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6月全民航国内客流量恢复至疫情前的107.5% 6月全民航国内客流量恢复的文章,本文对文章6月全民航国内客流量恢复至疫情前的107.5% 6月全民航国内客流量恢复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全国近6成航班取消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官方账号
9月21日晚间,一张张全国各地机场航班大面积取消的截图在网间流传,不少网友询问,各个城市的航班都大面积取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此外,近期,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多趟列车报告有工作人员、乘客感染,湖北、山东、河南、河北、陕西等多地紧急寻人,如有交集,请速报备!
六成以上的计划航班被取消
已是疫情暴发以来的常态
据第一财经,航班管家21日的航班实际执行数据显示,截至当晚10点,全国航班的取消率达到59.66%。
不过,这样的取消率并不是突然达到了这么高的程度,而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的常态。
根据航班管家发布的上周(37周)航班统计数据,中国民航执飞航班量近4万班次,同比2021年下降46.4%,同比疫情前的2021年下降60.7%,航班执飞率只有35.9%,意味着六成以上的计划航班被取消
上半年银行亏损超过千亿元,那么下半年能否依靠疫情的逐步控制实现恢复呢?而对于这些民航来说,想要在下半年恢复需要依靠什么呢?
1、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对于这些民用航空公司来说,之所以会出现巨额的亏损,就是因为新冠疫情的出现,导致这些公司出现了大面积的停运,而对于这些航空公司来说,他们的日常设备维修维护以及日常人员的开支都是需要正常支出的,所以说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的成本被无限抬高,那他们的收益是非常有限的,而如果疫情能够在下半年得到有效控制,全国没有新增病例的话,那么疫情所能够带来的影响也在逐步消退,那么对于航空业来说,可以借助这个机会,在下半年得到恢复和发展。
2、旅游业能够带动民航业发展
对于全国旅游业来说,它也是民航发展的重要支柱,因为对于大部分的居民,他们在旅游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公共交通来进行出行,而对于距离较远的旅客来说,他们也会选择飞机来作为自己的出行工具,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如果全国的旅游业能够在下半年有所恢复的话,那么对于这些民航公司来说,可以借助旅游业发展的机会推出打折机票,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可以更好的安排航班的运行,从而弥补上半年的亏损。
3、国外出行可能成为下半年民航销售的增长点
随着大部分国外解除航空管制,而且不少国家对于新冠疫情的控制也在逐步放开,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对于这些民航公司来说,可以借助这个机会来发展国外的航空运输,虽然说成本会有所上升,但是也比现在没有任何生意要好一些。
三大航开始复苏,但仍未摆脱亏损
三大航开始复苏,但仍未摆脱亏损,2021年三大航营业收入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涨。2021年中国民航客运量大约恢复至疫情前的67%,三大航开始复苏,但仍未摆脱亏损。
3月30日晚间,三大航陆续发布2021年年报,报告期内合计实现营收2433亿元,且各自营收同比2021年均有所增长,增幅在7%-15%之间;共录得亏损额410亿元,相比2021年多亏损近39亿元。
其中,国航(.SH)亏损依然最为惨重,净亏损额166.42亿元,且净亏损增加最多,相比2021年增长22.33亿元;南航(.SH)亏损额相对较少,为121.03亿元;东航(.SH)净亏损122.14亿元,相比2021年增加3.79亿元,亏损增幅最小。
机票价格回升,拉高客运收入
根据三家航空公司披露的客座率数据,国航2021年客座率为68.63%,东航和南航客座率分别为67.71%和71.25%,与2021年相比均有所下滑,反映出三大航过去一年产能利用率并不乐观。
不过,航空公司客运收益不仅要看客座率,更要考虑运价水平的起伏波动。
客公里收益是航空公司一定时期内客运收入与旅客周转量之比,表示航空公司运输每名旅客每公里带来的收入,是判断机票价格高低的重要指标。
国航财报披露,2021年每客公里收益0.5574元,相比2021年的0.5074元增长9.85%,虽然单位数值变化看起来微小,但反映到机票价格及客运收益上却有显著拉动作用。
