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场的人死了的说说句子 赶场的人死了的说说心情_种植养殖_茶知识

茶知识>农资>种植养殖

赶场的人死了的说说句子 赶场的人死了的说说心情

时间:2024-07-06 10:30:11 作者:地铁进站离站音效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赶场的人死了的说说句子 赶场的人死了的说说心情的文章,本文对文章赶场的人死了的说说句子 赶场的人死了的说说心情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赶场的人死了的说说句子 赶场的人死了的说说心情

二胎累的心情说说

1、二胎真是个辛苦活,累并快乐着吧,希望我的两小只平安健康无忧无虑的长大。

2、今天带二宝出去玩,有个带孙宝玩的大姐说我带的也是孙宝,我说是二胎。她居然不相信,我看起来真的有那么老吗?

3、好累哦,每天赶场一样。个小孩带着,真头大,看来还是要再斟酌一下二胎的事情了!

4、想出趟远门,一个人根本就不可能完成。两个孩子,背一个小宝,拉一个大宝,可是孩子的尿不湿,奶粉,奶瓶,换洗的衣物,随便整整都一大包。自从有了孩子,出远门就变成了一场战争。

5、马上出月子喽,兴奋激动后还是伤感,再次反思,要二胎是为了什么?年纪大了,真心觉得好累好累!

6、完全是因为自己的考虑不周全非要什么二胎让她这么无辜!明明没人带娃非要生什么二胎!现在想想都觉得可笑!烦躁!

7、没人带二胎,还有勇气生,应该是梁静茹给我的勇气吧。

农村吃酒席的说说

1、每次参加农村的酒席,都深感食物丰盛,美味可口,食欲大增。

2、今天五点前往农村参加酒席,我已经准备好打包盒,准备大快朵颐!

3、比起酒店的宴席,我更偏爱农村的酒席。乡亲们围坐一桌,欢声笑语,热闹非凡,这种氛围更加贴近生活,更能触动人心。

4、农村老家标准的酒席,十二大碗,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全是美食。

5、今天农村的酒席,大家都是争先恐后,吃饭的速度竞赛,场面非常热闹。

6、福州农村的酒席真是美味至极,比上次在高级酒店的晚宴好吃一百倍!

7、在农村的酒席上,你可以和陌生人同桌而食,他们会热情地欢迎你,甚至帮你倒酒,这种温馨的举动让人感到宾至如归。

8、农村的酒席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让人感觉比城市的宴会舒适得多。

9、农村的酒席怎么这么有趣?才下午三点半就准备吃晚饭,四点准时开饭。这么匆忙吃饭,真是让人费解。

10、我非常喜欢参加农村的酒席,每一道菜都美味可口。

11、吃着饭突然下起雨来,主人立刻撑起棚子,亮晶晶的雨滴让我们仿佛回到了从前农村的酒席上,心情愉悦。

12、农村的酒席总是让人感觉这个菜是最后一个,结果总是还有下一个,一顿饭下来,重复十几次甚至二十次,实际上吃到一半时,大家都已经吃饱了。

13、一整天没吃饭,突然很想念农村的酒席。

14、小时候在农村参加酒席,最喜欢和长辈们坐一桌,因为他们总能讲出许多有趣的故事。

15、今天回农村参加酒席,一桌一瓶白酒,尝了一口,辛辣刺鼻,舌头都有点麻木了。

16、至今仍然觉得农村的流水席最为美味,尤其是小时候,村里有大事发生时,总能享受到这样的酒席,可惜到了城里就吃不到了,真是怀念。

17、现在的农村酒席也不甘示弱,摆盘样式大气,宾客众多,更加热闹隆重。

18、沿海城市的农村酒席就是美味,海鲜大餐让人垂涎欲滴。

19、农村的酒席,美味可口,简直就像是满汉全席。

20、还是农村的酒席更为美味,尤其是那柴火烧的菜肴。

21、农村的酒席真的美味无比,油炸虾棒、扇贝糯米团、香酥牛排、炸鸡翅等等,都比肯德基好吃得多。

22、有时候,顺其自然,你才会知道那些事是否值得拥有。

23、啤酒会有的,啤酒肚也会有的。

24、看看这喜糖甜蜜蜜,像是爱情一样,我都要感动哭了,你们呢?

25、你们从校服走到婚纱,是我非常羡慕的。谢谢你们的喜酒,祝福你们新婚愉快!

26、半斤不当酒,一斤扶墙走,两斤墙走我不走。

27、新郎新娘结连理,夫妻恩爱甜如蜜,亲朋好友来欢聚,好吃好喝别客气。现在开席!

