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树的栽培方法 橡胶树怎么栽培
1、上盆栽培时间应该在清明后为好,盆栽幼苗或刚移栽的苗,要在盆底先放上一层排水层,再放肥料,之后还要放一层培养土,这些都做完后把植株放在盆中,不要让植株直接和盆中肥料接触,以免烧根。上完盆后要浇足水分,放在半阴处,待缓苗后再移至向阳处培养。
2、施肥:橡皮树喜肥,施肥充足,其生长旺盛、叶色浓绿橡皮树在春秋生长期,每隔半月施以氮肥为主的肥料,比如可以施一些腐熟的饼肥水,以促使植株枝叶生长茂盛。但深秋之后逐渐减少施肥,以促进植物生长充实,利于越冬。冬季植株进入休眠状态,不施肥。发现烂根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要先把植株从盆中倒出,然后剪去已经腐烂的根系,直剪到创口断面新鲜且有白色乳汁渗出为止稍加摊晾到创口乳汁收干为止,然后在创口上涂抹硫磺粉末消毒,或用干净的草木灰、木炭屑抹在创口上,并剪去一部分枝干,以便减少水分侍手禅的蒸发消耗。再进行换盆时要使用新配置的沙壤土,不要使用原来已经粘有腐烂病菌的土壤。先用干净且略有潮气的细沙围好根部创口,然后在其外侧盖上新鲜疏松的沙壤土,上完盆后,进行适当的遮阴和喷雾,之后盆土不干不再浇水,如此处理,一般一个月后根系创口处就会萌发新的根须。
3、浇水:橡皮树喜水,生长季节需要大量水,所以,其盆土应该保持在偏湿润状态,并且宁湿勿干,但水分不要过多,排水要通畅,以免烂根,叶子枯黄脱落。在炎热夏季,应该每天早晚各浇水一次,并且还要每天向植株喷水2~3次,以防叶缘枯焦,起到降温保湿作用。秋季应该适当减少浇水,等盆土发干再浇,浇一定浇透。冬季盆土略干即可,但不要过干缺水。橡皮树叶片大,呼吸、蒸腾作用强,所以在日常养护中要经常用清水喷淋叶面。
4、修剪:在橡皮树上盆后薯虚的苗期就要进行修整,在植株生长到20-30厘米时,要进行摘心,促进侧芽萌发。橡皮树长到1米高时,还要对其上部的枝条进行修剪截短,保证其植株的高度不要过高,促进侧枝生长。橡皮树自然生长时较少会分枝,为了能够矮化植株或者使植株更加美观可以在每年的4月老尘中下旬出室外,然后将其放置在阳台光照充足地方过10天左右后进行修剪,修剪后,加强水肥管理,一般在6~7月间便可形成良好的株型。
5、光照和温度管理:橡皮树喜光又耐荫蔽,但如果长期不能受到阳光的照射,会出现黄叶现象夏秋生长期可以放置在室外烈目下曝晒,也可以放置在室内通风的光亮处。橡皮树虽然喜欢有充足的阳光照射,但畏强光曝晒,所以在盛夏日照强的中午前后要适当对其进行遮阴处理,或者移到室内半阴且通风处。冬季休眠也需要一定的光照,可以将其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养护。橡皮树耐寒性较差,温度在30℃以下才能正常生长,最适宜其生长的温度在20~25℃。温度超过35℃应该及时将其移到凉爽通风处,并喷水降温,否则容易灼焦叶子。冬季室温应该保持在10°C以上,如果温度低于5°℃,植株进入休眠,并容易受到冻害。
6、花果期管理:橡皮树在57月开花。
7、换盆:一般小苗需要每年春季换盆一次;成熟植株可以2~3年换盆一次;有5~7年生树龄的植株,最好移栽到木桶里,以后一般不需要再更换。换盆时要剪除掉部分卷曲老根,然后增加腐殖土和基肥。
橡胶树的栽培技术
胶园开垦
1、种植形式和密度
(1)种植形式采用宽行密株的植胶形式,行距6-8m,株距2.8-3m。
(2)种植密度亩植32-37株。
种植品系
主栽品种PR107、RRIM600占总植胶面积90%以上,另配置种植热研7-33-97、热研126等部分主推优良品种。
开垦
按照规划的种植形式,根据丘陵地开垦的技术要求,采用水准仪按等高定标法进行定标,开垦出环山等高的环山行面:平缓地用十字线定标法定标。
1、修筑环山行规格按照规划定标的线路,开垦行面宽1.8-2.5m,行面内倾12-15。的等高环山行,挖表土回穴并平整环山行面。
2、开垦方式采用挖掘机开垦作业方式进行开垦。
3、环山行间的坡面种植覆盖作物,以提高栏水、渗水的效果。
道路及防护林建设
按照山、水、林、路综合规划的原则,开垦前规划好林段道路及防护林,确保林段道路通达率90%以上,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定植时间
