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的一种风俗 潮汕的独特风俗_种植养殖_茶知识

茶知识>农资>种植养殖

潮汕的一种风俗 潮汕的独特风俗

时间:2024-07-13 18:32:17 作者:同一秒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潮汕的一种风俗 潮汕的独特风俗的文章,本文对文章潮汕的一种风俗 潮汕的独特风俗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潮汕的一种风俗 潮汕的独特风俗

潮汕元宵传统习俗有哪些

1.吊喜灯(点灯笼)

潮语“灯”和“丁”同音,点灯寓意添丁。元宵夜潮汕家家户户门口都点灯、吊灯。人们还要提灯笼、拿纸银香烛到乡中神庙接火,回来分别吊在家里的神龛和床头,这叫做“吊喜灯”。

2.赏灯

元宵夜是月圆夜,如果天晴月明,潮人的花灯与圆月相印成趣,赏心悦目。镇、县、市有搭灯棚做花灯展,乡村神庙和宗祠挂起大灯笼、大花灯,小孩子提着买来或者自制的小灯笼,成群穿街过巷“营灯”,饶有喜庆。 自农历十一日起,叫“起灯”(即“起丁”),当年有生男孩的人家要到乡里宗祠挂花灯,被视为新生男孩的入族议式,并每晚抱着孩子去祠堂点灯, 接受乡人祝贺,直到十八日收灯。

3.食丁茶

以前,家里有男丁的人家要备茶点请亲戚来吃喝,这叫做“喝灯茶”。当晚只要你有雅兴,即使没受邀请,随便走进哪家都会受到主人的热情款待。

4.做丁桌

在乡村,上一年有生男孩的人家,元宵夜要在祠堂设宴请客,以庆“出丁”,俗称“做丁桌”。宴客席式有两种,一是用好多只方桌并在一起,形同龙船,邀请亲朋好友来吃饭,叫“龙船席”;二是无论乡里人、过路的都可以进来吃,吃完就走,下一批客人接连不断地上来吃,主人不断地续上菜肴,叫“走马席”。晕,听过外地的“喜宴”也有这么办的。

5.荡秋千

荡秋千,口语叫“逡登秋”。 因潮地春来早,不似中原要到清明才适宜荡秋千。当天有的乡村组织荡秋千竞赛或表演活动,也有不少村民自发绑挂秋千玩耍,甚至有的演化出奇特的风俗,例如揭阳市桃山乡正月里男女老幼都可荡秋千,但元宵那天,男人就禁忌登上秋千棚。潮州的个别乡村,有元宵夜要在榕树下荡秋千,村人往年轻夫妻身上泼粪,以求当年生男孩。

6.猜灯谜

以前,潮汕的猜谜游戏只有在元宵夜才举办,就是在花灯贴上有谜面的纸条,给观灯人围猜。随着识字人逐渐增多和谜语知识的普及,猜谜活动在各个节日都盛行起来,但最为隆重、热闹的仍是元宵节,悬挂谜灯也变为谜笺竞猜。建国后,潮汕各地的元宵灯谜更为盛行,其中澄海还是文化部颁授的“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灯谜)之乡”呢。

7.斗畲歌

畲歌,其实就是由畲族传入、美妙清丽的采茶歌。当晚,由乡里挑选出来眉清目秀的男孩子扮成采茶女,分组排队,手提花篮,载歌载舞, 演绎采茶劳作,“采茶女”的舞蹈步伐,均跟着前面两个带队人的舞动进退,委婉动人。

8.准情人节

封建社会的未婚女子养在深闺无人识,是不允许自由出外的,唯有重大节日才可结伴出游,所以元宵节赏花灯往往是未婚男女见面或情人相会的机会。潮剧《陈三五娘》就是讲述男女青年在元宵节赏灯时一见钟情的故事。

