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3年政治试卷题型 政治综合题及答案的文章,本文对文章2023年政治试卷题型 政治综合题及答案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高中人教版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 )
A.秦的统一 B.文字的发明
C.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D.撰写史书
2006年9月23日,第一个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联合国大奖──孔子 教育 奖颁奖;9月26日,两岸孔子 文化 交流周活动开幕;9月28日,两岸共同祭孔仪式隆重举行。据此,回答2~3题。
2.孔子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的收集整理,编成《论语》一书,这本书后来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上述事例说明( )
A.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C.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D.儒家思想和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缩影
3.我们的目标是:把“孔子”这个国际品牌做大做强,进一步发掘和丰富孔子儒家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使之不断创新发展,以“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胸怀走向世界。“和而不同”指的是( )
A.能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
B.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C.中华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虽不同,但应和谐相处
D.中华文化和别的民族文化是互不联系的
4.我国至今使用的许多民族乐器,如笛、琵琶、胡琴、腰鼓等,都是在汉代由各边疆民族地区陆续传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很早就在祖国的艺术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这表明( )
A.中华文化“源远”才能“流长”
B.中华文化独具特色
C.不同区域的文化,显示出不同的特色
D.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鲁迅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造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对马克思评论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大发明的传播,加速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
B.三大发明标志着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
C.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是资产阶级发明的
D.三大发明对封建社会不起作用
6.鲁迅的话对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启示有( )
①推进科技创新,重视科技发明 ②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③弘扬科学精神,破除封建迷信 ④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科技进步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7.“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勇者不惧、精卫填海以及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文化的积淀、精神的传承,真实地再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 )
①勤劳勇敢 ②团结统一 ③自强不息 ④ 爱好 和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据此,回答8~9题。
8.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这是因为( )
A.社会主义坚持公有制和共同富裕的原则
B.社会主义能够与各种思想潮流相适应
C.社会主义能够解决中国的一切问题
D.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9.拥护祖国统一成为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这是因为( )
A.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愿望 B.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C.中国历史上一直是统一的 D.“台独”分裂势力终将失败
10.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是( )
A.文化建设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建设
B.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C.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D.只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才能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二)多项选择题
1.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是( )
A.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B.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
C.民族精英的消亡 D.中国文化没有发展后劲
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我国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这是因为( )
A.自然条件千差万别 B.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C.各地人为因素的影响 D.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3.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工程。它综合发挥了分水、导水、壅水、引水和泄洪排沙的功能,既可保证内江灌区用水需要,又可防止灾害发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全世界仅存的一项古代“生态工程”。这一工程说明( )
A.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B.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征
C.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D.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和最具创造力的民族
4.由于历史的长期积淀,中华文化不但在中国大陆根深蒂固,而且对海外华人影响深远。中华儿女不管到了哪里,不仅能保留自己的习俗文化,还能融入到当地的民情风俗中。这有利于( )
A.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B.各种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C.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D.中华文化通过和平方式取代海外当地文化
5.我国有许多抒发爱国情怀的诗词格言。下列能够体现这一风格的是( )
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B.“天道酬勤”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6.在雅典奥运会女排决赛中,中国女排在先失两局的险境下,以拼字当头,连扳三局,战胜俄罗斯队,实现了绝地重生和时隔20年再圆金牌的梦想,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荣誉。这有利于( )
A.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B.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C.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D.激发广大人民的爱国热情
7.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这是因为( )
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
B.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具有生机和活力
C.民族精神具有传统性
D.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8.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是随着历史的演变和时代的变化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
A.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中
B.体现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
C.只体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D.只体现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9.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把文化作为其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软武器”,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肆进行文化渗透。以麦当劳为例,今天在世界120多个国家遍布着2.8万多家麦当劳餐厅。它们不仅为美国带来丰厚的商业利润,而且成为美国文化的符号,成为文化渗透的一种特殊形式。对此,我们应该( )
A.吸纳一切外来文化,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B.不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C.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
D.高度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的图谋
10.党的十六大 报告 指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其意义在于( )
A.文化力量是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之所在
B.文化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
C.文化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
D.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非选择题
1.蔡元培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在学术上实行“兼容并包”的方针。这种学术方针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征?这一特征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发挥了什么作用?