芽接桩3-6月份定植,最好在春季定植;袋装苗3-8月份定植:高截杆芽接苗3月底前种植。
定檀技术
1、种植位置及深度
要求在环山行中间(以机械开垦通沟为主),按照规划的株距进行种植。种植时,苗木应置于植穴中央,植株要与地面垂直;定植深度,芽接桩的以芽接位下方离地2-3cm为宜,袋装苗维持原位置,高截杆芽接苗适当深种将接合点埋入地下。
2、茅眼方向
芽接桩、袋装苗在定植时芽眼或枝条统一向环山行内壁。
3、多次回土,分层压实
定植裸根苗,一般分3-4次回土压实。要保持主根垂直,侧根舒展;定植袋装苗,先用刀切破袋底,将袋放置穴中,从下往上把塑料袋拉至一半高度,在土柱四周回土,并把土均匀踩实,然后再将余下的塑料袋拉出,并继续回土压实。
4、盖草、淋水
种植苗木前先清好植穴淋足水,再种植苗木并回好土,并平整成锅底形,回好土后再淋水,以确保定根水淋透,然后在面上盖一层松土,最后在植株周围进行根圈盖草。定植后如果天气干旱,要求3-5天淋水一次(如锋纤用竹框定植的可根据干旱情况来决定),淋水量以胶苗根部20cm半径范围内至根底部土壤湿润为准。
5、抗旱定植
定植完并淋定根水后,用编好山基(下大上小两头通)的竹框罩住,苗木位于中间,再在竹框外围培土,形成一个土包。如没有竹框的,用带叶树枝对芽接桩进行遮阴。修枝抹芽
1、作业时间3-12月。
2、作业安排及要求
①当年定植的苗木要求定植后及时进行抹芽作业。用芽接桩定植的要及时抹掉全部的砧木芽、分枝芽和多抽的接穗芽:用袋装苗定植的要及时抹掉分枝芽。对多抽的接穗芽和顶芽断掉或枯死的植株,要坚持“留强去弱”的原则进行抹芽,只留一个壮芽。高截杆苗保留全部顶芽,以利增加植株同化面积,促进苗木生长,以后任其自然疏枝。高截杆苗如果回枯成中截杆或低截杆苗时,宜留一个壮芽重新培养树干,其余的芽要及时修除,以利于培养笔直的树干。
②二至三年生苗木要及时进行封顶和修枝,要求主杆2.5米以下抽生的侧芽侧枝,必须在没有木栓化之前全部抹掉;苗木生长高度达3米左右,在主杆2.8-3米处,于密节芽处进行摘顶。摘项必须在春夏季节进行,于苗木顶逢叶片老化和摘顶处木杆已开始木栓化时进行。摘顶后要及时对抽生的分枝进行修枝,在主杆2.5米以上留1-2逢分银唯仿枝,每逢分枝按不同方向留3-5条分枝。
补换檀
1、作业时间:3-8月。
2、作业安排及要求
当年定植和三年内胶园要及时对林段内需要补换植的缺株和弱株进行清点上报,二至三年苗林段先按长60cm、宽60cm、深50cm的规格清好植穴,后调拔同龄同品系的袋装苗或高杆苗木进行补换植,以确保林段的保苗率和均匀度。
行面除草及盖草
1、作业时间:3-11月。
2、作业安排及要求
当年定植林段定植后及时对植胶行面进行除草和盖草,采取人工进行除草作业(不准采用药剂进行除草防治药害),把行面上的杂草清除干净,并在行面进行全面盖草。每次作业先全面铲草、浅松土,然后加盖草料(盖草时胶头20cm范围内空出)。同时,每隔15-20株设置一处防火带(留一截长100cm行面不盖草)。当年定植林段行面除草及盖草要求每年进行三次作业,以确保行面不萌生杂草。第二年以后林段行面采用药剂除草进行管理。如已深翻的林段,与行面管理同步进行肥穴压青加盖草。
林带控萌及疏通
1、作业时间3-12月。
2、作业安排及要求
要求在每年的6月前和12月前分两次进行控萌作业,并对林段内的旱沟及周边进行疏通。控萌作业要求乔木作物砍低至20cm以下,杂草及滕本作物要从根部割断,林段周边7m以内进行砍芭疏通,以确保林段良好的通风环境。
覆盖作物的种植及管理
1、种植种类
瓜畦葛藤和豆科作物。
2、种植方法
等高穴垦进行整地,处理种子后穴播。
3、种植时间
5月份雨季来临时种植。
4、植后管理
及时清除杂草和芟割。
胶园施肥
1、施肥时间
化肥:3-9月根据胶树的抽叶情况安排施肥,年施2-3次;有机肥:8月至次年的3月结合冬春管理进行施放;
水肥:三年内苗每抽生一至二蓬叶施一次,每年施3至4次。
2、施肥部位
根据橡胶树树长式情况:1年幼苗施于20-60cm根圈内,2-3年苗施于60-100cm根圈内,4年以上苗施于肥穴内(没有肥穴的施于100-200cm根圈内)。
3、施肥方法
①化肥:在离树干40cm处开长50cm、深20cm的浅沟进行撒施,然后回土盖好;
②有机肥:已经深翻种植4年以上树龄的开始在肥沟内靠胶树内壁一边均匀施放,然后压青盖好覆盖物;
