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农资>种植养殖

种鸭的饲养与管理 种鸭养殖技术

分类:种植养殖发布者:两个人的情歌

怎样养鸭技术大全

养鸭子技术有:养殖环境、鸭苗选择、提供饲料、定期放养。

1、养殖环境

鸭子适合生长在有水的环境中,可以选择地势开阔、背风向阳、靠近水源的场地进行养殖,养殖前要对场地进行消毒清理,并使用围网将其围住,为鸭子提供安全的生长环境,避免天敌入侵。

2、鸭苗选择

养鸭时要挑选健康的鸭苗。首先要观察体态,选择体型完整、匀称的鸭苗,其次要观察外形,选择羽毛光滑干净、嘴部颜色鲜亮的鸭苗,最后要观察神态,选择眼睛有神、叫声响亮、挣扎有力的鸭苗。

3、提供饲料

鸭子属于杂食性禽类,在生长的过程中吃鱼虾、青草、藻类等食物,养殖时可以为其提供鱼肉、贝肉、青菜、水果皮、瓜果等食物,而且每天要为鸭子提供陆陆两次食物,使其更好的生长。

4、定期放养

鸭子的活动量过少,就会导致其免疫力下降,从而影响鸭子的健康,养殖时要每天为早迹顷其提供一小时的活动时间,将鸭子赶入河流中,一小时后将其赶回圈州冲舍。在放养期间要定期观察,避免有鸭子离开养殖基地,被天敌捕食。

养鸭子的注意事项

1、鸭舍清洁。鸭舍要保持干净整洁,定期清扫排泄物,并消毒杀菌。空气要流通以防积湿。

2、合适的温度。鸭子对温度比较敏感,鸭舍要适当保温。热带品种最适宜的温度在23-28°C,温带品种在15-25°C。

3、饲料合理。要给鸭子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如高蛋白饲料、青贮料等。同时也要适当给鸭子添加充足的干草和新鲜水。

4、防止疾病。要定期为鸭子消毒杀菌,预防鸭病的发生。并定期为鸭子接种疫苗,增强其抵抗力。

5、及时识别病情。要密切观察鸭子的生活习性和体征,一旦发现有鸭子体温过高、精神不济、食欲不振等情况,要及时隔离并诊断治疗。

种鸭不同产蛋期的饲喂管理方法与技术要点

种鸭产蛋期的饲养管理,主要是以提高种鸭的产蛋量、受精率、蛋重、节省饲料、降低死亡率和淘汰率为目的。下面我们谈谈种鸭不同产蛋期的饲喂管理方法与技术要点。

1、产蛋初期

产蛋初期饲料喂量的增加应遵守循序渐进的步增加原则。一般母鸭群在21-22周龄开始产蛋,产蛋后应根据公母鸭的体重情况按每只鸭每周5-10g幅度增加供料,以促使鸭群尽早达到5%的产蛋率。

而在生产实践中,一些养殖户为片面追求提前开产(有的种鸭在135天左右就开始产蛋)、初产蛋的蛋重和产蛋高峰的提前等,在产蛋初期迅速增加饲料喂量,有时到25周龄已达到了最大喂料量,这样势必影响整个产蛋期的经济效益。

首先,开产过早,加之初产蛋过大,容易造成母鸭的脱肛。其次,种鸭的体成熟和性成熟不一致,尤其是公鸭,虽然有性欲,也进行爬胯,但其精液品质较差,一般受精蛋孵化率较低。

2、产蛋前期

在产蛋前期的产蛋上升期,喂料量应迅速增加,以诱导鸭群尽早达到产蛋高峰期。在产蛋高峰到来之前的2-3周要使喂料量达到最大值销基,若推迟增加料量常会使产蛋损失2%-3%。此时菇四查母鸭的产蛋率是否达到高峰。

其方法是采取试探性加料法:每只鸭再增加5-1%料,连喂4天后观察产蛋率的变化,若产蛋率提高,则按增加的饲料量喂下去,如产蛋率没有变化,马上恢复到原来的喂料量,此法可多次使用。

