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清明节应景图案题材主要是 清明节应景图案题材有哪些的文章,本文对文章清明节应景图案题材主要是 清明节应景图案题材有哪些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韩偓及其他
一、
清明真是一个奇怪的日子。
它“阴阳汇合”,既是农历廿四节气之一,又是唯一根据阳历确定日期的传统节日——廿四节气中亦惟有它俗演为节日。
它“悲喜交集”,一方面,介子推被烧死的血淋淋传说、扫墓祭祖的纸钱乱飞、几乎成为千年定律的阴雨纷纷……使清明(及之前一二日的寒食)成为断魂时节;另一方面,“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岁时百问》),故得“清明”之名,不但草木萌生,宜于耕种,且更有诸多喜庆节目:踏青、游春、赐火、插柳、蹴鞠、拔河、斗鸡、荡秋千、打马球、伎乐表演、开沽新酒……一片欣欣向荣。
当然,这些都是古人的欢笑了。尤其唐宋盛世,上至帝王下至贫民,公子王孙、贵妇丽人、市井百姓,玩作一团,嬉戏春光:“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殢酒贪欢,不觉日晚,红霞映水,月挂柳梢,歌韵清圆,乐声嘹亮,此时尚犹未绝。”(吴自牧《梦粱录》)——总之,清明可谓“啼笑皆是”之日。
韦庄记《长安清明》,诗曰:“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昔年风光,只能纸上寻之,与我无关。这一是因为,“特别有趣的是,岭南人过清明十分重视的是扫墓。”(韩养民等《中国古代节日风俗》)只有祭祖而无游乐,岭南乡俗,自古如此。二是因为,当今时代,哪里还有“满街杨柳绿似烟……女郎撩乱送秋千”的倩影——《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那位专门下诏将寒食上墓正式确定为官家律令、又特赦诸宫娥媪于清明出东门姿游踏青的唐玄宗,将这称为“半仙之戏”。这等“清明三月天”的风流,早已成为寂寞闲说的遗事了。
然而,西?康诺利劝人应该年年四月都重读艾略特那“四月是最残酷的一个月……”的《荒原》,我却只是在一九九四年四月将这部“一段濒于崩溃的经历之后”写成的“战后人们精神幻灭的缩影”啃了下来,至今不敢遵嘱重读;因为,那种荒凉与空虚、厌恶与疲倦、生之无聊、死之毁坏,我们深心经历过,在一切都安定下来如死水的生活里,内心中的根芽已变得迟钝,再不忍让回忆、欲望掺合春雨去把它催醒。
因此,纵使岭南清明已无乐事,当今世代亦无唐宋乐事,寻常日子更无乐事;纵使这小城没有“满街杨柳”,连运河两岸的柳树也不知何年悉数消失——却还是要在此时节,去那可怜兮兮的几间书店转一转,权作踏青游春,也算点瓜种豆,应和一下物候农时,不辜负名唤“清明”如此佳号的日子。
而在此有意为之的矫情节目之外,前数日经过运河边的广场,惊见几株白花紫荆。此树只是当年在大学校园见过一棵,于家乡竟然碰上了一排,繁花满树如雪,有惊艳之感。意外之喜,亦算是这个湿漉漉的春天里、这小城令我满意之处吧。
我们也只能这样轻易就满意起来:几本闲书,一排白紫荆。
二、
以上的文字,写于一九九七年四月四日深夜。而历年来清明前后的“瓜豆”之书,除了应景的《荒原》,要数二ΟΟ一年四月初购读的《韩偓诗集笺注》印象最深。
对于韩偓,少年时读其“已凉天气未寒时”,倾倒难忘。大学毕业前夕,购得清人杜紫纶等编撰的《中晚唐诗叩弹集》(中国书店据采山亭藏版影印,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一版),当日午风中自题书扉曰:“余于唐诗,近除仍爱盛唐之弘大壮丽外,亦爱晚唐之幽沉寂香,如韩偓诸人之作”。
