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和的文章,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1、淡水鱼混养能合理和充分利用饵料。在投饲草料后,草鱼食用草料,其粪便可转化成腐屑食物链,可供草食性、滤食性、毕滑杂食性鱼类多次反复利用,大大提高了草料的利用率。在投喂人工精饲料时,主要被个体大的青鱼、草鱼等鱼类所吞食,但也有一部分细小颗粒散落,而被鲤鱼、鲫鱼、鲂鱼和各种小规格鱼种所吞食,使全部精饲料得到有效的利用,不至于浪费。
2、混养能合理利用水体。不同品种的养殖鱼类,其栖息水层也是不同的。鲢鱼、鳙鱼栖息在水体上层,草鱼、团头鲂喜欢在水体中下层活动,青鱼、鲤鱼、鲫鱼、鲮鱼、罗非鱼等则栖息在水体底层。将这些鱼类混养在一起,可充分利用池塘的各个水层。同养单一迟差品种鱼类相比,混养增加了池塘的单位面积放养量,从而码数皮提高了鱼的产量。
3、淡水鱼混养可发挥养殖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混养的积极意义不仅在于配养鱼本身提供一部分鱼产量,还在于发挥各种鱼类之间的某些互利作用,因而能使各种鱼的产量均有所增产。 4、混养能获得食用鱼和鱼种双丰收。在成鱼池混养各种规格的鱼种,既能取得成鱼高产,又能解决翌年放养大规格鱼种的需要。
5、淡水鱼混养可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混养,不仅提高了淡水鱼的产量、降低了成本,而且在同一池塘中生产出各种食用鱼。特别是可以全年向市场提供活鱼,满足了消费者的不同要求,这对繁荣市场、稳定价格、提高经济效益都有重大作用。
那要看你放多少鱼苗了。
如果水源充足,能排能灌,亩产在800-1000公斤左右。
池塘养鱼的特色是在同一水体进行多品种混养,即投一定量的饵料又充分利用水体中的天然饵料,同时与水生生物生态系统相衔接,起到互补互利的作用这种卜纳长期形成的养鱼方式。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所以才得以延续,到现在已有二千多年历史。
池塘养鱼是以水为依托,以养鱼为核心,来组织生态经济系统。它包括:“综合利用水体(水体立体利用)、生物结构合理配置、经济成份优化组合。”从而使太阳能利用率,水面生产率、物质能量转化充率、废弃物循环率,均达到最佳的效益。
鱼种的合理搭配和放养就是一个实现池塘生物结构合理配置的过程,这也是提高池塘养鱼经济效益重要一环。从提高养鱼经济效益的目标出发其关键是:品种、搭配和放养。
一.品种
养殖品种档次低,产量集中,鱼货滞销,原材料(鱼种、饲料、鱼药等)涨价致使养鱼经济效益下降。所以择优养殖品种不容忽视。另外,提高鱼产品的质量,实施反季节生产、优化传统的养殖结构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搭配
采用多品种混养是我国池塘养鱼重要特点之一,也是提高池塘鱼产量和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混养可以合理利用饵料资源和水体资源,可以发挥养殖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可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取得更可观的经济效益。这是“综合利用水体、合理配置生物结构、优化组合经济成份,实现良性循环。”重要一步。
在确定混养品种和比例时,要根据鱼类的生物学特性合理配置,科学设计各种放养鱼类的比例。
1.鲢鳙鱼:鲢鳙鱼贮量300kg/亩以上,鲢鳙最适比例为4~5∶1;
鲢鳙鱼贮量200kg/亩以上,鲢鳙最适比例为3∶1;
鲢鳙鱼贮量100~150kg/亩以上,鲢鳙最适比例嫌弊斗为2∶1。
2.鲢鳙、罗非鱼和白鲫:它们的混养比例取决于它们的滤食能力和摄食特点,鲢鳙滤食能力强于罗非鱼和白鲫。但鲢鳙鱼的吞食能力不及后者。因此罗非鱼和白鲫的放养比例应低于鲢鳙,否则会抑制鲢鳙鱼的生长。鲢鳙和罗非鱼、白鲫的放养比例为2~3∶1。
3.草鱼和鲤鱼:这两种鱼的食性和栖息水层不同。所利用池塘的天然饵料也不同,但摄食人工饵料时草鱼抢食能力比鲤鱼强,因此主养草鱼池塘可少放鲤鱼,以充分利用底栖生物和人工残饵。主养鲤鱼池塘通常不和草鱼。在有水草的池塘,视水草多少亩放可放体重100克左右的草鱼种20~50尾,以控制水草丛生。主养草鱼的池塘,视草成鱼的产量可放养鲤鱼种50~100尾。
4.青鱼和鲤鱼:都栖息于底层,食性也有一定的重叠。在主养青鱼的池塘中只能放少量的鲤鱼种,每亩不超过50尾。主养鲤鱼的池塘一般不放养青鱼。
5.鲤鱼和鳙鱼:这两种芹磨鱼的在食性也有重叠,它们在同一池塘中争食水中大型浮游动物,因此,主养鲤鱼池中少放鳙鱼,以有效地利用小型浮游动物和控制轮虫的生物量,避免导致缺氧。但鳙鱼放养量只能控制为鲤鱼的三分之一,否则将抑制鲤鱼的生长。
三.放养量的计算
一般来讲,在一定范围放养密度与鱼产量呈正相关;与出池规格呈负相关。当放养密度超过该范围时,鱼产量和出池规格都下降。
2.草鱼:草鱼的放养密度依以计划产量而定,一般采取大、中、小混养(大规格草鱼种500~700克/尾、中规格150~250克/尾、小规格20~50克/亩)。如混养亩产900~1000公斤,放养大规格草鱼种80~100尾;中规格120尾;小规格200尾。
3.鲢鳙鱼的放养密度为240~350尾左右。鲢鳙鱼的比例视鳙鱼的规格而定,一般鳙鱼种规格较大,可以适当多放。鲢鳙比例控制在10%~15%。但不宜超过20%。
主养鲢鳙鱼池塘以施肥为主,鲢鳙鱼只以天然饵料为食,其亩产量可达113~417公斤。超过300公斤以上,大都采用轮捕轮放。
具体计算方法较多,一般采用计划产量法。下面以亩产1000公斤的池塘为例说明放养量的计算方法。