2021年,国航实现客运收入583.17亿元,同比增加25.90亿元。其中,因运力投入减少而减少收入12.91亿元,因客座率下降而减少收入13.52亿元,但是因收益水平上升,却增加客运收入52.33亿元。
反映到现金流上,2021年,国航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净额为128.88亿元,而2021年仅为14.08亿元,同比暴增815.21%,主要由于销售收入同比上升以及退票量下降的影响。
东航客运公里收益由2021年的0.492元上涨至0.531元,涨幅为7.93%;南航客公里收益平均为0.49元,2021年为0.46元,同比增加6.52%。
从客运总收益来看,报告期内,东航客运收入为541.05亿元,同比增长10.13%,占公司航空运输收入的83.84%;南航客运收入为753.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8.58亿元,同比增加6.89%,占集团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76.52%。
南航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3.7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90.49亿元增加47.76%,主要是报告期内经营情况有所改善所致。
挖掘高端旅客价值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三大航客运收益提升的背后,还离不开各家航空公司对高端旅客价值的持续挖掘。
国航年报中称,截至报告期末,常旅客贡献收入占公司客运收入的56.8%,贡献收入比重同比增加4.5个百分点;国航APP注册用户突破1420万人,且平稳快速增长,2021年新开发大客户407家,有效大客户数量达到3861家。
此外,国航凤凰知音会员已超过7206.56 万人,为在疫情常态化下稳定高端会员队伍,适时推出分阶段的适应性保级方案。
东航2021年通过加密高收益航线、优化低收益航线稳定收益水平;强化销售激励机制,国内市场两舱旅客人数和收入分别同比上升19.2%和30.1%。
此外,充分利用国内航线客票运价改革政策,全年上调158条航线的经济舱公布运价;积极扩展与境内外航司合作,新增与川航、吉祥、厦航等航司超过1100个代号共享合作航班,加强与法荷航、达美航空等境外航司合作互售,促进收益提升。
南航未披露会员数量或者两舱收益情况,但是年报中提到,本集团紧盯疫情变化,全力提升经营效益,坚持积极灵活的经营策略,突出“两匹配两加强”,即运力与市场匹配,运量与运价匹配,加强收益管理,加强客户基础。
员工薪酬逐渐恢复,飞机引进数量增加
三大航营收回升的同时持续亏损,主要是由于成本上升。
航油成本向来是航空公司最主要的成本支出项,三大航去年三季报就曾指出,由于国际油价持续攀升,同时航空运输量增加、用油量增加,导致成本负担陡增。
国航此次发布的年报显示,受航油价格及用油量上涨的综合影响,国航2021年航空油料成本207.03亿元,同比增加58.86亿元,比2021年航油成本多出近40%。
东航2021年飞机燃油成本为205.93亿元,同比增长48.79%,主要是由于平均油价同比增长34.38%,增加航油成本54.17亿元;加油量同比增长13.84%,增加航油成本19.16亿元。同时,东航通过航油套期保值交易,减少航油成本5.80亿元。
南航2021年航油成本同比增长幅度也接近40%,为255.05亿元,航油成本支出相比2021年多出67.08亿元。
航油成本之外,员工薪酬也是占比较高的成本构成项目,2021年不少航司员工到手薪酬大打折扣,进入2021年,随着航空运输量增加、工作时长向正常年份靠拢,航空公司员工薪酬水平也在逐步回归正常。
国航财报中提到,本期员工薪酬成本同比增加19.14亿元,为189.67亿元,上涨比例11.22%,主要受生产运行投入增加以及上年社保减半征收政策调整的影响。
东航职工薪酬支出相比2021年增长2.83%,薪酬支出金额为168.78亿元;南航2021年职工薪酬费用202.67亿元,同比2021年增加9.21%。
此外,作为航空公司重要的生产资料,每年航空公司都会引进一定数量的新飞机。受疫情影响,2021年不少公司放缓飞机引进速度,进入2021年,该情况明显缓解。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国航2021年引进飞机只有14架,2021年增加至43架,这一引进数量已与疫情前的2021年基本持平。与此同时,由于机队规模扩大,国航2021年折旧金额也同比增加7.48亿元。
2021年,东航围绕新型主力机型共引进飞机合计33架,退出飞机6架,该引进数量与2021年的44架相差不远,而2021年东航围绕主力机型引进飞机数量仅为13架,退出飞机11架。
东航提及飞行事故影响、南航证实A380退役计划
三大航在年报中还披露了2022年至今公司备受关注的事项。
