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清明节居家手工活动方案 清明节居家手工活动图片的文章,本文对文章清明节居家手工活动方案 清明节居家手工活动图片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1、在细线长条的橘黄色皱纹纸的一边贴上双面胶。
2、然后把另一边用剪刀剪成流苏状。
3、接着将细铁丝从中间对折。
4、然后将纸铁丝卡在流苏中间。
5、接下来在把花心卷完。
6、将白色皱纹纸剪成长条状。
7、将白色皱纹纸其中一边粘上双面胶。
8、白色皱纹纸里面也是剪成流苏状。
9、将白色的花瓣围着花心绕。
10、用绿色胶带把花的下半部分包好。
11、整理一下花瓣,让花瓣弯曲。
12、这样纸花就做好了。
孩子做手工的好处:
1、丰富孩子的童年生活。手工制作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学习东西,还可以丰富他们的生活,让他们的童年充满欢乐。
2、促进生理机制发展,在手工制作过程中,孩子们要调动所有的感官,不仅是左手和右手的协调,还有手和大脑之间的协调。通过实践练习,会有感性认知,从而促进大脑的进化。
3、增加大脑容量,根据国外的一项研究,小时候多接触艺术类的活动(手工、绘画、音乐等)能够提升大脑的容量。
4、提升手脑眼协调能力,精细的动作不仅可以增加手的灵活性,还可以提升手部大脑和眼部的协调能力。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儿园清明节手工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铭记烈士们为解放国家和民族而不惜牺牲生命的大无畏的英勇事迹,向烈士们学习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
2、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严谨治学的态度,发奋学习的精神,大胆创新的意识,使学生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3、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准备:
事先进行地形勘察,了解山路情况。
班级准备:
1、让家长了解此次活动和意义
2、幼儿带好水、小零食,穿简便的衣服、鞋子,便于步行和登山
3、人手做一朵小白花
4、进行安全教育
过程:
一、谈话,知道4月5日是清明节,初步感受清明节的习俗。
二、出发前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引导孩子遵守纪律,提高出行的安全意识。
三、步行至戚家山,登山到山顶烈士墓前。
四、祭扫烈士墓
1、了解烈士的光荣事迹
2、向烈士献花致敬
3、全体肃立,向革命先烈默哀
五、休息,吃点小零食
六、踏青:欣赏戚家山的春景、留影
七、整队回幼儿园
八、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
1、9:00准时在操场集合。
2、出发前注意清点人数,活动结束后也要清点好人数。班主任和带班老师、阿姨跟好队伍,保证幼儿安全。
3、扫墓期间,全体师生严肃认真,不讲话,不嬉戏,不追逐,不喝饮料,不吃零食。
活动目标
1、组织幼儿去扫墓,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
2、培养幼儿了解我国的烈士,尊重烈士的情感。
3、教育幼儿爱国爱家,珍惜今天的和平且富裕的幸福生活。
4、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5、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白纸
2、线
3、彩笔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知道4月4日是什么节日。
教师介绍:4月4日是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同时还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在清明节这一天人们回去扫墓,缅怀先烈,祭奠祖先。
2、引导幼儿知道为何人们会在清明节这一天去扫墓。
教师介绍:清明节天气变暖,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在这草长莺飞的时节里是非常那个适合出门踏青郊游的。因此这一天也很适合去陵园墓地扫墓,也很适合组织开展清明节扫墓活动以及缅怀革命先烈等活动。
3、教师组织幼儿集体手工制作清明节花圈。
(1)教师扎一个小型的竹圈,然后写上挽联
(2)幼儿用白色的纸做小花,然后将这些白色的花粘贴在老师制作好的竹圈上面,然后再贴上挽联。
4、教师组织幼儿去扫墓。
(1)在扫墓之前,教师先给幼儿讲解注意事项
(2)扫墓的过程中要严肃不要讲话不要打闹,要表示自己对先烈的尊重
(3)教师选出两名力气大、体力好的幼儿抬着小花圈,其余的幼儿排着队出发。
一、指导思想:
清明节是国务院规定的法定传统假日,同时也是被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清明节是中国人继春节后又一个重大的节日,我国祭拜祖先从古有之。国家实行清明长假,有着很重要的精神文明教育意义。孩子通过纪念革命先烈、祭奠逝去亲人,祭祀华夏始祖,可以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民族凝聚力,增强孩子热爱环境、保护自然的意识,这也使文化习俗焕发新的时代文化精神。因此,幼儿园为了进一步落实和加强对幼儿的道德教育,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我园结合清明节这一节庆教育的契机,组织题为“敬、孝、礼”的清明节系列活动。通过活动,教育孩子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教育孩子“敬怀先人、孝敬长辈、礼貌待人”,度过一个有意义、充实的清明节。
二、活动内容:
1、搜集资料,了解清明文化(最后选取孩子搜集到的材料制成展板交流)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清明节作为我国的法定传统假日,有着其悠远的文化内涵,通过资料的收集等,让孩子逐步了解清明的文化习俗,从中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与丰富内涵,增加孩子的'文化知识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1、清明节的由来
2、各地的清明节习俗
3、有关清明节的传说、故事
4、了解清明期间的各种春游活动
2、组织教师谈谈自己对清明节各种习俗的感想。有哪些是作为文化传统可继承的,哪些是封建迷信活动应破除的?
