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农资>种植养殖

产蛋鹅的养殖技术视频 产蛋鹅的养殖技术与管理

分类:种植养殖发布者:山羊

鹅养殖技术

1.进鹅前15天:清理鹅场环境,点小鹅。如果是公家养殖户的养殖模式,需要向贵公司订购小鹅。请清扫鹅场道路、院落,清理排水沟,保证排水畅通。打扫屋外的环境,把鹅舍周围的字和东西去掉,锄草,打扫院子,让屋内的鹅粪,羽毛,垃圾都找得到,屋外的环境也要合理。鹅梯田和鹅场清扰拿理出来的污物,要送到离鹅场几干米的地方进行无害化处理。2.进鹅前14天:打扫鹅舍,把能搬出去的器皿全部搬到屋外清洗消毒。彻底清除残留的饲料、粪便、垫料、羽毛、灰尘等。在房子里,注意打扫天花板、墙壁、地面、门窗。清洁设备包括水桶、饮水机、塑料网、温度计、炉子、工作服、水桶等。3.进鹅前13天:冲洗鹅棚,从上到下冲洗天花板、墙壁、窗户、地面。不应有粪便、灰尘等脏有机物残留。地面和1m以下的墙面要边刷边洗。饲养设备,包括水桶、饮水机、塑料网、温度计、炉子、工作服、水桶等。房子内部的任何表面都应该清洗,直到没有污垢附着。冲洗是使用消毒剂的有效基础。洗的时候要从上到下,从里到外。4.进鹅前12天:检修设备。维护设备,设备要能保证完成喂养一批鹅,否则就要更换。供暖、通风和照明设备的维护。5.入鹅前11天:室外消毒,清扫道路、庭院,用生石灰或烧碱消毒。可以使用3%的热碱水进行消毒,或者可以在棚外和整个场地的道路上以及在室内直接清除生石灰。消毒后,表面脏的地方会转到地下。消毒剂要喷到每个角落。新型畜牧消毒王中王可用于消毒。6.进鹅前10天:给鹅舍消毒,干鹅舍第一次消毒。同时,将屋外清洗消毒后的饲养设备搬进鹅舍。地面及L米以下的墙壁用火碱消毒,天花板及墙壁可用消毒液喷雾消毒。消毒剂要喷到每个角落。7.进鹅前9天:安装设备、脚手架、塑料网、防护网,挂上温度计、湿度计。如果提前安装育雏网,温度计划湿度计距离床面和地面5厘米。如果在地面养鹅,要注意垫草是否有霉菌。格栅表面应无毛刺。人员进入消毒环境前应进行消毒,换上干净的衣服和鞋子,不能因漏进漏出而破坏消毒效果。8.进鹅前八天:安装好设备,地面水平凸起的鹅棚会有6-10cm厚的垫料。放饮水机和开盖板,50-70只雏鹅配一个开盖板,从上至下对整个鹅舍和器具喷洒聚维酮碘消毒剂。墙壁刷的是生石灰乳,地面还是用2%的火碱消毒。检查门、窗、通风口和屋顶,确保没有最后一批鹅留下的灰尘。地面干燥后,移入被褥。6-10厘米。设置饮水机和餐盘,50-70只小鹅一个餐盘,40只鹅一个饮水机。安装加热设备。9.进鹅前七天,第二次消毒,用聚维酮碘从上到下喷洒整个鹅舍和器具。墙壁刷的是生石灰乳,地面还是用2%的火碱消毒。检查门窗和通风口。10.进鹅前六天:熏蒸消毒,关好门窗和通风孔,检查是否漏风。检查温度和湿宴李散度。为提高熏蒸消毒效果,站内温度应尽可能在24℃以上,相对湿度应在75%以上。剂量按每立方米空间42毫升福尔马林和21克高锰酸钾计算。或者熏蒸室每隔6米放一个熏蒸盆,先放高锰酸钾,然后从房间门最远端依次倒福尔马林。速度要快,防止呛到,出门后立即封门。11.入鹅前五天:熏蒸24小时后,打开门窗、通风口、排气扇,充分通风。注意:人进出的区域一定要消毒,换干净的衣服和鞋子,搬进来的物品也一定要干净。每家门口设一个消毒池(盆)。12.进鹅前四天:关好门窗,做好进鹅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保温措施、饲料、药品和疫苗、煤炭等。13.进鹅前3天:组织工作,落实饲养、投料、药物储备,发现不足及时补齐。14.进鹅前两天:育雏室的设置和预热。用塑料和隔出来的鹅棚的1/3作为育雏室,至少用两层塑料布。鹅1-5天的育雏密度为每平方米18-26只。冬季鹅舍开始升温,要注意检查炉灶是否能正常使用,是否有漏烟、倒烟和火灾隐患。屋顶等。,以确保没有最后一批鹅留下的灰尘。地面干燥后,移入被褥。15.入鹅前一天:夏秋两季的早晨开晌氏始烤火预热,使舍内和育雏犬的温度达到要求。育雏温度一般为31℃,湿度为60%-65%。准备好记录表格和其他工具,准备好小鹅饲料和疫苗。