③水肥:利用养猪场沼汽池、化粪池沤制好的水肥或氮肥与水按1:20对成的水肥,在胶头根圈20-60cm范围内浅松土后按每株10公斤进行浇灌,然后加盖草料。
深翻改土工程
1、作业时间每年的8月至翌年的3月份进行。
2、作业安排及要求
①4年以上林段全面进行深翻改土挖肥穴,并搞好“三保一护”工程,肥穴按长120cm×宽50cm×深40cm规格作业,二株一穴,一用多年。同时进行扩行,使行面达2.5米宽以上(地势陡的地方可适当降低),反倾斜达12-15℃。
②挖好肥穴的林段要及时先压足青料,后在肥穴内施足有机肥,再进行盖草。坚决杜绝“洞底见天”的现象出现,要求每穴每年分别压青料20公斤,施有机肥20公斤,盖草20公斤。白粉病
1、症状:橡胶树向粉病侵害橡胶树的嫩叶、嫩芽及花序,不危害老叶。感病初期,嫩叶出现辐射状透明菌斑,之后病斑上出现白粉;病斑初期多数为圆形,后期为不规则形。病害严重时,病叶布满白粉,叶片皱缩畸形,最后脱落。花序感病后也出现白色不规则形病斑,严重时花蕾大量脱落、凋萎。
2、防治方法:
①加强栽培管理和选育抗病品种,增施肥料,促进橡胶树生长,提高抗病和避病能力,可减轻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②减少越冬菌源:在橡胶抽芽前,摘除冬梢,每株保留2-3条粗壮嫩梢,并用硫磺粉喷撒或25%丙环唑(敌力脱)2000~3000倍液或18.7%丙环·嘧菌酯(扬彩)2000倍液喷雾防治,混加氨基酸叶面肥效果更佳。
炭疽病
症状:古铜色嫩叶感病后,呈现不规则形,暗绿色像开水烫过一样的水渍状病斑,即所谓急性型病斑,病斑大而凹陷。淡绿色嫩叶感病后呈现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暗绿色或褐色病斑,病斑边缘凹凸不平,叶片皱缩畸形;随着叶片老化,病斑边缘变褐,中央呈灰褐色,并会穿孔。接近老化的叶片感病后,病斑凸起成小圆锥体。嫩梢、叶柄、叶脉感病后,出现黑色下陷小点或黑色条斑。芽接苗感病后,嫩茎一旦被病斑环绕,顶芽便会发生回枯。绿果感病后,病斑暗绿色,水渍状腐烂。
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
①对历年重病林段和易感病品系,可在橡胶树越冬落叶后到抽芽初期,施用速效肥,促进橡胶树抽叶迅速而整齐;
②在病害流行末期,对病树施用速效肥,促进病树迅速恢复生长;
③选用抗病的高产品系。
2、化学防治:
①28%复方多菌灵胶悬剂,每亩次用量为42ml,兑水5kg;
②20%灭菌灵胶乳剂,每亩次30ml,兑水5kg;
③10%百菌清油剂,每亩次10ml,或3%多菌灵烟剂,每亩次12g;
④用80%代森锰锌兑水1000倍喷雾。
割面条溃疡病
症状:病害初发生时,在新割面上出现一至数十条竖立的黑线,呈栅栏状,病痕深达皮层内部以至木质部。黑线可汇成条状病斑,病部表层坏死,针刺无胶乳流出,低温阴雨天气,新老割面上出现水渍状斑块,伴有流胶或渗出铁锈色的液体。雨天或高湿条件下,病部长出白色霉层,老割面或原生皮上出现皮层隆起,爆裂、溢胶,刮去粗皮,可见黑褐色病斑,边缘水渍状,皮层与木质部之间夹有凝胶块,除去凝胶后木质部呈黑褐色,块斑可分三种类型:
①急性扩展型块斑;
②慢性扩展型块斑;
③稳定型块斑。
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
①加强林段抚育管理;
②贯彻冬季安全割胶措施;
③提高胶工割胶技术,保护好高产树。
2、化学防治:防治此病较好的农药有瑞毒霉、敌菌丹和敌克松。割胶季节割面出现条溃疡黑纹病痕时,及时涂施有效成分1%瑞毒霉2次,能控制病纹扩展。
橡胶根病
症状:一般表现为树冠稀疏,枯枝多,顶芽抽不出或抽芽不均匀,树干干缩。其根部症状分为7种类型:
①红根病:橡胶树病根的表皮具有红色或枣红色菌膜;
②褐根病:病根表面呈铁锈色,具有疏松绒毛状菌丝和薄而脆的黑褐色菌膜;
③紫根病:病根表面密集深紫色菌索覆盖;
④黑纹根病:病根表面无菌丝菌膜,树头或暴露的病根常有灰色或黑色炭质子实体;
⑤臭根病:病根表面无菌丝菌膜,有时出现粉红色孢梗束;
⑥黑根病:病根水洗后可见网状菌索,其前端白色,中段红色,后段黑色;
⑦白根病:病根表面根状菌索分枝,形成网状,先端白色,扁平。
防治方法:
1、预防:
①彻底清除杂树桩;
