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农资>种植养殖

温室种植有何栽培技术和方法 温室种植有何栽培技术与管理

分类:种植养殖发布者:金陵往事

蔬菜大棚的种植与管理?

冬春大棚茄果类蔬菜管理要点(一)冬春季温度低,日照时间短,光照强度弱,而且常出现持续阴雨和极端性低温、大雪等恶劣天气,大棚栽培作物抗逆性差,易遭受病虫危害及产生缺素等各种生理性障碍,管理要点简介于下:一、平衡施肥。①随水追肥。选用硫酸钾复合肥及高质量有机复合肥随水追肥。掌握“少量多次”原则,避免一次施用过多。②叶面喷肥。冬春低温季节植株根系吸肥能力弱,土壤追肥利用率低肥效差。选用高质量叶面肥进行叶面喷施,可以快速有效补给各种养分,补足生育所需。③根据生育季节,合理对口选用叶面肥。茄果类蔬菜在苗期、营养生长期及果实膨大期可选多元素复合磷酸二氢钾、补充磷、钾及其他微量元素,有效提高抗寒能力,促进生根壮苗,茎叶生长和果实膨大;在花芽分化期和初花期可选用叶霸2号、多元素硼肥,补充硼、锌肥,促进花芽分化,提高开花坐果率;番茄、辣椒从坐果初期开始用绿芬威3号或钙宝1000倍液,对果实进行定向喷施2-3次,可有效预防和治疗番茄脐腐病,辣椒蒂腐病及番茄裂果,并提高果实丛高薯硬度和储藏性能。二、合理浇水。①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浇水坚持做到膜下暗灌、滴灌,以有效阻止地面水份蒸发,降低大棚内空气湿度,减少各种病害发生。②浇水选晴天上午进行。此时水温与地温接近,浇水对根系刺激小易适应,同时地温恢复快,且有足够时间排除棚内湿气。③浇水量要根据天气,植株生长情况,土壤墒情而定。浇水当天封闭大棚提高棚内温度,以气温恢复地温。但地温上升后,应及时进行通风排湿,以利植株健壮生长,抑制病害发生。三、增加采光,加强保温。①选用无滴大棚膜,保持棚膜清洁,以增加棚内光照强度,提高棚内温度。②合理的种植密度,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减少漏光损失。同时要根据植株长势及时做好整枝、绑蔓,摘除老叶、黄叶、病叶等田间管理工作。冬春大棚茄果类蔬菜管理要点(二)四、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科学管理。①晴天。上午尽早揭开无纺布、草帘等覆盖物,使棚内早见光、多见光、多储热。中午棚内温度不高时,不通风或少通风;若棚温超过30℃,看作物长势通风1-2小时。下午3-4时,外界气温下降前,及时覆盖保温材料。从立春到清明,逐渐增加通风量,通风口要逐渐早揭晚盖。②大风。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大风到来前对保护地防风措施全面检查加固。经常检查修补好损坏的棚膜。③大幅度降温。主要增加夜晚覆盖的措施。如大棚内临时架二道膜,搭中、小棚,或加盖草帘、无纺布、遮阳网等。④连续阴雪天气。除做好防冻保温外,要及时清除棚外积雪,要让棚内植株每天见光,见光时间根据棚内温度而定。⑤久雨骤晴。久雨骤晴常使棚温急剧上升,造成叶片生理失水,萎蔫死株。因此,骤晴后不能将无纺布、草帘等覆盖物全部揭开,要有少到多,经2-3天,待植株适应后再转入正常揭开管理。⑥发生冻害要及时补救。采取喷水,剪除受冻组织,叶面追肥,防病治虫等渗者措施,尽快恢复植株正常生长。五、保花保果。大棚栽培的茄果类蔬菜,因生长前期温度偏低,光照不足,开花授粉不良,易落花落果。应用激素或生长调节剂处理是防止落花落果的有效途径,同时可以促进果实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推荐使用保果宁2号溶液蘸花或喷花处理。花期、幼果期防病,喷或蘸花三道工序一次操作完成。六、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病虫害。大棚内温暖高湿的环境,给许多病虫害创造了良好的滋生条件,必须适时做好防治工作。念圆①农业防治。做好田间日常管理工作,如清除棚四周杂草,加强通风透光,降低棚内湿度,及时清理病残组织,减少病源;喷施微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②及时采用化学药剂预防,降低病虫发生基数。