此后,就不止是“亦爱”,而是“一种风流吾最爱”了,感到以韩偓为代表的晚唐诗,有如庭院春老、空屋近暮,明净的夕阳返照中,一只蒙满尘埃的旧描金瓶,插着疏疏残花,那样的情景。
《中晚唐诗叩弹集》的古版刻很漂亮,收韩偓诗六十六首,也不算少了。多年间我几番捧读,仍总以不能得其专集为憾。直到偶于小邑购得这本印数仅一千册的《韩偓诗集笺注》(齐涛笺注。山东教育出版社。二ΟΟΟ年十二月一版),方一解久盼。
当时因正是农历三月、清明将至,连日选读中,特别留意到韩偓颇为偏爱寒食、清明、三月、暮春的题材,写下了大量诗篇。佳句如:
“风流大抵是伥伥……云薄月昏寒食夜,隔帘微雨杏花香”。(《寒食夜有寄》)
“花前洒泪临寒食,醉里回头问夕阳”。(《夕阳》)
“路远渐忧知己少,时危又与赏心违”。(《避地寒食》)
“一夜雨声三月尽,万般人事五更头。年逾弱冠即为老,节过清明却似秋”。(《惜春》)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人闲易有芳时恨”。(《春尽》)
“三月伤心仍晦日,一春多病更阴天。雄豪也有流年恨……”(《流年》)
这一类诗,以《三月》最为脍炙人口:“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惟少年”。由前句的欣然风光,忽转到下句的沉吟哀凉,使人锥心伤神。
另一句长在我心底回旋、为之怆然的韩诗是:“光景旋消惆怅在,一生赢得是凄凉”。而它所出自的《五更》,是韩偓由欢入悲的又一大手笔:该诗前面写“半夜潜身入洞房”、“暗中惟觉绣鞋香”云云,绮丽到了粗鄙、肉麻的地步,结句却一转而至此凄凉光景,特别令人瞩目。韩偓被视为艳体诗人,然而他又往往能由一己之小情趣、小伤感,一下子直捣向人类最深处的悲哀,这种提升之力,并非一般艳情诗人所能比拟。
又如“绝代佳人何寂寞,梨花未发梅花落”(《意绪》),也是上下句之间转换得令人击节。韩偓之作常有现代诗味道、蒙太奇手法,像早为论者称赞的《已凉》,前三句皆描摹室内物什,全无写到半点人影,只以“已凉天气未寒时”收篇;还有另一首同题《五更》:“空楼雁一声,远屏灯半灭”,等等。另外,韩诗的“现代”也可从题目见一斑,诸如《净兴寺杜鹃一枝繁艳无比》、《味道》、《腾腾》、《欲去》、《不见》、《想得》、《两处》、《自负》,出人意表,颇耐赏玩。
韩偓屡屡“伤春”,是寄生平与时世之悲凉在其中的。他出身世家,少负声名,十岁时即席赋诗便惊动李商隐,赞为“雏凤清于老凤声”。及长却间关困顿数十年,好不容易进入中央权力中心,为君主倚重;但他没赶上开元天宝的盛代,其时赫赫大唐已徒剩空壳,帝将不帝,国将不国;韩偓左支右绌,难挽危局,空费才华。不久唐朝覆亡,他避祸南奔,以隐居终老。故此,灰飞烟灭之际,他总有感于好春将尽、花落水流:“三月光景不忍看,五陵春色何摧残”。(《伤春》)——这样一种乱世背景、悲愁情绪中写下的诗篇,岂能以“艳体”去“一言以蔽之”。正如我总浮现的那个夕阳、空屋、旧瓶、疏花之意象,其格局自然是小,但精致华丽与苍凉沉恨并在,教人惆怅黯然。
那个清明时节,积云与阴霾、暴雨或绵绵细雨、迷濛轻雾、湿滑的路、绿得出汁的草、又开又落的花……又一次流连于韩偓的情调中,“缉缀小诗钞卷里,寻思闲事到心头”;“惟有风光与踪迹,思量长是暗销魂”……
三、
在那之前,曾有一回在同一本书中并见清明与韩偓,是一九九七年二月所得的谢国桢《瓜蒂庵文集》(辽宁教育出版社,“书趣文丛”。一九九六年九月一版)。
《文集》开篇便是《清明寒食考》。可惜的是,有心要把“清明时节的缘起、风俗、掌故、诗词、歌谣,征集在一块”的此文,以谢国桢的学力来说,写得似乎有点虎头蛇尾。当然,老先生的学问是深厚的,文字是漂亮的,且具诗人的浪漫情怀,将学术性文章写得颇是好看。如文中谈到,他曾与几个朋友清明出游,甚为欢悦,乃合办了一个“清明社”,又办了一间“清明中学校”,便很有意思。
