,以后逐渐增加。四是早饮水。最初需饮37~38℃的温开水,10~15日龄后可改饮常温水,夏天一月龄后可在运动场内备足清水,任其自由饮用。五是补饲抗生素。为预防犊牛拉稀,每头补饲1万U的金霉素,30日龄以后停喂。
9.3 管理关 一是在冬季要注意牛舍保温防寒,在犊牛栏内要铺柔软、干净的垫草,舍内光照充足,空气新鲜,无穿堂风。二是去角,犊牛出生后7~10d,用电烙法去角。三是在犊牛出生后5~6d,每日必须刷拭牛体一次,并要注意进行适当运动。
9.4 断奶关 犊牛哺乳期一般为三个月。喂7d初乳,第八天喂代乳料,一个月后喂混合精料及优质干草。喂料量为体重的1%。代乳料配比是:豆饼27%、玉米面50%、麦麸子10%、鱼粉10%、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剂3%。
10、育成母牛饲养
10.1 犊牛断奶后到配种前的育成牛,日增重0.65~0.85kg,日粮以青饲料为主。9~11月龄前,每天补喂精料1.5~2.5kg,含蛋白质20%,11月龄以后每天应补饲钙磷和矿物质饲料。
10.2 13~15月龄的育成牛,应注意观察发情表现并记录发情日期,对不发情牛检查原因,开始调教训练,摸乳房、颈部。
10.3 初孕牛在怀孕前7个月,日增重0.5~0.6kg,日粮仍以青饲料为主。分娩前应补料,但不应超过体重1%。
10.4 育成牛日粮组成:玉米面1.58kg、豆饼0.26kg、麦麸0.31kg、干草4kg、青贮玉米4kg、盐0.03kg、预混料 0.09.kg。
11、育种
11.1 牛群结构 产奶牛应占总数60%~65%,头胎怀孕母牛10%~11%,1~2岁的母牛11%~12%,1岁以下母牛12%~15%,每年产奶牛更新不少于15%。
12、统计记录
12.1 牛籍卡片登记 犊牛出生栏: 出生当日填写。配种繁殖栏:配种、分娩后及时填写。生产性能栏:每个泌乳期结束后填写。外貌鉴定栏:鉴定后填写。
12.2 产奶记录。
12.3 繁殖记录。
12.4 饲料消耗记录。
12.5 各种记录要准确及时填写,不能随意删改。
13、防疫
13.1 认真实施《动物防疫法》中的动物依法防疫的有关规定,按时进行疫苗免疫注射和检疫,并定期消毒。对检出的传染病要隔离,对生前已确诊为炭疽、口蹄疫、布病的牛不可私自解剖,要及时报告上级兽医行政部门处理或焚烧、深埋。迅速消灭传染源。
13.2 对新购入的外地奶牛入场前要隔离观察饲养一个月,确定无病时方可入群。外卖牛时,必须持有效期内的免疫注射证明和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
13.3 对牛体内外寄生虫要定期驱虫。如牛疥癣要在春秋两次洗浴,也可在秋季或入冬前进行内服药物体内驱虫。
13.4 病牛经确诊为传染病时,要本着“早、快、严、小”的原则,立即封锁,对未发病牛立即用疫苗、血清或药物等,进行防治。对传染病牛所污染的牛舍、用具、工作服、运动场、饲料及其它被污染物一律进行彻底消毒,其病牛粪及铺草等物要焚烧。
二、奶牛的饲料计划
(1)成年母牛的饲料计划
(2)后备母牛的饲料计划
后备母年的饲料需要量折合成成年母牛头数计算,折合比例为:犊牛〔0-6月龄〕4头折1头,育成年(6-18月龄)2头折1头,青年牛(18月龄至初产)1头折1头。按正常的牛群结构,犊牛占9%、育成牛占18%、青年牛占13%、成母牛占60%,可按全群头数的84%折合成母牛头数。
三、奶牛饲养关键时期的管理
奶牛的饲养可分为四个阶段:泌乳初期(产后70天)、泌乳中期(产后71天~140天)、泌乳后期(产后141天~305天)、干乳期(产后306天~365天)。产前30天(第二个干乳月)至产后70天(泌乳初期)是奶牛饲养最关键的 100天,需经历停乳、分娩、哺乳、大量泌乳及初配等生理过程。