28、不像以前煎炒炖炸的菜都是有搭配的!

29、好久没吃到农村的宴席菜品了,看着就让人垂涎三尺。

30、农村办事一般两顿饭,早上要吃臊子面。

31、中午酒席开饭前,高音喇叭要喊几遍。

32、但是这些都是我喝喜酒喝来的。

33、天气好,日子好,是个喝喜酒的好日子!

34、今日幸福加载完毕。

35、将私有浪漫公之于众。

36、没等这波人吃完,有人早把板凳占。

37、农村乡下的酒席就是好吃。

38、啤酒、饮料、茶和烟,嘴上叨来耳朵扁。

39、所谓看客才下面,赶场吃面不怕晚。

40、每次参加农村的酒席,都深感食物丰盛,美味可口,食欲大增。

41、好久没喝喜酒了,安排有点杂,但是喜宴的氛围还是很有幸福感。

42、新亲先坐是当然,吃完回家路途远。

43、两姓联姻,天作之合。

44、每桌八人算坐满,传菜职司去端盘。

45、在这吃饭别害羞,拿起筷子菜就完。

46、今天晚上突然想到,我是一个要去喝喜酒的人,虽然不是伴娘,那也得纪念一下,我应该去买一条好看的小裙子,美美的纪念一下。

47、有一种相伴叫做今晚月色真好,有一种承诺叫做余生请你指教。

48、坐席不怕场子乱,就怕人少坐不满。

49、回老家喝喜酒了,和老姐老妹一起出去玩。

50、我超级喜欢参加农村的酒席。每一道菜都美味可口。

孟小冬:让梅兰芳和杜月笙念念不忘的奇女子

有人说,梅兰芳的传记里最好不要出现孟小冬,因为有了孟小冬,梅兰芳就不完美了。而杜月笙的传记里,却一定要有孟小冬,因为有了孟小冬,杜月笙才不会只是“三百年来帮会第一人”,而是成了一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真男子。

不由得好奇孟小冬是何样人物,利用长假细细阅读许锦文撰写的《杜月笙和孟小冬》,不胜感慨。孟小冬出道早,12岁就惊艳登场,也许是持才傲物,也许是个性倔强,孟小冬最终输给了福芝芳,梅兰芳在福芝芳和孟小冬之间难以取舍时,梅党一致认为“孟小冬为人心高气傲,她需要‘人服侍’,而福芝芳随和大方,可以‘服侍人’,以‘人服侍’和‘服侍人’相比,为梅郎一生幸福计,就不妨舍孟而留福。”孟小冬听说后认为自己是多余的人,不顾夜深,冒着倾盆大雨一路奔回了娘家,临行前撂下了沉甸甸的,迄今广为流传的两句话:请你放心。我不要你的钱。我今后要么不唱戏,再唱戏不会比你差;今后要么不嫁人,再嫁人也绝不会比你差!说这句话时,孟小冬23岁,确实有着傲娇的理由。

20年后,孟小冬感激杜月笙的照顾和恩遇,跟随杜月笙逃到香港。杜月笙一度考虑逃难去法国,在办理家人的护照的时候,孟小冬轻轻地说了一句,“我跟着去,算使唤丫头呢,还是算女朋友啊。”一代名伶,年华老去,再无当年跟梅兰芳决裂时的刚勇。杜月笙听到孟小冬这句话,当即宣布:申请护照的事情放一放再说,现在最要紧的是先尽快和阿冬把婚事办了。杜月笙当时年逾花甲,缠绵病榻,天天靠输氧气为继,说得难听一点,是大半截都已下土了,居然还要结婚,如果不是为了给孟小冬一个名分又是为了什么。

杜月笙的四夫人姚玉兰却说:我们姐妹早已认下,没有话说,不过现在都一大把年纪了,何必再大事破费,惹人嗤笑?”但是杜月笙依旧力排众议办了喜酒,至此,63岁的杜月笙与43岁的孟小冬结为夫妇,杜月笙在港的儿子媳妇和女儿全部叫来给孟小冬行跪拜礼,此前都叫孟小冬阿姨,从今以后一律都叫“妈咪”。梨园冬皇孟小冬,一生苦苦追求“名分”,终于如愿以偿,正式做了大亨杜月笙的第五房夫人。可惜杜月笙与孟小冬婚后只有一年的夫妻缘分,不久就过世了。