第一步:根据鱼池的条件,确定池塘的鱼载量。合理分配各种鱼的亩产量和确定出池规格。
主养鲤鱼亩产1000公斤放养模式计算表
设计亩产1000公斤;其中:
花白鲢:选用花白鲢的滤食特性,净化水质,在不使用有机肥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水体的天然饵料资源。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为提高花白鲢的出池规格产量设计的不宜过高。白鲢亩产设计为250公斤;花鲢亩产75公斤规格白鲢1公斤/尾;花鲢规格2公斤/尾;
澎泽鲫:主要考虑能充分利用残饵,提高产量。亩产设计为20公斤。出池规格0.4公斤。
团头鲂:也是考虑充分利用残饵,为提高出池规格产量也不宜计划的过高。亩产设计为10公斤。出池规格0.35公斤。
大口鲶:为清除池中杂鱼,减轻浮头。按常规可放养少量的肉食性凶猛鱼类。但要注意放养规格以不残害放养鱼种的为宜。亩产设计为5公斤,出池规格1.5公斤。
主养鲤鱼:以缺额的产量计算。经计算亩产为640公斤,出池规格1.75公斤。
第二步:设计各种鱼类的放养成活率
这里主要考虑放养误差及鱼病等造成尾数损失。这可根据历年来的经验确定。但也不能估计太低。
第三步:根据鱼种的可得性和价格因素,确定放养规格。然后由计算机自行计算。
第四步:参照以往的经验,反复修改。使其更加合理。
关于放养规格,可根据增重倍数推算。但增重倍数不易设计的过大。如果设计的过小,会加大投放量使放养成本增加。
最后计算亩投入成本和亩产值
池塘养鱼技术中的养殖模式是一种合理利用饵料和水,发挥鱼与鱼之间互利作用,促进成鱼和鱼种双丰收,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养殖模式。它主要是一种混合文化模式。“混养”鱼是一项立体生态环保工程:草鱼租李侍清除池中杂草,鲢、鳙鱼是净水器,鲤鱼、鲱鱼吃蜗牛、贻贝,食肉鱼消灭野生杂鱼。各种鱼类生活在各自的水层中,以充分发挥池水的最大作用。根据鱼类的食性和习性,在混养中应选择竞争较少、互惠互利的鱼种,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混合培养模式可通过以下方法完成:
首先。确定主要鱼类和圈养鱼类。主要鱼类不仅在放养数量(重量)中占很大比例,扰者而且是饲养、施肥和饲养管理的主要对象。交配鱼是养殖鱼中的配角。它们能充分利用主鱼的残饵、粪便形成的腐朽碎屑和水中的天然饵料,生长良好。根据市场需求、饵料来源、池塘条件和鱼类种类来源,确定主要鱼类养殖和配给鱼类。
然后。确定混合养殖类型:(1)以草食性鱼类为主的鱼类养殖类型。这种饲料主要以草食性鱼类为食,利用草鱼和武昌鱼的粪便和残饵进行饲养和配鱼。由于诱饵易解,产量高,经济效益高,更适合我市养鱼的特点。其弊吵主要养鱼类型已发展为草鱼和武昌鱼、草鱼、鲢鱼和鳙鱼、草鱼和鲱鱼。(2) 这是一种以杂食性鱼类为主的鱼类养殖。如鲤鱼和鲫鱼,有草鱼、鲢鱼和鳙鱼。(3) 滤食性鱼类是鱼类养殖的主要类型。例如,主要使用鲢鱼和鳙鱼,适当混合食用有机腐烂碎屑的鲫鱼、鲢鱼和其他鱼类。
综上所述,池塘养鱼无疑是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的最佳选择。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和的精彩内容,喜欢请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本文标题:简述池塘多品种混养的特点是什么 简述池塘多品种混养的特点有哪些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72056.html
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和的文章,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
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山东最大的正规养羊繁育基地和山东养羊品种的文章,只有你喜...
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什么品种肉鸭长得最快大和养什么品种鸭子好吃的文章,只有你...
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最大的毛驴品种和最大的驴有多少斤的文章,只有你喜欢的内容...
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养牛养什么品种的牛好和养牛养哪种牛最好的文章,只有你喜欢...
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最好养的鸡是什么品种和现在养什么鸡最值钱的文章,只有你喜...
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花卉种类名称介绍大全和花卉的品种大全的文章,只有你喜欢的...
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青石斑鱼的营养价值及功效和青石斑鱼是海鱼还是河鱼?的文...
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玫瑰花的品种图片和花名和玫瑰花品种及花语的文章,只有你喜...
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鹅类品种图片大全和鹅的品种有哪些的文章,只有你喜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