3、产蛋高峰期

在生产实践中,为使产蛋高峰期如期到来,产蛋前期的最大喂量一般要比本品种鸭产蛋高峰期所需喂量高出10%-15%。

在整个产蛋高峰期一般不要减少饲料喂量,始终保持最高水平。但在产蛋高峰到达后必须将高出的尘孝10%-15%喂料量减去,否则将易造成种鸭过肥,尤其是公鸭会爬胯困难或不愿爬胯,母鸭也会因过肥导致产蛋率下降。

高峰期后的减料要结合产蛋周龄、产蛋率、蛋重等,在产蛋率不再上升后2周就要着手减料,一般是在31-32周龄开治,此时蛋重应也以上,减料的幅度可以大一些。

每只鸭只均耗料减少10-15g左右,通过2周时间,使种鸭的喂料量稳定在所需最大喂料量后,采取恒料饲喂。

4、产蛋后期

肉用鸭在48周龄以后,产蛋率开始以每周1%-2%的速度下降,由于此肘母鸭已完全达到体成熟,而且蛋重相应保持稳定,母鸭对营养的需求开始减少,若此时不减少赔料量,势必造成脂肪的沉积,使母鸭体形过肥,导致后期产蛋率急剧下降,造成饲料的浪费。

因此从48周龄开始应随着产蛋率的下降而逐渐减料。减料也可采取试探性减少法:即每只鸭日平均耗料减少结,连喂4d。若此期间产蛋率下降幅度较大,应立即恢复原料量。若下降正常,证明减亏兄谨料正确,应按减料后的科星饲喂。此法每10天重复一次,一般情况下,产蛋后期的种鸭日喂料量为高峰期喂料量的80%-85%。

如何饲养管理好种公鸭?

种鸭的饲养不仅是母鸭,还有公鸭,不但要养好种母鸭还要养好种公鸭,才能提高种蛋受精率。

(1)适当控制体重。经过限制饲喂,公鸭的体重得到适当控制。如果公鸭的体重超亮历谨重,对种蛋的受精率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2)公鸭要求体质强壮,性器官发育健全,性欲旺盛,精子活力好。公鸭的出生年龄要比母鸭早1~2个月,使它在母鸭产蛋前已经性成熟。育成阶段,公、母鸭最好分群饲养。有条件放牧的,尽可能采用放牧为主的饲养方法,以增强体质。性成熟初期,尚未到配种期的公鸭尽量少下水,以减少公鸭之间互相嬉水,形成恶癖。配种前,提前将公鸭放入母鸭群中,多下水活动,创造条件,促其性欲旺盛,烂亮增加有效的配种次数。

(3)种鸭群中的公、母比例合理与否,关系到种蛋的受精率。一般种鸭公母比例为1∶4~5,公鸭过少时影响种蛋受精率,应以后备公鸭补充;公鸭过多会引起争配而使受精率降低。及时淘汰配种能力不强或有伤残的公鸭,定期检查种公鸭的精液品质,不合格者淘汰。种公鸭要有足够运动量,保持健康体况,提高繁殖能力。

(4)种公鸭要单笼饲养,这种饲养方式可以避免公鸭间的敬基啄伤或者自淫,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可以在饲料中相应地添加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提高种公鸭的性欲和精液品质。

(5)要确保公鸭的光照时间。一般光照时间在12~14小时才能刺激睾丸的发育,光照时间小于9个小时将影响睾丸的正常发育和精子产生,也会降低公鸭的性欲。种公鸭的利用年限一般是1个生物学产蛋年,一般不使用第2年的种公鸭,在使用期限内以保证其体重不下降为饲养标准。

上一篇:蘑菇种植技术及效益评价 蘑菇种植技术及效益评估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种植养殖相关文章
更多种植养殖文章

精选种植养殖

种植养殖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