孟小冬在戏剧界被尊称为“冬皇”,更是余派的嫡传弟子,唯一女传人。孟小冬之所以是孟小冬,与她在戏剧上的天赋和多年的勤学苦练,精益求精有着莫大的关联。“冬皇”这顶皇帝桂冠被戴在孟小冬的头上,是源于1928年的天津沙报,当时有一个评论家沙大风在异想天开,在文章里称孟小冬为“冬皇帝”。后来有一首打油诗传诵一时:“沙君孟话是佳篇,游艺场中景物鲜。万岁吾皇真善祷,大风吹起小冬天。”此后,“梨园冬皇”的称号就这样传播了开来。那时,孟小冬还不满20岁,年少成名青春得意,正是一派大好时光。

很多人看了章子怡在电影《梅兰芳》中扮演的孟小冬,才知道这位大名鼎鼎的坤伶“冬皇”,章子怡说,最佩服的就是她(孟小冬)的坚决,从与梅兰芳分手到嫁给杜月笙,几十年演绎的人生传奇,没有坚决,是走不了这么远的。

纵观孟小冬的一生,少年成名却一生大起大落几度离开戏坛;仰慕者无数,却没有幸福的婚姻;一边是掌声如潮,一边是孤苦伶仃,一边是人前显贵,一边是难言的委屈....但是细想之下又觉得孟小冬人生中的每个选择其实也都是必然,性格使然,命运使然,缘分使然。如果她不这么做也许就没有今天的冬皇传奇了。

孟小冬生平之时间线

一、梨园世家科班出身

孟小冬本名孟令辉,因为出生1907年的12月9日,生在冬天,后来就得了艺名“孟小冬”。孟小冬出生在梨园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伶人,唱戏为生。所以孟小冬在不到五岁的时候,就开始跟着父亲练功了,七岁登台,十二岁正式出道。而且,孟小冬从一开始学的就是老生。

二、幼年时期拜师学艺

孟小冬的开蒙老师是她的姨父仇月祥。民国四年,孟小冬的父亲孟五爷在搭班唱戏时意外中风,虽医治及时,但依旧造成身体不便,半身不能动弹。孟五爷是全家的收入来源,现在不但不能演戏还要请医问药,着实愁苦。无奈之下,孟家将时年九岁的孟小冬,写给老伶工仇月祥为徒,立下三年的契约,期满后为师效力三年,即在三年演出期间,所有收入皆归师父,第四年一半可给家中,第五年起,则可全部用来养家糊口了。

九岁的孟小冬就这样离开了学校,开始了正式的学徒生活。由于仇月祥是她的姨父,两家亲戚关系融洽,所以孟小冬并没有受太多责打,但这位师父教戏上也非常严格,每天早晨带着孟小冬出去遛弯、喊嗓。小小年纪的孟小冬聪明伶俐,学戏认真上心,不觉其苦反觉其甜,在勤勉刻苦的学习和得天独厚的天赋下,孟小冬的戏曲技艺迅速长进。同时,展现在她面前纷繁复杂的戏剧世界既使她新奇惊叹,也令她疲倦苦累,那段时间的孟小冬在师父的教诲下,几乎无日不唱,甚至无时不唱。

三、少女时代锋芒初露

孟小冬与师父仇月祥的三年契约转瞬而满,孟小冬也成长为一个十二岁的亭亭少女,迎来了她的第一个正式登台演出机会。当时无锡新世界正在招揽一位老生上台,仇月祥决定让初出茅庐的孟小冬去试试看。新世界的经理一见孟小冬,个头矮小,肌瘦体弱,稚气未脱,不觉已失去信心。但仇月祥信誓旦旦地对他说:“小徒已跟我学了多年,不是我王婆卖瓜,上台准行!”随之,他让孟小冬唱《逍遥津》给经理听,孟小冬一开口即令经理刮目相看,她的歌喉清亮高昂,音色纯正,高低宽窄,运腔自如。一曲终了,经理连连赞叹:“小妮子不简单!果然名不虚传!”并当场拍板决定:到无锡头天打炮戏就唱《逍遥津》!

