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农资>种植养殖

麝香鼠?a养殖技术有哪些 麝香鼠的养殖技术

分类:种植养殖发布者:鸿雁的思恋

麝鼠养殖技术,麝鼠养殖方法


(2)配种期
此期除与前期的管理相同外,主要是在运动场上放置树枝或绿草为其提供隐蔽环境,并随时为其补食粗饲料和自行垫窝使用。
(3)产仔及哺乳期
此期除补食投喂繁殖期的精料外,还应根据本地的条件,用豆浆或牛、羊奶拌料,以保证所产仔鼠的正常哺乳和母鼠通过交配受孕所需的营养。
投喂的粗饲料要看季节给足鲜嫩的食草和树枝,除保证其有足量鲜嫩粗饲料可食外,还能叼回窝内堵严水洞□,避免仔鼠因盲目爬行掉入水池中。
(4)育成期
仔鼠产后28~30天时,应及时分窝以利笫ニ胎的产出和笫三胎的交配受孕。
分窝的仔鼠应同窝饲养育成,并提供足量的精料和适□的粗饲料。
水池的浴水要随时补满,以免造成仔皮竖鼠爬不回家而淹死。
仔鼠分窝后般在3个月即可育成。
2、夏季的饲养管理
夏季的管理技术几乎与春季相同,但应注意卫生防疫,作好场区、エ具的消毒,发现病情及时防治。
因麝香鼠属草食性动物,应禁止食用抗菌素,避免因肠道菌群紊乱而导致消化系统疾病。
在夏季,麝香鼠的配种、产仔和抚育可同时进行,因其是多胎次动物,在产后几天春握枝内可接受再次配种,同时还要哺乳好仔鼠,并可能哺育ニ胎以上的仔鼠育成。
因此,必须保持场地的安静,提供充足、洁净的浴水。
3、秋季的饲养管理
秋季的管理应备足越冬饲料,储备越冬干草。
此外,对育成麝香鼠进行选种选配,将不同窝的育成鼠进行公母搭配,进入越冬饲养。
窝室不足可同窝集群越冬饲养,待准备配种期再进行选种选配。
进入秋末冬前,池水要隔日或几天换-次新鲜水至结冰为止。
4、冬季的管理
冬季的管理主要是絮草保温要充足,饲扒敏料蔬菜投喂要及时,观察要坚持。
主要做法是:将池水放满干草,让麝香鼠自行打成草洞有序的生活。
饲料蔬菜投喂要坚持每日-次,并观察其活动情况,做好记录。

麝鼠养殖技术,场地应选择水源上游

一、场地选择1、饲养场地应选在水源足、背风、环境幽静、不受人畜干扰、离公路较远的地方。
2、为了避免相互感染,麝香鼠饲养地要远离畜牧场、养禽场,一般要求在500m以外,可选在上风处或水源的上游。
3、饲养场地的围墙可用砖石围砌,也可用薄铁板或铁丝网围成,墙高以1.2m为宜,因为麝香鼠能顺墙壁攀爬逃跑,因此内壁要尽量光滑,不要有楞角。
二、笼舍建造笼舍从总体来看,需要由三大部分来组成:1、运动场:给麝香鼠提供活动、吃食、交配的场所。
2、窝室:一般分为内室和外室,内室要大一些,外室可以小一些,提供给麝香鼠休息和产仔的场所。
3、水池:是提供麝香鼠水浴、交配的场所,不能漏扮纳水,不论是窝室还是圈舍的上盖都要有铁丝网罩住,并留出方便投食、捕捉的小门。
三、饲料管理1、精料以谷物类为主,如玉米粉、大麦粉、豆饼粉、麦麸等为主;蔬菜以胡萝卜、萝卜、南瓜、甘蓝、白菜、青菜,水生植物以马蹄草、蒲草、芦苇、水稗等野草等都可以作为青饲料。
2、圈养鼠也可以加一些动物性饲料和酵母粉、骨粉、食盐等,通常春夏季以青饲料为主,成熟每天300克,精料50克;越冬期日粮以胡萝卜、萝卜为主,配以蔬菜和精料约200克左右,但应供给青干草。
3、精饲料可以按比例配比成颗粒状或者团状,调制成半干半湿给予,必须要煮熟才可以喂食,还有喂食一定定时定量。
四、繁殖管理1、春季是厅桐没配种期,提早给水池供水,给窝内足够的垫草,增加笼内温度10-12度左右,促进发情,同时也要给足私聊供给,做好防疫工作。
2、到了配种期,在运动场上防治树枝为麝香鼠提供要隐蔽环境,随时为其补食饲料,放轮袭置树枝和青草是为了供其自行垫窝使用。
3、产仔及哺乳期还应用豆浆或牛、羊奶拌料,以保证所产仔鼠的正常哺乳和母鼠通过交配受孕所需的营养,要给足鲜嫩的食草和树枝,用以堵严水洞口,防止幼鼠因盲目爬行掉入水池中。
4、到育成期,也是产后28-30天时,要及时进行分窝,并提供足量的精料和适口的粗饲料,仔鼠分窝后一般在3个月即可育成。