2.2006年4月3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正在肯尼亚进行国事访问的胡锦涛同志会见内罗毕孔子学院师生的新闻。一个远离中国、成立时间仅一年多、师生总共才29名的小小孔子学院,引起胡锦涛同志如此的重视,确实值得关注。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3.《光明日报》载文指出:“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还不可避免地遭遇各种困难和风险,需要我们不断地发扬长征精神,把弘扬长征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
(1)分析中华民族精神与长征精神的关系。
(2)简述现阶段我们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4.案例分析
“让全世界观众感动”
2006年2月13日,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比赛在都灵举行。在自由滑比赛中,张丹、张昊排在最后出场。伴随着《龙的传人》的旋律,张丹、张昊开始向冬奥会金牌发起冲击。可惜意外在十几秒钟后便发生了。在挑战超高难度的后内四周跳时,张昊抛出高度偏低,张丹在空中旋转周数不够跌落冰面,并滑出撞在了场边的护栏上。由于这一失误,张丹的腿部韧带也不慎拉伤。正当大家以为这位未满21岁的中国姑娘会退出比赛时,她却坚强地站了起来,在规定的时间内重新将观众带回美妙的音乐和视觉享受中。最后,她们以总分189.73分的成绩勇夺冬奥会银牌。
在颁奖仪式上,当张丹、张昊登上领奖台时,全场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张丹的勇气征服了人们,让全场所有观众感动,让电视机前每一位中国人感动,让全世界的观众感动。“龙的传人”创造龙的奇迹。
(1)中国运动员的身上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这种精神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力量?为什么她们能够“让全世界的观众感动”?
(2)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你是否也遇到过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下一页查看>>>高中人教版政治试题答案
高考政治大题按答题要点给分的关键就是让阅卷的老师看到你的答题要点。因此,在做政治考试的非选择题时,可以把论述的内容当作文章来写,把观点凝练在首句,然后再展开论述。
2023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模板及套路是什么1、高考大题答题的关键在于套路,答法很活,首先是答题格式的问题,最好是分点答,1、什么什么;2、什么什么。前面标个数字1234,作为区分,这样老师很容易看清,也可以作为拿分的依据;另,可进行总分总的答,从正反两方面来答。
2、套话怎样去写的问题。从现在开始就可以准备了,高考政治试题大题大的方向无非就是那么几个,经济方面的,比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两个坚持,三个转变。……
提到高考政治经济方面的大题往往也可以和科技扯上关系,比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发展日新月异,科技的发展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写到这也可以联系上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使用排比句,很有气势。高考政治答题答题时还是要具体的问题具体的去阐述。
2023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技巧整理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根据题目的要求恰如其分地引用、组织某方面的知识,做到有的放矢,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
高考政治大题答题依据关键词,直接调用(关键词本身是学科基本概念,则直接调用)
把握知识联系,联系调用(依据关键词,通过演绎、推导,找到可用知识)
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概括具体信息,归纳调用(关键词比较具体,与学科理论不能直接对应'则先归纳再调用)
高考政治大题答题依据设问,有效调用(知识调用要根据设问的要求,有的放矢地调用,反对盲目堆砌和过度引申)
高中政治的考试题型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选择题当中有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以及多项选择题。要想政治拿高分,选择题尽量不要丢分。做政治的选择题可以使用排除法。先看题目选项再看题干内容,然后快速运用排除法得出正确的答案。
2023高考政治选择题答题方法1、答题基本要求“四审五排法”
四审:
①审题干:把握关键词(时间、方位、主要、核心、根本等)明确题目主旨意思
②审设问(正向或逆向选择)
③审题枝(正确或错误)
④审题干与题枝的关系
五排:
①排谬法(排错法)
②排异法:观点正确,但与题干无关
③排重法:与题干意思相同,重复的题枝
④排倒法:因果关系颠倒的题枝
⑤排乱法:题枝的共性或个性,与题干共性或个性不符的题枝
例:我国现阶段,阶级斗争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是因为(DGH)
A、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已经消灭(排谬)
B、国际竞争的重点已经转向综合国力的竞争(排异)
C、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排重)