3月21日,东方航空云南有限公司一架波音737客机在执行昆明—广州航班任务时失事,机上人员共132人,其中旅客123人、机组9人,全部不幸遇难,即“3·21” 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
东航在年报中回应了此事故对集团业绩的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表明,“3·21”飞行事故发生后,公司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全力开展救援及善后工作。目前事故原因尚在调查,集团将密切跟进调查的后续进展,评估其对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方面的影响。
南航则在年报中侧面证实了机队中A380退役的计划。2月中旬,界面新闻报道提到,据知情人士透露,南航5架A380中的两架,即注册号为B-6136和B-6137的A380于今年2月24日退出,剩余的三架,即注册号分别为B-6138/6139/6140的.三架A380,将在2022年内陆续退出。
南航年报中“本集团飞机交付和退出计划“部分提到,截至2021年末,南航拥有A380系列飞机5架,2022年计划退出5架,到2022年末该系列飞机数量为0。
受疫情重创航空业持续低迷,2021年三大航整体亏损幅度扩大。
3月30日晚三大航陆续发布2021年年报。其中,中国国航(.SH)亏损166.42亿元、南方航空(.SH)亏损121.03亿元、中国东航(.SH)亏损122.14亿元。
三大航2021年合计亏损409.59亿元,而2021年合计亏损金额为371亿元,呈现出营业收入增长,但亏损幅度加大的趋势。
客运量、货运量均回暖,但亏损增加
2021年三大航营业收入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中国东航营收增长幅度最高,为14.48%;中国国航营收增长幅度最低,为7.23%。从营收来看,南方航空营收仍远超另外两家航空公司。
从经营层面来看,航空业全年呈现出旅客运输量恢复缓慢、货运需求增长强劲的态势。
2021年中国民航完成运输总周转量857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4.4亿人次、货邮运输量732万吨,同比2021年提高7.3%、5.5%、8.2%,分别恢复至2021年的66.3%、66.8%、97.2%。
也就是说,2021年中国民航客运量大约恢复至疫情前的67%,而货运量接近完全恢复。受疫情影响,货运需求尤其是国际货运需求旺盛,三家航空公司均有在“客改货”方面做出努力。
年报显示,2021年南方航空货运收入为198.98亿元,为三大航之首;中国东航货收入增幅为69.74%,为三大航最高。
尽管“客改货”一定程度上能改善航空公司的业绩,但对整体营收贡献终究有限。报告期内中国国航、南方航空、中国东航货运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15%、20%、13%。至于未来航空业能否扭亏,仍要关注出行需求对客运量的影响。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22年发展预测》认为,2022年全年旅游经济预期下调为谨慎乐观,预计2022年国内旅游人数39.80亿人次,同比增长16%,恢复至2021年同期水平近七成。预计出入境旅游人数同比增长达2成,恢复至2021年的2-3成。
国际航协也称,预计全球航空业2022年仍将维持亏损状态,形势依然严峻,但鉴于旅客的积极出行意愿,行业有望持续复苏。
航油涨价、汇率变动令三大航运营成本增加
航油成本、汇率变动两大因素直接影响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
南方航空在今年年报中表示,假定燃油的消耗量不变,若报告期内平均燃油价格每上升或下降10%,将导致营运成本上升或下降25.51亿元。2021年全年油价持续上涨,航空公司的航油成本大幅增加。
南方航空大部分航油消耗须以中国现货巿场价格在国内购买,因此国内航空煤油出厂价变动可反映出航油成本的变动。iFind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国内航空煤油出厂价震荡上行。
图:2021年至今国内航空煤油出厂价格变动 图源:iFind
落到对航空公司的影响,2021年三大航的航油成本上涨均在40%左右。南方航空期内航油成本为255.05亿元,同比增加35.69%;中国国航期内航油成本为207.04亿元,同比增长39.73%;中国东航期内航油成本为205.93亿元,同比增长48.79%。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初至今国内航空煤油出厂价仍在上涨,近期已达2021年12月以来的新高。若航油成本持续上涨,今年航空公司成本或将进一步增加。
汇率方面,2021年汇率波动仍为三大航产生正收益,但金额较2021年大幅下降。
