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黄茶的传统冲泡方法有哪些 黄茶的冲泡流程及方法_茶知识_茶知识

茶知识>茶艺馨>茶知识

解说黄茶的传统冲泡方法有哪些 黄茶的冲泡流程及方法

时间:2023-06-14 12:40:56 作者:爱情带来的离别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解说黄茶的传统冲泡方法有哪些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黄茶的冲泡流程及方法和解说黄茶的传统冲泡方法有哪些的文章,喜欢本文的请关注小编。

解说黄茶的传统冲泡方法有哪些 黄茶的冲泡流程及方法1

解说黄茶的传统冲泡方法有哪些 黄茶的冲泡流程及方法

黄茶的泡法

1、清洁茶具,按照冲泡茶具的容量放入四分之一黄茶茶叶,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进行酌量增减。

2、先往茶杯里倒入适量开水,充分浸泡一下黄茶叶。

3、再用80度左右的开水,注满茶杯冲泡大约30秒即可。注意在冲泡的时候,要提高水壶,让水由高处往下注入茶杯,并把水壶由上往下反复提举三四次。

冲泡注意事项

1、黄茶叶茶质细嫩,水温太高会把茶叶烫熟,宜选用80℃左右的开水冲泡。

2、黄茶是具有很高品茶价值的茶叶,建议选择纯净水来冲泡黄茶,水中的氯离子、钙离子和镁离子对茶汤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

3、冲泡黄茶,第一泡的最佳冲泡时间为30秒,第二泡延长到60秒,第三泡再延长至大约2分钟,这样泡出来的茶汤口感更佳。

$关键字展示:黄茶$

上文的内容即是黄茶的传统冲泡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大家冲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了哦。

山中黄茶母树引来茶叶专家

  4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茶树改良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陈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来到罗家乡缪家村,实地查看“中黄3号”母树,了解我县黄茶发展现状,并提出宝贵意见。

万山黄茶为何牙疼有特效

万山黄茶的每株都含有天然植物霜,将采摘好的茶叶放在山洞中让它自然发酵,这样茶叶种的营养物质(含粗蛋白12.8%—13.8%,? 含高活性黄酮类化合物总黄酮含量大于6%,17种氨基酸,14种无量元素)才能完善保存,形成金色菌体,覆盖在茶叶表层。经研究,这种菌体里含有抗衰老物质,治疗牙疼和止疼、新陈代谢的天然功能。

万山黄茶只有在每年清明谷雨后采摘,挑选每株茶树最嫩的芽尖,再经过人工挑选,每一粒都干净无杂质;合理的采摘期,正确的采摘时间,做出最高品质最优质的万山黄茶。

霍山黄芽的口感如何

霍山黄芽自古就能挤入贡茶行列,是上等茶。霍山黄芽干茶外形一般,色泽深绿。但是干茶的花香夹杂着淡淡的板栗香。霍山黄芽的口感如何?小编带你去尝尝。

霍山黄芽的口感:泡好的霍山黄芽,板栗香十分明显。

一、第一泡汤水淡黄绿色,口感很顺滑,栗香花香味道十足,回甘很快。

二、前几次喝的时候投茶量比较少,茶汤喝起来有点甜玉米的味道,很清淡很甘甜。

三、投茶量大的时候,栗香很浓。喝黄茶,感觉霍山黄芽还是绿茶的感觉,无论外观口感还是香气都有很重的绿茶痕迹。

四、第二泡香气淡弱了很多,茶汤还是很甘甜,三四泡后的味道就很淡了。

霍山黄芽品质特点:

一、外形条直微展、匀齐成朵、形似雀舌、嫩绿披毫,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醇浓厚回甘,汤色黄绿清澈明亮,叶底嫩黄明亮。

二、成品茶外形条直微展、匀齐成朵、形似雀舌、嫩绿披毫,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醇浓厚回甘,冲泡好的霍山黄芽汤色黄绿,清幽的茶香随着袅的热气缕缕飞出。

霍山黄芽:产自大别山腹地的养生黄茶

霍山黄芽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霍山县西南大别山腹地一带,是黄茶。

霍山黄芽,产于安徽省霍山县大化坪镇大化坪、太阳乡金竹坪、金鸡山村一带,为我国的十大名茶之一,属于黄茶类。其茶产地峰峦绵延,山高、林密、地寒,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土壤疏松、土质肥沃,生态环境优越,极适茶树生长。