鹅的养殖技术及方法

鹅的养殖技术及方法如下:

1、饲养密度:按照每平方米8-12只的数量选购鹅苗。

2、科学饲养:先饮水开食,然后投喂青菜、萝卜、米饭等精细的食物。

3、合理放水:天气晴朗时,要把鹅赶到水塘中。

4、养殖管理:定期清理鹅舍,每隔1个星期要更换一次草垫。

养鹅的宏皮注意事项:

1、鹅舍应该选择水源充足、远离居住地、地势较高、光照充足的地方建造,周围要有良好的水源和充足的草源,交通要便利,建造鹅舍的时候,要区分出雏菇舍、肥育舍和肉鹅舍等不同功能,例如雏鹅舍需要保温良好。



2、埋唯鹅苗要选择腿部有力站立平稳、健康、茸毛干燥且有光湿的鹅苗,进入鹅舍之前要用清水洗干净,在推游舍铺垫干草会棉垫的物品,舍内温度保持在30度左右,温度过低或会致宏皮菇苗夭折。



3、鹅苗需要先开食,使用碎米浸泡清洗后沥干后闹答饲嗯开食,开食后可喂食切碎后的饲料和青料,每天嗯食4-5次,20天后以青料为主,斗裂混合碎米或者豆饼喂食,雏鹅舍的饮用水使用温开水,水温不能过烫或过凉。



4、鹅苗饲养20天后,可以先在水池或水盆中放入4厘米左右的浅水液销慧,让鹅苗进行玩耍,弯绝培初次弯绝培放水时间不超过8分钟,逐渐延长放水时间和水的深度,30天后,可以在埋唯附近的池塘中放牧30分钟左右。

种鹅下蛋期的饲养管理方法

  当年春季养育的优良中型鹅种的雏鹅和5~6月停止产蛋的经产的种鹅,正常情况下,进入9月份以后,就要陆续开始产蛋.这个阶段是养种鹅的关键时期,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种鹅下蛋期的饲养管理方法,一起来看看。

  种鹅下蛋期的饲养管理方法

  一、做好产蛋前的准备

  当年春季养育的优良中型鹅种的雏鹅和5~6月份休产的经产种鹅,正常情况下进入9月份以后就要陆续开产。此时,如能遵循鹅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理特点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做好产蛋前的准备工作

  (一)对鹅群进行一次选优淘劣工作。对于育成鹅(后备种鹅),要选留那些体重、膘度适中,体型、外貌、毛色符合本品种要求,适时开产(200~240日龄)的母鹅。对于经产种鹅,参考以往的产蛋记录,选留产蛋多、蛋重适中(130克以上),蛋形、壳色正常而无(或弱)抗性的母鹅。公鹅则要求阴茎发育正常,雄性强。

  (二)免疫驱虫。开产前的30天左右对鹅群逐只进行小鹅瘟、副黏病毒病和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等疫苗的注射,同时进行1~2次药物驱虫。

