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养殖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尤其的羊养殖。羊的养殖模式逐渐转化成为高经济效益,养殖的技术逐渐转变为先进的养殖管理技术。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育肥羊的饲养管理技术,一起来看看。
一、羊的生产特点
我国的羊养殖业为了充分利用草场和秸秆,主要采取牧区放牧和农区散养的方式。在生产中一般根据羊的自然发情期,实行季节性交配和分娩方式。分娩时间为冬羔一般在11-12月之间,春羔一般在次年3-4月分娩。母羊分娩哺乳一般在40-50天内结束,所以配种也应哺乳结束后,再次发情后一个发情期内集中完成。
二、羊的放牧方式
1.固定放牧。羊群一年四季在一个特定区域内自由放牧采食,这是一种原始的放牧方式。此方式不利于草场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载畜量低,单位草场面积提供的畜产品数量少,每个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不高。牲畜的数量与草地生产力之间自求平衡,牲畜多了就必然死亡。这是现代化养羊业应该掘弃的一种放牧方式。
2.围栏放牧。根据地形把放牧场围起来,在一个围栏内,根据牧草所提供岩盯的营养物质数量,结合羊的营养需要量,安排一定数量的羊只放牧。此方式能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场,对固定草场使用权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3.全圈养方式。全圈养方式是近年来规模羊养殖业的发展出现的养殖方式。该方式对圈舍、基础设施、资金等要求较高,充分利用轻工业下脚料或副产品,青贮秸秆等粗饲料,配以营养水平较高的精料补充料,生产水平较高。通过高水平的饲养管理,充分发掘羊的生产潜力,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羊的育肥方式
1.放牧育肥。适用于有较好放牧条件的地区,不仅充分利用当地牧草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加快羊群的周转,减少冬春季草圆尺场压力。放牧育肥要抓紧夏、秋两季牧草茂盛,营养价值高的最佳时机,充分延长每天的有效放牧时间。在北方有条件的地区,要尽可能利用草场,早出晚归,中午不休息;在南方应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早牧和夜牧,气候炎热时,注意将羊群赶回羊舍或赶至阴凉处休息。在农区,秋季还可充分利用收割后的耕地进行放牧。放牧育肥期一般在8-10月份,此时,牧草开始结籽,营养充足,易消化,可有效改善膘情,达到出栏屠宰标准。
2.舍饲育肥。为了调节市场羊肉需求和充分利用各种工农业副产品进行肉羊育肥,现代专业化、集约化的肉羊养殖业采用标准化的舍饲育肥方式。该方式充分合理的利用农作用秸杆和农副产品,育肥过程中要定时、定量、定质、定温,注意饲草和饲料的均匀合理搭配,确保饲料的适口性,满足强化肥育期间的营养需要,并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育肥期通常为60-90天,在较好的饲料条件下可增重10-15kg,短期内有效的改善酮体重,提高羊肉品质。
3.混合育肥。既缩短了生产日期,增加出栏数和出肉率,又可以充分利用饲草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混合育肥有两种情况:
1、秋末冬初,牧草枯萎后,对放牧育肥的同时,采用精料补饲,延长肥育时间,进行强度育肥,使其达到屠宰标准,提高酮体重和羊肉品质。
2、草场质量较差,仅靠放牧不能满足快速肥育的营养要求,因此,放牧的同时给肥育羊补饲一定的混合精料和优质干草,使日粮营养满足肥育羊饲养标准。
一、羊增产技术
若周密地安排繁殖计划,合理确定配种时间,羊可1年产2胎或2年产3胎。
羊怀胎天数平均为148.33天,产后粗腔和40多天多数母羊可发情配种。小尾寒羊春秋两季发情较集中,所以1年2胎可在3月-4月配种,8月-9月份产羔,或9月-10月配种,2月-3月可产第二胎。2月-3月产的羔羊断奶后,正处在青草旺季,是培育后备羊的良好季节;8月-9月产的羔羊断奶后,经过育肥,正是冬季向市场供应羔羊肉的大好时机,2年3胎的羊可在8月-9月产羔,10月-11月配种,3月-4月又产羔。若辅以同期发情技术,效果更好。
二、同期发情
同期发情就是对母羊发情进行周期化处理。
1.同期发情的常用药物。一般为两类:一类是抑制发情的制剂,属孕激素类物质,如孕酮、甲孕酮、炔诺酮、氯地孕酮、氟孕酮、18甲基炔诺酮等,它们在血液中保持一定水平,能抑制卵泡的生长发育。另一类是在应用上述药物基础上配合使用的促性腺激素,如促卵泡素、促黄体素、PMSG和HCC,以及具有促进内源促性腺激素释放作用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使用这些激素是为了促进卵泡的生长、成熟和排卵,使发情排卵的同期化达到较高程度,提高受胎率。