②防止病苗上山;
③加强抚育管理;
④定期检查。橡胶树定植后,每年至少调查一次,宜在新叶开始老化到冬季落叶前这段时间进行;
⑤病树的处理。简单概括为“六个字”,即挖、追、砍、刮、晒、管。
2、化学防治:用十三吗啉与在软沥青混用,作为橡胶树根颈保护剂,效果较好,十二吗啉的保护效果次之。
褐皮病
症状:割胶时,割线不排胶,割线干涸变褐色。变成褐色的部分,集中乳管列周围。当刮削割线以下的病皮时,也可看到变褐现象,随着乳管方向沿树干向下发展,有时可看出变褐现象只局限于分布在连续的乳管群的近似同心的薄层中。该病可分为三个类型:内褐型、外褐型、稳定型。
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
①建立无病苗圃;
②禁止使用有丛枝病的实生苗作砧木;
③定期严格检查。
2、化学防治:保01农药治褐皮病效果较好。
橡胶小蠹虫
症状:该生物是在橡胶树遭受风、雷、寒、病等灾害造成树皮溃烂、干枯后发生为害的。被害部位显现针锥状蛀孔和黄褐色木质粉末,严重时,茎干遍布蛀孔和粉柱、粉末,以至胶树枯死。
(1)在初期,蛀孔和粉柱多见于胶树割面及其上下约50cm的范围内,而后蛀孔和粉柱逐渐扩展到整个茎干表面,橡胶树枯死,但叶子不脱落;
(2)树龄大的胶树,钻蛀致死的比例也较大;
(3)高产树位为害较严重。
防治方法:锯除伤残枝干,用沥青柴油混合剂涂封伤口;对病害造成茎杆皮层的腐败组织,刮除后先用80%敌敌畏油和40%氧化乐果乳油的800倍液喷射伤面1-2次后,再用50%久效磷乳油与凡士林混合涂剂涂封。
六点始叶螨
症状:该生物又称橡胶黄蜘蛛,属螨目,叶螨科。是橡胶树的虫害之一。主要危害橡胶的老叶,通过幼螨、若螨、成螨以口器刺破叶肉组织,使之成为细小的黄白色斑点,影响光合作用,甚至全叶发黄脱落,枝条枯死,从而影响橡胶树的产量。六点始叶螨的虫口以4月下旬至5月下旬为发生高峰期,6月下旬起虫口逐渐降低,一直到年终,其虫口密度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5月初受害叶片开始变黄脱落,6月中下旬为落叶盛期。螨害的发生与地形、橡胶树的长势、品系、气候情况都有一定的关系。特别是干旱季节六点始叶螨的为害严重。
防治方法:
1、钝绥螨是六点始叶螨的天敌,应好好保护和利用。
2、在新叶老化后,加强螨情调查。常用的杀螨药剂有25%杀虫眯500-1000倍液、40%乐果乳油1000-2000倍液、25%马拉硫磷乳油500-1500倍液等。
3、用杀螨卫士200毫升加阿维菌素180毫升兑3公升的柴油用烟雾机在早晨无风或微风时进行喷烟,防治效果明显。
橡胶介壳虫
症状:害虫在海南广泛分布,寄主有30多个科160多种作物,其通过针刺吸取食橡胶幼嫩枝叶的营养物质而形成危害,影响胶树的生长,造成枯枝、落叶、严重时整株枯死。其分泌大量蜜露,诱发煤烟病,严重影响胶树的呼吸和光合作用。
防治方法:根据害虫的各种发生情况,在若虫盛期喷药。因此时大多数若虫多孵化不久,体表尚未分泌蜡质,介壳更未形成,用药仍易杀死。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可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1500倍液,或255亚胺硫磷1000倍液,或50%敌敌畏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喷雾。保护和利用天敌:如捕食吹绵蚧的澳洲瓢虫、大红瓢虫、寄生盾蚧的金黄蚜小蜂、软蚧蚜小蜂、红点唇瓢虫等都是有效天敌,可以用来控制介壳虫的危害,应加以合理的保护及利用。
橡胶种植技术
(1)施肥时间
第一次在冬季挖水肥沟施有机肥和过磷酸钙,早春抽叶前施下全年氮肥量的50%。第二次在抽第二蓬叶前(6个月左右),寒害来得较早的垦区再施下全年氮肥量的50%,其他地区为30%。第三次在抽第三蓬叶前(9月份),寒潮来得较迟的垦区施下其余20%的氮肥量。第四次在9-10月施钾肥。
(2)割胶树的施肥量:
施肥量最好通过叶片营养诊断结果,结合割胶树是否涂刺激剂来确定。橡胶树开割后,植株内一部分养分用于生长,一部分养分用于排胶、开花结果,一部分用于抽叶的养分,若落叶还土,可大部分归还土壤。这样,一般每株胶树每年需要补充的养分,相当于硫酸铵1.8公斤,过磷酸钙0.25公斤,氯化钾0.8公斤左右。
