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天气符号难题解析 初中地理常用天气符号_种植养殖_茶知识

茶知识>农资>种植养殖

中考地理天气符号难题解析 初中地理常用天气符号

时间:2024-08-11 23:53:01 作者:我们来做体操吧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中考地理天气符号难题解析 初中地理常用天气符号的文章,本文对文章中考地理天气符号难题解析 初中地理常用天气符号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中考地理天气符号难题解析 初中地理常用天气符号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2022年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

一、地球地图

1.经纬度的表示 方法

(1)常把表示经度和纬度的字母混淆 ;

(2)经纬度的单位不写“°”;

(3)在写经纬度时,只写度数不分东西经和南北为。

2.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混淆。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地球公转产生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等。

3.地球上五带的分界线易把回归线和极圈记混

4.比例尺

比例尺大小与范围大小、内容详略的关系不理解,易生搬硬套,发生含糊不清的现象。

5.经纬线易混淆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往往分不清经纬线,从而导致对方向等内容的误判。

6.山谷和山脊易混淆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易把山脊和山谷的特点记混,搞颠倒。

二、海洋和陆地

1.海陆分布

海陆面积之比约为7∶3,若审题不清,易误认为是3∶7。

2. 七大洲的大小

由于记忆不清,常易混淆。

3.四大洋的分布

其中太平洋和印度洋因为都兼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常易混淆。

4.跨经度最广的南极洲易与跨纬度最广的亚洲混淆。

5.欧洲和大洋洲分别属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易误认为是欧洲板块和大洋洲板块。

三、其他

1.天气与气候

常被混淆,不能正确区分其特点。

2.常用天气符号

由于记忆不牢导致模糊不清。

3.气温的年变化

南北半球、陆地和海洋都不同,区别时往往易忽视前提条件。

4.海陆位置对气温的影响,在比较时往往易忽视“同纬度”这一前提条件。

5.降水的季节变化中,各月分配比较均匀的有全年多雨型和常年湿润型。在比较时,往往忘记看纵坐标降水量的刻度,导致二者混淆。

6.热带沙漠气候和寒带气候的降水都是“终年干燥”,往往忽视其气温特点导致混淆。

7.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以混淆。

8.昼夜与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不同。

由于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光总是能照亮半个,产生了昼夜现象;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

辽阔的疆域

一、位置优越

【半球位置】

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纬度位置及优越性】

1、我国南北跨纬度广(近50度),大部分位于中纬度温带地区,小部分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没有寒带。

2、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度,由于高纬地区气温低,低纬地区气温高,所以气候南北差异很大,形成了不同的温度带和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从而带来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使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并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旅游业等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及优越性】

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国土辽阔

【辽阔的陆地领土】

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2、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国家有14个。

3、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4、我国领土东西距离约5000多千米;南北距离约5500千米。

【领土四至】

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最南瑞——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上(73?E)

【广袤的海洋国土】

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其中,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内海。

【主要岛屿】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以上,沿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等岛屿。【我国14个陆上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口诀)

东有朝鲜北蒙俄、西北吉塔哈萨克;西面巴基斯坦阿富汗、南有缅甸越南和老挝;

西南不丹泥泊尔、印度西藏一山隔;隔海相望共六个、印马文菲日韩国;

【中国之最】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我中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三、34个省级行政区

【三级行政区划】

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

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州、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三级。

其中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34个省级行政区简称三字经】(口诀)

京津沪、内蒙古;黑吉辽、冀豫鲁;青宁新、浙皖苏;

湘鄂赣、晋陕甘;闽粤桂、琼台黔;港澳渝、川藏滇;

【5个自治区】(口诀):新疆西藏和广西、内蒙宁夏自治区;

【4个直辖市】(口诀):重上北天;

【探究题】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影响。

初一地理基础知识

西亚

1、重要地理位置:五海三洲之地——亚、非、欧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海)之间。(见世界地理P 41图)。

2、认识两个海峡:

⑴、土耳其海峡:黑海和地中海的通道;

⑵、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海和阿拉伯海的通道,被称为“石油海峡”。

3、干旱的农牧业:

⑴、西亚的自然环境以干旱为主,所以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⑵、著名的畜产品:土耳其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的紫羊羔皮、羊毛地毯(阿富汗、伊朗)。

⑶、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枣椰树——椰枣(伊拉克居世界首位)。

4、阿拉伯国家:

