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农资>种植养殖

泥鳅的栽培技术与管理 泥鳅的栽培技术视频

分类:种植养殖发布者:房子斌

泥鳅养殖技术方法

1.池塘建设
在养殖念带桐泥鳅的池塘周围,需要高出仔坦水面40厘米,坡度60℃~70℃,深度80~100厘米,水深30~50厘米。池塘周围要用网、塑料板或瓷板做围墙,防止蛇、老鼠等敌人进入养殖区。此外,进水口和出水口用120目网布包裹,防止泥鳅逃跑、敌害生物、野生鱼卵、鱼苗进行亮入池塘。
2.放养前的准备
放养泥鳅前,清理池塘很有必要。水深达到10cm后,就要用生石灰做成泥浆,然后洒水,对整个池塘进行消毒。放养前三天施底肥。
3.播种。
泥鳅苗上塘时间为每年5月,种植密度为1500-2000只/m2。鱼苗投产过程中,要注意放养前的试水,检查水体毒性是否消除。
4.饲养管理
泥鳅苗体长小于2cm时,可根据水情适当追肥。追肥可以用发酵的猪、牛、鸡、人粪等农家肥,每天早晚各撒一次。泥鳅长到2cm时,加深水位至50cm,施肥水质,每天早晚各喂一次。泥鳅的养殖水质非常重要。除了一周换一两次水,还需要经常施肥,保持水的黄绿色。

泥鳅怎么养殖技术

1、建设场地
想要养殖泥鳅,就要在场地的建设上开始准备。场地一般是选择泥底的鱼池,如果是水泥地则需要铺上15-20厘米的泥土为底,面积一般在1亩左右即可,在进行投放之前要对池底泼洒生石灰等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
2、投放鱼苗
投放鱼苗之前,先要在鱼池中倒入一些肥料,让肥料融化在水体中之后等到水体呈现出清亮爽嫩的黄绿色即可种植一些水草和投放大量浮游生物,以作为鱼苗的食物所用,每一亩面积的鱼池投放大约5-10万尾左右的鱼苗是最合适的。
3、配制饵料
泥鳅的食性比较杂,只要是没有腐败变质、能够啃咬尘大动的生物质大多都能够作为饲料喂食泥鳅,但想要行肢它长得好的话还是要以各种富含营养和蛋白质的豆粕、米糠、麦麸、酒糟等为主,搭配上鲜活的蚯蚓、蝇蛆等动物性饲料。
4、定期巡查
养殖泥鳅的鱼池要定期进行巡查,做好换水和防病防逃等工作,水色要做到清亮黄绿,能见度30厘米左右为宜,及时进行换水注水的处理,每天打扫一次饵料台,捞出食物的碎屑和杂档兄世物防止污染水体,修补鱼池上的漏洞防止泥鳅逃跑。

泥鳅的养殖技术,泥鳅怎样养殖

以往养殖泥鳅,鳅苗主要是从天然水体中捕捞,或者从水产供销部门购买,因此,鳅苗的供应很难保证,影响了养鳅业的发展。为了解决人工繁殖鳅苗,水产科技人员经过不断试验和总结,目前,已能用自然产卵繁殖和人工催产繁殖的方法解决。

1.自然产卵繁殖。在进行自然繁殖时,为了获取较好的繁殖效果,对亲鱼的选择十分严格。要求选择体质健壮,体型端正,体色正常,无伤无病的雌雄亲鱼。雌鳅体长要在10厘米以上,体重30克以上;雄鳅体长要在10厘米以上体重20克以上。这是因为个体大的雌鳅怀卵量大,雄鳅精于储量多,繁殖的数多,质量好,死亡率低,生长快。自然繁殖时间,一般在5月初开始。在进行自然繁殖前,要将产卵池(水泥池或土池)用生石灰进行消毒,然后注入无污染的河、湖水、井水等,水质要清新,等石灰水的药性消失后,雌雄亲鱼按1:3或1:2的比例放入池中,放养量每加0平方米22-30千克,约100-120尾。当水温上长到18-20℃时,在产卵池内放入棕片、柳树根或水草等作为鱼巢。鱼巢也可绑在竹竿上,插在产卵池的中央或池的四角,浸没在水面下面,并经常检查和清洗鱼巢上的尘污物,以增加受精卵的粘附效果。泥鳅一般喜欢在晴天的早晨产卵,一般在早上IO时左右产卵结束,当产卵基本结束时,应立即把粘有受精卵的鱼巢取出,放入孵化池或孵化容器内进行孵化。此时还可放入新的鱼巢,使未产卵的亲鱼继续产卵。最后一批泥鳅亲鱼产卵受精后,可将亲鱼全部捕出,在产卵池内进行孵化。产卵池内不能留有亲鱼,因为亲鱼要吞食鱼巢上的受精卵,影响成苗率。当水温在24℃左右时,经1-2天即可孵出鳅苗。

2.人工催产繁殖。为了提高泥鳅卵子的受精率,亦可采用人工催产繁殖。催产时间在4-5月份,要求天气晴朗,水温逗肆在22-28℃。选择泥鳅亲鱼按自然繁殖的标准进行,雌雄比例可按1:2或11,催产时如果注射脑垂体,每尾雌亲鱼注射体重0.5千克左右的鲤鱼或鲫鱼的垂体两个;若注射绒毛膜模银促性腺激素,每克体重注山码轿射15-20国际单位,每尾为800-1000国际单位。雄亲鱼的注射量减半,若成熟良好,可不注射。注射脑垂体时,应先用研钵将脱水的垂体磨碎,然后加0.76%的生理盐水配成注射液。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时,可直接溶于0.76%生理盐水配成注射液。催产时,可采用5毫升的玻璃射针管,51/2号针头。注射前,注射器和针头要进行煮沸消毒。由于泥鳅体表粘液较多,注射时,可用湿纱布将泥鳅包好,露腹部和腹鳍,腹部向卜。为了有效地控制入针的深度,可在针头的基部套上胶管或塑料管,使针头露出2-3毫米。注射时,注射部位以腹背部肌肉为好,注射器与鱼体呈30度角射八。注射量为每尾泥鳅雌亲鱼注射02毫升,每尾雄亲鱼注射01毫升。将经过注射的雌、雄亲鱼放入产卵池中,当水温在22℃左右时,经20个小时左右就会发情产卵;若水温在25℃时,经10小时后便开始产卵。也可进行人工受精。人工受精最好在注射后10-14小时内进行,这时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人工授精前,应准备好鱼巢和授精所用器具,并将用具清洗干净放在阴凉处。不能在太阳下进行人工授精,以免杀伤卵子和精子。人工授精方法是:当亲鱼发情剧烈时,将亲鱼捕起,用手轻压雌、雄鱼腹部,把卵子和精子挤在瓷碗或瓷盆内,用羽毛搅拌,使精液和卵粒混匀,待充分受精后,撒在鱼巢卜。受精卵可在室温内静水孵化或在室外流水孵化。孵化设备有孵化缸、孵化箱、孵化槽等。孵化用水可用河水或井水。刚孵出的小泥鳅苗长约3毫米左右,横卧于水底。孵化后两天之内,鳃突出外部,呈蝌蚪状,身体表面出现黑色细胞,然后逐渐变为黑色。孵化后三天,能在水底正常游动,并开始摄食。此时,外鳃进入鳃盖内,体形象泥鳅,全长4-5毫米。10天后,鳅苗可长到1厘米,一个月后可长到3.5厘米。

上一篇:南石龟苗怎么养 南石龟小苗的养殖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种植养殖相关文章
更多种植养殖文章

精选种植养殖

种植养殖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