在初发期及早选用高效低毒无残留农药防治。病害在初发期选用利得,百速烟剂熏蒸处理,或用扑海因、杀毒矾、施佳乐、百菌清等农药喷雾,每隔7-10天交替喷1次。虫害针对性选用甲维盐、吡虫啉、锐劲特、蚜螨净、克螨特等农药喷雾防治。一、定植前准备棚体多采用竹竿、竹片搭建,也有无支架大棚,一般跨度10~12m,长度50~100m,高度为2.1~2.3m,以南北向最多,南北或东西向开沟,沟距1.4~1.5m。普施或沟施底肥,每亩施农家肥5000kg或充分腐熟的鸡粪2000kg,磷酸二按50kg,尿素30~50kg等。每多重茬一次,一般再多施10%左右的有机肥、5%~10%的化肥。做成高畦,畦高20~25cm,畦面覆盖或全部覆盖地膜。二、定植一般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苗龄25~30天,2月底至3月初播种,3月底至4月初定植。株距根据品种不同,早熟、小果型的品种株距38~40cm,中早熟、较大果型的品种40~45cm,中熟或中晚熟的品种45~50cm。每亩定植1800~2400株,大果型密度小,为1800~2000株,中果型为2000~2200株,小果型为2200~2400株。定植后当天浇一次水,适当闷棚2~3天。三、定植后管理1.整枝:伸蔓后适时去掉基部的子蔓,单蔓整枝,立式栽培(部分地区采用双蔓立架或多蔓爬地栽培的方法),浇施一次五、六成的催蔓肥水,以促进伸蔓。及时去掉基部的子蔓,将主蔓绑到竹竿或绕到绳子上,主蔓第10~17节上的子蔓坐瓜,留瓜子蔓的第三节2~6cm长时掐断,同时将子蔓第一、二节上的孙蔓及第二节上的子房去掉,留第一节的子房坐瓜,即坐瓜的子蔓仅剩2片叶子和1个子房。在主蔓上的适宜留瓜节位,留2~4条子蔓坐瓜。小果型品种适合低节位留瓜,一般可为8~12节,中果型为13~15节,大果型为14~17节留瓜。节位低,则果型稍小,成熟较早,果型指数小。坐瓜节位上的子房明显膨大后,逐步将坐瓜节位之上的子蔓去掉,主蔓20片叶子时在主蔓的顶部掐一个小尖,伸开后主蔓共保留25片叶子,留瓜节位之上,应有10片发育良好的功能叶。2.定瓜及肥水管理:目前生产上为省工、省事,特别是提高阴雨天坐果率,多采用激素蘸花。人工授粉后3~5天,激素蘸花后2~4天,幼瓜鸡蛋大小时定瓜,小果型每株留1~2个,中大果型留1个瓜。定瓜后每亩追施磷酸二按15kg,或尿素20kg左右,硫酸5~10kg,浇膨瓜水1次,5~7天后浇施第二次膨瓜水。成熟前,对于中熟、中晚熟及晚熟品种,需要再浇1~3次水。3.温湿度管理:温度、湿度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大棚顶部和底边的放风口来实现,一般保持25~35℃的温度。每次浇水后,应及时加大通风量,降低湿度。网纹品种在网纹形成期,应控制好湿度,湿度过大,裂纹大;温度过小,裂纹细。4.二茬瓜管理:春大棚结二茬瓜的方法是在主蔓的顶部预留1~2个子蔓,该子蔓2~3片叶子时打尖,待从此子蔓上萌发出孙蔓后,在孙蔓上留瓜,此时第一茬瓜已经度过膨大期,能够使二茬瓜的子房生长发育。也可不预留顶部的子蔓,等第一茬瓜度过膨大期后,在主蔓的各个不同部分,会自然萌发出新的子蔓,可以选合适的子蔓结瓜。选择适当时期,在给一茬瓜施肥、浇水的同时,基本相当于给第二茬瓜浇膨瓜水,第一茬收获后,再及时给第二茬瓜追肥、浇水。与第一茬相比,第二茬瓜一般发育较快,成熟迅速,果肉较薄,腔大,糖分较低,着色较差,果形易不周正,个别类型甚至严重畸形。5.病虫防治:春季大棚是栽培厚皮甜瓜的最好方式之一,一般不易发生病虫害,但湿度大,浇水过大、过多,放风小、不及时,过度闷棚等,容易发生霜霉病、蔓枯病、角斑病等病害;过于干旱,容易引起白粉病等。5月份以后,注意及时防治蚜虫、蜗虫、白粉虱等虫害。四、适时采收第一茬瓜的收获期一般在6月初至6月底,二茬瓜在6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第一茬瓜每亩产量为3000~4000kg,二茬瓜为2000~3000kg。果实含糖量为14~19度,大多数在14~16之间。正常栽培条件下生产的厚皮甜瓜,外观、品质、风味等相当优良,是果品中的佳品。