⑴、西亚地区是阿拉伯世界、居民是阿拉伯人(白色人种)通用阿拉伯语、信奉伊斯兰教。

⑵、西亚是伊斯兰教、犹太教的发源地。

①、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的诞生地,伊斯兰教的圣城;

②、巴基斯坦的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犹太教的圣城。

5、石油宝库:

⑴、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最多的地区。石油储量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

⑵、西亚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主要产油国有: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

⑶、石油特点及输出地区或国家:

①、特点:储量大,埋藏大,出油多,油质好。

②、输出地区或国家:

往东: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往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

欧洲西部

1、位置和范围:欧洲西部指欧洲的西半部,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面积500万平方千米。

2、雄厚的经济实力:

⑴、欧洲西部大多数国家是经济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

⑵、欧洲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约居各大洲之首

⑶、瑞士——“钟表王国”;丹麦——“欧洲的牧场和食品库”;瑞典——制造业发达;挪威——人均水产品产量居世界之首;荷兰——花卉 种植 业发达,著名的有“郁金香”。

3、繁荣的旅游业:

⑴、欧洲西部三大著名旅游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

⑵、丰富的旅游资源:

①、音乐之都——维也纳(奥地利);

②、艺术之都——巴黎(法国);

③、湖光山色“钟表王国”——瑞士;

④、罗马古迹、水城威尼斯——意大利;

⑤、地中海沿岸沙滩阳光,看斗牛比赛——西班牙;

⑥、观赏花卉风车,参观围海造田工程——荷兰;

⑦、乘船游览峡湾,观看午夜太阳——挪威;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2022年相关 文章 :

初中地理总复习试题(要难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综合测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等高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坡缓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B.同一条等高线,海拔高度可以不同

C.坡陡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D.等高线不能重合(表示断崖的等高线除外)

2、下列地方,为亚洲与非洲分界线的是: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白令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3、下图天气符号,表示天气的状况是:

A.阴转小雨,西北风六级

B.多云转小雨,东南风六级

C.晴转大雨,东南风六级

D.阴转小雨,西北风三级

4、海拔高度每增加100米,气温约下降:

A.0.1°C B.0.3°C C.0.6°C D.0.9°C

5、下列地区以黑种人为主的是:

A.北美洲、南美洲 B.非洲的北部 C.非洲的南部 D.东亚、东南亚

6、泰国的的国教是: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喇嘛教

7、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有聚落 B.聚落的形成与自然条件无关

C.富有特色的传统民居应加以保护 D.聚落的发展破坏了人类居住条件

8、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汉语 B.英语 C.阿拉伯语 D.西班牙语

9、下列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A.中国 B.法国 C.巴西 D.泰国

10、下列国家中,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有:

A.印度 B.中国 C.巴西 D.日本

11、关于国际合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世界贸易组织总部设在美国的纽约

B.发达国家总是向发展中国家出售原料,购进产品

C.欧洲联盟简称欧佩克

D.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

12、根据测量以及板块构造学说,几千万年后,红海将( )

A.成为新的大洋 B.逐渐缩小直至消失

C.没有什么变化 D.上升为陆地

13、下列句子中,属于描述气候的是( )

A.阴雨连绵 B.冬寒夏凉

C.风和日丽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4、下列句子中,描述天气状况的是( )

A.四季如春 B.长夏无冬 C.终年炎热干燥 D.雨过天晴

15、夏季天天每公顷森林,可以从地下汲取70~100吨水化为水蒸气。说明森林具有以下什么作用( )

A.调节大气成分 B.净化空气

C.增加空气湿度 D.保护农田

16、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

A.冰屋 B.窑洞 C.高脚屋 D.平顶房

17、有关人口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米内居民的人数

B.凡是沿海地区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C.凡是降水多、气温高的地区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D.世界上高寒地带、干热地带和湿热地带,人口都很稀少

18、“南北对话”指的是( )

A.南半球国家与北半球国家之间的商谈

B.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商谈

C.南美洲国家与北美洲国家之间的商谈

D.南极洲与北冰洋之间的对话

19、有关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国家人口的增长越快越好

B.一个国家人口的增长越慢越好

C.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D.解决人口问题的有效途径是禁止人口生育

20、国家领土是指该国的( )

A.领陆、领海和领空 B.陆地、领水、领海和领空

C.领陆、领海和领水 D.领陆、领水和领空

二.读图.填图.问答题(共60分)

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6分)

⑴用箭头在图中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⑵当地球处于图中A点位置时,太阳直射在 线上,北半球的白昼比南半球 。