霍山黄芽成品茶外形条索匀齐,微展成朵似雀舌,色泽嫩绿,白毫满披;香气清香而持久。冲泡之后,汤色黄绿,清澈明亮,滋味鲜醇浓厚,回甘生津,是不可多得的黄茶珍品。霍山黄芽依其品质,可分为特一级、特二级、一级和二级,不同等级的霍山黄芽,品质特征有所差异。

霍山黄芽历史发展

霍山黄芽自明代列为贡品。六安州志载:明时六安贡茶制定于未分霍山县之前原额茶二百袋,霍山办茶一百七十五袋。霍山县志载明人曹琥”注黄芽茶疏”中说:臣查得本府额贡茶岁不过二十斤,祖宗以来圣贤相承不闻以为不足……宁府正德十年之贡(1515年)取去芽茶一千二百斤,细茶六千斤,不知实贡朝廷几何……芽茶一斤,卖银一两,犹恐不得。

《霍山县志》贡茶产地载:六安茶六安与霍山所并产也其以六安名者当霍未建县已有贡额从其朔也。《天启志》谓以六安寨得名以似凿(寨本名六万,讹称六安)。顾霍邑山多绕确六地既广且饶(产茶实浮于霍而贡额州不县之什二)……产茶之地惟东山最早,而东山皆属州境,每年大府荐新及本县贡品,率皆州民于雨前,赴县售卖;霍产悉出西南,迟在雨后,帮不及入贡,则茶之专名六安,亦纪实也。今为详著其地此霍被六大较可睹矣。东山……贡茶岁居其八九(东山25处属县境的有磨子潭、与儿街、但家庙、单龙寺、东西溪等21处)。又据《霍山县志》载:“光绪年间,以南乡雾迷尖(即乌米尖),挂龙尖二山所产为一邑最采制既精,价亦倍于各乡。”

唐代

霍山黄芽在唐朝即负盛名,明代被列为贡品,清朝更定为内用,清末民初作为贡茶忽然绝迹。霍山产茶历史悠久、据古籍测之当始于秦汉,如华佗《食论》中有:“苦荼久食、益思意”。“华佗(?~208)三国谯人,谯即今亳县、距霍山不远、可证。但尚未见到确切的文字记载 ,最早见诸文字的当推陆羽《茶经·八之出》(书成于758年左右):“淮南以光州上,义阳 郡 ,舒州次(原注盛唐县生霍山者与衡山同也)稍后李肇《唐国史补》(书成于806~858年为翰林 学士时作):“风俗贵茶,茶之名品亦众……寿州有霍山黄芽。”此时方见霍山黄芽的名号。盖霍山初曰盛唐县属寿州,后改霍山、划归六安,故所谓寿州黄芽实乃产自霍山。又据《 册府元龟》(宋·王钦若、杨亿等撰、书成于1005年)“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二月诏寿州以兵三千保其境内之茶园。”可见当时霍山茶园之多、地位之重。

唐时茶叶虽然饼茶、散茶与末茶并存,甚至还有炒青的出现,如刘禹锡(772-843年)的《西 山兰若试茶歌》:“自傍芳丛摘鹰咀,斯须炒来满室香。”但这仅是极少数或偶尔为之,仍 是以饼茶为主的。霍山黄芽当亦系此种蒸青饼茶。杨华的《膳夫经手录》(书成于858年)中 有:“寿州霍山小团”之语可证。饼茶又叫团茶、片茶。据唐《食货志》:“贞元(785-804 年)江淮茶为大模一斤到五十两”,所谓“霍山小团”当系指此斤把重的小饼茶。饼茶制法 、陆羽《茶经》记述是:“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乾矣。” 霍山黄芽之制法当亦如是。

宋代

宋朝制茶改捣为碾,并向小巧精致发展,反受其局限,加之“失茶真味”,故逐渐改饼为散并终为散茶所替代。元人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书成于1310年)中说:茗有片有散、片即龙 团旧法,散则不蒸而乾之如今之茶。始知南渡以后茶渐以不蒸为贵矣。”其同时人王桢在《 农书》(书成于1313年)上始有:“鲜叶微蒸放筐箔上摊晾,然后乘湿用手揉捻,最后入焙烘 干”的记载。据此可知中国绿茶制茶工艺在元朝已基本形成,而此时霍山黄芽在制法上当亦系如此。