3、清明节亲子“四个一”活动:
(1)参观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开展一项清明节民间传统习俗活动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这里提供一些习俗活动供参考:
A、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B、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C、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D、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3)诵读一篇与清明有关的诗篇或文章
(4)收看一个关于清明节的电视节目
三、总结交流:领悟清明,升华爱国情感
文化的根在于传承,清明节留给孩子的感受是丰富的、个人的,只有通过交流总结,才能形成一种班级文化,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
安排以下总结交流内容:
1.以“清明”为话题撰写文章。
2.以班级为单位出一块“清明节”主题展板。
展板内容:孩子收集到的资料及其在清明节期间的活动照片、优秀文章等。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知道清明节是几月几日。
2、让幼儿通过各种活动,了解清明节的意义。
3、了解民族的传统风俗,体验春天的美好。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准备:
录象、图片、纸花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让幼儿知道清明节的日期。
二、引导幼儿观看录象,体验清明的气氛。
二、.教师讲解清明节的意义。
1、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 免要荒芜,需要整理;
2、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
3、为怀念 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三、组织幼儿.制作小花。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烈用生命为我们换来的。为了纪念他们,今天我们一起来为我们的烈士们制作小白花来缅怀他们。
四、教育幼儿爱祖国。
一、设计意图
在一年当中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其清明就是春季中的节日之一,但是小朋友们对清明节了解多少呢?以下就让我们以清明节为主题探讨下有关四季中的节日,及了解清明节的由来!
二、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节是纪念祖先的日子,大家都会为祖先们扫墓;
2、知道清明节的由来;
3,扫墓时应该注意安全事项。
三、活动预备
展示有关清明照片
四、活动进程
(一)看图讲讲
1、演示画面一,看到这个图形你看到了甚么?
小结: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大家在扫墓。
2、演示画面二,现在,你们知道清明节是怎么来的吗?
教师讲解小结
3、演示画面三,扫墓是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4、从文字上看,清明多是甚么意思?
5、今天老师预备了很多图片,请小朋友来找一找,哪些与清明有关?幼儿分组商讨。(再现与迁移已有经验:咏柳、游园不值、清明时节等古诗)。
6、小结:清明不但是春天的节气还是春天的重大的节日,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踏青到大自然的怀抱,享受着春天温顺的天气和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感谢先烈、先人给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
(二)视听欣赏,感受传统艺术。
1、清明这个节日在中国古代就有了。中国古代的人不但用文字、古诗记载了清明,还用绘画的方式进行了记录。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中国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名画,你们想不想看看那时清明节的热烈场面?
2、幼儿欣赏清明节时发生的安全隐患事件
3、发问:有甚么感觉或?(帮助幼儿简单理解画面内容)
五、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古诗《清明》,感受其古诗内的基本内容,初步理解古诗的内容,想象故事内描写的画面。
2、激发幼儿对本次清明节活动的参与兴趣和学习兴趣,激发幼儿对吟诵古诗的兴趣。
3、通过学习古诗《清明》,了解清明节的习俗以及清明节的日期等。
二、活动准备
1、古诗《清明》
2、清明节PPT
3、与清明节相关的资料和图片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PPT,出示第一张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讲述一下在图片中你看到的景象。
(1)教师问:刚才我们欣赏的图片中有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2)现在老师再请大家看下面一张图,请告诉老师你在图片中看到了什么?他们正在干什么?而此时的天怎么了?