  (三)合理组群。每群60~100只,并保持适当的公母比例:中型鹅1:4~1:5,小型鹅1:6~1:7。另外,留培世3%左右的后备公鹅。

  二、调整饲料营养

  从开产前的3周开始由育成期饲料逐渐过渡为产蛋期饲料,精料、青料比例大体是7:3。白天饲喂以青绿饲料为主,晚上则以精饲料为主。

  三、强化管理

  种鹅进入产蛋期,生理上发生很大变化,免疫力下降,对环境变化格外敏感。因此,必须强化管理,才能保证鹅群的稳产、高产。

  (一)做好一切清理、消毒工作。严禁场外人员和猫、犬等动物进入鹅舍,以保持环境安静。

  (二)设置适当的槽位。产蛋期的鹅群采食量很大,每只鹅应占有3~5厘米的饲槽位置和2.0~2.5厘米的水槽位置,并且每4~6只鹅设置一个产蛋窝。

  (三)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适于种鹅产蛋的温度是8℃~25℃,湿度是60%~75%。开产前的两周每昼夜光照12小时;开产后延长至13小时,以后每周延长半小时,直至14~15小时;产蛋后期可达15.5~16小时,直到停产。光照强度按每平方米用5~8瓦灯泡,且灯泡吊高离地2米(带罩)。

  (四)种鹅进入产蛋期后以舍饲为主,有条件的可以进行放牧,但放牧的距离要适当,以防止鹅群过度消耗体能而影响产蛋。新鹅开产往往不识产蛋窝,因此,要注意鹅的动态,发现尾羽平伸、行动迟缓、鸣叫不安,并有寻找窝产蛋的表现时,应及时将其捉回产蛋窝,防止产窝外蛋。发现有鹅在舍外产蛋时,应及时将鹅和蛋一起带回鹅舍,放在产蛋窝内芦中察,以调教它养成在舍内、窝内产蛋的习惯。

  (五)注意种蛋收存。母鹅产蛋多集中在下半夜至第二天上午8点之间,部分鹅下午产蛋。所以在上午10点前后、下午4~5点各捡一次蛋。捡回的蛋要及时用软铅笔在其顶端记上产蛋日期,以便掌握种蛋适宜的入孵日期,也有助于检查不同时期种蛋的质量,及时调整种鹅的饲养管理。种蛋应存放在温度5℃~18℃、湿度65%~75%、清洁卫生、通风良好的地方。对于表面脏污的蛋只能用干布擦拭,禁止用水洗刷,因为水洗后蛋壳胶膜层被破坏,病原微生物容易入侵,损坏种蛋品质。

  (六)种鹅产蛋结束进入停产期后,应及时转变为以放牧为主的饲养管理方式,并进行人工拔毛或降低饲料营养水平,以促进换羽,使其顺利地进入下一个产蛋期。严防母鹅在停产期过肥或过瘦。

  (七)做好记录和总结。每一个生产阶段都要及时做好记录,尤其要做好开产日龄、蛋重、产蛋量、受精率、孵化率的记录。全程工作结束后,及时做好总结,为下一步提供改进依据。

  种鹅休产期的饲养管理方法

  1调整鹅群

  种鹅的利用年限一般为4~5年。选留的基陪茄本原则是留下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的种鹅。首先,将鹅群中老、弱、病、残鹅,低产鹅和停产鹅及时予以淘汰。每年按比例补充新的后备种鹅;其次,一般母鹅群有合理的年龄结构:1岁鹅占30%,2岁鹅占25%,3岁鹅占20%,4岁鹅占15%,5岁鹅占10%,每年的淘汰率为5%;最后,鹅群应按年龄及公母性别配比分群饲养。

  2强制换羽

  自然条件下,母鹅从开始脱羽到新羽长齐需要较长的时间,换羽有早有迟,其后产蛋有先有后,为缩短换羽的时间,使换羽后开产日龄较整齐,可采用人工强制换羽。同时休产期可拔羽2~3次,增加经济收入。通常,大约放牧饲养1个月之后,就可进行人工拔羽。公鹅需比母鹅早20~30d拔羽,目的是使公鹅在母鹅产蛋前,羽毛能全部换完,这样,在繁殖季节公鹅有充沛的精力进行交配。实践证明,拔羽的母鹅可比自然换羽的母鹅提早20~30d产蛋。如开展强制换羽工作,需做好如下工作。