明代

明朝是中国制茶工艺全面发展继往开来的光辉时代。元朝贡茶仍为团茶,饮茶仍为烹饮。到了明朝“杀青”就改蒸为炒(粗茶蒸、嫩茶炒),饮茶亦由烹改为冲泡(点)末茶产量也大减, (末茶在今天我县,山区仍未绝迹),从而形成散茶独盛的局面。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元璋命罢贡龙团凤饼改为制芽茶以进。明人许次纾在其《茶疏》(书成于1597年)中说:“炒茶:生叶初摘香气未透,必借火力以发其香。然性不耐劳,炒不宜久。多取入铛则手力不匀,久 于铛中过熟则香气散矣,甚至枯焦不堪烹点。炒茶之器最忌新铁,铁腥一入不复有香。尤忌脂腻害甚于铁。……炒茶树枝不可干叶,干则火力猛炽,叶则易燃易灭。铛必磨莹、旋摘旋炒。一铛之内仅容四两。先用文火焙软,次用武火催之。手加木指急急炒转以半熟为度。微俟香发,是其侯矣。急用小扇之被笼,纯棉大纸衬底烘焙。积多候冷,入瓶收藏。人力若多 、数铛数笼。人力若少仅一铛、二铛、亦须四五竹笼,盖炒速而焙迟。燥湿不可相混,混则 大减香力。一叶稍焦全铛无用。然虽忌猛,尤嫌铛冷则枝叶不柔。以意消息、最难最难”。这里描述的制茶方法与我们今天绿茶的制法何其相似。同书中他对霍山茶的制法亦有专门记 载,则是:“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然六安乃其郡名,其实产霍山县大蜀山也。茶生最多,名品亦振,河南山陕人皆用之,南方谓其能消垢腻 ,去积滞亦甚宝爱。顾彼山中不善制法,就于食铛火薪焙炒,未及出釜业已枯焦,讵堪用哉。兼以竹造巨笥乘热便贮,虽有绿枝紫笋辄就萎黄,仅供下食、奚堪品斗。”其同时人屠隆在《茶笺》上(书成于1577年)说:“六安茶品亦精,入药最效。但不善炒,不能发香而味苦 ,茶之本质实佳。”这里记述的制法与今天霍山黄大茶制法基本相同。特别提到绿枝、紫笋 辄就萎黄这当是霍山黄芽(黄小茶)制法滥觞。这也正是黄茶与绿茶制法上的区别所在——“ 渥黄”过程(黄小茶的摊黄、黄大茶的渥闷)。

清代

到了清王朝,所谓康、雍、乾百年盛世,农民得到较长时期的休养生息。特别是资本主义的萌芽商业的繁荣,使茶叶生产得到了较快地发展。因为茶叶比其他农产品更富有商品性。但芽茶仍属贡品,霍山黄芽更被定为内用。据《清会典》(书成于1690年、阿世坦等撰);载:“顺治七年(1650年)礼部照会:产茶各省布政司每年谷雨后十天起解(贡茶)转送该衙门供用。各有定数具列于后…江南省六安州霍山县芽茶仍另委官起解。于进到时会同光禄寺〖ZZ( 〗交送内务府以供内用〖ZZ)〗,并定额数为:“庐州府六安州霍山县三百斤(原注:实解三 百六十袋,每袋一斤十二两,共芽茶六百三十斤)。又据姚范《援鹑堂笔记》(书成于18世纪 60年代):“六安茶产自霍山。第一蕊尖、无汁。第二贡尖、即皇尖,皇尖只取一旗一枪。第三曰客尖。第四曰细连枝。第五曰百条。……六安茶以谷雨前为上品,立夏后则无毛而生 骨。其产地周回八百里,可用者仅六处。仙人冲、黄溪涧、乌梅尖、佛寺岭〖KG-*3][H T5,6]蒙〖HT5〗潼湾共五处、脱一。其不佳者沿口东、西石笋、次则管驾渡、舞旗河、野鸡 岭、石盆、傅埠园。”这段文字对霍山黄芽的产地、采摘时间、标准和质量关系清楚道出。明清时黄芽仅取一芽一叶曰贡尖、皇尖;一芽二叶曰客尖;一芽三叶的细连枝则属黄芽(黄 小茶)之次者。黄小茶有白毫。有枝有梗的则为黄大茶矣。