(3)幼儿答: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和一个老人家,他们在问路在说话,此时天上这下这雨。
2、教师播放古诗《清明》的相关图片,引发幼儿联想季节,引出本次的主题,清明节。
(1)春天到了,四处一篇绿色生机,花儿开了小鸟在唱着歌,而在春天还有一个重要的节日,那就是清明节。
(2)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人们在清明节这一天要干什么吗?
(1)教师播放古诗《清明》,幼儿安静观看。
(2)老师边播放古诗,一边讲解古诗中的人物和景象,引发幼儿的回忆。
(3)教师朗诵故事并给幼儿讲解其中的内容和理解。
4、教师带幼儿一起学习古诗,从故事中了解清明节的相关习俗。
(1)教师有表情的,生动的有节奏的给幼儿朗诵一遍故事。
(2)教师朗诵第二遍,幼儿可以小声跟读。
(3)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跟着老师一起朗诵。
四、结束部分
请小朋友回家之后将今天学习的故事朗诵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五、资料参考
古诗: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的风俗很多,一般的人们会放风筝、插柳等,今天我们要讲解的是清明节荡秋千,荡秋千大家都知道吧?通过本次幼儿园教案让孩子们学会荡秋千,并认识清明节荡秋千的意义,让清明节的意义更深入孩子的内心。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增进其身心健康;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2、让幼儿了解秋千的来历。
活动准备:
在幼儿园内用木头、绳子、踏板架一牢固的秋千,“熊猫荡秋千”的挂图。
活动过程:
1、出示“熊猫荡秋千”的挂图,引出课题。教师边出示挂图边问:“小朋友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清明节)
“节日里,动物园里的小熊猫也玩起了有趣的游戏,它们在干什么?”(荡秋千)
2、介绍秋千的来历。
让幼儿知道秋千是我们的祖先借以攀树取食和避兽宿息的一种工具。后来演化为秋千活动。
3、介绍秋千的玩法,引起幼儿的兴趣。组织幼儿荡秋千。
①两手握绳,坐或站在两绳之间的横板上。
②当站着荡时,两腿并拢,并屈膝前荡;坐着荡时可有人在后边将秋千上的人往前推。
③要求幼儿排成一路纵队站在一旁,每人荡2—3分钟,荡过的小朋友站至队尾。教师边指导边表扬表现勇 敢的小朋友,鼓励胆小的幼儿。
4、命题画:“小猴荡秋千”。
画出小猴荡秋千的各种姿态。
总结:秋千,古字两字均有“革”字旁,千字还带走字,意思是揪着皮绳而迁移。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高处的食物,在攀登中创造了荡秋千的活动。最早称之为“千秋”。传说为春秋时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
活动目标
1、体验音乐与古诗词的意境,学习在音乐的伴奏声中有节奏地吟诵古诗词,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作品。
2、探索用动作表现音乐内容,愿意与同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进行表演。
3、尝试根据古诗情境进行绘画。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1、幼儿在语言活动中已经会吟诵《清明》这首诗歌,并对清明节有一定的认识。
2、材料准备:《清明》图片,音乐,纸,颜料等
活动过程
1、在情境中创编动作,初步用动作表现诗歌《清明》
师:你们知道古诗里描绘的是哪个季节吗?猜猜诗人杜牧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评:古诗对幼儿来说是比较难以领会的,因此我决定用音乐,动作来帮助幼儿更好的体会古诗的含义)
2、按节奏吟诵《清明》
(1)教师朗诵《清明》,同时出示图片,幼儿欣赏。
(评:在第一个环节中大部分使用听觉帮助幼儿理解,而在这个环节中我追加了视觉,运用图片帮助幼儿,更上一层楼。)
(2)教师再次示范朗诵歌词,并以稳定拍的节奏配合拍手,幼儿跟随教师按稳定拍的节奏拍手。
(评:稳定的节奏帮助幼儿稳,准地熟悉古诗。)
(3)引导幼儿结合稳定拍,进行歌词的朗诵,注意重拍的运用。
(4)教师用动作提示,与幼儿进行歌词的对答,教师说前半句,幼儿对下半句。如,教师说“清明时节”,幼儿接“雨纷纷”,以此类推。
(评: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幼儿重复学习,记住古诗)
(5)幼儿跟着音乐完整地朗诵,吟唱歌词。
3、根据理解绘制图画
幼儿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画出他们想象中的《清明》图
(评:这个环节是自主性比较强的,希望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意愿,用画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4、交流欣赏
幼儿介绍和欣赏小朋友的图画,加深对《清明》的理解。
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活动目标
1、了解引起山林火灾的原因以及山林火灾的危害。
2、知道山林防火的重要性,提高防护山林火灾的安全意识。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引起山林火灾的原因以及山林火灾的危害。
活动难点:知道山林防火的重要性,提高防护山林火灾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山林在燃烧的图片或影
2、引起山林火灾的图片或影
3、山林火灾引起严重后果的图片或影像
活动过程
一、观看山林在燃烧的图片或影像,引出山林火灾。
1、什么是山林火灾?