温室黄瓜种植技术和管理新方法,共分五步骤

秋冬温室黄瓜种植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栽培要点,才能有效提高黄瓜产量。经研究与试验,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现在我们就把温室黄瓜种植技术和管理新方法与新措施步骤贡献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更新用水新方法
土壤温度低于12℃时,黄瓜便不发新根,长时间沤根,影响整株长势和产量。为此,可自建蓄水池(4立方米水以上),上面覆盖塑料膜,提高水温,并用小型两相潜水泵膜下暗浇,这样既保证了根系活力,又使盛果期高产而不早衰。
二、应用施肥的新观念
黄瓜喜肥,要想高产,需要同肥、液肥、气肥配合使用,底肥充足且全面。肥料使用上除有机肥、复合肥外,应增施富尔磷钾菌剂做底肥,一般1亩(1公顷=15亩)用量2-4袋,另外,结合各阶段使用黄瓜专用型富尔655液肥400-600倍,抗旱、抗寒、抗涝和抗病虫害效果明显。在盛果期,尤其不便放风的严冬,晴天施富尔655液肥,可增橡没圆产20%-30%。
三、保证合理温度
除严密封闭,挖防寒沟,多层覆盖外,还应该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改进棚的建造,加厚墙体后坡面,察孙或在原棚的基础上,在后墙及后坡面内贴保温板;二是增加加温设备,将带暖气片的暖炉安在棚室内,人棚两用。
四、延长光照时间
除了选用长寿无滴膜,经常清扫棚膜和早揭晚盖外,可在后墙张挂银色镀铝聚膜做反光幕,遇连阴天或寒流,可用人工光源(如植物用荧光灯、白炽荧光灯、红外灯等)增强,梁塌延长光照时间,从而多积累光合产物,提高黄瓜产量和品质。
五、启用嫁接育苗新招
可把催芽的南瓜籽播入营养钵中,用插接法直接嫁接,这样定植后,几乎不需缓苗,可提早上市。

温室辣椒植方法和管理技术 反季节种植辣椒并不容易

1、温度和湿度管理:

辣椒种植后,前期以保温管理为主,采用密闭保温。幼苗减慢后,棚内的温度降低,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高,棚内的温度通过通风进行调节。当室外最低温度超过15℃时,温室两侧的薄膜可以昼夜提升通风。袜乎梁辣椒怕高温、强光和暴雨,所以在温室生产中,顶部塑料薄膜可以一直覆盖,以降低光照强度,避免暴雨侵蚀。

2、肥料和水管理:

温室辣椒光照强度弱、温度高、湿度大、地膜覆盖,容易杂草丛生。因此,应该根据生长潜力进行肥料和水的管理。种植后和收获前需要稳定的生长,因此早期不能使用额外的肥料。促进生根、坐果和过度生长控制需要促进和控制相结合。因此,减缓幼苗生长后,应轻施追肥水,肥料浓度应低,用量应少。此时,植株的生长应该得到适当的控制,并且不应该过早地封闭,以便于早期结果。收获开始时,植株对水和肥料的需求应该逐渐增加告运。为了促进更多的水果,应加强水肥管理。一般来说,建议使用淡水肥或化肥。例如,在施用单一肥料的情况下,浇水是主要方法。

辣椒根系浅,顷陪怕旱也怕涝。温室辣椒应在高温和干旱时适当开沟,以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淹水。

3、防止落花落果:

辣椒落花落果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内外因素。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过多的氮肥会导致植物过度生长。过度密集种植造成的光照不足会导致落花落果。它对植株的生长和果实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第一个辣椒不能结住,养分将集中在枝叶中,这将加剧植株的过度生长并影响未来的结果。因此,激素治疗对早期结果极其重要。除了加强通风和空气交换,激素治疗也可以用来预防和治疗落花落果。通过喷洒25-30毫克/升的抗坠落激素或30-35毫克/升的辣椒素,可以在温度高时适当降低激素浓度,在温度低时适当增加激素浓度。

4、调整植株:

辣椒坐住后,将辣椒下的老叶和侧枝全部清除,在主枝和地面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便于通风、通风和降温,能有效预防疾病。生长势弱的植株的第一和第二层花蕾应及时摘除,以促进营养生长,生长较晚的无效侧枝应及时摘除。

上一篇:养羊技术大全视频播放下载 养羊技术大全视频播放图片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种植养殖相关文章
更多种植养殖文章

精选种植养殖

种植养殖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