D、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已经消灭
E、我国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排倒)
F、地主阶级已经被消灭(排乱)
G、我国的阶级结构已经发生根本变化
H、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
2、注意几种特殊的选择题
I组合选择
此类题目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可以确定候选项中有些应该选或应该不选。在四个选项中,包含有不该选的内容可以排除,不包含有该选的内容的也可排除。(即排误与选对相结合)。
II反向选择题
此类题目的题干设问常为“下列理解错误的有”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III、辨析型选择题
此类题目一般以引文、漫画等作为材料。引文的内容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漫画往往带有讽刺性。该类题型注重考生的理解和判断能力。考生要能够理解引文或漫画中的人物出现的错误是什么?原因又是什么?要特别注意:
①如果题目的“设问”考查对引文或漫画的理解,那么判断一个选项选与不选并不是以这个选项正确与否为依据,而是以该选项的观点是否蕴涵在材料中为依据。即使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也可能选;
②如果题目的“设问”考察分析引文的作者或漫画中的人物错误及其原因,请注意是站在“我们”的角度,还是站在材料作者或漫画中的人物的角度,这是有区别的。
IV、不定项选择题
此类题目判断选项是否入选的标准是:在正向选择的情况下,该选项说法错误的不选;观点正确,但与题意无关的不选;与题意有关,但不符合题目设问具体要求的不选。注意,在不定选中即使仅与题干中某层意思吻合,也可能入选。特别要题干最后的设问性表述。通过上述思考仍不能排除的,应该入选。
高中政治选择题答题窍门1、使用排除法做单项选择题
先看题目选项再看题干内容,然后快速运用排除法得出正确的答案。大家都知道,选择题是一种客观题,每个题目都会有唯一的正确答案。我们常说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更难,命题人在命制选择题的时候,也会遇到同样的难题。
因为命题的时候不能超出大纲,更不能出偏题、怪题,那么在这种范围的限定下,只能是通过变换选项来考了。具体来说,政治考试的选择题选项主要会运用偷换概念、张冠李戴、绝对化、肯定语气、重复题干等形式设计答题选项。
因此,在做政治考试中的选择题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排除法。即把与题干完全不相干的选项排除,把与题干意思完全一样的选项排除,把绝对化、肯定式的选项排除,最后就可以快速得出正确的答案。
2、常识道理思维做不定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尽可能把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都选上,是做这类题目的技巧。比如说一个不定项选择题有4个选项,如果你觉得每一个选项都基本符合题目要求,但是你又不确定的时候,那就毫不犹豫全部选上。
这里要特别注意,不定项有可能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也有可能全部都是正确的答案。这是整个政治考试中选择题部分最难的地方,要学会运用常识道理来解答这些题目,再结合排除法就可以基本得到正确的答案。
对于多项选择题也是如此,多项的概念就是至少有2个以上的正确选项,所以在做题的时候千万别忘记了。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2023年政治试卷题型 政治综合题及答案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2023年政治试卷题型 政治综合题及答案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本文标题:2023年政治试卷题型 政治综合题及答案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150173.html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3年政治试卷题型 政治综合...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3清明节网络祭扫活动方案 ...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京东6月香港上市了吗 京东今天...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常熟官方发布 常熟昨天发生了...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dior男士包 dior新款男包的文...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临沂6月购车券怎么领 临沂6月...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6月适合去云南旅游吗 6月适合...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铝板能不能折弯 6082铝板能不...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4年信鸽比赛时间 2024年信...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清明节相关英语 清明节有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