⑶当地球处于图中B点位置时,是 月 日,此时 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高。

⑷当地球处于图中C点位置时,我们把这一天叫做 日(节气),北半球得到太阳的热量比南半球 。

⑸当地球处于图中D点位置时,全球各地昼夜长短情况是 。

2、写出下列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状况:(12分)

3、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分析回答下面各题:(18分)

(1)世界人口稠密地区绝大部分位于________半球________纬度的近海地带。非凡是亚洲的________部和________部,北美洲的________部以及________洲的人口最稠密,这几个地区集中了世界人口的70%左右。

(2)试从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主要是地形和气候)及开发历史长短等方面,分析图中A、B、C三地区人口密集或稀少的主要原因。

A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B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C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⑴聚落指的是:

⑵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地形:

地: 。

水源: 。

交通: 。

其他自然件:

中考地理哪些内容最重要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

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

特 点 经 线 纬 线

形状特征 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相等的两个半球 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

长度特征 经线长度都相等 纬度相同,长度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渐短收缩成一点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⑹特殊的经、纬线

①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

⑻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西经) (东经)

10°

20°

180°

10°

20°

180°

愈向西愈大 愈向东愈大

10°

10°

20°

20°

90°

90°

赤道

4、利用经纬网定位

⑴经纬网的含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⑵经纬网的作用: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二、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P9中的图1.15)

⑴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天(约为24小时)。

⑷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地方时差

2、地球的公转(P11中的图1.19)

⑴含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⑵方向:自西向东。⑶周期:一年(约为365天)。

⑷特点: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是66.5°

⑸产生的现象:

①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②同一地点,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③同一地点,昼夜长短的变化;④同一地点,不同季节太阳光热不同,即春夏秋冬四季形成。

⑹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⑺四季的划分(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正相反):

3、4、5三个月是春季;6、7、8三个月是夏季;

9、10、11三个月是秋季;12、1、2三个月是冬季。

热 带

北温带动

南 温 带

北 寒 带

南 寒 带

有极昼极夜

有极昼极夜

有阳光直射

无极昼极夜、直射

无极昼极夜、直射

90°

90°

(北极圈)66.5°

(南极圈)66.5°

(北回归线)23.5°

(南回归线)23.5°

(赤道)0°

3、地球的五带(P12中的图1.20)

三、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三要素)

⑴比例尺

①概念: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②表现形式:数字式、文字式、 线段式

⑵方向的判读:

①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⑶图例和注记

①图例: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

②注记: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或用说明地理事物数量的数字,称之为地图的“语言”。

③常用图例:(P14中的图1.24)

铁路 国界 山峰

2、地形图的判读

⑴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P16中的图1.27)

①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举例: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举例:旗杆高出地面15米

⑵地形图的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

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⑶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P16中的图1.29)

①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

②根据等高线形状判断地形类型: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表示山谷,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表示陡崖。

⑷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3、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⑴地图常见种类:导游图、交通图、政区图

⑵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详略的对应关系:

表示范围的大或小 表示内容的详或略

大比例尺 小 详细

小比例尺 大 简略

在图幅一样大的情况下,选取的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小,反映的地理信息就越详细;反之亦然。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一、大洲和大洋

1、地球?水球?

⑴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概括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⑵分布: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⑶中国载人航天历程:2003.10.15,杨利伟,神舟5号飞船;2005.10.12,聂海胜、费俊龙,神舟6号飞船;2008.9.25,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神舟7号飞船。

2、七大洲和四大洋

⑴关于海洋、陆地的基本概念:(P28中的图2.5)

概念

大洲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大陆 面积广大的陆地

岛屿 面积较小的陆地

洋 海洋的中心部分

海 是洋的一部分,位于大洋边缘,面积较小,靠近大陆

海峡 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⑵海陆分布大势:

①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

②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P29中的图2.6)

③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④大洲分界线:(P30中的图2.7)

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亚、北美:白令海峡。

⑶亚洲是最大的洲;欧洲是最小的洲;太平洋是最大的洋;北冰洋是最小的洋。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二、海陆的变迁

1、沧海桑田

⑴现象: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是不断变迁的

⑵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主要原因,此外人类的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⑶举例:今天的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过去曾经是海洋。

2、海陆轮廓形成的两大学说

学说名称 学说内容 主要证据

大陆漂移学说 ①2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周围是一片汪洋。

②后来,大陆分裂并缓慢漂移分离,形成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①大陆轮廓的吻合性

②拼合大陆几种古地层的相似性

③拼合大陆几种生物的相近性

板块构造学说 ①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②各大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

