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的歌谣 广东地方民歌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广东的歌谣 广东地方民歌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早在五六千年前,潮汕大地上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当时就有了原始的歌谣。晋朝左思《吴都赋》中有“荆艳楚舞,吴歈越吟”,可见当时我国南方歌、舞已相当发达。
据记载,宋朝时期,潮汕地区汉族歌谣、疍族歌谣、畲族歌谣并存。明清时期,由于经济宽松,人民有了更多娱乐要求。加上思想的转变和大规模整理民歌成为文人的一种时尚,使民歌进入了一个发展黄金时段。
这时期,有大量的潮汕歌谣相关的记载。如吴颖《潮州风俗考》记载“游春”,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秧歌”。
潮州话中保留了很多古汉语词汇,年代久远,发音也变了,很多语词没有汉字可写,潮人记录方言,常用谐音字或近义字代替,还有自造的“地方字”。
潮州地处岭东,面临南海,韩愈曾在这里兴学施教,历史上又是“十相居留”的地方。向来人文鼎盛,有“岭海名邦”之美称。
潮州人民在劳动生产的同时,也创造了自己的文化——潮州民歌。它犹如《诗经》里的“国风”一样,是一部可贵的“潮风”。
潮州民歌(以下简称“潮歌”)是潮州人民用潮州方言创作的艺术结晶。过去流传的畲歌、秧歌、歌仔均属之。以前有人误认为畲歌仅是畲族的歌,其实不对,畲歌就是劳动人民在开畲劳作时所唱的。屈大均《广东新语.粤歌》载:“其歌词以潮音,有无其字,而独以声口相援。曹好之为新调者,亦曰畲歌。”这里明显指出“用潮音唱的”,当然就是潮州本身的歌谣。至于畲族,长期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也学着用潮音唱歌。从内容来看,也确是如此。
至于秧歌,诚如屈氏所述:“农者每春时,妇女以数十计,往田插秧。一老妇捶大鼓,鼓声一通,群众竞作,弥口不绝,是曰秧歌。”它与畲歌都是于劳作中众口竞唱的歌子,只是具体地点不同罢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潮歌”已从山上田间走向里巷华堂和歌坛了。它作为一种民歌的形式流传下来。从内容看,有的采撷地方风物;有的触及家庭伦理;有的罗织童稚趣语;有的展现时代风云,花鸟禽兽,多寓人世哲理。戏文资料,常寄现实感情。不过,天地虽宽,惟独“民歌的母题”——情歌,却极少看到。这是因为受封建礼教的约束,旧时代的潮州,男女之间,越来越缺乏机会交际谈爱。这是“潮歌”的特点,也是弱点。
大多数的“潮歌”,都贯窜着两条思想主线——
赞美祖国和家乡;追求真理和幸福;讴歌勤劳、俭朴、勇敢、热情的人民。
讽刺人们的一些弊端,比如贪婪、胆怯、懒惰、嫉妒、或鞭挞卑污、奸诈、残暴的敌人。
一褒一贬,体现了人民群众的鲜明爱憎。“潮歌”真堪称时代的回声,历史的橱窗。
我们再从艺术特色方面来探索。
先就艺术手法而言,“潮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赋法用得恰到好处,则行文平白朴素,形象饱满。例如:烧炭汉直抒苦情的《烧炭曲》,妻子对丈夫倾诉衷曲的《共君坐床头》,由于直接摆出事实,就都远胜于浮华的词藻或空洞的说教。《摇鼓叮咚声》写一个少女与货郎私会的情景。有细节,有对话,有心理活动。如她天明时答复母亲的盘诘:“昨夜房门狗仔来撞开,花纱罗帐风吹垂;鬓边头毛鬓边散,胸前钮仔热解开。”何等生动、诙谐与风趣,娓娓道来,它比《诗经》里的《野有死麇》还更有感染力。
“比,以彼物比此物。”试想想,用半浮半沉的井中柑,比拟若即若离的情人心。(《蜜柑跌落古井心》)用“无好园地孬种姜”比拟“无好郎君耽误娘”,是多么形象,生动!另有一类,如《天乌乌》,由蛙、蟹、鱼、 虾客串故事,热闹有趣。那种“拟人化”手法,也是从“比”法派生出来的。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比如,由“五月石榴满丛花”,唱到“阿兄结婚免用媒”,都引得自然,并且渲染了各自的特定氛围。其它如用“刺仔花”、“天乌乌”、“月光月疏朵”一类句子兴起的,也各各有其情致。
当然,“赋”、“比”、“兴”不是机械地划分,有一篇内容就用上两、三种手法的,也有一句兼及两种手法的。
其次,谈谈篇章结构。大体上常见的有下面三种形式:
“国风”体。回环复沓,重章叠唱,中间只是换了几个字或者一句话,易于记诵。其表意层次,有平列的,有递进的。前者参见《东畔落雨白纷纷》、《臼头春米伤着腰》,后者参见《手持纸字》、《东风呼呼入海门》。
歌行体。抒怀叙事,顺畅如水行云,或委婉有致,(例见《一双箸插落河》),或跌宕多姿(例见《胜如好银换好金》)。《思夫曲》、《荔枝歌》等篇,也写得真挚感人。
拟绝句体。每篇只限四句,或率真,或含蓄,优雅精警。可参看《正配红袍上官厅》、《做人》、《唔食盐卤唔成人》等篇。
除此之外,类近词、令、曲、乐府、吴声等的多种形式,也间或有之。
再谈谈语言和用韵。
“潮歌”多采用富于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的口语,句式不拘,七言、五言的最常见到,二字到九字灵活构句入篇的也不少。句法参差多变,更便于淋漓酣畅地表情达意。
