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中考物理综合考题分析与反思 中考物理综合考题分析怎么写的文章,本文对文章中考物理综合考题分析与反思 中考物理综合考题分析怎么写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物理实验题总是给人一种不疼不痒的感觉,因为从难度上来看并没有最后两道大题那么难,综合性也不是特别强,计算量不大,学生们每次考试都能把所有的空填上,总觉得掌握的还算可以,但是说简单也不是很简单,刚开始的几道读数和测量题很容易,但是越往后做,觉得越陌生,很多实验题书本上从来没见过,所以现在很多考生对物理实验题很纠结,不知道是否应该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这部分上,根据这种状况,小编总结和归纳了实验题的题型和解法,希望考生们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复习策略。
实验题可归纳为四种:
一、测量型实验题
这种实验题是比较简单的,主要包括直接测量型实验和间接测量型实验,只要同学们不马虎,得满分是没问题的。
二、探究型实验题
新课标的特点就是探究,探究型实验题也是中考物理实验题的主角。教材上除了几个测量类实验和演示实验以外,都可以以探究的形式出现,课本上的实验是出题的一个重点。
解法分析:解探究题要深入了解课本上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做到了如指掌,才能对探究实验题做到万无一失;二是掌握探究的方法,要熟练运用“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等方法。
三、开放型实验题
有许多物理实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做,用不同的实验方法、不同的验仪器能得出相同的实验结果,也就是说物理实验具有开放性。开放型实验题是近年考题中的一个新亮点,特点是题设条件不确定、解题方法多样化、答案不惟一;在考查大家实验能力的同时还考查大家的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因为一题多解,考题的难度并不大。
解法分析:希望大家把做过的开放型实验题归纳在一起,找到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能力。
四、设计型实验题
设计型实验让我们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能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常见设计型实验题多数考察密度和电学部分,并有以下特点:基础性:大部分题目以课本知识为依托,不脱离教材,考查我们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开放性:设计题大部分没有惟一答案,只要求写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还有就是贴近生产、生活,常把日用品作为实验仪器来验证物理规律,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与运用能力。
2010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1、单选题部分
题号 知识模块 具体考点 点评 分值 难度 主观难度系数
第1题 电学 电学各物理量的单位 今年对电学基本物理量和单位的考察采取了新的样式,与物理学史相关联,体现出了对学生物理素养的考察。 2分 简单 0.91
第2题 光学 实际生活中的各种光现象的辨析 属于常规题目,体现了对基本物理规律的应用能力的考察,属于简单题。 2分 简单 0.91
第3题 电学 常见导体和绝缘体 此题属于基本物理常识考察。 2分 简单 0.91
第4题 力学 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属于常规题目,体现了对基本物理规律的应用能力的考察,属于简单题。 2分 简单 0.92
第5题 热学 液化现象 属于常规题目,考察了对实际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辨析能力,属于简单题。 2分 简单 0.90
第6题 电学 电能的转化方式 此题考察能量的转化方式,属于简单题。 2分 简单 0.91
第7题 力学 杠杆的分类 属于常规题目,考察了对实际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辨析能力,属于简单题。 2分 简单 0.92
第8题 热学 蒸发的影响因素 属于常规题目,考察了对物理过程影响因素的辨析能力,属于简单题。 2分 简单 0.91
第9题 力学 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估测 此题属于基本物理常识考察。 2分 简单 0.91
第10题 电学 动态电路分析 此类题目属于欧姆定律的常规题目,本题中滑动变阻器和定值电阻可视为整体进行分析,体现了电学中整体法的应用。 2分 中等 0.70
第11题 电学 安全用电和电路设计 本题考察了家庭电路的基本结构,同时将串并联的基本特征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2分 中等 0.75
第12题 力学 (1)浮沉条件;
(2)液体压力压强基本计算 本题的逻辑分析过程是非常清晰的,紧密围绕两点:(1)通过浮沉状态由物体密度巧算液体密度(2)液压问题的常规解题步骤即先压强后压力。 2分 难题 0.45
2、多选题部分
题号 知识模块 具体考点 点评 分值 难度 主观难度系数
第13题 热学 (1)内能的影响因素及转化方式;
(2)分子动理;
(3)比热容应用 本题考察了学生对基本物理规律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3分 简单 0.87
第14题 力学 (1)噪声的控制;
(2)声音的特性 本题考察了学生对基本物理规律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3分 简单 0.89
第15题 电学 电和磁相关知识 本题是易错题,侧重对控制变量思想和物理规律表述严谨性的考察。属于对学生理解能力要求较高的考察。 3分 难题 0.55
第16题 力学 惯性和受力分析 本题属于易错题,考察学生能否利用物理规律正确全面的分析实际情景的具体物理过程的能力。 3分 难题 0.57
3、填空题部分
题号 知识
模块 具体考点 点评 分值 难度 主观难度系数
第17题 光学 远视眼的矫正 明确体现了中考说明的命题意图 2分 简单 0.92
第18题 力学 参照物的识别 考察了相对运动问题中的基本技能。 2分 简单 0.92
第19题 热学 冲程做功中能量转化 本题属于多数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容易忽略的地方。 2分 简单 0.90