孟小冬在无锡新世界的首秀不负众望地大获成功,虽然她年纪只有十二岁,唱功却已经不容小觑,嗓子又宽又亮,丝毫听不出女孩子固有的雌音。当天演出完毕,整个剧场掌声狂热,人声鼎沸。隔日《锡报》有评:

“王勃十二岁作《阿房宫赋》,自古惊为天才,孟筱冬十二岁能唱谭刘各调,亦天才也。”

这场首秀的成功,自是孟小冬超高天分的展露,但也是她自小勤勉奋发所得到的甘美收获。正是她在此前三年不惧辛劳夜以继日地勤学苦练,才在机会到来时能够大放异彩,让人们看见了一颗梨园新星的明艳登场。

同年11月,经六叔孟鸿茂的介绍,孟小冬加盟了上海大世界游乐场内的乾坤大京班。这对于孟小冬的戏剧生涯来说,无疑又是一个阶段性的大跨越。而后几年的时间里,孟小冬一路走南闯北,在福建、南京、济南等等各地辗转演出,在当地无不都引起热烈反响。孟小冬独特敞亮的嗓音与唱腔得到越来越多观众与专业人士的肯定和重视,她的优美曲音在她足迹踏过之地绕梁不绝,令人难以忘怀。

四、名震京城梅孟同台

民国十四年(1925年),十八岁的孟小冬再次迎来她戏剧事业里的一个满堂彩。这年孟小冬在师父的陪同下北上唱戏,京城的繁华与热闹让正值妙龄的孟小冬自觉紧张也满怀憧憬。

这年,孟小冬以一出《四郎探母》在京城首演告捷,一炮而红,可以说是一鸣惊人了。从此,孟小冬一名在京城不胫而走,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北京城。随之而来,孟小冬在京城受到邀约不绝,门庭若市,她清丽的外表与卓绝的气质也同样令很多人倾倒不已。但同时,当时京城名伶众多,竞争相当激烈,假使孟小冬就此沾沾自喜疏于练演,那么保不准很快便会被人遗忘。孟小冬想要在重重包围之中脱颖而出立稳地位,就必须更加勤勉和刻苦,付出更多的汗水和辛劳。孟小冬自知自己正是好运当头,需要把握时机,她便戒骄戒躁,铆足力气,白天演,夜晚演,到处赶场子,演双出,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一刻不歇。

(图说:那么漂亮的姑娘,演了《四郎探母》杨四郎,当年该有多惊艳啊!!)

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让孟小冬一生难忘的事情,也是她人生轨迹里出现的一个难以评判的转折——与梅兰芳同台演出。当是时,梅兰芳已经是举世闻名的伶界大王,孟小冬也是名噪一时、誉满京城的新秀名伶,这样两位天才人物的首次合作,可以说受到了举国瞩目。

孟小冬与梅兰芳的初次见面,是在师父仇月祥的陪同下一起赴约冯耿光安排的午宴。冯耿光是当时中国银行的总裁,也是梅兰芳的挚友,这次安排的午宴,也是为了梅孟见面一起说说吊嗓排戏的事。两人都到场之后,冯总裁上前为梅孟互作介绍,孟小冬对着梅兰芳谦逊地躬身施礼,并随口叫了声“梅大爷!”当时梅兰芳刚过而立之年,被人誉为“东方美男子”,现今被一个十八岁的姑娘称为“大爷”,在场人不禁都哑然失笑。梅兰芳也还礼道:“小冬姑娘,别客气!”冯耿光则走过来对孟小冬说:“往后常常要见面,还是叫梅先生吧。”

十八岁的孟小冬第一次见到了堪称伶界第一的戏剧大师梅兰芳,现在来说就是见到了自己事业上所崇拜着的顶级偶像,又怎能不紧张忐忑甚至语无伦次呢?面对这位在名震梨园的翩翩先生,孟小冬也难以想象得到,她与梅兰芳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缘与灭也在此时奏响了序曲。

五、黄金时期与梅结合

孟小冬与梅兰芳的结合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两人在才艺与才貌上确实都堪称是完美的匹配。其实梅孟的结合,还得多亏梅兰芳那些朋友们的撮合,也即梅党们的热心拉拢。上文提到的冯耿光,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见一些朋友看台上梅孟合作亲密无间,便在台下也有心促成梅孟结百年之好,便正式委托齐如山、李释戡二位做大媒,正面询问梅孟两人的想法。

梅兰芳一听非常高兴,经过几次同台合作,他早已被孟小冬的过人才气所折服,认为孟小冬是位难得的坤老生人才,又是个漂亮又不失灵气的女孩子,若能与之结合,自然欢喜。但当时梅兰芳已有两房夫人,第一房王夫人久病在床,想必不会有反对意见,但第二房夫人福芝芳,却是性情果烈,肯定不会一帆风顺。当时李释戡便向梅兰芳提出“金屋藏娇”一计,梅稍加思索,点头赞同。

梅孟之事确定下来后,孟小冬首要之务是结束与师父仇月祥的师徒契约。仇月祥得知此事之后,长长地叹了口气:“真是女大不中留!这几年跟着我走南闯北,戏没少唱,钱也没少挣,只是现当口在北京正走红,嫁过去,恐怕梅兰芳不会让你抛头露面出来唱戏。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一年半载不练,只怕就前功尽弃了。”