2.同期发情的处理方法。最常用的是阴道栓塞法:取一块消过毒的泡沫塑料,直径和厚度要根据羊的大小而定,一般为2厘米-3厘米,太小易滑脱,太大易引起母羊努责,并会被挤出。在泡沫塑料上挂上消过毒的细线,线的另一端引到阴道口外,便于处理结束时拉出。将泡沫塑料浸以孕激素制剂溶液,用消过毒的长柄钳塞至子宫颈外口处。放置14天-16天取出,并肌注PMSG400国际单位-700国际单位,2天-3天后被处理的母羊多数表现发情,可在发情当天和次日各授精1次。
药物种类及参考用量一般为:甲孕酮40毫克-60毫克,甲地孕酮40毫克-50毫克,18甲基炔诺酮30毫克-40毫克,氯地孕酮20毫克-30毫克,氯孕酮30毫克-60毫克,孕酮150毫克-300毫克。
三、妊娠及其护理
母羊配种后经18天-20天不再表现发情,则可初步判断为已妊娠。母羊妊娠3个月时,胎儿已经形成,用手触摸腹下,乳房前有硬块。4个月-5个月时胎儿生长发育迅速,母羊体内物质代谢和总能量代谢急剧增强。此阶段母羊腹部增大,肷窝下塌,乳房增大,行动小心缓慢,性情温驯。这段时间最需要加强饲养管理,若营养不足,特别是缺乏蛋白质、钙、磷等,容易造成母羊流产或早产。
应采取的保胎措施有:
分群饲养。怀胎母羊不可与其他羊混群饲养,要单独组群舍饲;
保证营养。母羊在怀孕期应喂给较好的饲料,特别是怀孕中后期,胎儿发育很快,要对母羊加强营养,供给丰富而全价的营养物质,如豆科牧草、多汁饲料和矿物质饲料(骨粉),适当增加精料供给;
羔羊提早断奶。如果母羊1年产2胎,那么羔羊应在3月龄时断奶,这样既能使母羊尽早恢复体质,又不影响羔羊的生长发育;
预防疾病。怀孕母羊患病易引起流产,所以在母羊整个怀孕期要注意圈舍卫生,做好防寒或防暑工作,避免吃霉烂变质和有毒的饲料,以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
1、优:因地制宜选择体型大,生镇高长快,繁殖率高,适应性强,罩旅族肉质好,效益高的优良品种。
2、适:养羊规模要适宜,可根据家庭现有耕地多少,饲草饲料数量、劳力及投入的资金数量等条件决定。
3、料:羊是以吃粗料为主,精料为辅的牲畜。规模饲养最好是“种草养羊”。牧草可播种紫花苜蓿、大力士甜高粱、串叶松香草、墨西哥玉米、鲁梅克斯等,这样一年四季均可吃上鲜青草。
4、水:规模养羊一定要有清洁饮用水供羊饮用。
5、防:群养羊易发病,主要有羔羊痢疾、链球菌病、五号病、传染性脓胞口胞炎、线虫、羊虱等。要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对全年所有羊只都要经过二浴、二驱、四饮、六啖。即:春秋两季各药浴1次(用0.50%--2%的敌百虫水加硫磺洗浴1--2分钟),春、秋季用左旋咪唑、虫克星或硝氯酚驱2次寄生虫,每季饮保健中药1次,每双月啖盐1次。同时,还应做好重点疾病的预防接种和综合防治工作。
6、管:规模养羊要立足自繁自养,合理物弊组群。若放牧,要划区轮牧。并注意抓好刷试、修蹄等管理工作。
7、工:喂草要用草架,并用栅栏隔开草与羊,栅栏空隙仅供羊头伸出,喂料、饮水要有相应的料槽和水槽,既减少饲料浪费,有又利于卫生防疫。收割、运输、加工、牧草要尽量实现机械化。
8、舍:舍内要铺竹垫子或水泥地、舍外要有排水沟和适当的活动场地。并要经常清扫羊粪,定期用20%石灰乳和10%的漂溶液消毒。
9、去:用于育肥的羔羊,最好在出生后7--21天内去势。此时去势有利于提高肉的品质,并使之性情温顺,便于管理,快速育肥。
10、添:对羊只适当饲喂精饲料的同时,还要适量加入瘤胃代谢调节剂、尿素缓释剂等复合饲料添加剂,效益更好。
养羊技差旁术及羊的养殖方法:选址、建立羊舍、合理选种、饲养管理、科学养殖、日常管理、防治疫病。
1、选址
如果生长环境较窄的话,会影响羊的生长,所以应在地势较为开阔的地方建立羊舍;同时,羊舍所在位置的通风性以及排水性要好;在羊舍的周围要有丰富的牧草资源以及水资源;羊拆迹舍所在的位置交通也需便利。
2、建立羊舍
羊舍需要有良好的通风性以及采光性;需要对羊舍进虚御橡行划分,母羊、公羊和羔羊都应有专属的羊舍;还需要做好羊舍的保暖工作。
3、合理选种
目前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羊,以育肥羊为例,在选择幼羊时,应选择安静温顺的羊,而不应该选择活力大,经常跑动的幼羊。
4、饲养管理
要合理搭配饲料,应以粗饲为主,精饲为辅;应选择在每天早晚温度不高的时候对羊进行补饲;同时,还应该保证羊每日饮入了充足的水量。
5、科学养殖
当育肥羊在幼羊期的时候要提高草料的比例,而当它成年后则要多喂饲料;若想要提高育肥效果,可以对羊进行圈养。
6、日常管理
对于一些进食较小的羊,可以饲喂一些促进消化的药物,提高它们的食欲;若时想达到快速育肥的效果,要以精饲为主,并搭配适量草料,为羊提供充足的营养。
7、防治疫病
应定期的对羊群进行驱虫工作;定期要打扫羊舍,让羊舍保持干净温暖的状态;需要及时清理掉羊的排泄物,以免让排泄物污染了羊舍。
以上内容参考
上一篇:秋播大蒜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秋播大蒜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