第20题 力学 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 本题以实际工程背景考察基本物理规律的影响因素。 2分 简单 0.92
第21题 电学 焦耳定律的基本计算 考察学生对公式掌握的熟悉程度。 2分 简单 0.82
第22题 电学 (1)电路分析;
(2)欧姆定律灵活应用 串联电路中电压变化量与电流变化量和定值电阻的关系。此题技巧性尤为突出。 2分 难题 0.35
第23题 力学 (1)受力分析;
(2)浮力的两种基本计算:阿基米德原理和弹簧测力计法;
(3)体积变化量关系。 本题要求学生要有较熟练的多状态分析能力,本题最大的难点在于考察物体露出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关系,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分析能力是个挑战。 2分 难题 0.30
4、作图题、实验题、探究题部分
题号 知识
模块 具体考点 点评 分值 难度 主观难度系数
第24题 力学 (1)力示意图
(2)重力方向 本题属于简单题,学生只需按照要求作图即可得分。 2分 简单 0.92
第25题 电学 对于电阻箱的认识 认识电阻箱,会根据结果正确读数是对电学基础的考察,属于简单题。 2分 简单 0.92
第26题 力学 对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本题是常规考题,考察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读数属于简单题。 2分 简单 0.92
第27题 电学 电表的读数和计算 此题属于电学必考题。要求学生正确的读出电能表的示数,并且能根据数据求出未知电阻值。 2分 简单 0.92
第28题 力学 利用天平和量筒正确测量物质的密度 此题属于必考题。学生对天平、量筒的使用非常熟悉了,但是一定要仔细才能避免出错。 3分 简单 0.84
第29题 热学 水的沸腾实验 本题属于常规考题,涉及到了对沸腾条件的考察,同时也一石二鸟的考察了对温度计的正确选择,属于简单题。 3分 简单 0.91
第30题 光学 平面镜成像 对于平面镜成像实验的考察已经不是新话题,但是本题考查方式非常的灵活,以教师的角度启发学生思考整个实验过程,将实验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都以问题形式考察学生,学生知道其原理但是想将题目准确填写却并非易事,此题属于中等题。 3分 中等 0.81
第31题 电学 电功率与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 本题属于常规的图像题,需要从图像中需找规律,读出解题的已知条件,找出电阻的值以后,后面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此题属于简单题。 2分 简单 0.80
第32题 光学 透镜成像及其应用 同样是透镜的问题考察,此题考察方式别具一格,通过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判断成像情况,从而引出对于新透镜的焦距比较,属于较为灵活的题目,此题属于中等题目,需要学生信心。 3分 中等 0.75
第33题 力学 杠杆平衡条件 此类题目是2010年的新题型,考察探究实验中对于因变量和自变量的正比(反比)关系的描述,解题套路固定。 2分 中偏难 0.65
第34题 力学 大气压强 考察了学生应用身边常见物品结合物理规律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及对实验结论的推理与判断能力。本题对学生灵活应用能力要求较高,属于从09年开始出现的新题型。 3分 中偏难 0.60
第35题 电学 (1)电路设计
(2)欧姆定律
(3)物理实验的严谨性、规范性 本题与往届相比不再考察多种类型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而是考察某种特定环境下的单一类型物理量之间的规律。 7分 难题 0.35
5、计算题部分
题号 知识
模块 具体考点 点评 分值 难度 主观难度系数
第36题 热学 热量公式 每年必考题目,分值固定,需要学生注意解题规范。 3分 简单 0.88
第37题 电学 (1)复杂实物电路简化
(2)会画等效电路
(3)电学比例式 本题属于常规考题,与往届相比模式变化不大,但难度有所下降,仍然围绕两点考察:(1)考察学生对复杂电路的简化分析的基本技能(2)电学比例式的灵活运用。本题关键是利用比例式求解。 6分 难题 0.50
第38题 力学 (1)受力分析
(2)竖直滑轮组和水平滑轮组
(3)杠杆平衡
(4)功和功率
(5)从图像中获取与分析有效数据 本题是近几年来最能体现新课标对学生要求的命题趋势的题目,考察手段灵活多样,充分体现了对学生有效信息收集,典型模型识别与分析,经典物理思想方法(整体法)应用的能力。 7分 难题 0.25
二、数据统计与分析
0.9以上 0.8-0.9 0.7-0.8 0.7-0.6 0.6-0.5 0.5-0.4 0.4以下
37分 19分 7分 5分 12分 2分 18分
说明:中等偏难题目(黄色)主要分布在15、16、33、34题总分值11分,难题(红色)主要
分布在第12、22、23、35、37、38题总分值26分。其中前30%多的尖子学生能做,60%多的普通学生不能做的题目分值约18分。
三、试卷总评与建议
1、总体评估:偏重于应用物理知识的考察,注重整体法的受力分析,控制变量法分析问题的思想,为初高中衔接做好铺垫。试卷平均难度属于中等偏难,试题的难易梯度明显,在保证基本合格率的前提下,具有较好的选拔功能和区分度。
2、平均分期望:71±2
3、试卷变化规律:与09年试卷对比可看出,今年对于物理规律和物理概念的深度掌握考察
较多,在单选题和多选题中,削弱了复杂计算,加强了实验探究的考察,突出了选择题的辨 析特性和对学生灵活性及严谨性的考察。今年计算大题特别注重学生对有效信息提取和 干扰能力的考察,应用性考察的力度加大的非常明显,对学生在各种典型模型的掌握方面提 出了较高要求。
4、给新初三考生的建议:掌握知识不能停留于表面,应该深度理解,如:力和运动,电磁
现象。熟悉常考的物理模型,掌握对应方法,举一反三。注重探究实验能力的培养,提高分析数据 格及从图像获取数据信息的能力,养成实验语言严谨的良好素养。
九年级(初三)物理一模试卷(质量)分析
一、命题原则及试卷特色
这次模考试卷以教材为基础,以新物理课标为指导,坚持注重基础,加强应用,培养能力的命题原则,结合当前初中物理命题的新动态,在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考查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物理知识应用与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使试卷具有注重双基,强化观念理解;联系生活,注重知识运用;识读数像,关注能力培养;探究实验,突出过程方法;开放综合,呈现物理特色等等特点。
