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春节浙江还有公交吗今天几点 春节浙江还有公交吗今天开通吗的文章,本文对文章春节浙江还有公交吗今天几点 春节浙江还有公交吗今天开通吗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①刚建国时期——新旧交替,革命特色
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当时人们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晚年的孙中山经常穿的服装在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中间显得格外突出,人们把这种服装称作中山装,并把它的款式与孙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则联系在一起,比如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袖子上的三颗纽扣则代表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中山装成为国民革命的象征,实际上国民党早已叛变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将近20年。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民的普遍选择。开国大典时,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集体亮相,毛泽东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中山装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瞩目。男性穿中山装,显得庄重、精神。中山装十分正统,上衣的纽扣很多,四个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样式过于呆板,缺乏创新。后来演变成经过一定改进的人民装。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种来自苏联的双排扣制服——“列宁装”,在参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来。它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样式为西装开领,双排扣,各有三个纽扣,腰中束一根布带。这款服装后来竟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时装”,其中,革命女干部几乎是人人必穿列宁装,以显示其革命。
②改革开放前——朴素单调
50年代的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年轻姑娘们曾一度爱上了男式背带工装裤和格子衬衣。1956年,三大改造开始轰轰烈烈的进行,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了。从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受欢迎的服装。布拉吉裙在中国的流行,得归功于一位苏联的领导人。这位领导人来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的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女性应该人人穿花衣,以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于是,色彩鲜艳的布拉吉裙成了各大中城市最亮丽的风景。
在讲求勤俭的年代,美丽的服装大多是家庭制作而来。巧手的姑娘和母亲们按照画报上的服装裁剪式样,自己动手,使军装变得合身,棉布衬衣变得漂亮。而此时的中山装成为中国最庄重也最为普通的服装,那时拥有一套毛料中山装是令人羡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装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两支钢笔,则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表现。后来,有人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了款式更简洁、明快的“人民装”、“青年装”和“学生装”。还有一种稍加改进的中山装,就是将领口开大,翻领也由小变大,很受人们的欢迎。当时,共和国的领袖毛泽东就特别喜欢穿这一款式的中山装。以后,国外有人便将这一款式的中山装称作“毛式中山装”。从那时开始,中山装的流行持续了近30年的时间。
60年代初期,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三年自然灾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减产,棉布定量为每人21尺。人们买服装、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赃,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篇一样、季节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装样式也更通行了。一位漫画家曾经形象地描绘出“人人一身蓝”的情景。
“文化大革命”时,拥有一套军装是那个年代无数年轻人的理想。青少年喜欢穿一身草绿色的军装,头戴草绿色军帽,肩挎草绿色书包。这一身在当时来说可算是很奢侈、很有派头的了。当然,艰苦朴素还是那时最主流的时尚。为了表现自己的艰苦朴素,有人甚至将新买的衣服在水中做旧,或者在并未被损坏的衣服上打上几个补丁。这种今人看来相当可笑的行为,但在文革十年中盛行一时。当时的顺口溜是这样说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还有一首歌,也同样飘荡在建国初期的大街小巷:勤俭是咱的好传统呀,社会主义建设离不了,离不了……
但是,即使在色彩单一的年代,人们的爱美之心也依然会流露出来,一位摄影师把这种流露称之为“挡不住的春光”,这种自然而然传递出的美的追求,是一个时代留在人们脑海中深深的印记。
③改革开放以来——丰富多彩、时尚个性
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8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年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色彩也从单一的蓝色灰色变得五颜六色。当时上映的国产故事片《庐山恋》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影片。久违了的爱情故事,加上片中女主角新颖的时装,都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她在影片中换了多少套衣服,成为当时年轻人讨论的热门话题。这一时期,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衫成为时尚,很多人看不习惯,但年轻人却从中找到个性和自我的感觉。
1981年成立的中国大陆的第一支时装模特队成立,尽管当时只以“服装广告艺术表演班”的名义招生,但令举办者感到意外的是前来报名的人数是预计的四倍。三年后,这支表演队出访欧洲,引起了轰动。西方舆论惊呼:“毛泽东的孩子们穿起了时装!”来自中国的时装旋风,带给世界一个开放的新形象。
1984年,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在美国洛杉机奥运会上实现“三连冠”的时候,北京流行起了运动装。色彩鲜艳的运动装成为爱美的人们首选服装。人们几乎随时随地地穿着运动服,甚至还成为了学生的校服和工人的厂服。
90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人们的服饰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
从服装的变化上,我们看出了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内心观念的转变。服饰的变化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以往的“从众”心理到“追求个性”。服饰的变化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表现。
2、日益丰富的饮食
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
①刚建国时期——生活贫困,食不果腹或粗茶淡饭
②改革开放前——很有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粮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50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全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采取凭证定量售粮办法,粮票出现了。北京从1960年8月起全市饮食业实行凭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制品、蔬菜也实行限量供应。这一时期票据种类繁多,除了粮、油、布票,还增发了补助豆票、糕点票、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票、节日补助油票,有些地方还发放过煤球票、冰棍票、烟酒糖票、豆腐票。在票证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质短缺的时代,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才能凭票购买一些糕点糖果、干货果品,而且分量都极少。
提问:书上112页人们为什么要使用票证?