一告旁般施肥量参考表5-8:
表5-8割胶树的施肥量(公斤/株/年)
肥料种类不涂刺激剂胶树涂刺激剂胶树
腐熟的有机肥25-50100
硫酸铵0.5-1.51.5-2.5
过磷酸钙0.25-0.50.25-0.5
氯化钾或硫酸钾0.1-0.20.15-0.25
(3)施肥方法:
有机肥施法:
沟施:肥料施于离树基部1.5-2.0米处的肥沟,长1-1.5米、宽0.5米、深0.4米。此种施法有保水保肥、促进肥料分解和改良土壤的作用,但会伤害树根,只宜在冬季进行。
床施:肥料施于离树基部1.5-2.0米的浅床,长1.5-2米、宽1-1.5米、深0.1米左右。这种施法动土少,伤根少且能起到死复盖及供肥的作用,全年数友手均可以施。
带施:即在萌生带中间盖1.5-2米宽的带状死复盖,厚度应有15-20厘米。这种施法不动土,全年均可以施,肥带能起到死复盖不断供肥的作用,但需肥较多,保肥能力较差。
化肥的施用方法:
沟施:尿素、硫酸铵、氨水等化肥应开沟施并马上复土。尿素含氮量较高,每100克尿素施撒的面积应不少于0.3平方米,否则会造成烧根。
混施:过磷酸钙应与有机肥混施,尽量减少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以避免磷被土壤固定。磷矿粉应与粘土混合施,尽量扩大与土薯嫌壤的接触面积,以促进磷的分解利用。其他化肥如硫酸铵、氯化铵、氯化钾、硫酸钾等可以除净草后撒施在土壤上,后进行浅松土。也可以撒施在有机肥的上面,然后把有机肥翻到上面。
7、怎样做到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必须做到:
(1)看肥料的性质。
施肥应有机肥(压青、牛栏肥等)为主,化肥为辅,施肥前除草,挖水肥沟结合压青等,施肥与其他栽培措施要配合好。易溶解,流动性大的硫酸铵、尿素等要少量分多次施,浅沟盖土。难溶解,流动性差的应施深些,近根尖施肥。磷矿粉、过磷酸钙应与有机肥混施,但石灰、草木灰与尿素、硫酸铵等不能混合施用,否则氮素肥分将挥发损失。
(2)看土壤施肥。
注意平衡施肥,缺什么给什么,在保肥的基础上施肥。土壤中肥分缺什么就施什么。如海南岛除新开垦的森林地外,氮磷肥含量都不高,故要施氮磷肥才能速生高产;海南岛土壤中含钾肥较多,一般不要施钾肥都可满足胶树生育的需要。但红壤中含钾量都很低,一定要施钾肥。
(3)看气候施肥。
温度和雨量不仅影响橡胶生长,而且对微生物活动和养分状态变化都有很大影响。如旱季施肥不易溶解,固定率和挥发率高,损失大,宜施水肥;雨季宜在晴天或雨后施肥即盖土。大雨前或刮大风天,不宜施肥。否则易损失。
8、多施氮肥为何加重橡胶树风害?
橡胶树过多施用氮肥,增加树冠受风面积。
氮肥能促进植物枝叶壮旺,甚至徒长。橡胶树过多施用氮肥,胶树一时吸收不了而挥发、渗透造成浪费,甚至还会因枝叶徒长,加重树冠,增加受风面积,造成更重要的风害损失。某国营农场13队,为使胶树速生早割,在1976-1977年多施硫酸铵、尿素,橡胶树确实枝繁叶茂,新发的枝叶更是郁郁葱葱,在1977年3号台风,阵风10级,断倒未开割幼树一万多株,占该类苗20%左右。而相邻14队,以营养诊断结果指导施肥,胶树的生长既旺盛,又正常。14队环境条件与13队相似,3号台风造成胶树风害断倒仅3%左右,胶树风害断倒14队比13队减少约17%。
9、生产上采用哪些防止“死皮”病的措施:
a.合理调控采胶强度和刺激强度,使产胶与排胶保持动态平衡。在具体执行中不应过分强调增产;降低频率,减少刀数,严格控制浓度和剂量;控制干胶含量;实行浅割;按产胶潜力年变化规律合理安排强度;增施肥料;严格掌握“三看”割胶,即看气候、看物候、看树情割胶,及时调控刺激强度和采胶强度,做到合理割胶;抓住死亡前兆,排胶出现反常时应及时降低强度。
b.转换割面,降低强度,阴刀割胶。
阳刀割胶通常低部位割线发现3级以上割线干涸树,即转换到高部位树皮采胶,采用短线低频阴刀割胶,如↑S/4d/4。
c.外褐型的浅刨清理树皮。
d.涂防病药剂。
在割线和割线上方2厘米宽的割面涂防病药剂;或用刨刀刨除病皮并涂药。即在高部位健康皮上垂直刮皮30厘米长、2厘米宽的涂药带,涂上复方微量元素或防死皮病药物。
e.建立无丛枝病菌圃,一经发现及时烧毁。
10、施肥培潜与养树割胶
什么叫“一浅四不割”?