历史的重复如同当年龙团饼茶一样,明清之际绿茶大量的兴起(特别应该说这是在我们霍山 ,因为绿茶在全国来说比黄茶早,比黄茶广)并逐渐取代了黄小茶。民国以后贡茶随着末代皇帝垮台而被取消。据徐柯《可言》(书成于1924年)卷十二上载:“六安茶之通行者曰毛尖 ,亦有旗枪之名,与龙井同。”这里指定是绿小茶。可见民国时黄芽已濒绝迹。解放后在党和政府大力扶持下,我县茶叶生产发展很快。为了发掘历史名茶,恢复黄芽生产 ,曾组织专人深入茶区调查。在技术人员、老茶工、老茶农的共同研究针对“黄”字与“芽 ”字上反复揣摩,终于在一九七三年第2次试制出“霍山黄芽”并送交广交会展销,及时投放市场颇受好评。85年获省优,90年获部优。年产量在3万~35万公斤左右。新的“霍山黄芽”采制要求极严,有“一要雨前采、二要芽头齐,三要槲炭火、四要炒烘功”之说。质量要求条索紧凑,体态匀称,芽头壮实。峰毫显露,有独特的甜和清爽的“熟板栗香”。要达到外观 金黄、汤色黄绿、叶底嫩黄的“三黄”。形成上述优良品质和原因除要求茶芽具有优良的内 质因素外,在加工工艺上对“渥闷”—黄小茶的“摊黄”,黄大茶的“堆闷”—过程要掌握 恰到好处。虽然“渥闷”对茶叶机理作用及变化情况尚未完全弄清。但国内外专家认定 :“渥闷”不是通过化学作用,而是在“湿热”作用下破坏酶的活性,促进叶内化学变化, 使酯型儿茶素自动氧化和异构化。裂解作用改变了多酚类化合物的原来的苦涩味。从而形成 黄茶特有的金黄色和较绿茶醇和独特滋味。

由于黄小茶采制技艺难度较大,不能象黄大茶那样普及和畅销不衰。故清王朝除贡奉朝廷的黄芽外,我县绿茶生产有很大发展,有梅花片、兰花头、松萝春、银针、雀舌 等名茶。民国以后黄芽濒绝。当时霍山黄芽的产地也似乎不 是今天的大化坪金字山。因之我们恢复黄芽生产应主要着眼于“黄”字与“芽”字上狠下功 夫。要突出名茶的特点来。应选择自然条件优越的划片生产,严格掌握茶芽嫩度,保证茶芽具有优良内质,采制工艺要定型,逐步走向工艺数据化,产品规范化。要达到“三黄”的要 求和其独有的“熟板栗香”与甜和清爽的滋味来。霍山黄芽-中国名茶――霍山黄芽推介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 中国名茶――霍山黄芽2023北京推介会于4月27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霍山黄芽是久负盛名的历史名茶,为了提高霍山黄芽的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做大做强支柱产业,霍山县委、县政府跨出山门,走向市场,把名茶推向都市。这次活动邀请了有关领导、中直部分单位、近30家在京茶叶企业、60余家新闻媒体参加。霍山县委书记束学龙、县长陈俊率四个班子的领导、县直单位、产茶乡镇和企业负责人参加了这次推介会。

霍山自古产名茶,有据可考的种茶历史已有2000年,清光绪《霍山县志》记载:“霍山黄芽之名已肇于西汉”。史载“寿春之山有黄芽焉,可煮而饮,久服得仙”。在陆羽《茶经》、李肇《国史补》中均有记载,可见霍山茶叶历史悠久。

霍山自然环境优越,属北亚热带温湿气候,境内群峰竞秀,竹茂林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茶树生长,所产霍山黄芽,滋味浓郁,清香持久,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霍山茶叶基础良好,全县11.5万亩茶园,年产干茶4500余吨,产值1.5亿元。全县90%农户拥有茶园,10万多人从事茶叶的生产、加工和营销,销售网络已遍布北京、上海、江苏、山东、安徽等地,销售行情呈上涨趋势。

霍山茶叶品质优良,由于自然环境的优越和经营管理的精细到位,霍山茶叶已有近10万亩通过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认证,2023年可望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基地县的验收。喝霍山茶叶就是喝放心茶叶,就是喝健康饮品。