生答: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蔬菜紧缺,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以胡萝卜充饥。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营养,人们都有些浮肿。
③改革开放以来——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
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1993年5月,北京最后停止使用粮票,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一些象征短缺经济的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继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
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动脑筋”: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为什么如今成为餐桌上的美味呢?
生答:因为过去人们食物匮乏,只有野菜和粗粮,人们为解决温饱并无选择。现在食品供应丰富,人们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人们注意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和选择绿色食品。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
3、面貌一新的居民住宅
①刚建国时期——居住条件极差
城市居民的住宅大多面积小,设施简陋。如北方的大杂院,南方的亭子间等,十分拥挤杂乱,屋子小得给人以压迫感。农村里,北方内地多为土坯房、窑洞,南方多住茅草房,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人畜有时混居一室,卫生条件差。
②改革开放前——不断改善,但居住条件仍较差
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建国初的破旧民居。一片片鱼鳞状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部很少有装修,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
③改革开放以来——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老式的普通民居已经不能满足人民居住的需要,于是新型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楼房鳞次栉比,犹如一座新城。
北京从1998年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为危改居民和北京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买得到、住得起”的选择。通过经济适用房,人们理解了什么叫“破旧立新”。一大批居民走出没有厨房、厕所,没有上下水道的老房子,搬进房屋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方便的新楼房。
今天,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当我们登上高楼远眺城市流光溢彩的景色时,也可以体会到古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修也成为热点,风格多样的装修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体现了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
4、四通八达的交通
①刚建国时期——交通不便
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电车、汽车比较多见,黄包车,自行车是比较普遍的代步工具。在一般的中小城市,有少量的自行车和人力车。而农村里,北方有马车、人力板车,南方有航船、牛车,步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
②改革开放前——有所改善,但以自行车为主
“一五”计划期间兴建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新藏、青藏、川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国家整体交通水平有所提高。
改革开放前,城市的交通资源极为有限,人们出行除了用双脚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车和自行车了。但是公交线路少,车厢经常拥挤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当然是自行车,中国曾被称作“自行车王国”,可见人们对于自行车的依赖。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③改革开放以来——交通条件明显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增长很快
在80年代末的中国,出行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买票难,乘车难,运输难。因铁路运输能力的不足,当时的铁路客运量每天超载50%,高峰时超出100%,每天有80万人站着乘火车,而全国每年积压的物资则高达1亿5000万吨,南北运输的缺口达6000万吨。
在民国时期,贯通南北的大动脉是京汉铁路,而时代的进步使得它已经满足不了人民的需求。1992年中央作出果断决定:京九铁路三年开通,并且京九铁路的概念已经更新,南端的终点由江西的九江延长到了香港九龙。1993年5月2日,建国以来兴建的规模最大、投资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铁路干线开工了。1995年11月16日上午,京九铁路全线铺通。1996年9月1日,比原计划提前四个月,京九铁路实现全线开通运营。这条钢铁大动脉跨越九个省市,缓解了南北运输的矛盾,解决了铁路运输的瓶颈问题;它把即将回归祖国的香港和北京连接在一起,维护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它穿过多个革命老区,给老区人民带去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高速公路是一个国家交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标志。高速公路的拥有量,也成为衡量经济发达程度的一项指标。1984年12月,沪嘉高速公路开始在上海兴建,并于1988年10月31日建成通车。这是我国第一条全线通车的高速公路,从此掀开了我国公路建设史上新的一页。除了跨省高速公路之外,全国许多省区都在地区内修建中短程高速公路,形成覆盖全国的高速公路网。同时应该指出学生,便利的交通也带来了城市发展中的环保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环境污染和交通阻塞问题。要求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撰写文章《我看城市交通》。提醒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重要性。
现在我们看到现代化大都市的道路可谓是生机勃勃,人群涌动,车流穿梭。这些交通工具也花样繁多,公交路线增多、设施改善(不仅有普通公交车,还有较为先进的豪华大巴、双层巴士,车内还安装了空调、移动电视);出租车招手即是,私家车也屡见不鲜,地铁、轻轨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现。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发现出行的来回行程已缩短,道路也变得越来越通畅了……人们的交通观念也大为转变,假日旅游增多,国内游、出国游开始由观光型走向休闲度假型,并且出境旅游变得越来越平民化,选择也越来越多,而且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个性化旅游悄然升温,人们放松心情度假,开始真正享受旅游带来的乐趣.