(1)一浅:即在叶蓬稳定前、高产树、高温高产季节、干旱、风大的天气要浅割,割胶深度离形成层1.5-1.8毫米。
(2)四不割:是气温低于15℃时不割;第一蓬叶不稳定不割;雨后树干不干不割;严重受灾、病害的树及死皮树不割。在易发生条溃疡病的林段割线在40厘米以下不割,但可转高割线割胶。
冬季“一浅四不割”的实行,是保证胶树长期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入冬以后,胶树的生机减弱,养料的制造和胶乳的合成也相应地减少,冬季要适当浅割,即割离木质部1.5毫米左右。胶树的光合作用在摄氏15度以下时大为减弱,在10度以下时就完全停止。加上高湿低温的原因,有利于条溃疡病的发生蔓延,以及排胶时间延长等关系,为避免产胶潜力和排胶强度的失调,减少死皮和割面病害的发生蔓延,所以要实行一浅四不割。
什么叫“三看”割胶?
所谓“三看”割胶,即是看天气、看季节物候、看树情况割胶。
“三看”割胶的理由是:不同的物候、天气、品种以及同一品种的不同植株,橡胶树的产胶能力和排胶习性都有差别。在割胶强度,深浅和早晚等方面,要因时因种因树制宜。譬如抽芽长叶,需要消耗大量的养分、水分,减少了橡胶合成的原料来源,就得适当浅割、轻割。特别是每年开割的物候,更要严格掌握好。以一株树来说,一定要在新叶片充分稳定之后一周左右,才能开割。因为在此之前,胶树体内所贮存的养料都用于越冬御寒和枝叶生长,在新叶转为深绿稳定后,才有新制造的养料供橡胶合成之用。如果过早割胶,由于养分的供给不足,使胶叶变薄、卷曲、发黄,光合作用能力差,将影响全年的产量。养树割胶就是“三看”割胶。
怎样看季节物候割胶?
(1)根据季节物候制定割胶策略,割胶策略为稳紧超养。
稳:每年开割时要稳得住,要等第一蓬叶老化植株达80%以上才动刀开割。第二蓬叶抽叶至稳定前应少拿产量。据介绍,叶片尚未充分稳定就割胶比叶片充分稳定后一周割胶的,年产干胶前者只为后者的80%-90%。
紧;要抓紧抓好产胶潜力大的旺产期,如海南那大地区为5-10月份要抓住好天气,善于采用刺激手段进行适当挖潜。
超:生产计划应立足于提前完成,在8月底以前宜完成年度计划的60%以上,在冬季低温来临前超额完成任务。
养:在整个割胶过程中都要注意养树。超额完成任务后应及时停割养树,转入冬管。
(2)根据季节物候决定开割期和停割期。
开割:橡胶树的高产是要以叶茂为基础的。在橡胶树落叶期间割胶所得的胶乳是动用贮备糖而取得的,但橡胶树抽叶时亦需要应用贮备糖。只有叶片生长老化后进行光合作用时,才重新为橡胶树本身提供新的糖。因此,每年橡胶树第一蓬叶生长的好坏对当年产量的高低关系最大,为了保证橡胶树第一蓬叶生长好,不能提早开割,一定要待第一蓬叶老化后才能开割。一般以一个林段中有80%以上的植株叶蓬老化才开割,其余的稳定一株开割一株。
停割:在冬季上午8时前温度低于15℃时应临时停割,若这种低温持续3-6天,则当年全面停割。另外,一株树若黄叶达一半以上,则应单株停割;一个林段半数以上的树黄叶达一半以上,则当年全面停割。冬季停止割胶的时间,一方面决定于气温的高低,另一方面取决于叶片黄化的程度。当气温持续保持在15℃以上,橡胶树黄叶量占全树位的8%-20%时立即停割,这样可减少对来年产胶潜力的影响。
(3)根据季节物候调节割胶深度和转换割线。
橡胶树一年之中的产胶能力随季节物候的变化而进行弱—较强—较弱—强—弱的变化,在固定的割胶制度中,割胶深度也应随之发生变化,一般是每年开割初期浅割,以后略深割,第二蓬叶抽叶时又浅割,待第二蓬叶老化之后,开始深割直到10月低温来到,至胶乳长流,又浅割。这样通过割胶深度的调节来达到养树的目的,解决产胶与生长、产胶潜力与排胶强度之间的矛盾。海南那大地区,3-6月第二蓬叶稳定前浅割,离形成层1.5毫米;7-10月第二蓬叶稳定后深割,离形成层1.2毫米;10月以后浅割,离形成层1.5毫米。也可以采取3-4月浅割,5月深割,6月浅割,7-10月深割,11-12月浅割的割法。云南垦区,一般3-4月上旬浅割,4月上旬至5月深割,6-8月浅割,9-10月深割,11月浅割。云南地区则应提早一些时间转高高线割胶。海南地区9月下旬开始,30厘米以下的低割线应转高线割胶。
怎样才能“保一促二”?
“保一”是指保证第一蓬叶长好。“促二”是指促进第二蓬叶生长。要做到“保一促二”,必须做到根据一年中橡胶树的产胶潜力的变化规律,采取相应的割胶策略。海南那大地区3-4月份抽第一蓬叶,开割时要稳得住,要等第一蓬叶老化植株达80%以上才开割,开始割胶时要浅割。第二蓬叶抽芽前适当施氮肥,6月份抽第二蓬叶时,抽叶期间适当浅割。
怎样看天气割胶?