清乾隆四十一年《霍山县志·物产志》

茶,本山货属以茶为冠。其品之最上者曰银针(仅取枝顶一枪),次曰雀舌(取枝顶二叶之微 展者),又次曰梅花片(择最嫩叶为之)、曰兰花头(取枝顶三五叶为之),曰松萝(仿徽茗之法 ,但徽制叶,霍制全叶)。皆由人工摘制,俱以雨前为贵。其任枝干之天然而制成者最上,曰毛尖,有贡尖、蕊尖、雨前尖、雨后尖、东山尖、西山尖等名(西山尖多出雨后,枝干长大,而味胜东山之雨前)。次曰连枝,有白连、泉城红、泉城绿、绿连、黑连数种,皆以老嫩分等次也。至茶 既老而不胜细摘,则并其宿叶捋而雉之曰翻柯 ,皆为头茶。至五月初,复茁新茎,其叶较头茶大而肥厚,味稍近涩。价不及头茶连枝之半,是为子茶。

《史记记载》

《史记》称:寿春之山有黄芽焉,可煮而饮,久服得仙。六霍旧寿春故也。一曰仙芽,又称寿州霍山黄芽。六安州小岘春,皆茶之极品,明朝始入贡。自弘治七年分设霍山县,州县县贡,县户采办者例应汇州总进。

清同治十一年《六安州志·物产》

货之属,茶为第一。茶山环境皆有,大抵山高多雾,所产必佳,以其得天地清淑之气,悬岩石罅偶得数株,不待人工培植,尤清馨绝伦,故南乡之雾迷尖、挂龙尖二山左右,所产为一 邑最,采制既精,价亦倍于各乡。茶商就地收买,倩女工检提分配花色,装以大篓,运至苏州。苏商薰以珠兰、茉莉,转由内洋至营口,分销东三省一带。近亦有与徽产出外洋者。次则东北乡与西南近城一带,多北运至亳州及周家口,半薰茉莉,转售京都、山西、山东,而西乡自土地岭以西,迤逦而南,茶叶厚,微苦,枝杆粗大,采焙不精,皆青齐茶商于大化坪 、五溪河收买,运销山东一路。诸佛庵以北数保,则由土人运潮枝至州境之流波石童,西商收买,自行焙制,运销山西、外蒙古等处。极西之九五保,所出极微,味制具逊,多为鄂人收买。至前志所载诸名目花:如银针、雀舌,则茶始萌芽者; 梅花片、兰花头、松罗春则茶初放叶者;统名之为小茶,价既数倍,采以维艰,故惟近城及 柳林河、诸佛庵数处有之,运销京都为多。气候则东南稍暖,谷雨前即可采摘,故有雨前、 毛尖之名。西山谷雨后,始能开山,间数日,采摘一次,须二旬始毕。故有头道、二道、三 道、四道之分。最后,并宿叶而撷雉之,曰翻 柯老茶,为民间常用。春茶既毕,五六月复生 新苗,谓之子茶。其干扁而味微涩,价亦半减。然爱惜茶株者,恒蓄不采,取次春茶必茂盛。

又一种名苦丁茶,虽名为茶,实则木本,枝叶似茶而大,有二种:一叶小上有刺;一叶大而 圆,皆天然自生深山岩石间,无子种,与茶同时采制,味苦,其性极凉,可入药,极难长成。

《潘志》

六安茶,六与霍所并产也,以六安名者,当霍未建县,已有贡额,从其朔也。《天启志》谓以六安寨得名似凿(寨本名六万,讹称六安)。顾霍山多硗确,六地既广且饶,产茶实浮于霍,而贡额不及什二。考州志有州茶黑、县茶黄之说,恐亦傅会。惟产茶之地,东山最早,而东山皆属州境,每年大府荐新及本县贡品,率皆州民于雨前赴县售卖;霍产悉西南,迟在雨后,故不及入贡,则茶之专名六安,亦纪实也。