产前30天的干乳期,是奶牛充分休息、促进胎儿生长发育、修补体组织、蓄积营养、乳腺组织得到更新的时期。奶牛受内分泌的影响,干物质进食量明显减少,临产前5天~7天减少至仅为体重的1%。试验表明:在同样的饲养条件下,无干奶期连续挤奶的牛比有干奶期的牛第二胎产奶量下降25%,第三胎则下降38%,随胎次的增加,产奶量下降幅度增大。可见干奶期对提高产奶量和保持母牛健康是十分必要的。产后70天为泌乳初期,在这个时期,奶牛干物质进食量仍未完全恢复,约比泌乳后期低15%。产后几天食欲最差,进食量也很低,而泌乳量则天天增加(产后4周~8周出现泌乳高峰),造成养分入不敷出。为了供给产奶所需能量,奶牛会消耗脂肪,同时抑制体脂的合成。据测定,这段时期一般母牛体重约降低35千克~50千克,每天平均降低500克~700克。一般最高日产奶量出现在产后4周~8周,而最高干物质进食量则出现在产后10周~14周,因而造成了泌乳初期母牛体内能量的负平衡,机体此时处在营养不良状态,极易发生代谢障碍性疾病,如产后瘫痪、胎衣不下、皱胃变位、酮病等。虽发病多在哺乳初期,但会给整个泌乳期甚至下一个泌乳期的生产和繁殖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抓好产前30天至产后70天的饲养管理,是养好奶牛的关键,不仅影响到母牛本胎次的产奶量,也直接关系到产后发情、配种、妊娠以及下一胎的产奶量等,这个时期的管理如稍有失误,就会给奶牛以后的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带来长期的不可逆的影响,为确保这l00天的科学管理,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控制围产期疾病的发生
酮病 是乳牛最主要的代谢障碍性疾病,可引起整体能量代谢的紊乱。经测定,牛乳中酮体浓度高峰起于哺乳后 17天~31天,乳中酮体浓度高的牛,不仅泌乳量下降,乳质量下降,体重减轻,生殖系统疾病和其它系统疾病发病率增高,而且初配所需时间长,受胎率低,配种次数增加,空怀期延长。预防酮病发生的饲养原则是根据奶牛体况确定饲料能量水平,使之既不过肥,也不过瘦。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应适中,约占16%。舍饲奶牛按每公斤产奶量供给精料约3公斤。
产后瘫痪 低血钙是导致产后瘫痪的主要原因。据报道,母牛随生产次数的增加,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但产后瘫痪的发病率也随之提高,泌乳量大的牛患病率更高。经测定患产后瘫痪的牛可使生产年限缩短三四年,其它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据试验,在产前第二个干乳月,每日每头牛进食钙20克、钙磷比例控制在2:1时,可有效预防产后瘫痪。
依衣不下 产后胎衣不下和生殖器官的感染多发生于营养不良的牛,主要因缺乏钙VE和牺,造成产后子宫收缩无力及胎盘炎症。因此,对孕畜应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应,同时还要注意妊娠后期的适当运动。
产后截瘫 常因胎儿过大、胎位不正使奶牛难产,挫伤了坐骨神经或闭孔神经而引起。产后截瘫造成的损失不仅仅是泌乳量的减少,更重要的是奶牛在遗传能力未得到最大发挥前即遭淘汰。
皱胃移位 奶牛由于分娩,血中钙的浓度会降低,肌肉张力下降,引起皱胃移位。据报道,产后瘫痪也是诱因,可使皱胃移位的发病率增加4.8倍。子宫炎、乳房炎引起的妊娠中毒也可引起皱胃移位。皱胃移位虽然可通过手术治疗,但以后的泌乳量与同群其它奶牛相比降低8%~10%。经对一个800头奶牛场调查的结果表明:减少经产牛日喂精料至4公斤~5公斤时,本病年仅发生1例(0.12%)。
二、保证饲料及营养物质的合理配给
产前30天:
1.精料配方 我国奶牛饲养所用粗料,一般平均粗蛋白质含量在5%~8%,产奶净能为每千克3.766兆焦~4.184兆焦。在这样的条件下,体重600公斤~650公斤和500公斤~550公斤的奶牛干乳后期的精料配方:玉米52%和44%、豆饼34%和18%、麸皮 13%和37%、食盐均为1%。
2.日粮组成 体重体重600公斤~650公斤和500公斤~550公斤的奶牛,干乳后期每日每头来食精料3千克,中等羊草3千克~3.5千克和2.5千克~3千克,青贮玉米18千克和17千克。