看天割胶,主要是要根据天气情况,来决定割胶时间,割胶顺序和割皮厚薄。
(1)按早晨温度及天气情况决定当天割胶时间。
清晨气温19-24℃,相对湿度80%左右,静风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橡胶树的产胶、排胶,胶工在天明前后割胶即可。高温干旱季节(海南一般是5-10月),对排胶不利,胶工应点灯于早上4时30分左右割胶,因此时气候凉爽有利排胶。进入雨季之后,湿度较大,天明前割胶往往出现长流胶,容易引起死皮,应在天明时割胶。入秋以后,气温下降,也应在天亮后割胶。在低温季节(11月后)因夜间气温较低,改为天亮后割胶。不然,长流严重,易得病害和死皮。入冬低温到来,早晨气温低于15℃,必须停割。
(2)按天气情况调整割胶深度和割树皮的厚度。
湿度大,气温凉爽的天气,排胶畅通,要适当浅割。高温干旱时,要适当深割和割皮厚一点。入秋之后,低温来临前则要浅割。雨天停割几天之后的第一次割胶,树皮要割厚一点,遇雨天冲胶的第二、三刀也应割厚皮。又如高温干旱或吹旱风时,割口容易干,就应适当深割。
(3)按天气情况变换割胶路线。
割胶路线关系到一个割胶树位中开割的先后次序。一般每个割胶树位中有高产树和低产树,可用变换开割的先后次序来调节排胶时间和发挥产胶潜力。
在点灯割胶季节的正常天气时,割胶采用先割中产片→高产片→低产片的胶路割胶。
在炎热或干旱季节,割胶采用先割高产片→中产片→低产片的胶路割胶。
低温季节割胶采用低产片→高产片→中产片;中产片→高产片→低产片;低产片→中产片→高产片三种胶路轮流割胶。
在炎热或干旱天气,应先割高产树和高产片,后割低产树和低产片。
湿度大的凉爽天气,可先割低产树和低产片,后割高产树和高产片。
低温季节中,为了保护高产树群的产胶能力,则应先割中产树,再割高产树,后割低产树。
(4)掌握好雨后割胶
在雨季割胶时,要特别注意防止雨冲胶,故在阴天可能下雨的情况下,应先割低产树。雨后割胶做到树干不干不割。树干干后先割高坡、向阳、通风、高割线片,后割其他胶树。
(5)根据天气掌握刀法。
通常割胶为平刀,高温干旱季节割胶为稍正刀,冬季低温割胶稍为侧刀。
怎样看树割胶?
(1)根据品种(系)特性和植株特性确定割胶深度和频率。
看树割胶,是看树的产量,树皮和排胶状况的差别,而采取不同的割胶方法。对高产品种或高产且又长流的橡胶树,要适当浅割,如RRIM600应适当浅割,高产树、长流胶树适当浅割。因高产树排胶性能好,如深割被切断的乳管多,养分流失量大,容易出现营养亏损而死皮。乳管靠内的品种,要适当深割,如PR107、GT1适当深割。低产树适当深割才能提高产量,低产树深割些排胶性能差,不会出现长流,也不易死皮。
(2)根据干胶含量、流胶时间确定割胶方法。
对干胶含量低、流胶时间长的橡胶树要浅割,或停停割割,或割线斜度小而较平缓。反之,割线斜度应稍大些,割的树皮也应稍厚些。根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试验,开割以后的头两个月实行强割时,干胶含量会迅速下降到26%以下,严重影响下半年产量和干胶含量的恢复。因此,芽接树刺激割胶,干胶含量9月份以前不宜低于28%,10月份以后不宜低于26%。并以次作为“警戒指标”。当低于“警戒指标”时,应采取降低割胶频率的办法割胶,如该d/3为d/4或d/5,使休割期延长,有利于干胶含量的恢复。
(3)根据植株健康状况确定割胶强度。
遭受风、寒害的橡胶树和非正常树,应按复割标准,酌情恢复割胶和施用刺激剂。死皮树要在处理后达到复割标准时,才能割胶。死皮前兆期,应停停割割;死皮扩展期、干皮期应停割1-2周,同时增施速效肥料;低温期要严格贯彻“一浅四不割”。
11、怎样防治根病?
(1)对红、褐、白根病,可用挖、追、砍、刮、晒、管的方法处理。
为防止根病扩展蔓延,或在病区周围开沟隔离,或对轻病树及病区周围的健树淋灌十三吗啉药液或涂施十三吗啉软沥青根颈保护剂。
(2)对紫根病树采用深翻松土、增施有机肥料、排除积水等改善土壤环境条件的措施,增强胶树生势和抗病能力。
(3)黑纹根病树一经发现较难挽救,主要应做好风、寒害后树干基部的伤口处理,特别是寒害烂脚部分的防腐涂封处理。
目前可用的毒树剂有2,4,5-T正丁酯、2、4-D、百草枯和次氯酸钠。配制药液时加入1%-2%煮熟的木薯粉浆以增加粘性,延长药效。涂药前先用刀、斧砍去树根的一圈树皮,露出木质部,将药液涂在剥皮部位。
12、割胶技术有何要求?