祖国60年的变化
弹指挥间、沧桑巨变,6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亿万人民艰苦创业,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着强国富民、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当今之中国,到处充满勃勃生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60年来,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华夏儿女们安居乐业。青藏铁路,一条几乎不可能的铁路,中国人民做到了;火车多次提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奥运场馆建设,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举国上下一片欢呼雀跃……中国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着一个又一个壮举!
60年里,中国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文明古国成为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1998年,南方特大洪水,淹没了许多楼房,淹没了许多人民,却淹不灭中华儿女的爱心;2007年年底,当春节来临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雪灾,阻碍了人们回家的道路,却阻碍不了中华儿女救灾的决心;2008年5月,里氏高达8.0级的汶川大地震一度牵动了世界各地的心,地震震倒了一座座楼房,震碎了一颗颗逝世者家人的心,却震不倒中华儿女突破重重困难的热情。我相信,再大的困难除以13亿,会变成小小的烦恼,再小的帮助乘以13亿,会变成大大的扶持。炎黄子孙会手挽手,心连心,克服一切困难!
60年来,中国的航天事业迅速发展,中国在历史
浙江省温岭市春节期间城乡公交会放假吗?春节当天放假
那肯定是虹桥机场到西塘方便。浦东机场造在乡下,春节属于国定节假日,所以要收票的。具体可以参考一下我这篇攻略哦。
2012最新西塘旅游攻略
序言:
这是我上传的第三篇西塘旅游攻略了,前两篇浏览量都很大,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没上过首页,真是郁闷,这次我一定要好好表现,做到有图有真相,让我的攻略上首页。
由于西塘旅游局最近对旅游区的改革比较多,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对我的攻略做一次升级,用最全最新的信息,来帮助每一位游客朋友。
如果你想去西塘,准备去西塘,那你可以收藏我这篇文章了。
如果你已经去过西塘了,那你还是可以收藏这篇文章,因为西塘是一个你去了还想再去的地方。
正文:
一.简单介绍一下西塘:
西塘地处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自从阿汤哥的《碟中谍3》开播之后进入旅游鼎盛时期,现在是国家4A级旅游区。西塘规模不大,选择自助游1-2日即可深度游玩。
二.如何到达西塘
1.从上海到西塘:
(1)铁路(不推荐):上海每天有8辆高铁会经过嘉善火车南站,但是由于管理问题,嘉善火车南站没有公交车经过,火车站门口遍布黑车,从嘉善火车南站到西塘坐黑车的话费用在每位20元左右。
(2)公路(推荐):上海南站(柳州路的)每天有12辆大巴直达西塘汽车站,最早7:10,最晚17:54,基本每小时一班,票价是每人32元,行程60分钟左右。上海汽车总站(中兴路1666号)每天有8辆大巴直达西塘汽车站,最早7:20,最晚18:30,票价32元,行程90分钟左右.