3.饲养技术 为预防发生皱胃变位,日粮中要添加2厘米~3厘米长的干草。近年来国内外试验表明,干奶期奶牛口粮总营养水平如在维持基础上加3千克~5千克标准乳水平的营养用来配合日粮饲养,可保持干奶期平均日增重0.35千克~0.5千克,这对于发挥奶牛下一胎产奶量的遗传潜力,预防营养代谢病,如酮病、肥胖综合症、消化机能障碍和皱胃变位、瘤胃角化不全等均有明显的效果。
产后70天:
1.精料配方 玉米45%、熟豆饼(粕)19%、玉米高蛋白18%、麸皮l0%。鱼粉(或酵母饲料)5%、骨粉1.7%、碳酸钙0.4%、食盐0.8%、强化微量元素与维生素添加剂0.l%。
2.日粮组成 产后30天内的泌乳牛,每日每头采食精料6.5千克、啤酒
1、饲料:入冬后增加饲料中的营养与能量的比例,以提高奶牛的食欲和进食量。2、饮水:保持全天供水,水温不可超过15℃,也不能低于10℃,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到奶牛的生长。3、补充营养:增加饲料中的钙、磷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并适当添加一些矿物质,以防奶牛缺素。4、配种:夏季温度较高,对犊牛的生长不利,因此可在冬季对奶牛配种,配种后要做好保胎措施。5、防寒保暖:冬季要堵住通风口,并在舍内添加垫料。
一、奶牛的饲养管理
1、饲料
(1)冬季的气温较低,奶牛需要散发更多的热量才能维持自身体温,因此对营养的消耗量会更多。
(2)入冬后,需增加饲料中的营养与能量的比例,以增强奶牛的食欲,提高进食量,确保奶牛正常生长。
2、饮水
(1)提供给奶牛的瞎滚饮水在冬季容易结冰,继而导致奶牛饮水困难,因此冬季要做好饮水管理,保持全天供水。
(2)水温可适当提高,使其不超过15℃、不低于10℃即可。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奶牛的生长造成影响,导致产奶量下降。
3、补充营养
(1)增加钙、磷等微量元素在饲料中的含量,若奶牛缺少微量元素,则容易引发缺素疾病,比如软骨病。若母牛缺少微量元素,轻则骨质增生,肢体变形,重则严重影响到产奶量。
(2)提高矿物质的含量,确保后备牛能够正常生长。
4、配种
(1)冬季适合为奶牛配种,原因是夏季气温较高,不利于犊牛生长,且冬季更容易管理。
(2)配种后要做好保胎措施,严禁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和冷冻水,避免母牛流产。
5、防寒保暖
(1)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降低牛舍的散热能力,通风口要及时堵住,避免贼风入侵。
(2)关闭牛舍顶部的风口,牛舍内应添加垫料,避免奶牛的肚子受凉。
(3)舍内的粪便、尿液、残留饲料要及时清理,防止牛舍过于潮湿,如果有必要可适当进行通风。
二、牛饲料添加剂有哪些
1、常量元素添加剂
(1)包括食盐、石粉、磷酸氢钙等。食盐含有钠离子、氯离子,钠离子可保持奶牛体内的酸碱平衡,维持体液正常的渗透压;氯离子可维持细李森胞外液的渗透压,保证胃蛋白酶发挥作用所需的PH值。
(2)食盐还能提高奶牛的食欲,刺激奶牛分泌唾液,若奶牛长期缺乏食盐,则生产力、产奶量均会降低。
2、维生素类添加剂
(1)主要有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其中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B族维生素、维生素C。
(2)若犊牛缺少维生素A,则会限制它的生长发育,导致生长停滞,而且还会伴有被毛粗糙、无光泽的情况。母牛缺少维生素A时,一般会表现出受胎率低、产后容易患上子宫炎等疾病的现象,对其生产性能造成严重影响。
(3)若犊牛缺少维生素D,则容易患上佝偻病,成年牛则会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
(4)若犊牛缺少维生素E,则会表现出运动障碍,成年牛缺素时会降低繁殖率。
3、中草药添加剂