麝鼠百科(麝鼠的意思)

麝鼠又名麝香鼠,青根貂是麝鼠属中的唯一成员,是北美洲本土较大的水栖啮齿目动物,后被引种到欧洲。它们在中大西洋被称为“沼泽松鼠”。

目录

1.生活习性

2.形态特征

3.分布范围

4.养殖技术

5.经济价值

1.生活习性

环境条件对温度要求不严麝鼠适应性很强,对温度、湿度要求并非十分严格,它可以在中国寒冷的东北、干旱的西北地区生存繁殖,也可以在南方多湿温暖、甚至高温炎热的地区落户。喜欢在水边穴居麝鼠常栖居在低洼地带、沼泽地、湖泊、河流、池塘两岸,这些地方水草茂盛,环境清静。它们的洞穴主要分布在岸边,在浅水的芦苇和香蒲的草丛中,也有的在水上飘筏的物体上筑巢。洞穴是分枝的,有许多盲道分叉,其中有几个粮仓,贮存饲料并有几个通道直通向有水的地方。麝鼠多数在将近黎明及黄昏和夜间的时间活动。它们吃香蒲及其他水中的植物、淡水河蚌、青蛙、淡水螯虾及小龟。它们则是鼬、狐、土狼、狼、猞猁及大鸮形目的猎物。雄性的麝鼠用一种强烈的麝鼠分泌物来表示身份以划分地盘。雌麝鼠一般一胎有2到3只小麝鼠。每一个麝鼠族群都会有6至10年的时期突然地兴起及衰亡。当很多湿地被人类所破坏后,麝鼠的新生境变成了人工的河渠或灌溉水道,所以麝鼠仍旧很普巧雹遍及广泛分布。它们能够存活在带硫磺的溪流旁边,而那些含硫磺的水多是由煤矿排出的。鱼类和青蛙在这些溪流中都会死去,然而麝鼠可以生存并占据着这些地方。孝谨帆麝鼠住在湿地,包括池塘、湖、沼泽及河岸,因而得到沼泽松鼠的昵称。它们是很好的游泳者,在水中,他们用自己的尾巴推进。虽然它们像海狸,但它们的尾巴较海狸皮革般的独特尾巴小和瘦。它们出没于阿拉斯加、加拿大、美国及北墨西哥。麝鼠会在水源旁挖掘出很大的地道的系统,并在水底做一个入口。在沼泽,麝鼠会用香蒲和泥来建造它们的巢穴,甚至输送食物的平台。住在海狸巢穴的麝鼠也很常见。麝鼠帮忙维持给予水生动物提供栖息地方的沼泽空地。

2.形态特征

麝鼠是一种小型珍贵毛皮兽。体型像个大老鼠,身长35~40厘米,尾长23~25厘米,比田鼠体型大,体重0.8~1.2公斤。麝鼠周身绒毛致密,背部是棕黑色或栗黄色,腹面棕灰色。尾长呈棕黑色,稍有些侧扁,上面有鳞质的片皮,有稀疏的棕黑杂毛。刚离窝独立生活的小鼠,尾巴的侧扁不明显。麝鼠头小,稍扁平,颈短而粗与躯干部没有明显界限。眼小,耳短隐晌衫于长被毛之中,耳孔有长毛堵塞。嘴钝圆,有胡须。上下颌各有一对长而锐利的门牙,呈浅黄色或深黄色,露于唇外。四肢短,前足4趾,爪锐利,趾间无蹼,后足略长于前足,趾间有半蹼,并有硬毛。有一种鼢鼠与麝鼠相似,应注意区分。鼢鼠比麝鼠体积小,尾长仅5~6厘米,不侧扁呈圆柱形,其后肢趾间无蹼,体毛颜色较浅。麝鼠属啮齿目,仓鼠科,麝鼠属,俗称青根貂、麝香鼠。