  2.1拔羽对象

  首先应该明确哪些鹅不适合人工强制换羽。如体弱多病的鹅,营养不良,拔出的毛常会带有肌肉,影响羽绒质量,加之其适应性差,抵抗力弱,拔毛的刺激会加重病情,容易引起感染,甚至造成死亡;另外,整只出口的肉鹅需要完整的胴体外观,因拔毛可能损伤皮肤,在屠体上留下斑痕,影响外观品质,所以不宜进行活拔羽绒;最后,饲养5年以上的鹅,新陈代谢能力差,毛绒再生能力差,毛绒量少,不适于活拔。

  2.2场地和设备

  拔毛场地必须选择在地面平坦、无灰尘、无杂物和门、窗关闭的干净的室内进行。非水泥地面的,应在地上平铺一层干净的塑料薄膜。室内设置好足量的存放羽毛用的干净、光滑的木桶、木箱。还应准备好镊子、红药水或紫药水、脱脂药棉,以防万一拔破鹅皮肤时消毒。

  2.3具体操作

  2.3.1拔毛的部位鹅胸部、腹部、体侧和尾根等均是拔毛的主要部位,其次是颈下和背部。翼羽和尾羽不宜拔掉。

  2.3.2鹅的固定拔毛者坐在凳子上,把鹅体翻转过来,将鹅腹部朝上、鹅头朝人平放在拔毛者的双腿上,用腿将鹅头和两翅夹住,注意不能夹得太紧。

  2.3.3拔毛方法一种是毛片和绒朵一起拔;另一种是先拔毛片后拔绒朵。应先拔黑头或灰头等有色毛绒,后拔白色毛绒,毛片和绒朵应分开存放。

  拔毛的基本要领是:腹朝上、拔胸腹;指捏根、用力均;可顺逆、忌垂直;少而快、要耐心;按顺序、拔干净。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羽绒,一排挨一排,一小撮一小撮往下拔。拔毛时手指应紧贴毛根,每次拔毛切忌贪多,一般为2~4根。

  拔毛的顺序:先从颈下开始,依次是胸部、腹部、体侧、腿侧、肩部和背部,除头部、双翅和尾部以外,其他部位都可拔取。拔下的毛片、绒朵应分开放,放时动作要轻,以防飘飞。装袋时要保持绒朵的自然弹性,不可揉搓,放满后及时扎口。

  2.3.4注意事项首先应防止将毛拔断,另外注意保护鹅的体表。若拔破皮肤,要立即用红药水或紫药水涂擦伤处,以防病菌感染;对于少量血管毛要避开不拔。在拔毛片时有些鹅会出现部分毛根带有肉质,发现这种情况,应放慢拔毛的速度;若大部分带有肉质,则表明营养不良,应暂停拔毛。对于拔完毛的鹅与未拔毛的鹅要分开饲养。

  2.4拔羽后的饲养管理

  鹅在第1次、第2次拔绒后常会出现暂时不食或少食、走路提腿或者摇摇晃晃、爱站不伏、不睡不动的现象,一般2~3d后该现象自然消失。这是鹅正常的生理反应,可以在每次拔毛后3~5d内不让鹅下水、淋雨、曝晒,也不要将其放养在潮湿的地方,以防感染和感冒(即出现摆头、鼻孔甩水、不想进食,甚至连水都不愿喝等症状),此外,应把鹅养在预先准备好的圈舍内。圈舍要求背风保暖,光线较弱,地面干燥清洁,铺有干净柔软的垫草。若发现拔绒后的鹅有病态,要及时对症治疗。在饲料营养方面,鹅拔绒3d后的食欲增加10%~20%,此时要将其喂饱,并补饲精料3~5d。每天除供应充足的优质青绿饲料和饮水外,每只鹅还要补喂配合饲料150~180g,增加含硫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供应,促进鹅恢复健康和羽毛的生长。

上一篇:香菇养菌补水技术视频 香菇养菌补水技术方法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种植养殖相关文章
更多种植养殖文章

精选种植养殖

种植养殖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