孟小冬一听此话就急了,大声说道:“谁说不唱了!”其实孟小冬在之前也考虑过,若果能与梅兰芳结合,朝夕相伴同台演戏,在艺术上必定也能有很大的裨益,又怎么可能如师父所说一结婚就不唱了呢?为什么结婚之后就不能唱戏了呢?我能不能特殊例外?孟小冬暗下决心,她不但要继续唱,还要唱得越好。对孟小冬来说,唱戏已经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了,融会在她的血肉之中。

梅兰芳、孟小冬作为梨园界中一对生、旦最佳的“搭档”,通过几次舞台上的合作配对,互生倾慕假戏真做,这段金玉良缘确实是中国近代戏剧史上令人称道不已的千古韵事。梅孟婚后度过一段非常美满无忧的生活,他们的新房先是设置在冯耿光的公馆里,后秘密乔迁至一所巷内大宅,每日挚友聚会闲散浪漫,物质精神上都得到极大满足。

六、深藏金屋修学养性

孟小冬与梅兰芳的结合因为当时还是非公开状态,所以外界对此事几乎一无所知。孟小冬被安藏在深宅大院里,每日梅兰芳出去唱戏,她自己一个人则自由打发时间。这种虽无忧无虑但单调刻板的生活渐渐使孟小冬备觉空虚,她突然意识到婚前师父所说的话不无道理:一旦与梅结合,很可能意味着舞台生活的结束。孟小冬离开了魂牵梦绕的舞台,就像是鱼儿离开了水一般难过与焦渴。为此孟小冬几次曾向梅兰芳表示自己想重返舞台的愿望,但都被梅兰芳拒绝了:“男主外,女主内,你现在自由自在多么好。若是出去唱戏,朋友们会笑话我梅兰芳连自己的太太都养不活,你叫我这脸往哪搁?”孟小冬无法违逆梅兰芳,只好忍气吞声留在家里做太太。

但生性勤快好学上进的孟小冬也不想这样无所事事地浪费时间,她退而求其次,向梅兰芳提出请一位教师上门为她教戏,以免技艺生疏。梅兰芳满足了孟小冬的要求,为她聘请了当时的名师鲍吉祥先生为她授课。从此孟小冬的心总算安定下来,在宅子里深居简出精心学习。

在继续钻研戏曲的同时,她还开始了文化课程的学习。因为孟小冬九岁辍学拜师学艺,其文化修养其实是很低的,孟小冬对此也有清醒的认识,她不甘心做一个只知唱戏的伶人,她想像梅兰芳、程砚秋、余叔岩这些伶人大师一样,能写善画。一心上进的她便趁此闲暇补习文化课程,每日按时临窗习字,阅读戏本、白话小说,梅兰芳还手把手教她绘画梅兰竹菊,或谈论梨园掌故,或推敲戏词字韵,可谓其乐融融。此后孟小冬还特地聘请了一位国学老师学习书法,所以后来她写得一手好字做得一手好文,便是在此时打下的稳固基础。

孟小冬在事业的黄金时期与梅兰芳结成婚姻,而后深藏金屋度过了一段闲适舒漫的快乐生活,与过去那些年的奔波劳碌相比,这段日子虽然稍显空虚,但也安稳轻松,不必像过去那样到处赶场疲惫不堪。从九岁时就潜心学戏,而后步步高升精益求精争强好胜的孟小冬,终究为了爱情,暂时搁置了自己深爱的戏剧舞台。但冷冽的现实很快打碎了孟小冬的美好幻想,这场盛名之下的天作之合,并未得以善终。

七、劳燕分飞重返舞台

梅孟之间的婚姻大概维持了四年有余,最后一别两宽,各自为生,不复再来往。他们之间关系淡化和破裂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梅家给予孟小冬的非正式名分,梅兰芳二太太福芝芳的挑拨争宠,民间出现的舆论绯闻,梅孟之间的性格冲突等等,并非一朝一夕的爆裂,而是日积月累的矛盾最后无法调和只有终结一路。京剧程派表演艺术家赵荣琛先生在他的《翰林之后寄梨园》一书中说道:“两个好角儿,在艺术上可以十分相配,相得益彰,但不一定能组成一个完美的家庭;全是角儿,谁又能屈尊?久之必生风波。”梅兰芳与孟小冬都是受尽千万人宠爱的舞台名角,他们受着台下人们的狂热崇拜和追捧,自然心性难免清高自傲,这样在出现一些摩擦时,两方都不愿意低头认错,加之种种外部因素的侵扰干预,两人终究意兴阑珊精疲力尽。