3.分布范围

中国分布现状:1950年,中国伊犁河流域发现麝鼠。现今,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华中、华南、华东等地均可见。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27年从北美洲引入前苏联,作为毛皮兽大量养殖,后被引入芬兰、英国等地。中国则经人工散放,从前苏联沿着伊犁河、塔克斯河、额尔齐斯河,以及黑龙江流域自然扩散侵入,自然扩散速度曾一度很快。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十余个省引种散放,在西北、内蒙古等地形成具一定储量的麝鼠毛皮生产基地。因主要采用散放方式饲养,因而形成野生种群。麝鼠捕食水中生活的甲壳类和双壳类,间接影响到当地鱼类的生存。麝鼠对许多重要传染性疾病都敏感,如兔热病、鼠疫、李氏杆菌病均能感染,是野兔热(土拉伦菌病)的宿主动物。水位的变化常常导致麝鼠迁移,有时随水流可以迁移到很远的地方,因而也将这些疾病带到新的地区。对水利工程有影响,在土坝的水下坝壁打洞营巢,危害河堤和防洪设施等。

4.养殖技术

建造圈舍大型人工饲养场多采用标准圈舍,家庭饲养常用笼舍。无论如何,麝鼠的圈舍要有窝室、运动场、水池三个部分。窝室分为内室和外室两间,内室较大,外室可以小些。内室是产仔用的,外室是休息用的。具体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大致分为平式和立体式两类。1.平式圈舍平式圈是三个部分在一个平面高度上。平式圈舍的底面、四壁都要用砖石砌成,水泥勾缝。可以根据养殖场的规模确定几个或多个连接在一起,各部的尺寸,只要相对合理即可,并不十分严格。运动场朝水池的方向要稍有倾斜,在靠近窝室的前面修一小平台,供吃食、休息。运动场的顶上用铁丝网或石棉瓦覆盖,但要留投食口。水池用水泥抹平,要保证有足够的深度(0.2~0.3米),水池靠运动场的一侧要做成斜坡状,便于上下。水池需设排水孔,以便换水。此圈合适合饲养育成麝鼠。2.立式圈舍窝室和运动场在上层,上下通过梯子相连。这种圈舍便于冬季保温,夏季防暑,也能使休息和繁殖的环境保持干燥,对繁殖有利。饲养者应咨询水封洞、全封闭、楼式窝室的修建方法。3.幼鼠群养圈舍仔鼠长成幼鼠后,应分开饲养,所以应建立专门的幼鼠圈舍。0.5公斤左右重的鼠可以集中饲养,其圈舍的窝室、运动场及水池均为共用。但超过100天的则不能再混养,容易咬架,造成皮伤甚至死亡。

5.经济价值

麝鼠是一种小型珍贵毛皮兽。雄性麝鼠在4~9月繁殖期间能通过生殖系统的麝鼠腺分泌出麝鼠香,有芳香味。麝香既可以代替麝香作为名贵中药材,又是制作高级香水的原料。麝鼠香中含有降麝香酮、十七环烷酮等成分,除具有与天然麝香相同的作用外,还能延长血液凝固的时间,可防治血栓性疾病。毛皮麝香鼠的毛皮又名青根貂皮,底绒丰厚,针锋较亮,皮扳坚韧,皮板结实、坚韧、耐磨而轻柔,绒毛丰厚细软,针毛富有光泽。可制成高档裘皮大衣、皮帽、皮领、皮手套等,穿着轻盈、艳丽、美观大方,优点是沥水性强,不沾雨雪。油脂可用来制皂、制革和餐具的涂料、燃料和油漆工业的附加剂等。麝鼠属于草食动物,适应能力强,繁殖快,可栖息于不同的自然地带和各种不同的环境中。易饲养,成本低,管理方便,经济效益高。

上一篇:湖北鳟鱼养殖技术指导 湖北虹鳟鱼养殖基地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种植养殖相关文章
更多种植养殖文章

精选种植养殖

种植养殖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