我记不起在哪里看到过,谢国桢有“一旦风流人散,空庭静扫落花”之句,深赏之。得书后翻了一遍,却未找到出处。然而读其评述古人诗章、题记砖碑古籍,以及晚岁忆怀师友、自慨身世,总不时有空庭静听落花声之致。
《题王国维先生书扇面绝笔书遗迹》一文,便是这样的伤逝叹息、物人之惘。记其师王国维于自沉前数日,曾为他写扇面,“将桢名后,误写为‘兄’。这天先生赴颐和园后,又返校园办公室用墨笔涂改‘兄’为‘弟’字”,这才再至颐和园投水——“于是可见先生……临事不苟的态度。”
谢国桢介绍说,扇面上题的是韩偓二诗,分别为《即目》(亦作《即日》)和《登南神光寺塔院》。按今查《韩偓诗集笺注》,《即目》共有三首(韩偓不少诗题都先后反复用过);谢下文说,从王国维书韩偓“回避红尘是所长”,“就可以知道先生自沉之志,早已决矣”,由此可知所写的是“废城沃土肥春草,野渡空船荡夕阳”那一首。(这里顺便插说一句,另一首《即目》中“须信闲人有忙事,早来冲雨觅渔师”之句,我在大学时就已很喜欢,还借来做过笔记题目。)至于《登南神光寺塔院》,则有“中华地向城边尽”等句,都是王国维的心事了。
谢文还提到,王国维当时为赵万里写的扇面,也是韩偓诗。——韩偓身处礼纲荒毁、盛代倾覆之末世,废城野渡,劫后余生,自易引发遗老的心绪同感、相通共鸣,此所以王静安死前屡引为同调也。
一九九七年二月得《瓜蒂庵文集》后,我还另有一点牵连的感触。谢国桢取“瓜蒂”之名,本是自谦于琐碎无用。但我曾读刘东《今宵梦醒何处》一文,乃法国汉学家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之译后记,该书、该文述两宋繁华,乃整个中华文明梦醒前的最后一晌甜梦(我前面引《梦粱录》记载清明时节人们“殢酒贪欢”等等盛况,即其一也),刘东有一个比喻:中华文明造极于赵宋,繁胜之“瓜熟”与破败之“蒂落”遂同时出现。以此视谢国桢室名书名,不禁别有一番叹息意味了。——有这样的联想,背景是上一年四月初购得《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等书,便以谢氏“风流人散空庭落花”之意概括自己怅惘的心情:吴自牧等遗民曾身历承平时世的花团锦绣,故能写下《梦粱录》等,录存消逝的前尘好事,则其梦醒处尚有晓风残月;我等后来者梦醒时,杨柳岸已是雨雪霏霏。好日子都让古人过完了,我们惟以还能拥有追怀旧梦的心境为幸。风流散尽,且扫落花过余生。
四、
清明自是扫花天气。韩偓写《寒食夜》:“正是落花寒食夜,夜深无伴倚南楼”。又写其时之《残花》:“黄昏月下惆怅白,清明雨后寥稍红。”复如宋人张浍川《寒食》:“火冷烟青寒食过,家家门巷扫桐花”,等等。就算著名的韩翃《寒食》一诗:“春城无处不飞花”,渲染大唐开、天盛世帝都太平气象的,到底是离枝飞舞的花朵。
验之身边亦然,自家阳台的和楼下大院的杜鹃、茶花,皆已如烂醉颓倒状;书房窗户望下去的两棵小木棉,红花满枝,令人目眩,但也开始啪啪的落下几朵。
清明又是卖花时节,陆游“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写的就是南宋临安——亦即《梦粱录》等书所留恋的胜地——临近清明的情景。在岭南,则旧时有检拾木棉花成串卖的(用来煲粥或入药),此调现在当然久不闻矣:“唤起十年心上事,春风楼下卖花声”。(宋何应龙《清明》)
我要老实交代,这里举到两位宋人张浍川、何应龙的诗比较生僻,一般选本少见,这并不是我通读过《全宋诗》所得,只是从前人萃集的节气诗辑中看来:二ΟΟ一年四月初,因读《韩偓诗集笺注》有感于其多清明等诗,乃翻看了几本这类诗选;现在又逢清明,再取出来,分别是《后村千家诗校注》(宋刘克庄编,胡问侬等校注。贵州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一版)、《诗历》(民国伍受真编。北京出版社据等持阁刻板影印。一九九三年六月一版)、《咏物诗选》(清俞琰编。成都古籍书店。一九八四年一月一版)、《中国二十四节气诗词鉴赏》(今人王景科主编。山东友谊出版社。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一版),复读了相关的古今诗词约六十首。