航空公司对汇率变动十分敏感。航空公司拥有大量外币金融负债和外币金融资产,在汇率波动情况下,折算产生的汇兑损益金额较大;同时汇率波动还将影响公司飞机、航材、航油等源于境外的采购成本及境外机场起降费等成本的变动。
2021年,中国国航汇兑收益为12.35亿元,同比减少23.68亿元;南方航空汇兑收益为15.75亿元,同比减少19.10亿元;中国东航汇兑收益为16.19亿元,同比减少8.75亿元。
两家航空公司盈利,但主业依旧亏损
在民航持续低迷的2021年,有两家航空公司实现扭亏,分别是廉价航空的代表春秋航空(.SH),以及刚刚完成重整的*ST海航(.SH)。
春秋航空靠财政补贴实现盈利,其主业仍在亏损。其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1年实现净利润最高5200万元,同比扭亏;但扣非净利润为-1.3亿元至-7000万元,续亏。公司也表示,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主要为收到财政补贴等。
*ST海航则是靠重整实现盈利,主业亏损幅度有所收窄。其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1年实现净利润最高62亿元,但扣非净利润为-88亿元至-105亿元。公司直言,业绩扭亏主要是重整所致,影响金额为160亿元-176亿元。
其余的航空公司,华夏航空(.SZ)预计最高亏损1.05亿元,吉祥航空(.SH)预计最高亏损4.2亿元。
航空业的不景气同样带崩了机场板块。2021年,上海机场(.SH)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14亿元,亏损幅度增大;白云机场(.SH)预计亏损4.65亿元-3.81亿元,亏损幅度同样增大;深圳机场(.SZ)预计亏损2550万元-5080万元,由盈转亏。
过去一年,国内主要航司仍未走出巨额亏损的阴影,疫情对民航业影响的深度和持续性超出预期。
3月30日晚间,国有三大航司中国国航、南方航空、中国东航相继披露年报。2021年,三大航司均出现百亿规模亏损,且亏损金额较上年同期进一步扩大。整体来看,三大航合计亏损金额达409.5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东航在年报中表示,2022年3月21日,公司下属东航云南一架波音737客机在执行昆明-广州航班任务时失事。飞机失事后,公司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全力开展救援及善后工作。目前事故原因尚在调查。公司将密切跟进调查的后续进展,评估其对本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方面的影响。
2021年,东航云南实现营业收入65.95亿元,同比增长9.04%,亏损10.21亿元,去年同期亏损7.61亿元;旅客运输周转量为12382.58百万客公里,同比增长3.66%,承运旅客986.36万人次,同比增长3.22%。截至2021年末,东航云南共运营B787-9和B737系列机型飞机合计82架。
三大航的年报显示,中国国航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745.32亿元,同比增长7.23%;净亏损166.4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44.1亿元。实现客运收入583.17亿元,同比增加25.90亿元。
其中,因运力投入减少而减少收入12.91亿元,因客座率下降而减少收入13.52亿元,因收益水平上升而增加收入52.33亿元。主要经营指标显示,公司2021年每客公里收益由2021年的0.5074元上升至2021年的0.5574元,同比增加9.85个百分点。
南方航空去年业绩亦再度下滑。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016.44亿元,同比增长9.81%;净亏损121.03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08.42亿元。
同样受疫情、国际油价上涨等因素影响,中国东航2021年净亏损达122.14亿元,同比增亏3.8亿元。从盈利水平看,中国国航在三大航中排名垫底,并再度刷新公司历史上的最差业绩。由于中国国航在我国航司中的国际航线占比最高,其所受冲击也更为直接。
此外,中国国航持股的山航B也于3月30日晚间发布年报,2021年公司净利润亏损18.14亿元。尽管该数字较2021年的亏损额(23.82亿元)有所减少,但连续两年的亏损已使山航陷入资不抵债。截至2021年末,山航B净资产为-9.18亿元。
同日,山航B还发布了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暨停复牌公告。该股将自3月31日开市起停牌一天,并于4月1日起复牌,并自当日开市起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 由“山航B”变更为“*ST山航B”
