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农资>种植养殖

鹌鹑养殖技术培训学校 鹌鹑养殖论坛网

分类:种植养殖发布者:木村佳乃

鹌鹑养殖技术

鹌鹑为茶褐色,是一种小型野生候鸟。野生鹌鹑一年产蛋7~12枚。鹌鹑孵化期为16~17天。鹌鹑性喜温暖,饲养室内温度宜在200C左右,设备简单,管理容易。饲养40~50天开始产蛋。  一、幼鹌鹑的培育  40日龄前为幼鹑。小鹌鹑出壳雏毛干后,就可放入小型木制育雏箱内饲养,一个60厘米×80厘米木箱可容纳10~20只小鹌鹑。育雏工作注意保温工作,保温热源可用电灯、煤油炉、木炭火盆或峰窝煤灶等。用电灯从育雏器的上方给温,同时在下方或旁边用煤油炉、木炭或蜂窝煤供温,则效果更好。大规模育雏可用保温伞,每伞可育雏鹌鹑200~300只。  鹌鹑育雏温度初期可用350℃~370℃,以后每天可降1℃~20℃,温度逐渐降到240℃~260℃左右。保温20天可脱温。育雏鹌鹑3~4天龄可用24小时光照,使小鹌鹑熟悉生活环境,充分采食,吃饱睡暖,以后可逐渐改为自然光照和早晚补充光照。  二、小鹌鹑饲养  出壳后5~6小时的鹌鹑就会跑,开食宜早不宜迟。开食可用玉米、碎米、麦粉等混合料,能加拌熟蛋黄更好。二、三天后逐渐转喂全价混合饲料。幼鹌鹑配料可用玉米52%,豆唤段亩饼27%,鱼粉10%,麸皮5%,草粉5%,骨粉1%,粗蛋白含量为24~25%;钙磷比为2∶1。另外可加15%打浆青料,或每100斤饲料加喂10克多种维生素和适量微量元素。饲料内加喂少量抗菌素则效果更好,既可防止疾病,又能促进生长。喂小鹌鹑可在育雏箱内用小食槽,加少量水调成糊状饲料。鹌鹑喜吃,但饲料容易污染,夏季易变质。喂干饲料,需用加饮水器供水,水宜终日不断供应。开始时终日给料,二周后日喂六餐,四周后改为日喂四餐。育成一只小鹌鹑,约需精料0.5公斤。  三、母鹌鹑饲养  40日龄后母鹌鹑即转为产蛋期。母鹌鹑从喉至胸有斑点,公鹌鹑胸部毛色深无斑点。母鹌鹑可用4~6层笼养。鹌鹑笼可用木制,高160~180厘米和森,长90~100厘米,深40厘米,每层笼高15厘米,承粪板空间10厘米,每层可养鹌鹑60~80只。中间可隔成2~4个小笼,笼底用粗铁线,间距0.5厘米,以便漏粪。笼底后高前低,向前稍有倾斜,产蛋后可自动流出到前面档板,以便饲养员在笼外捡蛋。笼子四周用细铁线制,间距2.2~2.4厘米,外挂料槽和饮水槽,便于鹌鹑头颈伸出吃料饮水。  母鹌鹑全价混合饮料配料百分比:玉米42、豆饼33、鱼粉10、麸皮3、草粉5、贝壳粉6、骨粉1,粗蛋白为27~28%,钙磷比4∶1,再加适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日喂干料3~4次。每只母鹌鹑喂粗料20多克,蛋料比约1∶2,产蛋鹌鹑亦喜吃半干湿糊状饲料,喂湿料比干料的产蛋率高,但喂湿料费工麻烦,夏季饲料易变质,因此喂干料另给燃贺饮水,比较方便。  加强光照管理,可提高产蛋率。通常每20~25平方米面积,在2米高处悬挂一只60瓦的电灯,或在每层笼内吊电灯,每昼夜要求保持16小时光照,其余时间可改为弱光灯泡,以防黑暗惊扰鹌鹑,影响产蛋。母鹌鹑产蛋一年为宜,如年产蛋率在75%左右,即可作肉鹌鹑淘汰上市。