9.求喜物

是日,不少乡村有设坛拜神活动,神坛上的鸡、鹅、鸭、糖果、粿品、花烛、大吉等被视为神物。“求喜物”就是求取拜神后的祀品。参拜的男女可以竞投卜取祭品回家中,这些神物可让家门平安、添财添丁。竞投卜取到神物的,明年要按竞投承诺的物品数量奉回拜神祀品。也有个别人乘拥挤之机偷走坛前祭品回家吃,说是“吃兴盛”。

10.敬糖狮

潮汕不少乡村的元宵拜神,要向神祗敬献糖狮,祈求新年大吉大利。人们用白糖糖浆灌入雕刻成狮子形状的模具,铸成后加上彩绘纹饰就是晶莹鲜艳、造型优美的糖狮。糖狮拜祭时成双配对,拜祭后可食用。敬糖狮也有竞投卜取习俗,投得者明年元宵要按竞投承诺的大小规格如数奉还,称为“赌糖狮”。

11.掷喜童

十五这天,有的城镇乡村在祠堂大埕、街头巷尾的开阔处搭起彩棚,里面置一尊袒胸露乳、憨态可掬的巨型泥塑弥勒佛,其头、肩、肚脐、大腿上摆有形状各异的“泥喜童”,给站在约4米远的人以铜钱投掷,命中者可拿走“喜童”,命中头顶、耳朵等还有铜钱赠送。据说中了是好兆头,能早生贵子和发财。

12.送香船

送香船就是送瘟神,潮汕与全国各地一样均这种仪式,“纸船明烛照天烧”说的就是此俗。“香船”是用竹扎纸糊而成的,有的直接扎成一条船形,有的制成张口露牙的大肚子河豚等。当天村民还请来他乡的亲朋好友,郑重其事地送香船,非常热闹。

13.插榕

以前的元宵节,潮汕家庭的门楣上都插有几种吉祥物,如榕树叶、竹筅、“笔车”、“杜必”等,寓意为“插榕健过龙”、“插竹筅养肥鸡”、“插笔车饲大猪”、“插杜必谷仓相叠”。有的地方,妇女们把榕叶插在头上,孩子们则取榕叶夹在耳朵上,以求吉祥。

14.行过桥

在元宵节,潮汕有的地方有行过桥的习俗,如在揭阳,当天榕城的大小桥梁都用彩灯、彩旗装扮一新,男女老幼争先过桥祈福,打铜街的石猴桥是最热闹的桥梁,人们以摸到桥头的石狮为幸运。在普宁洪阳,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太平桥为“头桥”,桥头有两头石狮,说是小孩“模狮鼻,写雅字”;小伙子“摸狮肚,娶雅妻”;妇女“摸狮耳,生儿子”。还有,过桥时切不可回头,否则不吉利。

15.落祠堂

过去,一些地方的乡规民约要求当年嫁入的新娘,要到宗祠去观灯, 叫“新娘落祠堂”。新娘们到了祠堂焚香祷祝后,要绕堂一周,逐屏观看花灯,然后在祠堂前看“神前戏”,既为祈福,亦可让乡人观看认识,此俗已少见。

16.坐大菜

元宵夜,一些地方的未婚姑娘会与同寅结伴,静悄悄地溜到人家的菜园子里,然后羞答答地坐在芥菜上面,此渭“坐大菜,明日择个好夫婿”,此民俗现已消失了。

17.抱大猪

旧俗“十五夜抱大猪”,就是在元宵节,澄海、揭阳、普宁、潮阳等地的家庭主妇,要在夜间到田野里抱回一块俗称“田涂堛”的大土块,有的地方是抱回石块,并悄悄地将土块放在猪栏(圈)前,贴上金花红绸,敬摆供品,虔诚跪拜,口中默念:“顺顺大大只”、“饲猪大过牛”,以祈求新年猪苗长膘快。

18.营神

潮汕在元宵期间有多种游神,即抬神出游活动,俗称“营老爷”,日期多在正月十二到十八之间,游神期间,人山人海,大多锣鼓喧天,潮乐悠扬。有的在夜间举办,火堆香烛璀璨,热火朝天。“营老爷”,有“文营”和“武营”二种。“文营”是将神像请上神轿在社区中巡游一圈后回到社坛。“武营”实际为“走老爷”,潮汕话“走”指“跑”。“走老爷”是将神像请上神轿捆紧,几人抬起或由壮丁绑在背后疾跑。