(3)自驾游:自驾游没什么路线选择,导航一开就可以了。
2.从杭州到西塘:
(1)铁路(不推荐):杭州每天有10辆高铁经过嘉善火车南站,不推荐理由同上。
(2)公路(推荐):杭州九堡客运站每天有4辆大巴直达西塘,票价39元,车程2小时左右。
3.从嘉兴到西塘:
嘉兴汽车北站坐K152公交车直达西塘汽车站,票价6元,行程60分钟。不推荐转车,不过如果嫌挤公交车麻烦,可以直接选择打的,费用在100元左右。
4.嘉善到西塘:
嘉善客运总站坐K215,K216公交车直达西塘汽车站,票价2元,行程40分钟。
嘉善火车站坐K210公交车直达西塘汽车站,票价2元,行程40分钟。
不喜欢挤公交车可以选择打的,费用40元。
5.苏州到西塘:
苏州北广场和苏州南站明天分别有6班大巴开往西塘,间隔2小时,票价32元,行程60分钟左右。
6.从南京到西塘:
南京长途汽车东站每天14:40分有一班开往嘉善客运总站的大巴,票价97元,然后按照嘉善到西塘的路线即可。
7.其他地区的朋友可以自己选择先到以上几个城市之一,然后按照路线到达西塘。
三.门票(请仔细阅读,这里有重大改动)
西塘旅游局决定从2012年5月7日开始,实行每日收票制度,也就是说以前周一到周五不收门票的情况已经不存在了,而且收票时间也发生了变化,分为自助游和自驾游两种。
1.自助游(坐汽车到西塘)收票时间是早上8点到晚上4点,如果你想在这段时间之内进入景区,那么只有买门票或者找黄牛2个方法,当然找黄牛本身就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利弊之处请大家自己衡量,黄牛带人进景区一般是20元左右。
2.自驾游收票时间是早上8点到晚上8点。
3.逃票,逃票方法比较简单,但是不便公开,有需要的朋友可发站内信给我,我尽力回复大家。
门票类型
现在西塘门票分为两种,一种是联票,100元一张,包含整个景区内的11个小景点(这11个景点的具体游览路线,我会在文章最后为大家一一盘点)。
还有一种是单票,也叫做夜游票,50元一张,不过大家要注意了,夜游票只有在下午三点以后才开始出售,也就是说你在下午3点之前进入景区只能买100元的门票。
游船票
既然说到了门票,那么将游船票一起说明了,游船票也分2个时间段
周日-周四,有当日门票的散客,20元每人,包船费用150元每船。无当日门票的散客30元每人,包船费用200元每船,每船限坐8人。
周五,周六,国家法定节假日,有门票的游客费用与以上完全相同,无当日门票的散客40元每人,包船费用280元每船,每船限坐8人。
游船开放时间分为日游与夜游,日游时间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夜游时间从下午5点到晚上8点半。推荐夜游,西塘夜景比较美,白天过于喧闹。
游船路线有3条,游客朋友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自行选择,游览时间均在30分钟左右。
四.住宿
在西塘,住宿的选择是很多样的,从高档的星级酒店到民居改造的客栈,各种价位的都可以找到。所以在西塘住宿一般分为3类
正规酒店,西塘的正规酒店比较多,价格也不贵,与城市中的酒店没什么区别,只是住宿条件很一般,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西塘假日酒店(三星级),凯迅大酒店(涉外两星级)。
临水客栈,临河客栈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就是风景好,不论清晨或者夜晚,打开窗户就能看到西塘美丽的景色,占尽地利条件,缺点就是临河的客栈一般都是老房改建的,房间比较小,隔音比较差,夏天的时候蚊子有点多。
不临河客栈,同时也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临河客栈一般处在西塘的小弄堂里,比较安静,早晨不会被吵醒,设备也一般比较新,房间的设计布置很有特色。缺点么,显而易见,没有无敌水景的衬托,跟住在家里没什么区别。
雕花床和普通床的区别,这个我没办法用语言描述出来,等文章的最后会有我的照片贴出,朋友们自己对比一下吧。
在价格方面,在正常工作日,客栈的价格在100-300元之间,但是到了周末或者节假日,翻几番是很正常的事情,还有就是临水和不临水在价格方面差距并不大,所以各位游客朋友还是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来选择最适合的地方比较好,记得要货比三家哦。
五.小吃