二、考试数据分析
全区成绩统计:
人数 均分 优分率 及格率 差分率
4421 61.3 25% 59% 20%
这次一测是按教材和课标的要求进行较全面的考查,因内容的较多和要求的提高,故全区整体考试成绩不太理想,但其中进步较大的学校是摄山中学。
三、考试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1.基本概念不清
一些基本物理量的含义、物理规律弄不清,相似的概念或规律不能辨析。
2.生活知识贫乏
现在的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在家和学校里很少做事,也不注意观察和体验生活,生活常识缺乏,在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较弱。
3.实验技能薄弱
主要表现在物理知识与物理现象混淆不清,不关注实验过程,不明确实验过程中各操作步骤的目的和实验方法的应用,不注意观察实验现象,不会正确分析实验数据,答不出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
4.语言表述不清
物理简答题表述时概念不清,语言组织无层次;对实验中一些步骤的目的说不清楚或答不到关键点上,实验题得出的结论不合逻辑,思维较乱。
5.灵活应用不够
许多学生还是习惯于背概念、代公式,对题意的理解、方法的选择不灵活,或不能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建议
1.调整复习计划,提高复习实效
各校初三备课组,要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物理知识复习的进度等因素,及时调整复习计划,采取有效的教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讨论问题,让每节课或每阶段的复习有重点或有目的地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复习中在提优补差的同时,尤其要关注那些在40—50分数段的学生,相对而言这些学生的成绩提升空间较大,对整体成绩的提高起着较大的作用。
2.紧扣课本内容,关注双基部分
要以物理教材和课标要求为本,以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方法作为复习的主要内容,可以通过课本中的物理量的引入、插图与图像、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生活中的物理、简答题、假想题等专题进行多种形式的复习,及对一些易混淆的物理概念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掌握一些解题方法。学生只有有了扎实的基础,才有分析、处理和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不要花大量的时间在难题和大型计算题上。
3.重视实验复习,培养探究能力
以力学和电学中的重要实验为主线带动实验的复习,要在实验原理(目的)、实验器材的选择、如何观察实验现象、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和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现象分析及实验数据处理等方面加强训练,引导学生弄清各实验步骤的设计理由,注意实验设计的可操作性和准确性,尤其是重视对实验器材的使用理解和拓展,对实验步骤的叙述、实验现象数据的分析、实验结论的得出等学生薄弱而又很重要(中考拉分题)的环节上加强锻炼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联系热点实际,加强语言表达
现在教材大大加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联系的内容,复习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我们身边的一些热点问题,例如:地球的温室效应、气候与热污染、石油危机和能源科学、核电站和核废料处理、神州五号飞船、南京奥体中心工程、地铁通车、秦淮河的水污染和治理、南京地区用电分时计费、天然气的使用成本问题等都可以作为考题的来源和背景,加强知识的应用和迁移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对教材新增加的内容,虽要求不高但要学生识记,如现代物理相关知识:宇宙与粒子、信息及其传播、新能源的分类及特点等知识要加强记忆。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中考物理综合考题分析与反思 中考物理综合考题分析怎么写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中考物理综合考题分析与反思 中考物理综合考题分析怎么写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本文标题:中考物理综合考题分析与反思 中考物理综合考题分析怎么写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165499.html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中考物理综合考题分析与反思 ...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中考物理必看点归纳总结 中考...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中考成绩怎么样查出来分数 中...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中考体育考400米吗 体育中考12...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大连市中考指标到校比例 大连...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中考礼物送什么好女生 中考礼...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3浙江嘉兴数学中考卷 2023...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长宁中考每科成绩多少分 长宁...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中考陪考模板范文大全图片 中...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辽阳中考哪出题最多啊 辽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