孟小冬年少成名,过人的才华与清丽的面容让她一直处在一个制高点上接受大众的赞美与仰视,同时又饱受着竞争求胜的压力和勤学苦练的辛劳,故为人难免心高气傲又争强好胜。在梅兰芳还在她与福芝芳之间左右为难犹豫不决时,孟小冬当机立断地提出分手:“长痛不如短痛,与其这样不死不活地拖着,还不如快刀斩乱麻!”梅兰芳则说:“我还是希望你冷静一下,人生就像棋子,是不能走错一点点的。”“我就是一步走错,满盘皆输的。”梅兰芳试图挽留她,但孟小冬去意已决:“我不能在这样伤心断肠的地方再待下去了!”梅兰芳试图给孟小冬一点钱,孟小冬也拒绝了,并对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请你放心,我不要你的钱。我今后要么不唱戏,在唱戏不会比你差。今后要么不嫁人,再嫁人也不会比你差!”

梅孟婚姻破裂发生在1930年左右,那时正是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提倡妇女解放的呼声越来越高,孟小冬的坚决果断正呼应了那个时代女性反抗的主题。孟小冬不仅在戏剧事业上奋起拼搏不甘人后,在爱情婚姻上也同样敢爱敢恨敢舍敢离,她在爱时便不顾一切地嫁给所爱之人,在爱情幻灭时便毅然决然地转身离开,她要自由,要自我,要自尊,要活得自强自爱。

1933年9月,在天津《大公报》第一版上,孟小冬连登三天启事:“冬当时年岁幼稚,世故不熟,一切皆听介绍人主持。名定兼祧,尽人皆知。乃兰芳含糊其事,于祧母去世之日,不能实践前言,致名分顿失保障。毅然与兰芳脱离家庭关系。是我负人?抑人负我?世间自有公论,不待冬之赘言。”

这公告说的是因梅兰芳自小过继给他伯父作为养子,按当时的社会习俗来说可以娶两房妻子,所以20岁的孟小冬才嫁给他。结果在梅兰芳伯母(即养母)去世的时候,梅兰芳原配妻子福芝芳不让孟小冬进屋跪拜,意为不承认她的地位。面对这种情景,梅兰芳选择了委屈孟小冬,劝她先离去。孟小冬一路洒泪,离开了梅家,因此事大病一场,甚至想遁入空门。

很长时间,孟小冬的心情好了些,才应由沙大风主办的《天风报》邀请义演筹款赈灾,也算是重登剧台了。然而天津一家报纸此时很缺德地连载了一部小说,影射梅孟,并提到当年的李志刚(孟小冬的狂热粉,因追求她不成想刺杀梅兰芳,结果误害热心群众张汉举),暗指孟小冬是李志刚事件的罪魁祸首。梅兰芳的一再沉默引发了孟小冬的愤怒:“是我负人,抑人负我?”廖廖八字,是受尽了委屈的控诉。孟小冬不顾两人13岁的年龄差异,不顾自己正在上升的事业毅然嫁给他,甘愿退出舞台、忍受长久的寂寞,结局却如此。

1933年分手声明之后,孟小冬再未提及梅兰芳。她将所有的心思放在京剧事业上,灌制唱片,登台演戏,1938年拜四大须生之首余叔岩为师,尽得真传,成为第一女须生。一切尘埃落定,不见风尘起。而孟小冬与梅兰芳究竟是谁辜负了谁,恰如孟小冬自己所言:“世间自有公论。“

八、与杜结缘立雪余门

当时的北京是京剧演员心目中憧憬的“圣地”,孟小冬到北方的最大目的是要求得艺术上的发展,除了演出以外,她先后向陈秀华、陈彦衡、孙佐臣、王君直、苏少卿等人请益,钻研谭派艺术。孟小冬见识越广,理解越深。在鉴别比较中,她做出了理智的抉择,最终她把目标锁定了余派(新谭派)。她认为余派艺术不仅在唱念做表细腻深刻,决非其他派别所能望其项背;而在唱腔方面的三音联用(高音立、中音堂、低音苍),能藏险妙于平淡,更为她所爱。对余派心仪已久的她下定决心要寻找机会立雪余门,亲炙教导。