终于说到我最喜欢的吃了,来到西塘不吃东西,那实在是太亏了,但是如果你只为吃而来,那么西塘的小吃肯定会令你失望透顶,不是说西塘的东西不好吃,只是在原材料一般的情况下,很难出现令人惊艳的美食,不管好不好吃,我都会为大家盘点一遍西塘的特色小吃。
1.西塘管老太臭豆腐,这个是西塘最著名的小吃了,山寨冒牌遍布西塘的角角落落,而且味道也参差不齐,不过根据我多方打探之后,了解到最正宗的管老太店铺在石板路,据说是管老太的儿子在经营,不过非常不幸,石板路属于景区外,所以想买到正宗的管老太臭豆腐是要出景区的,所以大家自己看着办吧,价格都是一样的,5元一盒,一盒六块。
2.芡实糕,西塘老牌土特产,基本上所有的游客都会带一点回家,有很多不同的口味供选择,味道还算不错了。比较著名的是一线天糕点,位于西街。以及森林芡实糕和曹记糕点,位于塘东街。价格一般是10元一盒。
3.西塘小馄饨,最有名的莫过于陆氏小馄饨啦,位置在西街最东端的广场上,不过本人觉得味道也就那样啦,最主要的是,它居然又涨价啦,现在价格是6元一碗,想吃便吃,不吃也无所谓的,不过我这次去西塘发现,陆氏小馄饨店里的酒酿小圆子很好吃,5元一碗,大家可以试试。
4.西塘豆腐花,西塘著名小吃之一。在永宁桥边上有钱氏豆腐花的小摊,味道还可以的,但是也涨价了,现在5块钱一碗。
5.粉蒸肉,整个西塘小吃中最难吃的一种,有些朋友可能觉得我没吃到正宗的,不过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大家,我吃过4个牌子的,味道都一样。超难吃。都是糯米。一点点猪肉,更夸张的是在里面吃到了里脊肉,悲剧啊,价格4——6元一块。不建议大家品尝。谁吃谁后悔。
6.扎肉,其实就是跟红烧肉味道差不多的,只是更加咸一点。随便吃吃还是可以的。3块钱一块。
7.熏青豆,这个非常好吃,很香的,准备多买点带回家吃,哈哈。有两种包装的,一种8块,一种10块。每家店味道貌似都差不多的,因为很闲嘛。一家一家试吃。
8.麦芽塌饼,西塘本地人貌似有立夏吃塌饼的传统习俗,塌饼是油煎出来的一种甜味糕点,说他是甜味糕点有点委婉,照我的口味来说,它实在是太甜啦,不过有些人觉得很好吃,价格也比较便宜3块钱一个,比较有名的是杨氏塌饼和卧龙塌饼,都位于石板路上。
9.天下第一面,味道一般。而且价钱有点贵,感觉不太划算。一碗面二十几块钱。我宁可去炒个小菜吃饭的。
10.麦芽糖,本人不喜欢吃糖,有喜欢甜食的同学自己去品尝吧。价钱也便宜,3元一串。
基本上西塘本地的特色小吃就是这几种了,当然也不排除我没吃到的,欢迎各位朋友帮忙补充。
六.饭店
除了小吃,西塘的饭店也是多种多样,从高档到低档应有尽有,作为4A级的旅游区来说,西塘的餐饮价格是便宜的,但是便宜不代表实惠,因为多数饭店的味道实在是不敢恭维,这里我给大家盘点一下现在西塘仍在营业的,比较靠谱的饭店:
1.钱塘人家:
钱塘人家是西塘最著名的饭店,位于永宁桥下,店面在西塘算比较大的,生意非常火爆,由于是老房改建而成,卫生条件比较一般,不过他有一圈沿河的阳台,风景非常优美。价格也不是很高,文章的最后会有他们的菜单贴出,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可能是人气实在太高,他们家的菜都是事先做好的,上菜速度超级快,从点菜到上菜不会超过3分钟,而且晚上7点半以后就不点单了,这里要提醒大家一下,钱塘人家的服务态度是非常非常差的,点菜慢,点菜少都会遭到服务员的白眼。菜的味道在西塘整体水平之上,还是可以接受的,从环境,菜价,服务综合来看,钱塘的性价比还是挺高的,只是没什么菜能让我印象深刻。比较适合那些只为风景,其他都是浮云的朋友。
2.忆江南饭店:
西塘的老字号饭店,位于石板路,3间店面,不靠河,也没有楼上,由于处于景区外(石板路是处于景区外面的),中午人不会很多,但是下午4点停止收票之后慕名而去的食客会非常多,排队等位的现象在旅游旺季也经常出现。卫生条件比钱塘人家好很多,价格可以说是非常非常便宜,在文章最后也会有菜单贴出。虽说价格便宜,但是这家店菜的味道绝对是非常正宗的。不过推荐这家店的主要原因是这店的服务态度非常非常好,上到老板,下到服务员,都非常厚道,在点菜之前都会询问你的口味,然后针对不同口味推荐不同的菜式,很贴心。综合来看也是整个西塘性价比最高的饭店。比较适合想要品尝西塘特色菜肴,又想感受西塘风土人情,又在意价格的朋友。这家店的酱爆螺丝,葱油蚬子,响油鳝糊,清蒸白鱼等等西塘特色菜肴都另我印象深刻,真想再去一次。
3.乡影坊
听到这个名字,有些朋友可能比较陌生,其他这就是开在船上的那家大饭店,位于环秀桥西面,是较大的那艘船。既然饭店都开到船上去了,那么风景肯定是一流的,上次去西塘的时候有幸去品尝过一次,由于服务员就站在我旁边,没有脸皮去拍照,不过菜价相对于钱塘人家来说还是非常高的,举个例子来说,清蒸白水鱼这个菜,钱塘人家卖28元,这里是68元。不过这家店的味道还是比较好的,菜品相对而言也比较精致,有个茶树菇做的非常好吃。这家店比较适合不在乎菜价,只在乎情调,特色的朋友。