潮州话保留了许多古汉语词汇。象“雅”(美丽)、“行”(走)、“晏”(晚)、“食”(吃)、“目汁”(眼泪)等一类字眼,还觉易解,可是,象“大家”(婆婆)、“大步”(男子)、“踢跎”(游玩)之类,实在过于古奥;至于象“乞”(给)、“ ”(娶妻)、“色水”(气派)等等生僻的方言词汇,则只限于潮州人才能够读得懂。
“潮歌”的用韵,一般是偶句末字押韵,有一韵到底的,有两句或四句转一韵的,琅琅上口,颇具音乐美。
总的来说,“潮歌”的主要风格是平易自然,流畅委婉,富于幽默感;雄浑豪放则显得不足。毕竟,“潮歌”不是产自“骏马秋风塞北”的名家,它终归属于“蜜柑春日岭南”的普通歌手。
任何事物都不是静止停滞的,而是不断地变化发展的,“潮歌”也不例外。随着时代的前进,它也增添了新的篇章,新的光泽。博采精取,熔古铸今,俾使读者能够窥见“潮歌”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概貌,是本文编写的宗旨。
我们参考了解放前后出版的各种有关书刊,翻阅了自身多年采风的大量记录,从中选出三百二十首,按内容分为九类(不是绝对的,有些篇尽可两属)。这样,原来流传久远的“潮歌”代表作大体上都已选入,不同时代、内容和风格的作品,大体也兼收并蓄了。
旧“潮歌”传之以口,常有谬误;偶见记载,也存在不少重音轻义,生造字词的缺陷。有鉴于此,我们对于入书的方言用词,是经过审慎酌定的。力求音义并重,避免杜撰。对于一些生僻的词句,相应作了简释。
书中有的篇什,或许存在某些时代的痕迹,读者当结合它们出现的具体年代等特点,细加鉴析,庶不至于用今天的标准去要求前人。
中国民歌的分类:
中国民歌有多种分类法。按体裁形式分类,大致可分为:号子(包括搬运号子、船工号子、作坊号子等)、山歌(包括一般山歌、放牧山歌、田秧山歌等)、小调(包括谣曲、时调、风俗仪式歌曲、舞歌等)3大类。在有些学者的论著中将民歌细分为号子、山歌、牧歌、田秧歌、船歌、童谣、小调、风俗仪式歌等。体裁分类法,有助于认识和研究民歌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民歌的社会功用、以及音乐表现方法、特点等问题。
按民族和区域的风格色彩分类。中国有56个民族,由于各民族历史传统、语言特点、生活风俗等的差异,致使各民族民歌的风格色彩相距甚远。一些人数较多、居住地域较广的民族,如汉、蒙古、藏、壮、维吾尔等族,还可根据其不同地区民歌的音乐特色划分为若干色彩区。如汉族民歌大致可分为西北、华北、东北、西南、江浙、闽粤台、湘鄂、江淮8个色彩区,其中前3个地区属北方片,第4至第6属南方片,第7、第8属南北过渡地区。也有将南方片及过渡区分为云桂黔、川湘鄂、江浙、闽粤台等4个地区。分法不一,各有各的依据。
风格色彩分类法有助于认识和研究民歌的风格色彩、音乐与民俗的关系等问题。按题材内容分类有助于认识、研究民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问题。此外,还有根据历史发展时期分类,或出于某一专题研究的需要而进行的特殊分类。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广东的歌谣 广东地方民歌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广东的歌谣 广东地方民歌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广东玻璃换热器厂家有哪些品牌 广东玻璃换热器厂家有哪些厂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本文标题:广东的歌谣 广东地方民歌
本文链接:http://m.chayixing.com/article/105762.html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的歌谣 广东地方民歌的文...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玻璃换热器厂家有哪些品牌...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各市有哪些好玩地方推荐 ...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在建加氢站有哪些项目 广...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长裤面料厂商有哪些品牌 ...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还有哪些高铁线路停运 广...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州下面有哪些县 广州下面有...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优秀家居公司有哪些品牌 ...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轻薄棉衣厂家有哪些品牌 ...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东丝绸之路有哪些城市 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