鹌鹑养殖技术

一、建筑笼舍

用笼舍法养鹌鹑效果好,可采取竹木结构建筑,笼长80厘米、宽50厘米、高30厘米,搭架分层饲养。笼舍要设在清静通风、向阳、光线好而保温的房屋安置,注意调节温度,保持冬暖夏凉,严格控制畜禽(狗、猫、鸡等)出入或人为骚扰。

饲养密度按笼舍单层计算,每平方米可养雏鹑100~150只或成年鹌鹑60只左右。鹌鹑笼舍内要配置料槽、饮水器;必须安装照明设备,夜晚须有光照度,以提高母鹌鹑的产蛋率。

二、配好饲料

鹌鹑的饲料尽量采用纤维少、营养丰富的食品,品种宜多样化。要保持一定的蛋白质,适口性良好,不能随意变换,以防减食,影响产量。

一般饲料配方是:玉米50%,豆饼8%,菜籽饼3.7%,29%,鱼粉6%、粗糠1.5%,骨粉1.5%,食盐0.3%,还可加一些复合维生素、抗菌素及等。

三、日常管护

①要勤扫笼舍,清除粪便(每天要清除粪便一次,至少两天一次),防止潮湿、污染,经常刷洗槽具,保持干燥卫生。

②0~4日龄常表现出逃窜的野性,加料、喂水要当心,防止饲料被扒食溅失,防止饮水沾湿绒毛。

③鹌鹑饲养40天即可上笼,以适应产蛋时的笼养环境,夏季要保持通风良好,防暑降温;冬源汪季要生炉子,保持温度在16℃以上。

④产蛋期要有充足的光照,天黑以后可补充光照4小时左右。母鹑产蛋通常是下午2~4时,6时结束。要随时捡蛋,以防践踏、啄碎。

⑤要勤于检查与调整室内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并要防止各种应激、啄癖、鼠害、兽害和的发生。

⑥定期称测体重与检查羽毛生长情况,并做好各项记录和统计报表。

四、配种繁殖

春季配种在3~5月,秋季在9~11月,公母鹌鹑搭配1:4;一般每只公鹌鹑一天交配一只母鹌鹑,如果过多交配会影响种蛋的受精率。配种时将公鹌鹑放到母鹌鹑的笼里,自行交配,配后再捉出公鹌鹑。

五、抓住育雏关

只需17天就孵化出小鹌鹑。刚出壳的雏鹑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差,要注意保温。出壳1~2天,笼舍温度要保持在35~38℃,以加速腹内吸收蛋黄,收脐良好。以后每天降温0.5℃,一直降至25℃左右时即保持恒温,另外要适时给鹌鹑开食。

出壳1天后,要喂些蒸熟蛋黄和碎玉米。一饲喂混合饲料,一天喂5~6次(包括夜间2次)。饲料要拌湿,用手捏能成团而又松散为宜,还应勤喂些冷开水。一般养50天成熟,开始产蛋。

六、强制换羽

如利用第2个产蛋周期,需实行人工强制换羽。实施方法是:停料4~7天、黑暗,迫使产蛋鹑迅速停产,接着脱落羽毛,然后逐步加料使之迅速恢复产蛋。从停饲到恢复开产仅需20天。必须淘宽悉汰病、弱个体,饮水不可中断。

七、疾病防治

①胃肠炎

由饲料霉烂或饲养不当引起腹泻、虚弱、昏迷等,可在饲料中拌入或木炭末连喂3天,停2天,再喂1~2次,或在饲料中拌入,连喂5天。也可用磺胺或磺胺二甲嘧啶拌入饲料中每天喂2次,连喂5~6天。

②白痢

由沙门氏杆菌引起不食、排白色有恶臭稀粪等,可在饲料中拌入痢特灵连喂3天,停喂2天再喂3天,待粪便正常停喂。可在饲料中加入土霉素连喂6天,或用磺胺嘧啶按0.5%的比例拌入饲料内连喂3天,停2天再喂3天。

③脱肛和难产

由早产或产蛋期等引起,防治方法保持饲料营养全面,防止母鹌鹑过肥和预防疾病。难产时要用手轻按腹部助其产蛋。脱肛时,用0.1%的冲洗肛门直肠,然后轻轻送回体内。

扩展资料

种蛋的保存

1、适宜温度

蛋产出母体外,胚胎发育暂时停止,随后,在一定的外界环境下胚胎又开始发育,当环境温度偏高,但不是胚胎发育的适宜温度时,则胚胎发育不完全和不稳定,容易引起胚胎早期死亡。