2、说说山林在燃烧时的火势情景。
二、结合图片或影像,了解引起山林火灾的原因以及山林火灾的危害。
1、你知道为什么会发生山林火灾?
2、山林火灾会引起哪些严重后果?引导幼儿用语言讲述自己看到的场景。
三、组织幼儿讨论山林火灾的防护,对幼儿进行护林防火安全知识教育。
1、怎样才不会引起山林火灾?
(1)清明节扫墓时,要特别注意在燃烧的香烛纸钱,防止火星吹到其它地方引起火灾。
(2)不能在山上点火、玩火。
(3)不能在山上把放烟花炮仗。
(4)不要私自在野外进行野炊、烧烤等活动,以防引发山火。
2、看见山林出现着火现象了,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讲述救火防火小故事,激发孩子从小养成爱森林,爱自然的好习惯。
创意手工寄思念:
活动一:戴柳祈福。
去柳树底下收集各种颜色大小的柳叶,回家后整理干净。(请勿直接折断正在生长的柳叶枝条哦~)
选择鲜嫩的柳叶放在一张干净的纸巾上,仔细地捶打,让它的颜色和轮廓出现在纸上。
采集注意事项:树叶的采集要系列化,即每一种形状、颜色的树叶都能形成从小到大逐个渐进的序列。这样能保证制作时有充分选择的余地。同时也要收集一些花叶、花籽与梗等。
1.柳叶拓印。
2.树叶拼贴画。
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不妨带着孩子去户外捡拾一些吹落的柳树叶,发挥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来一场乐趣无穷的树叶拼贴画大比拼吧!无论是风景、动物还是身边的器物,都可以哦。
活动二:风筝寄哀思。
清明节不仅是“缅怀的节日”,还是“生机的节日”。制作风筝,有趣而充满活力。
在卡纸上画出风筝的雏形。沿形状剪下,一次性筷子垂直交叉,分别固定风筝四角与一次性筷交叉点。
最后将绳子一端固定在交叉点,另一端系在手柄上,风筝就做好了!
活动三:折只菊花寄哀思。
清明节扫墓祭祖是由来已久的传统风俗。许多地区的人们有在清明节前后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如今平安祭祀、绿色祭祀的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追捧。不妨做一只“小菊花”来缅怀先烈、遥寄相思吧!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清明节居家手工活动方案 清明节居家手工活动图片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清明节居家手工活动方案 清明节居家手工活动图片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本文标题:清明节居家手工活动方案 清明节居家手工活动图片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148465.html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清明节居家手工活动方案 清明...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4春季高考专业目录 2024春...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发色推荐2023显白 发色推荐202...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清明节免费高速免费几天 清明...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清明节传承的句子有哪些 清明...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4软装展会杭州 2024软装展...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陕西高考生2024年人数 陕西高...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手工绘画清明节教案中班 手工...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宝藏歌曲2023 宝藏歌曲在线听...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徐州清明扫墓公告 徐州祭祖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