可足赏叹者除上已举出外,还有也是宋人写的两个好句:“日暮笙歌收拾起,万株杨柳属流莺”。(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使我想起《梦粱录》中的“笙歌鼎沸……尚犹未绝”,想起韦庄韩翃他们的长安满街柳色。
收拾起的何止是笙歌绝唱,留不住的何止是唐宋春光,整个古代都随暮色苍茫而沉没,一去不回,空遗隔世的杨柳流莺、飞花落红,予人纸上怀想。
但幸好,清明既与“死”相连,又与“生”相系,是宜于“点瓜种豆”、栽植新苗的;花事虽了,接上的乃是草木重生。且把目光从“光景旋消”的惆怅诗书,投向身边的七叶树、鸡蛋花,那光秃秃了许久的枝干上,已长出簇簇嫩叶了……
清明节,缅怀先烈,展望未来
清明节,勾起了人们对亲人之缅怀。或许是因为近期要学几篇关于革命烈士的课文,使我回想起那些革命先辈。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都是他们与敌人的殊死拼搏,他们对人民的热爱与对革命的百折不挠,最后献出了生命得来的。
想起那“昨天,”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进行艰苦卓越的斗争。但革命先辈们却不曾畏惧。他们一次次倒下,一次次埋葬身边的战友,又一次次站起来,一次次拼搏……
记得毛泽东主席曾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其实,这也是对所有革命烈士的赞誉。
毛主席创作的《七律长征》写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此时的脑海不禁浮想联翩:想起了红军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看见了狼牙山五壮士穷途末路之时,宁可跳崖自尽也不肯投降的壮烈……
先烈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你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着殊死拼搏。
先烈们,是你们把对国家、对劳苦大众的爱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力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先烈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最需要的时刻,又是你们抛去了家庭和个人的一切,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宝贵的生命无私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把满腔的热血洒遍祖国大地。
这时,我想: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给祖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能让这些烈士白白的牺牲了,不能让这些烈士的鲜血白流。我们应该继承先烈的遗志,为家乡的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缅怀先烈展望未来!