19.摆社赛会

赛会就是是聚集许多拜神物品,在神前作比赛、观摩之会。 汕头的区县,有的要举行赛大猪、赛大鹅、赛大鸭等活动。

普宁洪阳、昆山,揭西棉湖等地有书画、古董、盆景、农产品阵等活动。普宁洪阳摆社日是正月十八日,这一天嫁出的女儿都回娘家看热闹,故称“走仔会”。揭西棉湖称为摆古董、摆景。

揭东的新亨赛大猪,赛甜粿,有的乡镇则有登黄岐山之俗。

20.特色习俗

如各地有不同的广场动物舞,有舞狮、舞龙、火龙舞、龙虾舞、双咬鹅舞、麒麟鹦鹉鱼舞等,和大锣鼓、营标、担花篮巡游。普宁市占陇镇溪东村有元宵节跳火墩活动,气氛热烈,极有观赏性和现场震撼感。

又如普宁客家区新嫁娘要结伴到村边竹林下摇竹子,边摇边念:“摇竹头,不用愁;摇竹尾,年底养个大乌龟(生男娃之意)。”并各采竹叶插于头上等等。

拓展资料: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这天在潮汕,有各种具有潮汕特色的民俗活动。这是因道教信奉三官神(天官、地官、人官),以正月十五为天官当令,称上元节,祈望天官赐福。潮汕各地元宵风俗活动内容大都有吊花灯,游花灯,舞狮,猜灯谜、吃汤丸等,其主要内容在灯,故又称灯节,它有最浓厚的游乐色彩,故称闹元宵。[1]元宵节倾注着劳动人民的朴素情感并以其独特的艺术气息,焕发出现代民俗艺术的独特光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潮汕元宵节

潮汕特色的风俗习惯

一、冬节

冬节,亦即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潮汕地区将其视为小过年,寓含着新的一年的开始。在这个时节,潮汕人民会举行祭祀活动,向神明和祖先表达敬意。家庭团聚,共同享用甜糯米圆,象征着团圆和美满。此外,冬至还有祭拜祖先、吃冬节丸(寓意年龄增长)、扫墓等习俗。

二、劳热

劳热是潮州人民对土地崇拜的一种表现,这种崇拜催生了“土地之神”的概念。潮州人称土地公为伯公,对他充满敬意。在潮州,劳热这一传统已有悠久历史,它体现了人们对土地的敬仰。在潮州,无论是店铺、家庭还是工厂,都习惯供奉土地公,这也反映出土地公在潮州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三、潮汕婚俗

潮汕地区的婚俗历史悠久,传统上重视“明媒正聘”。尽管不同地区的婚礼习俗有所不同,但普遍遵循提亲、合婚、定亲、行聘、请期、迎亲的六礼流程。有些地方将这一流程简化为文定、请期、送聘、迎娶四礼。新娘在新婚第三天需完成“开井”、“舂米头”、“搅泔”等仪式;婚后十二天或四个月,新娘会回娘家进行“归宁”礼,称为“返厝”。首次和第二次“返厝”,新娘需在娘家炊烟升起时返回,第三次“返厝”则可以在娘家过夜。

四、吊灯习俗

正月十一至正月十八,尤其是元宵节,潮汕人家有点亮灯笼、吊灯的习俗。元宵节当晚,人们会携带灯笼,准备纸银、香烛等物品到当地神庙点燃,然后在家中神龛和床头吊起,这被称为“吊喜灯”,寓意着喜庆和光明。

五、出花园

出花园是潮汕地区特有的成人礼习俗。当地15岁的青少年(虚岁)会经历这一仪式,标志着他们从孩童步入成年。家庭会准备三牲(公鸡、鸭、猪肉)和果品,向公婆神(俗称公婆母)告别,意味着孩子已经长大,可以独立走出花园,开始新的人生阶段。