《吴志》

土人不辨茶味,唯燕、齐、豫、楚需此日用。每隔岁,经千里挟资而来,投行预质。牙狯负诸贾子母,每刻削茶户以偿之:银则熔改低色;秤则任意轻重;价则随日低昂,且多取样茶。茶户莫能与较;虽迭经告诫,申详各宪,严饬乡保稽查,茶户稍洁实惠,然弊 端犹未能尽除也。按茶之为利虽厚,工则最勤苦:日采摘,夜炒焙,恒兼旬不得安枕。人力不足,又须厚雇客工,茶值稍昂,犹可相偿。军兴后,厘捐日益浮费繁多。商人成本既重,则转而抑减民值。行户渐增,竟有汇缘茶商,预计价值把持行市者。黠贩收买,则又搀老叶加水潮,茶商得以借口,故茶价愈趋愈下。光绪以来,每斤银不过钱余,贱时才七八分,以是民用益绌。近徽郡仿外洋以机器烘焙,制精工省,颇获其利。本邑绅商,如能集股,设公司,精其制造,则利权操之于我,诸弊不禁自除矣。西人亦云:霍茶香味较胜徽产。

《霍山县志》

六安州岁贡芽茶二百袋,每袋重一斤十二两。自明弘治七年分设霍山县后,随定额分办,州办茶二十五袋,县办茶一百七十五袋……

国朝因之,至康熙二十三年奉文增办一百袋,州承办三十七袋,计六十四斤十二两,县承办 二百六十三袋,计四百六十斤四两。每年州备价发县代买一色芽茶……

本县农户拣雨前极品,新芽一枪一旗,依法择制,以黄绢为袋封贮,共四箱,用龙旗龙袱恭进。康熙四十七年,贡茶一千二百袋,雍正七年增办一百袋。乾隆元年贡茶七百二十袋。

今天下产茶处不下数百,致贡者仅十余处,而明朝上供专用六安,其余悉以市焉。每岁上供 ,霍多至三百六十封,又有副封以补其乏。州额不及什二,是霍倍其力,而六享其成。

霍山黄芽的功效与作用让美丽女人更美丽

黄芽能让美丽女人更美丽,那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当然霍山黄芽更有其他很好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功效与作用一:霍山黄芽有益于降脂减肥。

黄芽为不发酵自然茶,保留了鲜叶中的天然物质,富含氨基酸,茶多酚,维生素、脂肪酸等多种有益成分。茶多酚可以清除动脉血管壁上胆固醇的蓄积,同时抑制细胞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摄取,从而达到血脂,预防和缓冲动脉硬化的目的。这样的话就是健康与美丽同在。

黄芽中富有的各种芳香族化合物,也能溶脂解脂肪,化浊去腻,防止脂肪积滞体内,而维生素B1,C和咖啡因能促进胃分泌,有助消化与消脂。因此黄芽可增加体液、营养和热量的新陈代谢,强化微血管循环,减低指肪沉积体内,从而达到较好的瘦身效果。让你更美丽,更迷人。

功效与作用二:霍山黄芽能护齿明目。

牙组织的基本成份是氟、磷、石灰质,它使牙齿光滑坚硬,耐酸耐磨。黄芽茶叶含氟量较高,每公斤含氟约75-100毫克。因此,常饮茶能摄取足够的氟,以满足身体对氟的需求,对护牙坚齿是有好处的。而且茶水还可防龋齿。因人机体的抗龋能力与牙体硬组织内含氟元素的多少有关。常饮黄芽茶或用茶漱口,是防治龋齿的有效方法,牙齿更白,让你看起来更加健康。

功效与作用三:有益于长寿、抗衰老。

黄芽能让女人更美丽,那是毋庸置疑的!黄芽中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其中的类黄酮,更有效地增加了维生素C的抗氧化功效。两者的结合中,对维持皮肤美白,年轻可说是有珍品的效果。如果从茶叶提取茶多酚制成药物,那是很理想的抗衰老剂。

功效与作用四:霍山黄芽可以益思提神

黄芽含适量的咖啡碱,茶儿素的存在,使它的弊端不在体内发挥,而适量刺激骨胳肌,加速骨胳肌的收缩有兴奋中枢神经之功。加上茶叶中的挥发油清香芬芳,令人心旷神怡,即有提神醒脑之效。在紧张工作、劳动之余,饮黄芽茶一杯可以振奋精神、解除疲乏;在办公时饮黄芽茶一杯可以提高功效。

功效与作用五:霍山黄芽可消臭,改善肠胃

霍山黄芽茶叶中的儿茶素类化合物消除口臭有如下四方面的作用:

1、清除口腔中的口臭物质—甲基硫醇;

2、与口腔细菌作用的基质—氨基酸相结合;

3、对口腔中细菌有杀菌和制菌作用;

4、纯化口腔唾液中的酶类。

作为碱性饮料,黄芽中的矿物质能中和酸性食物,保持体液的正常酸碱度(呈微碱性),从而帮助人们远离“亚健康”、“富贵病”。加上黄芽中的鞣质具有摄制细菌的作用,咖啡碱又能增强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因此常饮黄芽茶,还能拥有强健的肠胃功能。

经常使用电脑者可饮用黄芽茶,补充特异性植物营养素,消除因电脑辐射引起的黑眼圈。黄芽所含有的浓缩茶多酚,能抑制自由基对皮肤支持纤维造成破坏,是目前一致公认最有效的抗自由基因子。黄芽含有防辐射的有效成分,实验证明主要是茶多酚类化合物、脂多糖、维生素C、维生素E及部分氨基酸。其作用机理也是针对辐射引起量自由基并导致过氧化毒害而产生的解毒作用,茶多酚类化合物可以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因而达到抗辐射效果,起着一种辐射保护剂的作用。

如何用机械制作霍山黄芽

机械制茶,茶叶品质更甚于手工制茶,机械制茶的问世,深受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喜爱。如何使用机械制茶?霍山黄芽的机械制作工艺流程为:鲜叶摊放杀青理条烘干(毛火、足火)。

(1)杀青

杀青前,先将条青机预热,当手伸进杀青机进叶口内20cm处,有高度热烫感,此时温度为120℃左右,即可投叶杀青。正常投叶量每次50~75 克,投叶速度为每分钟10次,杀青时间15~2分钟,连续杀青,连续出叶。杀青叶下机后,结合摊凉,及时拣去丢在其间的飘叶等杂质。

摊凉10~15分钟后,即可上理条机理条。杀青时必须注意火温要稳定,不能忽高忽低,投叶量不能忽多忽少,投叶速度不能忽快忽慢,这样才能保证鲜叶杀青匀透,色泽一致。台时产量为35~36公斤鲜叶。

(2)理条

理条前,先将理条机预热,当理条机槽内温度达到85~90℃时,即手离理条机槽面约5cm高处有热烫感时,杀青叶方可上机理条。理条时每次投叶 量15~175公斤,应均匀地投放在理条槽内,并随时观察理条情况:上下翻动,促使茶叶受热均匀,快速挤滑成条。理条时间为3~5分钟,理条适度的茶叶成 条,松紧自然,有峰苗似雀舌。

在理条过程中,如发现槽内温度偏低时,应立即在理条槽面加一纸板,以迅速提高槽内温度,防止理条叶发生红变。当理条槽内有茶汁积滞时,要及时用炒茶油擦洗清除,一定要保持理条槽内光滑,有利于理条。

理条叶下机后,应及时均匀地薄摊于竹席上摊凉,摊叶厚度在2cm左右为宜,切不可厚摊。经摊凉15~20分钟后,即可上烘干机烘干。理条机台时产量为23~25公斤。

(3)烘干(毛火、足火)

毛火(初烘):毛火时,必须先将烘干机预热到150℃时(见茶机温度表),理条叶方可上烘干机烘焙。烘焙时,采取高温、快烘、薄摊。烘网摊叶厚度以15cm为宜,并要摊匀,不使茶叶成推。

烘干机投叶后,温度降低并稳定在120~125℃之间为宜。出茶时间6~7分钟。毛火后,茶叶干燥程度约为七成干,即手抓茶叶有刺手感,其梗易折断,结合摊凉及时拣尽飘叶、黄片等杂质。摊凉时间在3~4小时左右。

足火(复烘):足火温度为85~90℃之间,采取低温、慢烘、厚摊。摊叶厚度以3cm为宜,出茶时间为16分钟。足火后,茶叶手捻成末,白毫显露,色泽润绿微黄,均匀一致,茶香浓郁清幽,外形直而匀整,松紧适度,形似雀舌。台时产量为85公斤。