第12篇 缅怀先烈 祭扫陵园
清明是我国人民缅怀先人,祭奠先烈的传统节日。为了祭奠乃裳,乃模革命先烈,我们学校决定由四,五年段的同学去陵园扫墓。
上午八点,我们穿着校服,戴着红领巾,拿着队旗,到操场集合。不一会儿,我们徒步十几分钟就到了陵园。映入眼帘的是一棵棵高大的松柏,其他学校的师生也比我们早到这里。扫墓仪式开始,首先是由乃模领事馆的人员向乃裳,乃模献菊花。他们表情严肃,献完花后,他们往后退一步,排成一列,向乃裳乃模爷爷三鞠躬。接下来由各校的代表把鲜花庄重地献给烈士。而后我们默哀一分钟,衷心感谢先烈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接着黄校长介绍乃裳,乃模的英勇事迹。他们都是坂东湖头村人。乃裳爷爷早年就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而后在南阳开垦荒地,他把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全部投入了教育。家乡很多学校都是他建的。黄乃模是黄乃裳的弟弟,他是一个武威将军。1897年他跟随北阳水师舰队运输兵到朝鲜半岛,回国途中遭遇日本海军突击,致远舰在中弹起火的危机时刻开足马力与敌人们同归于尽。听完后,我不禁肃然起敬。
仪式结束后,我们还去参观英雄纪念馆,里面东西很多,有历史图片,还有震撼人心的革命故事等等。他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乃裳,乃模的艰苦奋斗历程和丰功伟绩。参观后我们带着工具去清理墓碑前面的垃圾。十点扫墓活动结束了,我又徒步排队返回学校。
此次活动,我的心灵得到一次洗涤。为了我们幸福生活,革命先烈抛头颅,洒泪血。我一定要不辜负他们的期望,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坂东镇中心小学五年级:陈天权
第13篇 缅怀先烈 激励奋进
我们相信,战争过后,爱心必定凝聚成战胜灾魔的无限勇气和力量;风雨过后,那道壮美的彩虹必将永驻我们的心底。
——题记
“清风吹旷野纸钱风,古墓垒垒春草绿。”吟诵着白居易的诗,走在祭奠革命烈士的陵园前,心情越来越沉重……
思绪飞到以前,头脑中不停地浮现出这些画面:狼牙山五壮士,宁死不屈,战斗到最后一刻,最后,毅然跳下悬崖,壮烈牺牲,令敌人胆战心惊;邱少云,为了革命的胜利,烈火烧身一动不动,用生命换来了胜利的曙光;夏明瀚烈士英勇就义前,面对敌人的嚣张气焰,大义凛然地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瀚,还有后来人。”的壮丽诗篇……
历史的列车,载着曾经的荣辱,带着深沉的思索驶入一个新的世纪。如今,这些革命先烈都已沉睡于地下,望着他们一个个的慈祥头像,心里充满了崇高的敬意。只能让爱永驻于心底而静静地追思,深深地缅怀,把最深情的思念和最崇高的敬意,寄托在这朵小白花上,真挚而严肃地把它赠送给伟大的英雄们。
孟子说过:“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者也,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又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慨括出革命先烈舍生取义报国的壮志雄心,勾勒出中华儿女的赤胆忠心。
这民族的英雄,祖国的功臣,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在民族的毫发间,热血横洒,才有了现在祖国的富强。作为新时代的先锋,我们应该学习革命先烈们“爱祖国高于一切”的爱国热情;“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我真横刀向天吴,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爱国情操……
我们现在宽敞明亮的教室,条件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谐安祥的美好社会难道不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吗?我想是的,如果没有他们,也就没有了祖国的繁荣富强。所以,我们应当“树爱国之心,立爱国之志。”以钢一般的意志,火一样的热情,继承革命的遗志,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举头望去,远处春的绿色融入视眼。鸟儿唱着春天的奏鸣曲,漫天的花儿四处飘荡,绿油油的嫩芽钻了出来,到处繁花似锦,万物复苏的好景象。再眨眨眼,眼前的景象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革命烈士墓前的一朵朵小白花。
