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央行决定1月6日降准 2021年6月降准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央行决定1月6日降准 2021年6月降准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今天是2021年1月6日,迎来了央行今年首次降准的消息,目前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也就意味着这次央行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现在央行今年首次降准已经楼市了,对于股票方面,间接受益股有哪些呢?
央行又来好消息了!根据最新消息得知,央行今年首次降准0.5%正式落实,从今天开始执行。然而,据了解到,中国人民银行降准间接对股市、房地产等等方面带来效益,其中,央行降准受益股主要包括以下这些股票。
据了解,央行今年首次降准间接受益股分别有智云股份、科大智能、蓝英装备、汇川技术、机器人、GQY视讯、秦川发展、英威腾、移为通信、华微电子、超图软件、耐威科技、长电科技、佳士科技、泰尔重工等等。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从总体看,央行副行长刘国强给出的货币政策信息是积极的。比如,面对当前经济的“三重压力”,刘国强简要论述了“稳与进”的辩证关系,确立了“以进促稳”的总体思路。在此基础上,刘国强介绍未来的货币政策要“充足发力、精准发力、靠前发力”,并实现“保持总量稳定增长,促进结构稳步优化,推动企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再比如,在谈到“充足发力”的内涵时,刘国强指出:充足发力就是“把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保持总量稳定,避免信贷塌方”。
在市场预期管理方面,刘国强罕见强调:要抓紧做事,前瞻操作,走在市场曲线的前面,及时回应市场的普遍关切,不能拖,拖久了,市场关切落空了,落空了就不关切了,不关切就“哀莫大于心死”,后面的事就难办了。所以不能拖,要走在前面,及时回应市场的普遍关切。
这些提法和论述都引起了金融市场人士的高度关注,并给予积极评价。但是,偏偏就有人抓住一句“降准空间变小了”大做文章,说这是央行对未来货币政策空间的表态,说明中国货币政策依然“以稳为主”。一位自称“证券企业证券投资顾问”的人甚至解读说:法定存准率虽然还有下降空间,但恐怕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才会使用。什么是他理解的“极端情况”?大面积的经济危机。
这是否属于“正面信息负面解读”?同样的事情绝非偶然,而是伴随每次货币政策出台。比如降准,立即有人质疑“还有多大降准空间”;降息,立即就有人声称“幅度有限”;只要央行说一句稳健、不搞大水漫灌,立即就有人说“这是收紧信号”。从观察看,这样的说法往往都会对股市产生消极影响,让货币政策大打折扣,很有点“废掉央行武功”的味道。
可以肯定地说:法定存准率越靠近零,降准空间就会越小。对需要保持一定比例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中国而言,每次降准都将压缩继续降准的空间,这事显而易见。所以关键在于:仍然还有一定的降准空间。正如刘国强所言:“我们可以根据经济金融运行情况以及宏观调控的需要使用。”
为什么不在乎99%的大方向,而只在乎1%的细节?站在股市的角度,我们必须看到中国股市散户为主。多年的主观经验告诉他们,往往因为对貌似小问题(细节)的忽视,而使之损失惨重。所以,他们对政策1%的关注甚至胜过99%,而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也恰恰是利用这一特点,把自己包装得十分神秘,有时候反而会更加有效地影响股市。
当然,还有个问题不得不提示一下。央行官员面对公众讲话,尤其是在关键时点对重要政策的解释,千万要格外小心,切忌授人以柄,给人留下“负面解读政策”的话茬。比如这次新闻发布会上,央行传达的信号是要“把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在经济下行压力根本缓解之前,进要服务于稳,不利于稳的政策不出台,有利于稳的政策多出台,做到以进促稳”,这是主体,但一句无碍大局的“降准空间变小了”的字眼儿,就让别有用心者有了借题发挥的把柄。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2021年初。当时,新冠疫情初露肆虐迹象,基于疫情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消极影响的判断,央行决定1月6日降准0.5百分点。1月16日,同样是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对降准给了这样一番解释:发达国家经济体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低,但超额存款准备金率高,所以相比之下,我国总存款准备金率比较低。他还说:存款准备金率具有维护金融稳定、抵御金融风险的作用,当前维持一定水平的存款准备金率是有必要的,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处于适度水平。当然,根据宏观调控需要,进一步降准也存在一定空间,但这个空间是有限的。
孙司长的这番话当时也引起了市场热议,而各路分析中,更是不乏消极解读,认为未来央行不会继续使用降准工具。从股市表现看,这样的说法,确实让政策效果打了一定的折扣。
其实,把“法定存准率”和“超额存准率”混为一谈并不合适。因为,法定存准率高或上升意味着货币紧缩,超额存准率高或上升意味着货币宽松,二者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两个国家“法定存准率+超额存准率”——总准备金率大致相等,其货币松紧的内涵可能截然相反。所以,用总准备金率是否大致相等去评价货币收紧程度是否适宜,值得商圈。再有,在强调中国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的独立性时,可能不宜过多强调我们与它国的数据比较,这很容易让我们失去对货币政策是否适宜的独立判断。
诚恳地提些意见,绝非否定功绩。这些年,央行为支持实体经济创建了许多新工具,比如基础货币的定向投放,以MLF管理一年期利率,而且坚持“收短放长”的货币操作,倡导更加从善如流的工作作风等等,这些全都可圈可点。但是,我们确需更多放弃一点“学究气”。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的过程是一个“艺术”的过程,它的重点并不只是在于“降准释放多少长期流动性”的计算,也不只是在于“降息减少多少融资成本”的算计,而更在于我们必须借助这样的表达引导市场预期,引导 社会 资金更多流向股权投资、流向实体经济。
我们一直在说:中国货币政策空间远远大于世界其它主要国家,事实也是如此。所以,面对未来“降准”空间的提问,我们完全可以用“中国货币政策空间很大,完全有能力促进经济 健康 发展“这样的表达加以应对,而没必要只是纠结于具体数据是多是少。
责编:姚坤
一,降准是央行货币政策之一。央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银行可贷资金数量从而增大信贷规模,提高货币供应量,释放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
二,2021年以来,央行已实施过两轮降准,此次是年内第三轮降准。第一轮是在1月的全面降准,分别于1月15日和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资金约1.5万亿。
三,第二轮是定向降准,分别在5、6、7月三次实施到位,对聚焦当地、服务县域的中小银行,实行较低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释放长期资金约2800亿元。
四,2021年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决定于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全面降准将释放长期资金8000多亿元,有助于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银行资金成本。
五,2021年3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决定于2021年3月16日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至1个百分点。在此之外,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支持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以上定向降准共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
六,2021年3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定向降准措施正式实施。 根据安排,3月16日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至1个百分点。在此之外,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支持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以上定向降准共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
七,2021年7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设立支持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 7月9日消息,央行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央行决定1月6日降准 2021年6月降准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央行决定1月6日降准 2021年6月降准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本文标题:央行决定1月6日降准 2021年6月降准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157019.html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央行决定1月6日降准 2021年6月...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6月29曰全国疫情通报 6月29日...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长春6月份温度是多少 长春月份...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六个月胎心监护 孕6月可以做胎...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重庆旅游6月底天气 重庆旅游6...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6月种地种什么 6月种地瓜可以...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三丽鸥6月生日 三丽鸥6月生日...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中国移动6月份有优惠活动 中国...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7月29日丽水 今天丽水的文章,本...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6月18日日历照片 6月18日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