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的重量和什么有关系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砂壶重量轻好还是重好和紫砂壶的重量和什么有关系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过厚的壶,一般多是学徒新手制壶者常会出现的问题,这是对于泥条把握不好,打的不会厚薄一致,可能一些地方偏薄,有些地方偏厚,一般来说,新手做的壶比较偏重些的。
一把壶如果太重,泡茶的时候装满水,端壶是比较费力的,不方便。
有人认为紫砂金贵,分量越重越划算;也有人觉得紫砂壶轻,代表壶壁做的薄,表示工艺相对比壶重的做得好……
厚胎壶符合紫砂茗壶古朴雅拙的厚重的质感,壶体具有足够的强度可抵御不可预计的外力伤害,以确保“长命百岁”。薄胎壶价格相对来说较高,原因在于其透气性好,难以烧制,做工难度大!考验的是壶者的制壶功力。厚胎壶与薄胎壶有其各自的特点与优势,关键取决个人的喜好。
顾景舟(1915-1996),本名景洲,自号壶叟、老萍,江苏宜兴川埠乡上袁村人,第一位紫砂类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近代陶艺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所享声誉可媲美明代时大彬,世称“一代宗师”、“壶艺泰斗”。紫砂壶经典壶型景舟八式分别是:提壁壶、掇只壶、双圈壶、宝菱壶、茄段壶、上新桥壶、相明石瓢壶、雨露天星提梁壶,其价格如下。
景舟八式之提璧壶
容量:600cc
泥料:老紫泥
价格:2023年北京保利秋拍,成交价1782.5万元;2023年江苏和信秋拍成交价5175万元,5年升值3392.5万元。
此壶壶身稍呈弧凹形,突出肩线与腹线,双手捧壶抚摸有舒适感。流茎瘦长,流根稍粗,中间瘦,至流口端再粗。流口孔放大,使倾水有压力感,出水更爽。壶流的这一设计,使壶体协调一致,线与线,线与面,线与角之间更流畅爽劲。
景舟八式之掇只壶
容量:500cc
泥料:老紫泥
价格:2023年中投嘉艺首届艺术品拍卖会,成交价552万元。
容量:500cc
泥料:康熙红
价格:2023北京瀚海春拍,成交价943万元;2023年北京瀚海秋拍,成交价977.5万元,6年升值34.5万元。
这把双圈壶器身为直筒形,高身筒,俊朗挺拔,三弯流,折方把,圈底,平嵌盖,桥钮中置双串环。此壶胎用细润的紫砂泥制作,表层肌理平整光洁,显现出细细的小颗粒,均匀而又自然,遍及整器表面。
景舟八式之宝菱壶
容量:500cc
泥料:康熙红
价格:2023年中投嘉艺首拍,成交价322万元;2023年江苏和信秋拍,成交价1495万元,3年升值1173万元。
此壶壶盖、壶身、圈足三部分的线条因为菱形的分割,虽短却不显琐碎,线条多并不繁复,倒是层次感更强。壶的颈部略挺,抬高了壶身与壶盖的距离,好像有点“隔断”的意思,实际是通过“隔断”总体增加了造型的连贯性,也增加了壶的美感。
景舟八式之茄段壶
容量:480cc
泥料:清水泥
价格:2023年北京匡时秋拍,成交价747.5万元。
这款壶浑圆素朴的茄段造型,淳朴自然,素面素心,大巧若拙。圆弧形壶盖,壶纽似茄蒂,二弯壶流与耳状壶把以壶身中线呈对称呼应,线条过渡自然流畅,周身光泽温润,非影像器材能诠释,非亲眼目睹不能领略其妙。
景舟八式之上新桥壶
容量:500cc
泥料:底槽清
价格:2023年中国嘉德秋拍,成交价517.5万元。
景舟八式之相明石瓢
容量:500cc
泥料:底槽清
价格:2023年中国嘉德春拍,成交价1232万元,世界第一件拍卖价过千万人民币的紫砂作品;2023年北京匡时秋拍,成交价2702.5万元,5年升值1470.5万元。
此壶壶底与壶口的大小呈圆锥状,略饱满、圆浑;壶腹,则呈现微妙的弧线。相应地,壶嘴、鋬与壶身筒衔接处,琢塑出大的弧度,既好像壶体自然生成,又配合了壶身筒的圆浑,壶嘴和鋬做到了胥出自然,同时又舒展有力。
景舟八式之雨露天星提梁
容量:420cc
泥料:清水泥
价格:2023年北京琴岛秋拍,成交价761.6万元。
此壶直线与弧线交错运用,转折处明快流利。提梁及盖的造型设计突出,形成方中有方、方中带圆、圆中含方的构图,充分掌握雕塑与空间关系的美学概念。壶身丰厚扁圆稳住了上半部飞扬的劲势,流则浑厚有力。
顾景舟紫砂壶其它经典壶型及价格
云肩如意三头茶具:2023年北京匡时春拍成交价1023.5万。
大提壁壶:2023年北京瀚海拍卖成交价1288万。
寒汀石瓢壶:2023年北京保利拍卖成交价1495万。
井栏壶:2023年北京东正春拍成交价1550万元。
九头咏梅茶具:2023中国嘉德春拍成交价2875万。
松鼠葡萄十头套组茶具:2023年北京东正秋季艺术品拍卖会成交价9200万元。
玉璧提梁壶:2023年上海春秋堂秋拍成交价1633万元;2023年江苏和信春拍成交价3450万元,3年升值1817万元。
唐云石瓢壶:2023年上海工美秋拍成交价315.84万元;2023年江苏和信秋拍成交价4370万元,7年升值4054.16万元。
在垂暮之年,顾景舟将自己一生几十年的创作实践经验总结归纳,亲自编着《宜兴紫砂珍赏》巨著,由香港三联书店出版发行,在紫砂陶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顾景舟穷毕生精力于紫砂陶艺,不断进取,勇于创新,并带领几代人为紫砂事业增光添彩。他以博大的胸怀,精湛的技术,在紫砂发展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不愧为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正如著名美术大师亚明先生所评:紫砂始于明正德,至今五百年,高手不过十余人。顾兄景舟当为近代大师。顾壶可见华夏之哲学精神、文学气息、绘画神韵。