我想,这些景象昭示着逝去的人新生命的开始,一个充满期望和祝福的开始。“逝去的人永远逝去,活着的人应当好好珍惜。”
“红花无情实东风,青山有幸埋忠骨。”革命先烈们,你们的死重于泰山,你们与青山同在,与大地同存。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你们是民族的拯救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先驱。
你们是我们心中的一块丰碑,我们要把你们当作今后生活的榜样。我们将继承你们的遗志,为建设新中国而奋发图强。相信我们吧!我们的背后将是一个崛起的新中国。
英雄悲壮地陨落,那一瞬间发散的光亮,却是以照亮漫漫长夜般的历史。
——后记
同安一中初二:涵倪
第14篇 清明时节,缅怀先烈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听着外面的雨声,脑海中突然浮现出这样的诗句。清明时节飘起了这样淅淅沥沥的小雨,呵,可真是应景呢。
街边的店铺里传来一阵阵“艾饺”的清香,也许是一年只能吃一次的原因,我酷爱这种味道,像这个季节一样的,暖暖的,有青草的香味……
闭起眼,想起前几天在烈士墓园的场景,清明节,也是缅怀故人的节日呢……
我知道的烈士并不多,但耳熟能详,谨记心中的总有几个的。比如说——刘胡兰。我在十五岁得时候,快乐幸福地学习、生活,会撒娇,会发脾气,偶尔会犯错;而她在十五岁就为共产党主义事业奋斗,英勇抗敌,坚强无畏地走向死亡。她是一个与我同岁的农村姑娘,他是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却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挫败了敌人的罪恶阴谋,用自己的青春热血,书写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节操。毛主席曾赞扬她“生的光荣,死的伟大”。毫无疑问的,刘胡兰使我们学习的对象,只是,这个时代太过平静,太过忙碌。再尖锐的人也会被这样拥挤的生活磨洗得麻木与平淡。我们需要像“刘胡兰”这样的人来激发那颗一直掩藏在我们内心深处那炽热而用敏感的心。
还有一位,那便是“李大钊”,对于这位伟大的革命先烈,我一直有些些的成见。是,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牺牲是很伟大,是值得我们每个人肃然起敬。可是,我想说,当您毅然走向绞刑台走向死亡时,脑海中除了革命,是否还有你那至今还没有成家,在外留学的儿子;你那两个幼小可爱的女儿;还有那天天盼你回家,手无缚鸡之力的妻子,你是否为了他们,而稍稍滞留你那毅然的脚步?您除了思考怎样为共产主义奋斗,是否想过,如果失去了你,你的儿女,你的妻子,你的父母该怎么办?在您为共产主义拼命消耗自己的身体时,您是否想过您应该为了你的家人好好珍惜自己的身体。当然,您是值得敬仰的,也许革命事业在您眼中胜过一切,可是,您又是为了什么而建立共产党的呢?是为了人民能过上好日子,家家团聚,和和美美,一起用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的生活……可是试问,要是这个家连最重要的顶梁柱都没了,何来的好日子?何来的团聚?何来的和美?何来的美好生活呢?这一切都将是浮云。这样的牺牲固然伟大,固然重于泰山,可是这样的牺牲,社会要不起,我们的家人更要不起。所以,当我们在废寝忘食时,请转个身,留意下身边是否有这样一双担心有焦急的眼神默默的注视着我们,就算为了家人,也请我们好好珍惜自己。
生活在继续,未来会更美好!长眠于地下的烈士们啊,你们誓死守卫的国家正在日益壮大!你们的名字被刻在历史的教科书上永远崭新,请你们永远安息!
浙江绍兴县柯桥实验中学初二:学生一名wzz
第15篇 清明扫墓,缅怀先烈
每年的4月4月,是我国人民缅怀先人,烈士的清明节,为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学校举行“缅怀革命先烈,清明节扫墓”活动。
清明节一早,全校师生排着整齐的队伍坐着车,举着少先队队旗,来到老营革命烈士陵园,师生们来到革命烈士纪念碑下,向革命先烈门献上自己亲手做的小白花。少先队员们面对鲜红的队旗,进行了集体宣誓:“准备着,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誓词在烈士纪念碑前久久地回荡……。
宣誓仪式上,同学和老师和老师们纷纷表示:要继承先烈们的遗志,高举旗帜,沿着他们没有走完的路奋勇向前,让星星火炬代代相传。练好本领,增强素质,为祖国的富强和民族的强盛做出自己的贡献!