其实,余叔岩对孟小冬的艺术才华也颇为欣赏。一九三五年曾有人介绍上海一票友拜余叔岩为师,被余一口回绝。介绍人走后,余对身旁的朋友说:“有些人教也是白教,徒费心力。”朋友问:“当今之世,谁比较好呢?”余叔岩回答说:“目前内外行中,接近我的戏路,且堪造就的,只有孟小冬一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漫长的等待,几经周折,孟小冬终于夙愿得偿。在一九三八年十月二十一日正式拜余叔岩为师,成为余叔岩的关门弟子,也是唯一的女弟子。

这时的余叔岩体弱多病,早已息影舞台,孟小冬殷勤奉侍,照顾周到;请问艺事,敬业执著,余叔岩自然也倾囊相授,一招一式务求完美。孟小冬的艺术在拜余之后较之拜余之前有了质的飞跃,能与当时京剧老生翘楚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相颉颃,誉满全国,被尊称为“冬皇”。

一九四三年,余叔岩因患膀胱癌不治逝世,孟小冬痛挽恩师,她的挽联写道:清方承世业,上苑知名,自从艺术寝衰,耳食孰能传曲韵;弱质感飘零,程门执辔,独惜薪传未了,心丧无以报恩师。

孟小冬戏剧生涯的巅峰之作,也是她人生中最后一次正式演出,那是在1947年由杜月笙发起的为陕西水灾义演的《搜孤救孤》。这场演出最后只能以“轰动”来形容,曾质疑孟小冬“冬皇”资格的人,自这一次后皆默不作声。这同时是孟小冬向逝世四年的老师余叔岩交出的一份答卷。

有人这样评价说:“(孟小冬)自拜叔岩,则每日必至余家用功,寒暑无间。前后五年,学了数十出戏,是余派唯一得到衣钵真传的人。……假若余派的东西是真正研究院的玩艺,孟小冬倒真是一位唯一够资格的研究生。名贵则名贵极矣,然大好艺术不能广传,总是一件令人扼腕的事。”(孟瑶《中国戏曲史》第三册)

九、广陵绝唱随杜迁港

杜月笙对孟小冬的情分早在1925年就开始了。后来他尽管娶了名须生姚玉兰,但对孟小冬依旧念念不忘。1936年孟小冬应杜月笙的邀请为黄金大戏院揭幕剪彩,其后在此演出20余日。因为孟小冬是杜之四夫人姚玉兰好友,演出期间理所当然地住在姚玉兰处,这样孟杜的接触就频繁起来了。

1946年,已返回沪上的杜月笙,又让总账房黄国栋写信给孟,催其南下。孟小冬由于想念姚玉兰,也就不再推托。好友的嘘寒问暖,杜月笙不露声色的敬重体恤,使她感到数年来未曾有的温暖。孟小冬感于杜月笙数年来的情深意重,加上姚玉兰的一再撮合,此次赴沪不久,终于以身相许。

1947年8月30日是杜月笙的60岁生日,当时国内有些地区发生水灾,杜月笙便决定办一个祝寿赈灾义演,即将表演收入全部作为赈灾。这次义演自然请了业已出师的孟小冬。孟小冬演出了两场《搜孤救孤》,获得圆满成功,满堂喝彩。一出余派名剧,被孟小冬演唱得近乎完美无瑕,行内外一致好评如潮,盛赞不绝。但遗憾的是,这也成为孟小冬最后的登台表演,而后她回绝了一切邀约,静心修养。有推测说她不再登台也许是体质太弱造成的,她曾对弟子说过:“一戏之耗费精力太多,非体所能胜也。”

1949年解放战争中,孟小冬寄居在杜月笙的上海家宅中。后来形势吃紧,杜月笙因其特殊的政治因素不得不逃往香港,孟小冬当时虽然并非是正式杜家人,前往香港也意味着与家人和朋友的分离,但还是作出了决定:“跟着老杜走!”孟小冬决心与她如今的爱人—杜月笙共生共死。

但到达香港后安稳日子也没过多久,1950年的深秋,杜月笙计划再次逃往法国避风头。当时他在全家人面前宣布了这个事情,孟小冬在旁冷不丁说了一句:“我跟着去,算使唤丫头呢?还是算女朋友啊?”孟小冬这句话很早就想问了,当初她为了姚玉兰的盛情撮合,也为了报答杜月笙的知遇之恩,以身相许,从北平来到上海,从上海来到香港,在香港的一年多,整天为杜月笙的病体操持,煎汤熬药不离左右,像丫鬟一样照顾他也不计较名分,这与年轻时候心高气傲的孟小冬已经判若两人。杜月笙自到香港之后,病情越加严重,她也毫无怨言不辞辛劳地服侍着他,而在杜家面前,却始终像是个外人。作为一个女人,她也渴望一个正式的承认。她想起自己第一次失败的婚姻,不禁更心伤神怠。好在一语点醒梦中人,杜月笙当下决定:与孟小冬补办婚礼。