当环境温度长期偏低(0℃),虽然胚胎发育处于静止状态,但胚胎活力严重下降,甚至死亡。一般种蛋保存适宜温度为13℃~18℃,保存时间长,采用温度下限,保存时间短,采用温度上限。

2、相对湿度

种蛋蛋壳上约有7500个直径为1.5~15微米的气孔,种蛋保存期间蛋内水分通过这些小孔不断蒸发,其速度与贮存的湿度成反比。一般相对湿度保持在75%~80%,此外不要让阳光直射和直吹种蛋。

3、雹巧仔保存时间

种蛋即使保存在适宜的环境下,孵化率也会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蛋白杀菌的特性下降。蛋内水分蒸发增多,改变了蛋内的,引起蛋黄系带和蛋黄膜变脆。

由于蛋内各种酶的活动,引起胚胎衰弱及营养物质变性,降低了胚胎生活力,残余细菌的繁殖危及胚胎,导致孵化率下降。一般认为种蛋保存时间为5~7天为宜,不要超过2周。

参考资料:

鹌鹑如何养殖

  养殖鹌鹑技术
  1、怎样饲养管理产蛋期鹌鹑
  种鹑及商品产蛋鹑的饲养管理原则基本相似。而蛋用型与肉用型种鹑的饲养管理则有各有特点。
  1)转群:育成母鹑至35~40日龄,约有2%左右已开产时应予转群,以熟悉新环境。最好在夜间进行转群,及时供应饮水和种鹑饲料,保持安静。在转群的同时,按种鹑要求再进行一次严格选择。
  2)产蛋规律与利用年限:产蛋鹑每天产蛋的时间主要集中于午后至晚上8点前,而以下午3点、4点为最多。
  在笼养情况下,种母鹑利用年限为1~2年,但一般多采取"年年清",育种场可利用2~3年,但实践中采种时间仅利用8~10个月,以确保种蛋质量。商品蛋鹑仅利用10~12个月。生产中应主要考虑产蛋量、种蛋合格率、受精率及其经济效益和育种价值。
  3)强制换羽:如利用第2个产蛋周期,需实行人工强制换羽。一般自然换羽时间长,换羽慢,产蛋少且不集中。实施方法:停料4~7天、黑暗,迫使产蛋鹑迅速停产,接着脱落羽毛,然后逐步加料使之迅速恢复产蛋。从停饲到恢复开产仅需20天。饮水不可中断。必须淘汰病、弱个体。
  4)日常管理要点:①要保持饲料与饮水的正常供应,并据产蛋率、气温调整饲粮。②防止子宫外翻,注意控制体重与膘度。③在夜间与早晨各集蛋1次,应采用蛋托分装,防止堆压破损。④防止各种应激,严防兽害。⑤做好日常记录和统计报表工作。
  2、怎样饲养管理育成期鹌鹑
  指15~35日龄(蛋用鹑)或40日龄(肉用鹑)仔鹑的饲养管理。种用仔鹑均实行限制饲喂。肉用仔鹑(含淘汰的种用仔鹑)至育成期结果(有时经育肥)时上市稿和。公鹑性成熟早于母鹑10~14天,但体重低于母鹑,至40日龄左右便有求困皮偶与交配行为,其标志还表现在泄殖腔腺已发达并分泌泡沫状物。种用仔鹑多在5~6周龄进行选种,编号登记后转入种鹑舍。
  肉用鹑基本上采用蛋用鹑的管理原则,只是其饲养标准较高,有些单位采用雏火鸡的饲粮,效果尚可。欧美国家采用"平-笼"结合方法,即前期平养,20日龄后笼育,也有的于25日龄后再转入育肥笼育肥。其笼高12厘米,80只/一平方米,暗光照,笼顶采用纱布或塑料网。饲粮中可适当掺加能量与油脂饲料。
  在管理上应注意保暖和保持安静,严防各种应激而致惊群,公母鹑应分笼饲养。定期饲喂,喂后遮暗,为此可采用间歇光照制,即1小时照明、3小时黑暗,可获得较高活重、成活汪敬差率,降低料肉比。有帮助

上一篇:养殖技术规范最新版本 养殖技术规范审核要点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种植养殖相关文章
更多种植养殖文章

精选种植养殖

种植养殖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