夏、商、周三代为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据成书于晋代的《华阳国志》记载,当武王伐纣之时,巴国(今之四川)已以茶作为珍品纳贡于周武。其时还有人工培植的茶园:“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于巴、爵之以子,其地东至鱼复,西至棘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上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纣,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灵龟、犀,山鸡、白矢岛,黄润鲜粉,皆纳贡之。其果实之珍者,……园有芳弱香茗。”(《华阳国志巴志》)
有关记载表明,青铜时代,茶的用途更加广泛,除作药饮,还作为食料(蔬菜),或掺杂其他物料煮食。在《诗经》及《礼记·月令》等书中都有先民大量采集茶、堇、葑、蕨、卷耳等野生植物为佐食和度荒食品的记载,所谓“百蔬”是也。茶,就是古之茶。据庄晚芳先生研究,此时茶已作为酒的替代,成了祭祀天地、祖先和鬼神的祭品。常被人挂在嘴边的“以茶代酒”的典故估计是由此而来的。
青铜时代,青铜茶具尚未从名目繁多的青铜酒器和食具中区分出来,其原因是此时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除了药用也仅是“百蔬”之一,尚未成为独立的饮料。大量的青铜或陶制饮食具完全可充作代茶具满足日常煮食茶叶的需要。因此,青铜茶具可从青铜饮食器、陶器和原始瓷器(釉陶)中去寻找。
青铜茶具之印纹硬陶
印纹硬陶,是青铜时代我国东南地区最富有地域特色的陶器种类。这类陶器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胎质比一般的泥陶或砂陶细腻、坚硬,烧成温度也较一般陶器高。二是陶器表面大多拍印有几何图案为主的纹饰,“几何印纹硬陶”的名称就是这么来的。
考古资料反映,商周时代,在江南尤其是闽浙赣诸省都有印纹陶遗存发现。福建地区迄今为止已发现的数以千计的几何印纹陶遗存中,闽侯黄土仑类型的印纹陶器最为典型。其中可兼作贮茶具的有罐、壶,而釜应是作为煮茶器的。其中,杯是印纹陶器中数量最多也最常见的饮器,在黄土仑印纹陶墓葬中,杯是几乎每墓必备的随葬品。这说明杯也是墓主生前须臾不可或离的用具。黄土仑出土的印纹陶杯大小不一,造型精巧,纹饰繁缛。这些杯有直口深腹单把杯、扁腹单把杯、单耳杯、双耳杯、圈足杯。其中,单耳杯有着圆筒状的器身,腹微鼓,平底圆座,配以宽带状竖耳,腹部拍印菱形雷纹;双耳杯则是直口、浅腹,平底微凹,口沿下附有两个对称的夔形耳。仿铜器的觚形杯有41件,最多的一个墓里竟随葬有8件。这种觚形杯一般呈灰褐色、侈口、薄壁,长筒状喇叭身,多数杯身近底出棱,有些在棱部边缘附加了卷云状突钮,一般口径有5.8cm-9.8cm,通高8cm-10.2cm。上述杯具的造型不少竟与后世茶具如比相似,令人叹为观止。
青铜茶具之釉陶
总之,笔者以为,从商至西周,由于商人嗜酒和周人禁酒,人们对茶的需求更为迫切。茶在国人生话中的地位存在一个不断被提升的过程。周以后,随着青铜酒具数量的急剧减少和印纹硬陶、釉陶(原始瓷)食具的普遍使用,青铜茶具最终从食具中分家已是呼之欲出。
以上内容是关于紫砂壶的重量和什么有关系和紫砂壶重量轻好还是重好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本文标题:紫砂壶的重量和什么有关系 紫砂壶重量轻好还是重好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35948.html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的重量和什么有关系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本山绿泥紫砂壶适合泡什么茶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盖碗可以直接泡茶吗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陶瓷茶具第一次使用处理方法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古代茶具介绍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古代茶...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北京盖碗儿茶艺培训学校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开壶的正确方法及开壶建议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盖碗茶的江湖暗语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盖...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点都德 茶具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点都德...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普洱熟茶 怎么泡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