63岁形销骨立的杜月笙与42岁端庄细挑的孟小冬办了一场迟来的婚礼,孟小冬一生苦苦追求的当年梅兰芳未能给予她的名分,终如愿以偿,成为一代传奇大亨杜月笙的第五房夫人。对于享誉全国孤傲清高的孟小冬来说,这也许是她对命运的最后妥协,与自己的无奈和解。

不论是在第一段婚姻里与梅兰芳藏首匿尾的结合,还是在第二段姻缘任劳任怨成为杜月笙的小妾,孟小冬在感情上总是忠于内心,她爱所爱之人便倾尽全心全力无怨无悔,正如同她在事业上的不屈不挠矢志不渝。孟小冬便是这样一位超然绝俗的女子,特立独行主见分明,尽管命运跌宕不堪,也坦然处之昂然以待。

十、在港授徒十年台北

1951年,64岁的杜月笙在港逝世,杜家随之分崩离析。孟小冬也搬出了杜公馆,只身住进一个公寓里,深居简出。而后在朋友的帮助下,孟小冬开始收徒教戏,一如其师余叔岩,孟小冬授徒要求极其严苛,为门下弟子定下很多规矩。这正是出于孟小冬对于艺术的忠诚与热爱。正因为这份赤胆诚心,她才会希望她的徒弟在学戏之时抱有一种敬畏之心与信念感,以一丝不苟的态度练戏学戏,以忠畏赤忱的信念对戏待戏,正如孟小冬自己一生所执。

1967年,孟小冬离开香港定居台北。在台北的生活闲散悠哉,孟小冬每日看画读诗,念经打坐,无牵无挂。但病魔却是晚年孟小冬最大的敌手,年轻时的孟小冬因为太过操劳体质薄弱,晚年更是病痛缠身无以解脱。孟小冬在台北的最后十年,正如她的弟子李猷先生所说:“十年台北,多半病中。”

1976年,一代戏剧传奇“梨园冬皇”孟小冬因病逝世,享年70。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赶场的人死了的说说句子 赶场的人死了的说说心情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赶场的人死了的说说句子 赶场的人死了的说说心情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看破世间视频的说说句子 看破世间视频的说说心情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本文标题:赶场的人死了的说说句子 赶场的人死了的说说心情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159910.html

使劲推荐

赶场的人死了的说说句子 赶场的人死了的说说心情
赶场的人死了的说说句子 赶场的人死了的说说心情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赶场的人死了的说说句子 赶场...

看破世间视频的说说句子 看破世间视频的说说心情
看破世间视频的说说句子 看破世间视频的说说心情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看破世间视频的说说句子 看破...

保重身体唱歌的说说句子 保重身体唱歌的说说搞笑
保重身体唱歌的说说句子 保重身体唱歌的说说搞笑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保重身体唱歌的说说句子 保重...

你想说说我爱你是什么歌 你想说说我爱你吗英文
你想说说我爱你是什么歌 你想说说我爱你吗英文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你想说说我爱你是什么歌 你想...

紧张打嗝搞笑句子说说图片 紧张打嗝搞笑句子说说短句
紧张打嗝搞笑句子说说图片 紧张打嗝搞笑句子说说短句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紧张打嗝搞笑句子说说图片 紧...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丢下孩子走掉的说说心情 丢下孩子走掉的说说句子
丢下孩子走掉的说说心情 丢下孩子走掉的说说句子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丢下孩子走掉的说说心情 丢下...

儿子出差洗脚的说说心情 儿子出差洗脚的说说朋友圈
儿子出差洗脚的说说心情 儿子出差洗脚的说说朋友圈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儿子出差洗脚的说说心情 儿子...

半天游玩奉节的说说心情 半天游玩奉节的说说句子
半天游玩奉节的说说心情 半天游玩奉节的说说句子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半天游玩奉节的说说心情 半天...

轻生的伤感说说文案短句 轻生的伤感说说文案图片
轻生的伤感说说文案短句 轻生的伤感说说文案图片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轻生的伤感说说文案短句 轻生...

娃儿成绩不错的说说句子 娃儿成绩不错的说说搞笑
娃儿成绩不错的说说句子 娃儿成绩不错的说说搞笑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娃儿成绩不错的说说句子 娃儿...

精选种植养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