霍山黄芽长期保鲜方法

霍山黄芽茶叶以新为贵,最好是可以保持茶叶的色香味为佳,所以茶叶的保存及保鲜极为重要,霍山黄芽如何保鲜?现介绍几种茶叶贮藏保鲜的方法,以供参考。

1、干燥贮藏:茶叶吸湿性强,含水量高时容易氧化变质,也会生霉变质。因此,茶叶必须干燥后贮存,贮存容器内必须放入适量的块石灰或干木炭等吸湿剂,以防返潮。

2、低温贮藏:茶叶在低温时质变缓慢,高温时则容易变质。因此,茶叶必须在低温通风处贮存,有条件的可把装茶叶的容器密封后放入冰箱或冷库中贮存。

3、防潮贮藏:防潮包装是选用防潮性能优良的包装材料和加入干燥剂而防止茶叶吸水的包装方法。

4、避光贮藏:光线中的红外线会使茶叶升温,紫外线会引起光化作用,从而加速茶叶质变。因此,必须避免在强光下贮存茶叶,也要避免用透光材料包装茶叶;如用玻璃瓶或透光食品袋袋贮茶叶,应选茶色者为好。

5、密封贮藏:氧化反应是茶叶质变的必须过程,如果断绝供氧则可制止氧化抑制质变。因此,必须隔氧密封贮藏茶叶。

6、真空贮藏:真空包装贮藏是采用真空包装机,将茶叶袋内空气抽后立即封口,使包袋袋内形成真空装态,从而阻滞茶叶氧化变质,达到保鲜的目的。

7、单独贮藏:茶叶具有极强的吸附性能,如与樟脑、汽油放在一起,马上可吸附其气体。因此,茶叶应单独贮藏。即装贮茶叶的容器不得混装其它物品。

8、充氮贮藏:即用惰性气体二氧化碳或氮气来转换茶叶包装袋内的活性很强的氧气等空气,阻滞茶叶化学成分与氧的反应,达到防止茶叶陈化和劣变。

以上内容是关于解说黄茶的传统冲泡方法有哪些和黄茶的冲泡流程及方法的解析分析,如果大家对此内容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的话,请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或者评论,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

上一篇:怎样鉴赏君山银针的茶质量 怎样鉴赏君山银针的茶质好坏

下一篇:更多茶知识

本文标题:解说黄茶的传统冲泡方法有哪些 黄茶的冲泡流程及方法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18344.html

使劲推荐

解说黄茶的传统冲泡方法有哪些 黄茶的冲泡流程及方法
解说黄茶的传统冲泡方法有哪些 黄茶的冲泡流程及方法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解说黄茶的传统冲泡方法有哪些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

怎样鉴赏君山银针的茶质量 怎样鉴赏君山银针的茶质好坏
怎样鉴赏君山银针的茶质量 怎样鉴赏君山银针的茶质好坏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怎样鉴赏君山银针的茶质量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

十大名茶中的君山银针属于六大茶类中的 君山银针茶是什么茶类
十大名茶中的君山银针属于六大茶类中的 君山银针茶是什么茶类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十大名茶中的君山银针属于六大茶类中的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

黄茶君山银针图片 黄茶君山银针品饮时,可以说君山银针是以一种
黄茶君山银针图片 黄茶君山银针品饮时,可以说君山银针是以一种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黄茶君山银针图片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黄...

君山银针品鉴 君山银针工艺特点
君山银针品鉴 君山银针工艺特点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君山银针品鉴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君山银...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缙云黄茶的介绍 黄茶的介绍简短
缙云黄茶的介绍 黄茶的介绍简短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缙云黄茶的介绍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面有黄茶...

黄茶闷黄的时间要多长时间 黄茶闷黄的方式有几种
黄茶闷黄的时间要多长时间 黄茶闷黄的方式有几种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黄茶闷黄的时间要多长时间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

黄茶加工技术介绍怎么写 黄茶加工技术介绍图片
黄茶加工技术介绍怎么写 黄茶加工技术介绍图片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黄茶加工技术介绍怎么写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里...

黄茶加工制作工艺有哪些? 黄茶的加工工艺视频
黄茶加工制作工艺有哪些? 黄茶的加工工艺视频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黄茶加工制作工艺有哪些?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

君山黄茶黄金砖属于什么茶 君山黄茶保质期是多久
君山黄茶黄金砖属于什么茶 君山黄茶保质期是多久

此文是学法吧整理的一篇关于君山黄茶黄金砖属于什么茶的优秀文章,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

精选茶知识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