③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边缘交界处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①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②东非大裂谷,红海的形成与变化。

③大西洋的扩张。

注意:

①“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是目前最被普遍接受、相对完善的一个学说。

②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P37中的图2.19)

③由板块运动引起的两大地震带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一、多变的天气

1、天气及其影响

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⑵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

⑶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⑴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⑵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对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预报

⑶天气预报的形式: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手机短信、打电话

⑷天气预报的内容:

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

②城市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常规情况,另外还有沙尘暴、空气质量、海浪、冰雹、大雾等特殊预报。

⑸常用的天气符号(P46中的图3.6)

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状况

一级 1~50 优

二级 51~100 良

三级 100~200 轻度污染

四级 200~300 中度污染

五级 >300 重度污染

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与生活

⑴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

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

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影响人们的穿衣、饮食、住房、农业和交通等。

2、气温的变化

⑴日变化(P51中的图3.12)

①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③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⑵年变化(P51中的图3.13)

①概念: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

陆地上:北半球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北半球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

③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⑶通常用气温的变化曲线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的气温变化情况。

⑷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温、三定点、四连线

3、气温的分布

⑴等温线:气温相同的点的连线。

⑵表示:世界各地冷热不同,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

⑶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⑷分布规律:

①纬度差异:一般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P53中的图3.17)

②海陆差异: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③垂直变化: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⑸等温线图的判读:

①等温线封闭,中心气温高的为高温中心,中心气温低的为低温中心。

②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⑹世界“热极”撒哈拉沙漠,世界“冷极”南极大陆。

三、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降水与生活

⑴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⑵测量:测量降水的工具是雨量器,表示降水量大小的单位一般为毫米。

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降水影响交通、农业生产等。

2、降水的季节变化(P55中的图3.19)

⑴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情况。

⑵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水、三柱形

⑶主要降水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3、降水的分布(P56中的图3.21)

⑴等降水量线:降水量相同的点的连线。

⑵表示:世界各地降水量的不同,通常用等降水量图来表示。

⑶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⑷分布特点:

①赤道附近降水量较丰富,两极地区降水少;

②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③在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降水较少;

④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⑸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四、世界的气候

1、气候的地区差异

⑴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例如,昆明四季如春等。

⑵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

⑶气候与天气的差异:

时 间 变 化 情 况

天气 短时间 时刻在变

气候 长时间 相对稳定,一般变化不大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中考地理天气符号难题解析 初中地理常用天气符号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中考地理天气符号难题解析 初中地理常用天气符号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中考失败回到过去的句子 中考失败后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本文标题:中考地理天气符号难题解析 初中地理常用天气符号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165049.html

使劲推荐

中考地理天气符号难题解析 初中地理常用天气符号
中考地理天气符号难题解析 初中地理常用天气符号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中考地理天气符号难题解析 初...

中考失败回到过去的句子 中考失败后
中考失败回到过去的句子 中考失败后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中考失败回到过去的句子 中考...

儋州中考状况分析表格 儋州中考状况分析表最新
儋州中考状况分析表格 儋州中考状况分析表最新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儋州中考状况分析表格 儋州中...

诸城中考总分是多少 诸城中考总分
诸城中考总分是多少 诸城中考总分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诸城中考总分是多少 诸城中考...

韶关中考体育2024评分标准表 韶关中考体育2024年标准
韶关中考体育2024评分标准表 韶关中考体育2024年标准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韶关中考体育2024评分标准表 ...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灵璧参加中考人数多少人 灵璧县中考有多少人
灵璧参加中考人数多少人 灵璧县中考有多少人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灵璧参加中考人数多少人 灵璧...

中考小作文给朋友文言文 中考小作文给朋友写信
中考小作文给朋友文言文 中考小作文给朋友写信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中考小作文给朋友文言文 中考...

历史中考知识点总结pdf免费 历史中考知识点总结
历史中考知识点总结pdf免费 历史中考知识点总结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历史中考知识点总结pdf免费 历...

福州中考直播作文范文大全 福州中考直播作文范文高中
福州中考直播作文范文大全 福州中考直播作文范文高中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福州中考直播作文范文大全 福...

厦门中考分数录取线2023 厦门中考总分多少2023
厦门中考分数录取线2023 厦门中考总分多少2023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厦门中考分数录取线2023 厦门...

精选种植养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