总体而言,2021年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的第二年,国内民航业仍面对境内疫情局部聚集和多点散发、境外疫情蔓延扩散的严峻复杂形势。其中,国际航线投入持续受限,国内客运市场流量大幅波动,头部航司的经营效益改善难度日益加大。叠加油价攀升,汇率波动等因素,航司面临着较大的经营难度。
从头部航司近期发布的2月经营数据来看,国内民航业2月供需同比改善,中国国航、中国东航、南方航空在旅客运输量、客运运力投入、客座率、旅客周转量等主要指标上均较去年同期出现增长。
中国东航在年报中表示,经营数据的改善也使业内期待航空板块困境反转的机会,不过,由于全球疫情仍在持续,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航空业的发展仍面临着多重不确定性。短期疫情反复会对服务消费乃至国内经济造成一定冲击,市场或呈现“慢复苏”的态势。
此外,根据国际航协预计,全球航空业2022年仍将维持亏损状态,形势依然严峻,但鉴于旅客的积极出行意愿,行业有望持续复苏。
东航飞行事故遇难者家属目前已获赔1485万元
“3.21”东航MU5735航空飞行器事故后,中国银保监会党委高度重视,立即行动,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统筹指导。事发次日,银保监会印发《关于做好东航客机坠毁事故保险理赔服务工作的通知》,部署行业主动排查承保客户信息,充分尊重家属意愿,建立理赔绿色通道,同时严禁借机炒作。
该事故的保险理赔工作已迎来进展。银保监会于3月30日公告,3月22日,银保监会指导飞机机身主要承保公司人保财险做好预付赔款相关工作。3月23日,人保财险先行向东方航空公司预付保险赔款5000万元。目前,相关保险公司都已做好赔付准备工作,在合同责任范围内,应赔尽赔快赔。
截至3月29日,财产保险方面,承保飞机机身的人保财险、太保财险、平安财险、国寿财险合计向东方航空公司预付保险赔款1.16亿元。人身保险方面,相关保险公司根据客户报案情况,积极开展保险理赔工作,目前已有11家公司向遇难人员家属支付14笔赔款,金额合计1485万元。
据披露,下一步,银保监会作为“3.21”东航MU5735航空飞行器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善后处置工作组成员,将在指挥部统一领导下,统筹协调保险行业进一步细化理赔方案,优化理赔流程、把握关键环节、注重方式方法,妥善做好后续保险理赔服务工作。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6月全民航国内客流量恢复至疫情前的107.5% 6月全民航国内客流量恢复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6月全民航国内客流量恢复至疫情前的107.5% 6月全民航国内客流量恢复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本文标题:6月全民航国内客流量恢复至疫情前的107.5% 6月全民航国内客流量恢复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159612.html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6月全民航国内客流量恢复至疫...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吉隆坡6月温度多少 6月温度多...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6月底离职 六七月离职的文章,本...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6月好热 6月热不热的文章,本文...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白沙湖6月温度 白沙湖6月天气...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无锡6月黄产地 无锡6月2日的文...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又有高校发通知 高校通知范文...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月殇漫画全集免费下拉式漫画台...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6月29领证好吗 6月29日领证的...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6到8月是什么星座 6到8月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