接着同学们讨论了关于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我想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为我们创造出来的,也是血红的鲜血换来的;于是,我的心中起了一个念头:要继承先烈遗志,发奋学习,努力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
下午3点多,扫墓活动结束了,同学们乘着车缓缓的回到学校,同学们也累了一整天,在车上许多同学都进入了美梦之中……
清明对联大全及赏析
清明为中华最重要传统节日之一。主要活动为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等。清明前一日(也有说是清明前二日)为寒食节。古人常把清明与寒食联系起来,因两节相接,以寒食起禁火三天,只吃冷食,至清明时另起“新火”,故名寒食节。以下,我为大家整理了清明对联大全及赏析,欢迎阅读。
清明对联大全
冷节;
新烟。
杏村沽酒;
柳苑飞花。
桐花吐艳;
榆火分新。
桃花作粥;
荠菜悬灯。
春风重拂地;
佳节倍思亲。
烟景催槐叶;
风期数楝花。
芳名垂青史;
勋业昭国光。
春风重拂地;
佳节倍思亲。
淘井黄州俗;
分烟汉殿春。
烟景催槐叶;
风期数楝花。
翠竹标亮节;
红梅颂高风。
痛心伤永逝;
挥泪忆深情。
冷节传榆火;
前村闹杏花。
燕子来时春社;
梨花落后清明。
先烈功垂千古;
英名留传万年。
英雄万民尊敬;
烈士百世流芳。
扫墓犹循旧规;
游园可觅芳丛。
悯介推而禁火;
怅崔护之题门。
三月光阴槐火换;
二分消息杏花知。
溪河携绿赏梨蕊,
山野踏青寻杏花。
三春烂漫桃梨笑,
四月芳菲草木苏。
相逢马上纷桃雨;
喜见树前闹杏花。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
槐火光阳春替换;
杏花消自雨传知。
睹物思亲常入梦;
训言在耳犹记心。
山清水秀风光好;
月明星稀祭扫多。
年年祭扫先人墓;
处处犹存长者风。
禁火今年逢节早;
飞花镇日为谁忙。
寒食雨传百五日;
花信风来廿四春。
春风已解千层雪;
后辈难忘先烈恩。
流水夕阳千古恨;
春风落日万人思。
清风习习催秧绿;
明月悠悠映麦黄。
春风已解千层雪;
后辈难忘先烈恩。
睹物思亲常入梦;
训言在耳犹记心。
秀野踏青晨行早;
芳草拾翠暮忘归。
姓在名在人不在;
思亲相亲不见亲。
英雄功绩昭百世;
烈士芳名耿千秋。
每思祖国金汤固;
常忆英雄铁甲寒。
继往开来追壮志;
光前裕后慰英灵。
寒食芳辰花烂漫;
中秋佳节月婵娟。
杨柳旌旗春色晓;
海棠时节曙光新。
禁火今年逢节早;
飞花镇日为谁忙。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清]风难解怀故人,
[明]月遥追忆往事 。
国运昌隆,英雄胆壮;
金瓯无恙,烈士心安。
到处探幽,午桥最胜;
逢时行乐,卯饮亦佳。
广市卖饧,箫声吹暖;
前村禁火,雨意催晴。
杏酪榆羹,当来次第;
石泉槐火,梦到赏时。
逢盛世,更加感谢前辈;
遇佳节,愈益思念亲人。
春回大地九千万里寒食雨;
日暖神州二十四番花信风。
春回大地,九千万里寒食雨;
日暖神州,二十四番花信风。
百六日佳晨杏酪榆羹何处梦;
甘四番花信石泉槐火为谁新。
百六日佳晨,杏酪榆羹何处梦;
甘四番花信,石泉槐火为谁新。
绿水悠悠,缅怀老一辈革命家;
红旗猎猎,争当新长征突击手。
清明对联赏趣
我国的清明节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有趣的是,在浩瀚的联海中,一些巧嵌“清明”的对联,也别具情趣。
据传,明代一秀才投宿天台山间一茅棚屋,翌日起床时,发现屋上一片白霜,便触景吟道:“昨夜大寒,霜降茅棚如小雪”,但苦思不得下联。房东将上联记下,让过路人对下联。数年后的一个清明节,另有一秀才路过此茅棚屋,得知至今无人续对,稍思片刻,吟出下联:“早春惊蛰,春分时雨到清明”。上下联语出自然,读来明白如话,令房东赞叹不已。
据说,某地一杂志曾出一上联进行征答,上联云:“冬至大地,霜降房檐,看大雪小雪一片白露。”上联嵌有“冬至”、“霜降”、“大雪”、“小雪”、“白露”等五个节令,且通俗易懂,贴近自然现象,若续下联有一定难度。公布入选的下联为:“夏至暑天,惊蛰亭榭,盼大寒小寒全天清明”。与上联相比,有异曲同工之妙,颇具自然气息,不加雕饰,却也有趣。
相传,古时一姓陈的才子,常与一姓李的才子作对互娱,一年清明节,两人路过一湖畔,那姓陈的才子吟道:“日临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那姓李的才子也不甘示弱,脱口而出:“风起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两人不禁相视一笑。上、下联均巧嵌三个节令名,上联是丽日,下联是风雪,景观不同,对比鲜明,可谓构思巧妙,独具匠心。
河北某地民间流传着一副对联,联云:“清明高粱小满谷;芒种芝麻夏至豆。”上联中嵌“清明”、“小满”两个节令,下联嵌“芒种”、“夏至”两个节令,可谓上下呼应。上联中的粮食作物“高粱”、“谷”,又与下联中的经济作物“芝麻”、“豆”对应,自然流畅。同时,上、下联中均道出了节令与农作物的关系,联语化俗为雅,新意迭出,更见工巧。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是“春游芳草地”的最好时期。有人撰一联描绘清明时令景象,联云:“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联语既有感时之情,又有应景之对,引人吟咏,颇具韵味。