潮汕的节日风俗有哪些

潮汕的节日风俗有哪些:

1. 山芋拜祖先

在八月的中秋节,潮汕人习惯以山芋祭拜祖先,此时正值芋的收获季节。潮汕地区的中秋节拜月主要是由女性和小孩子进行,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夜晚,人们会在院子里或阳台上设案祷拜,同时烧塔也是中秋的传统活动,源于元朝末年农民起义时举火为号的传统。

2. 点灯习俗

从正月十一到正月十八,尤其是元宵节,潮汕人家有点亮灯、挂灯的习俗。因为潮语中“灯”和“丁”谐音,点灯象征着添丁的吉祥。

3. 人节

每年农历正月初七是人节,也称人日、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这一天被认为是人类的生日,源于女娲初创世,在造出其他动物后第七天造出人。自汉朝开始有庆祝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

4. 劳热民俗

劳热节起源于潮州人民对土地的崇拜,土地公或伯公被潮州人崇拜。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的节日,也称盂兰盆会或中元节。需要注意的是,中元节在道教中属于节日,盂兰盆节在佛教中属于节日,七月半祭祖节属于民间世俗。

5. 潮汕人的祖先

潮汕人的祖先来自古代中原。潮汕人属于河洛人的一个分支,起源于广东省潮州地区。现代潮汕人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4年的秦朝时期,当时秦始皇统一南部地区,中原汉族开始移入潮汕地区。

6. 潮汕的城市位置

潮汕是广东省的城市,位于广东省东南沿海。潮汕地区是潮汕文化区和潮语方言区的祖籍地和集中地,潮汕文化的发源地和兴盛地,通行潮语、流行潮汕文化的地区,包括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四市。潮州是一座拥有16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潮汕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潮州在隋代是经略台湾的始发地,唐代以来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和对台的通道。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潮汕的一种风俗 潮汕的独特风俗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潮汕的一种风俗 潮汕的独特风俗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成功逃了出去的说说句子 成功逃了出去的说说搞笑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本文标题:潮汕的一种风俗 潮汕的独特风俗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160918.html

使劲推荐

潮汕的一种风俗 潮汕的独特风俗
潮汕的一种风俗 潮汕的独特风俗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潮汕的一种风俗 潮汕的独特风...

成功逃了出去的说说句子 成功逃了出去的说说搞笑
成功逃了出去的说说句子 成功逃了出去的说说搞笑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成功逃了出去的说说句子 成功...

上桌自己炒菜的说说心情 上桌自己炒菜的说说搞笑
上桌自己炒菜的说说心情 上桌自己炒菜的说说搞笑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上桌自己炒菜的说说心情 上桌...

暴雨小心出门的说说心情 暴雨小心出门的说说句子
暴雨小心出门的说说心情 暴雨小心出门的说说句子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暴雨小心出门的说说心情 暴雨...

爱画画的心情说说 心烦的时候画画
爱画画的心情说说 心烦的时候画画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爱画画的心情说说 心烦的时候...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认真在家做饭的说说心情 认真在家做饭的说说朋友圈
认真在家做饭的说说心情 认真在家做饭的说说朋友圈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认真在家做饭的说说心情 认真...

吃小动物说说心情短语 吃小动物说说心情
吃小动物说说心情短语 吃小动物说说心情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吃小动物说说心情短语 吃小动...

爱我从未自私的说说句子 爱我从未自私的说说图片
爱我从未自私的说说句子 爱我从未自私的说说图片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爱我从未自私的说说句子 爱我...

告别今日的自己说说短句 告别今日的自己说说心情
告别今日的自己说说短句 告别今日的自己说说心情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告别今日的自己说说短句 告别...

旅游同行说说心情短语简短 旅游同行说说心情短语图片
旅游同行说说心情短语简短 旅游同行说说心情短语图片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旅游同行说说心情短语简短 旅...

精选种植养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