(1)将木通、山药、白芍、益母草、五味子、党参、白术、陈皮、通草、当归、何首乌等中草药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制,然后每天向奶牛的精饲料中添加180克(每头奶牛的用量),分成2次(早晚各1次)均匀拌入饲料内,饲喂后可明显提高奶牛的产奶量以及乳脂率。
(2)中草药添加剂能够为奶牛提供大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而且还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促进奶牛的生长发育。
4、缓冲剂
(1)种类较多,主要包括小苏打(即碳酸氢钠)、碳酸钠、氧化镁,其中小苏打的添加量在精饲料中的占比约为1.4-3%,氧化镁的添加量在精饲料中的占比约为0.6-0.8%。
(2)缓冲剂一般对泌乳初期的主产奶牛(或日粮中的精料比例超过50-60%的奶牛)使用,若长期对奶牛饲喂青贮饲料,则会增加瘤胃内的酸度,此时也可以在饲料中添加缓冲剂。
(3)进入夏季后,奶牛经常出现食欲降低的现象,继而影响到泌乳量,此时也可以在日粮中添加缓冲剂。
5、微量元素添加剂哪神亩
(1)包括铁、铜、钴、锰、碘等元素,在日粮中加入此类添加剂可明显提高奶牛的生产水平,还能提高母牛的发情率、受胎率。
(2)钴、铁、铜是造血时不可或缺的元素,锰是许多代谢酶的组成成分,也是形成硫酸软骨素的必要成分之一,它能够促进机体的钙、磷代谢,以及形成骨骼。
(3)若奶牛长期缺乏微量元素,则生长发育和繁殖力会受到影响,比如缺碘时会降低奶牛的代谢机能,导致生长发育受阻,甚至让奶牛失去繁殖能力。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奶牛冬季饲养管理培训技术总结 奶牛冬季饲养管理培训技术有哪些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奶牛冬季饲养管理培训技术总结 奶牛冬季饲养管理培训技术有哪些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本文标题:奶牛冬季饲养管理培训技术总结 奶牛冬季饲养管理培训技术有哪些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84217.html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奶牛冬季饲养管理培训技术总结...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3秋冬新款包包 2023冬季包...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梅花盆景冬季怎么养护 梅花盆...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满天星冬天需要修剪吗 满天星...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冬季玫瑰花怎样种植技术视频 ...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冬季月季修建注意事项有哪些 ...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中年人冬季加绒裤图片 中年人...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菠菜在北方冬季如何过冬呢 菠...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冬季可以移栽竹柏吗视频 冬季...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小玫瑰花冬季养护方法 小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