(1)手、脚、眼、身要配合协调。
手、脚、眼、身四配合是指在割胶中手、脚、眼、身的姿势要正确,要轻松自然地协调进行。手握稳胶刀,掌握行刀的方向,使刀不向上、下、左、右摇摆而顺沿着割线斜度方向前进。脚要站在离树适当的位置,自然地移步向前。眼睛要斜侧看准接刀点。身体向侧弯与眼睛自然配合行进。割胶是一种精细的技术性很强的手工操作。在胶园生产中,虽然其它抚管措施相同,但由于割胶工具和割胶技术不同,而产生相差悬殊的产量效果。
(2)做到“稳、准、轻、快”。
即拿刀稳,接刀准,行刀轻,割胶快。稳、准是基础,是达到深度均匀、割面均匀、切片均匀的前提。要在稳、准的基础上求轻、快,也就是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加快速度,中心是接刀准。通常,技术优良的胶工要比技术一般的胶工多产20%-30%的橡胶,而且伤树少,耗皮少,树皮再生速度快,橡胶树产量高,经济寿命长。
(3)达到“三均匀”。
即深度均匀,接刀均匀和切片厚薄、长短均匀。稳、准是达到三均匀的前提,要在稳、准的基础上求轻、快,提高割胶效率。割胶操作切忌顿刀、漏刀、重刀、压刀和空刀。良好的割胶技术应该既能挖掘橡胶树产胶潜力,又能“刀锋养树”,做到产量高,伤树少,耗皮少,再生皮恢复快,养树好。割胶工具的优劣程度,操作的熟练水平,对胶树的产量和健康状况都有直接的影响。
13、什么是割胶操作中的“十防止”?
(1)防止刀柄对胸;(2)防止摇手;(3)防止顿刀;(4)防止漏刀;(5)防止重刀;(6)防止乱刀;(7)防止压刀;(8)防止空刀;(9)防止以刀带身;(10)防止差半步收刀。
14、怎样使用胶刀?
为保证树皮的规划利用,获得更高的产量,割胶时的下刀、行刀和收刀必须做到:
(1)下刀够深、整齐。
下刀是行刀的开始,下刀时左手要拿稳刀,刀背紧贴边线,将胶刀路向外侧,并以割线斜度相同的角度对准边线向内插入至够深,然后用后手的腕力轻快地向外前方位置转出,同时前手食指配合向外拧出。前后垂线不要开得太深。通常,下刀时一刀即下够深度,下刀切皮的厚度要与行刀切皮的厚度一致,以防止割线弯曲。下刀太深,将来再生皮会出现条沟。
(2)行刀稳准轻块。
割胶时,要拿稳胶刀,看准割线,均匀轻松地推割,做到接刀准,用力轻,减少胶刀摩擦割口和割面,深浅厚薄适当,割片呈长方皮(有效皮占50%以上)。在稳、准、轻的基础上,还要提高割胶速度,割得快。这不仅争取在最有利排胶的时间内割完,而且轻快结合,减少对乳管口的摩擦。平时割胶应割平刀,高温干旱季节可割稍正刀,有利于排胶。十月中旬以后低温期应割稍侧刀,有利于防病。为防止跳刀,站位要适宜,行刀时刀背紧靠边线,左手腕力要转得轻快,右手食指配合向外拧转,这样可防止跳刀。
(3)收刀整齐够深。
行刀至离前水线3-4厘米处时,挑1-2刀,然后将刀平稳地轻推至前水线,此时刀锋顶已到前水线,但下刀翼仍未到,右手应稍放低,外脚跟相应稍向外侧转,使下刀翼与前水线平齐后就平口往外刮出,这样收刀就会整齐够深。
割高割线,当刀接近边线时,眼睛看准刀的左翼,待左翼到达边线后,把后手提高,使刀的左翼和右翼都到达边线时才拉出,这样收刀比较整齐,不会超过边线。
15、怎样割胶才能做到割面均匀?
(1)行刀时前臂与刀柄要保持平直,用臂力推倒前进。行刀时应侧身斜看接刀点,每刀都从三角点处接刀。
(2)刀翼靠割面的宽度保持约0.1厘米,这样容易割出不明显的小线条。
(3)胶刀只有前端2厘米长靠在割线上,用力的大小以靠稳为度,太重时则压割面,当太轻时则容易往外飘出。
(4)要以身带刀,即以身体向前倾的姿势,跨步移动身体带动胶刀前进,刀自然地跟着身走,刀与身保持平齐并进。
16、树皮厚薄不均匀时如何割胶?
(1)用慢连刀、挑刀、随弯转刀。
遇到小条沟时用慢连刀通过。遇到中条沟时用挑刀通过。遇到大条沟时,推刀采用一刀过弯的方法通过,即抓稳刀,使刀口沿着割面随弯转刀前进,中间不返刀。拉刀则应采用分段割的方法,先割下半段,再割上半段。
(2)割稍正刀、防止乱刀。
对再生皮厚薄不均匀的树应割稍正刀。对伤瘤多、流胶又快的树,则采用分段割法,先割下半段,后割上半段,这样可以防止外流。如果割胶时行刀速度快而身体跟不上,就会出现把刀送到已经切过的位置上重切而产生碎片。克服碎片的方法是行刀时刀口要紧跟割面转,看准接刀口接刀,一刀一片皮,防止乱刀,即不要做盲目的切片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