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徐俊陶艺网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徐俊湳介绍和徐俊陶艺网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生在紫砂村,长在紫砂村,紫砂村是他的根,而他是紫砂村的苗。“紫砂泰斗”顾景舟故居与他家仅有一墙之隔,从小他便在许多大师的泥凳旁边长大,那时紫砂是他唯一的玩具。如今,他拥有自己泥凳很多年,紫砂成为他最爱的事业。
他爱好文学,陶醉于典故,但更钟情于典故在紫砂上的投影。在传统的壶形上,文化内涵总能让他迷恋,但他更擅长于将这种迷恋保存、发扬,感染更多的紫砂爱好者。
他的作品,深厚而不失新,风韵而不丢奇,不仅在国内市场热销,更被许多外国人追捧。扎根紫砂壶艺,需要扩大视野,他一直在追求。在韩国,他看到了异国文化的新颖;在中国台湾,他感受到了同根文化的夺目。在追求紫砂艺术的道路上,他既吸收宜兴紫砂营养,又被各地文化滋养。正是如此,徐俊当选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师、中国收藏家协会紫砂艺术收藏委员会副会长。
立足文化内涵
“光会做壶,只会是一个工匠。”徐俊经常提到做壶不应停留于造型,还应专注紫砂作品的文化内涵。
“不是过去像梨子,就叫梨壶。像灯笼壶,就叫灯笼壶。”徐俊说,现在壶名都很好听,但是作品大多缺乏真正的思想内涵。他强调,壶如其人,每个紫砂艺人都应该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2004年,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上,徐俊的《八风壶》获创新艺术金奖。这只是他众多奖项之一,但是他获奖的作品,内容深厚,大多选自文学典故、历史趣事。
八风实指四顺四逆,即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围绕着这个典故,徐俊将壶体分为八个面,壶形大方优美,线条丰韵流畅,壶底刻有苏东坡的诗。
“我一直提出古为今用,为我所用。”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典故非常多,可以给予紫砂壶丰富内涵,但徐俊发现,并不是所有创作者能将典故与作品完美融合,所以,他迫切希望将自己从典故里收获的心得,与大家分享。
事实上,“八风吹不动”可以看做徐俊人生经历的写照,他曾在部队后勤保障部门工作十年,但从未中断自己的紫砂创作道路。“我们叫做心不动,风奈我何。相当于我心不动,我就在家里面做壶,外面再大的诱惑,都动摇不了自己。”
徐俊回忆道,那个时候,每天下班回来以后就开始做壶,做壶并不是出于经济目的考虑,完全就是一种喜欢,一种乐趣。
徐俊做壶源于祖辈熏陶,生长在紫砂村的他,从小就在顾景舟、王寅春这样的紫砂大师旁边长大。“我们原来是老房子,三家,后面是通的,三家人都可以走通。”徐俊说,虽师从邵顺生老师,但自己还受过顾道荣、谭泉海影响,和大师虽不一定是师承关系,但可以集思广益。
2000年,徐俊离开待了十年的岗位,开始转向职业紫砂,真正将爱好与事业结合在一起。他开始大量阅读书籍,细细品味大师作品,寻求壶形与文化内涵的水乳交融。《观自在》、《晓风追月》、《祥瑞》、《坐看云起》等作品,都是他阅读大量文章后,思考创作出来的精品。
“我用的是减法,很少用加法,希望这个作品能够非常简单,无法再减。”尽管读书是为了增强人生厚度,但徐俊希望紫砂作品简洁明了。
拓宽艺术视野
2023年,徐俊受韩国茶会邀请来到韩国,受到了当地热烈欢迎,他带去的紫砂作品,因制作精良,被抢购一空。
忙完茶会后,徐俊特地参观了韩国的窑口。他发现韩国延传了中国很多做法,但是和国内又有所区别。
“他们的陶艺家从配料、到设计、制作、烧成,到产品的后期处理,都是一手下来,我们现在越来越细。”徐俊认为,分工越专业越细是好事,但紫砂创作者也应注重基本功,注意创作的每一个过程。
同样,徐俊对去过的台湾地区印象深刻。2023年,台湾国父纪念馆收藏徐俊的作品,并受邀他前去台湾参观。间隙时间,徐俊特地去了台北故宫博物院和莺歌博物馆,看到了宋、明、清时期很多优秀的作品。
“关键还是看他那时的陶瓷工艺水平,拉胚达到什么工艺,造型、器型、审美达到什么程度。”徐俊说,许多东西一脉相通,我们和台湾是姊妹艺术,可以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相互应用。
走访多地后,尤其是国外,徐俊的视野大为开阔,创作的灵感也不断涌现。无论是紫砂的造型设计,还是文化内涵,他都明显地感受到了进步。
与其它艺术品的经济价值相比,徐俊一直觉得紫砂壶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不契合。“乾隆皇帝、康熙皇帝、嘉庆皇帝时期某一件瓷器,拍卖都是几个亿。”徐俊说,紫砂壶也不可再生,出现多位大师合作制壶更是非常难得,且有些大师已经离世,但为什么至今紫砂壶最高价才两千多万?