关于清明节的对联和故事
清明不仅是一个节气,也是颇为隆重的节日。佳节自有佳联配,古今文人写了不少有关清明的对联。笔者搜集几副,与大家共赏。
反映古老民俗的',如,“三月光阴槐火换,二分消息杏花知”、“冷节传榆火,前村闹杏花”。《周礼·夏官·司爟》曰:“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疫。”说的是古时钻木取火,四时所用木材不同,冬用槐火,春用榆、柳之火。“淘井黄州俗,分烟汉殿春”,说明黄州有清明淘井的习俗。
反映追思先人、祭祖扫墓活动的,如,“春风重拂地,佳节倍思亲”、“痛心伤永逝,挥泪忆深情”、“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等,感情真挚,深沉哀婉。
用于祭奠先烈的,如,“每思祖国金汤固,常忆英雄铁甲寒”、“继往开来追壮志,光前裕后慰英灵”等。抚今追昔,饮水思源,富有教育意义。
网上流传的“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据说是写清明的一副好联。翻开《宋词选》,可知此联与晏殊的《破阵子》开头两句仅有一字之差。晏殊写的是“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词中的“社”即“春社”,在立春后、清明前。网上对联大概源于晏殊的词。燕子翩翩,梨花飘飘,春光无限,更有隐约于春光中的人情物态令人遐想。我们由“春社”想到了王驾的“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由“清明”想到了杜牧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以及晏殊的“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网上流传的“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本是梁章钜集句联《题苏州沧浪亭》。上联出自欧阳修的《沧浪亭》:“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下联出自苏舜钦的《过苏州》:“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还有关于清明节的对联故事也颇有趣。
相传,古时一姓陈的才子,常与一姓李的才子作对互娱,一年清明节,两人路过一湖畔,姓陈的才子吟道:“日临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姓李的才子也不甘示弱,脱口而出:“风起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两人不禁相视一笑。上联巧嵌“端午”、“清明”、“重阳”三个节日(视“清明”为节日),下联巧嵌“大寒”、“霜降”、“小雪”三个节气,上联是丽日,下联是风雪,景观不同,对比鲜明,可谓构思巧妙,独具匠心。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清明节应景图案题材主要是 清明节应景图案题材有哪些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清明节应景图案题材主要是 清明节应景图案题材有哪些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本文标题:清明节应景图案题材主要是 清明节应景图案题材有哪些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155322.html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清明节应景图案题材主要是 清...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清明节期间出游人多吗 清明节...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如何介绍清明节 英文翻译 如何...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清明节家风素材文字内容 清明...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清明节 川内游 清明节四川旅游...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3清明节怎样扫墓祭祀 清明...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清明节最多的植物是什么 清明...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清明节扫墓诗朗诵视频 清明节...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清明节的节令食物有哪些 清明...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清明节道德讲堂主持词 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