4.老品芳
西塘人气最高的饭店,位于北栅街。但是我去的那个星期,他们家休息,没有营业,非常遗憾,争取下次去的时候品尝一下。
七.门票中11个景点的旅游路线
联票中的11个景点中,只有五姑娘公园、张正根雕馆在景区外。其中,护国梁王庙和圣堂2个寺庙是骗钱的地方,不建议参观。醉园位于塔湾街、王宅,纽扣博物馆,瓦当馆位于西街,黄酒博物馆位于塘东街,木雕馆和倪宅位于烧香港,具体游玩线路一般是,先看醉园,然后过环秀桥右转,看王宅,看完之后回头直走看纽扣馆,再看瓦当馆,出西街,过安境桥右转,然后在鲁家桥下左拐进入烧香港,参观木雕馆和倪宅,最后去看酒文化博物馆。
八.民族服饰
很多女士来西塘游玩,肯定免不了消费一些西塘特色的民族服饰,首先说明一点,这些民族服饰在某宝网站上是买不到的。在西塘有两家连锁店是从事名族服饰生意的,一家是花制作,另一家是异朵。服装质量都差不多,毕竟这种衣服也只能在西塘穿一下,不会穿去上班或者上学的。
九.酒吧
把西塘的酒吧排在第九条还是很有意义的吧。西塘酒吧很多,塘东街又名酒吧一条街,一条不大的街上聚集了近30家酒吧,可以想象一下火爆的程度。首先说一下西塘酒吧的消费,总体而言,西塘酒吧的消费更大城市相差无几。最蹩脚的啤酒25元一支,价格都是统一的。果盘在20元左右,洋酒很贵,而且假酒很多,鸡尾酒味道都一般般。
不过来西塘酒吧与城市酒吧最大的不同就是,这里非常安全,不会出现酒里被下药等不法行为。而且大家都是游客,来西塘都是为了休闲,娱乐。基本上不会出现争风吃醋,打架斗殴的现象,正是由于安全工作做的好,西塘的酒吧生意也都非常的火爆,等下会有照片贴出,大家可以看个究竟。
十.收尾
终于把这篇攻略结束了,如果各位朋友觉得有什么不太清楚的,可以站内信我,或者跟帖,只要我能解答的,我都会尽我的力量帮助大家,完成一个美妙,值得回忆的西塘之旅。如果觉得这篇攻略对你有帮助,那么请你支持我一下,顶我一下,回个帖,让更多的朋友看到。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春节浙江还有公交吗今天几点 春节浙江还有公交吗今天开通吗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春节浙江还有公交吗今天几点 春节浙江还有公交吗今天开通吗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春节期间不杀鱼违法吗为什么 春节期间不杀鱼违法吗知乎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本文标题:春节浙江还有公交吗今天几点 春节浙江还有公交吗今天开通吗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134689.html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春节浙江还有公交吗今天几点 ...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春节期间不杀鱼违法吗为什么 ...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春节能穿裙子吗 清明节可以穿l...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霸气一类的句子有哪些 霸气一...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啊春节有什么风俗吗英语 啊春...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超市春节会营业吗广告语 超市...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春节广州海珠广场开放吗最新消...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3年春节期间可以举办大型聚...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元旦之前返乡 2023元旦返乡是...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3春节大学开学了吗现在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