所以,2023年底,他和一些有识之士在北京成立一家艺术品拍卖公司,拍卖前征集作品,邀请权威的专家权威评鉴紫砂作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拍卖公司就是做好宣传,做好规范市场。”徐俊说,他想做一个文化艺术品交易平台,以文化推动经济,以经济促进文化发展。
谈及未来的计划,一直有着忧患意识的徐俊说,他将继续致力于提高紫砂壶的文化内涵,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让时间去检验它能否成为历史的经典。
一、太过于艺术,不买始终得牢记一点,紫砂壶的本质是用来泡茶的,不应仅强调它的艺术性,而应更多地关注它的工艺性,艺术性始终建立在实用性基础之上。对那些“中看不中用哗众取宠”的奇形怪状壶,勇敢的大声说不。二、普通壶却贵的离谱的,不买普通作品漫天要价的,三思而行。结合自己的经济状况,收作品要量力而为。紫砂壶是用来泡茶的,因为喝茶影响了生活质量就有点得不偿失了。三、名头很大却闻所未闻,不买大家关注我们这么久,相比手里也藏了不少宝贝了吧?当然也可能不光有宝贝,“药”也不少哦。
今天跟大家分享紫砂七种“不买”原则,希望能帮助到一些新手壶友,尽量少吃药。
某些制壶艺人,拿出来动辄“世界华人杰出陶艺家”,“中国紫砂壶文化XX大使” 或者全球知名大师等等吓死人的头衔。这些除了缴费外,都找不到评定机构的名头,还需要斟酌之后再三考虑,是否是真的头衔,或许都是子虚乌有。无非就是自抬身价,骗取利益。
四、太冷门,不买费好大精神跟奸商高价收到一件东西,结果自己不认识。好吧,请教请教专家吧,结果专家也搞不清的,还有比这更郁闷的事吗?
冷门的东西最考验眼力,初涉紫砂的朋友还是不碰为好。
五、太便宜,不买这里说的便宜是东西的品质。
举个例子:您花8000收了一把新晋实力派的成名作,我花10000收了五麻袋灌浆壶。从数量上和价钱上我都压倒您,但是从价值上,只能然蹲着墙角哭了。
要玩就玩精品,十件通货也抵不上一件精品。这是铁律。
六、水太深,不买这里提醒:看不懂的东西不要买。如果对你喜欢的东西没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是很容易吃药的,紫砂工艺复杂,泥料门类繁多,工艺师鱼龙混杂,这些深不可测的东西,没有一点专业知识还真的是看不懂。所以,水深是我们学习的动力,可不是吃药的借口哦。
七、廉价仿品,不买试想多年以后某财主孩子拿出一把顾景舟的壶来炫耀。
我儿子只能拿着我的藏品说:看,这是我爸爸当年收的一把很像顾景舟的石瓢!
其实现在很多朋友家里也有这样的祖传,爷爷奶奶很是珍贵的传给了你,结果拿去给行家一看,都是赝品。
收藏紫砂壶,藏家都有“藏珍”的心理,希望自己的宝贝独一无二,与众不同。一把全手工紫砂壶,从制作到烧成工序繁杂,选泥料,切泥块,打泥片,围泥片,划底片,打身筒,收底,篦身筒,制嘴巴,整壶流,千锤百炼,需要使用数十甚至上百种工具历经数十道工序。直到毛坯完成,晾干后进窑数次烧制,如果烧制过程中出现破损泥料瑕疵,那就等于前功尽弃。
对于那些动不动就能拿出几百款不同紫砂壶来,并且常年累月四处展览的大师名家们,这里只说一句,其来路和制作均值得推敲和论证。
—THE END—
© 版权声明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在此不作商业用途,仅作文化交流,特此声明!
紫砂壶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由于每个人的审美标准、喜好,经济情况等不同,大家的选择也不同,说到底自己喜欢最重要。那么如何挑选一把好壶呢?
在泥料纯正,烧结火候适当,使坯体充分烧结的基础上,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挑选自己心仪的茗壶。
一、实用功能紫砂壶兼具实用功能与艺术价值,紫砂壶的天职就是用来泡茶,挑选紫砂壶时,不应违背“实用性”这一基本原则。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实用性。
1.容量大小要合适。如果朋友多、泡茶多,自然要选择容量大的壶;如果只是两三好友促膝品茗,要选容量小的壶。
2.口盖设计合理,茶叶进出方便。有些茶叶冲泡前,为干燥紧缩状态,冲泡后叶片伸展膨胀,会将整个壶身塞得满满的,如果壶口太小或设计不当,要将茶渣掏出就要费一番工夫。如果一时疏忽没掏干净,容易在内壁形成茶垢,甚至发霉,会有碍健康。
3.重心要稳,端握舒适。就是要符合人体工学的要求。有些茶壶端握时,会十分沉重,如果不是壶把设计不当,就是壶壁过厚。
4.出水顺畅,断水果快。好壶出水刚劲有力,弧形水柱圆润流畅不散花;断水时,即倾即止,简洁利落。
二、做工绝大部分好的紫砂壶,都是全手工制作的,所以工艺水平的高低,是评判紫砂壶优劣的重要条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鉴别紫砂壶的工艺要求。
1.嘴、把、钮,三点成一线。这点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很多壶甚至一些名家壶,会有或多或少的嘴把歪斜情况。此外把的上下不在同一垂直线上也很常见。
2.口盖要严紧密合。圆壶要旋转滑顺无碍,方壶要面面接缝平直不变形,筋纹器要面面俱到达通转的要求。以手压紧气孔,出水要即压即停且滴水不漏,说明壶盖与壶身的密合度甚好。
3.线面修饰平整、内壁收拾利落,落款明确端正。壶身线条、转折、棱线的修饰要漂亮规整;落款要大小得宜、位置适中、深浅合度;内壁的接口、接缝、内底要收拾匀当,不留施工泥屑。
三、不要冲动,细挑慢选1.几何造型的砂壶,该圆就圆、该方就方,线条当直则直、当曲则曲,各配件的的大小要与壶身相称,和谐有度。
2.自然造型的砂壶,该写实就要写实,该写意就要写意。花器贴塑较多,整器要气势连贯,无生硬之感。注意壶身与贴塑的接触点有无细微的裂缝,以免日后断裂。
四、量力而为,价格合理要分清楚一把公认的好壶,与一把自己喜欢的壶之间的差异,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要随波逐流,失去品茗养性、陶冶情操的那份闲适之美。
以上内容是关于徐俊陶艺网和徐俊湳介绍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本文标题:徐俊陶艺网 徐俊湳介绍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33909.html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徐俊陶艺网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徐俊湳介...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杨逸雯紫砂壶作品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杨...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七彩砂是什么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茶壶是用来泡茶的英文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灌浆壶紫砂壶有危害吗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银壶的弊端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银壶到底...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壶怎样才好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砂...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台湾故宫紫砂壶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台北...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紫砂四大天王是谁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紫...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器为茶之父的出处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