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豆角在北方种植时间,北方豆角的种植技术及管理
豆角是豆科蔬菜之一,口感独特,-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豆角是一种高产蔬菜,喜温暖湿润,也是我们夏季、秋季餐桌上,主要的菜肴,味道鲜嫩,可以制作成为各式各样的菜品。
那么,秋正悄豆角在北方种植时间是什么时候呢?北方豆角的种植技术及管理你知道吗?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秋豆角在北方种植时间豆角是一种喜欢温暖环境的爬藤植物,种植太早,很容易由于高温影响,产生植株徒长,种植过晚,也会由于豆角的盛果期,到深秋之后温度降低,也会产生果实发育不良的现象,北方地区都有各地不同的种植时间,像棒奔霸的河北南端,种植秋豆角一般都是在八月份上旬进行,也即是在立秋节气前后,开始播种秋豆角。
北方豆角的种植技术1、选地整地豆角忌重茬栽培,因为重茬地很容易发生根腐病、枯萎病,引起豆角枯蔓、死藤。
因此,选地要以2~3年内未种过豆科作物的田块为宜。
如果不知道前茬种植何种作物,可在豆角种植之前用恶霉灵500倍液对本田进行淋浇,以杀灭壤中残留的病菌。
豆角对除草剂较敏感,在选择地块时要特别注意,对于前茬喷施过豆磺隆、阿特拉津等长效除草剂的田块禁止种植。
豆角根系较弱,耐水性较差,不宜在低洼易涝及壤结构不良的地块种植,否则极易诱发根腐病,从而导致豆角产森昌量及品质的大幅度降低。
2、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一是根据当地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品种;二是针对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选择适宜本地的抗逆性较强的品种;三是选择分枝能力较强、丰产性较好、含有丰富的营养、纤维少、口感好的品种。
3、播种露地豆角一般在5月下旬采用机械开沟坐水、人工点播的方式播种,每穴播3~4粒种子,株距为30~35cm,播后及时覆盖、盖膜。
秋豆角管理方法播种:秋季播种豆角,由于气温很高,这时候播种豆角,是不需要进行催芽处理的,将播种的土地漫灌之后,保持土壤湿润,直接点播即可,豆角是一种生长旺盛的爬藤植物,播种间距在20厘米左右,行距在50-60厘米即可,直接挖穴直播,一个穴内放3-4粒种子,到小苗生长到4-5片叶子之后,可以采取间苗、定植。
土壤:豆角对于土壤要求不是很高,菜园子种植秋豆角,播种之前适当的翻一下土,施一些基肥就可以种植豆角,种植秋豆角时候,正值天气炎热,蒸腾量巨大,点播之后要保持土壤的湿润,可以增加浇水的次数,在墒情很好的情况下,播种的秋豆角,3-5天就可以发芽生长。
日常管理:这个时期播种的秋豆角,气温依然很热,病虫害的肆虐还是相当的严重,尤其是在豆角生长的前期,在幼苗的阶段,很容易被虫害所干扰,要及时的早发现,早进入防治,虫害的影响在此清扒前期比较严重,但随着豆角的慢慢生长,和天气的慢慢转凉,虫害也会变得越来越少,也越来越容易打理。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秋豆角的相关信息,希望以上信息可以为大家带来帮助。
[适合秋豆角的高产栽培种植技术]豆角种植技术
豆角耐热性强而不耐低温,植株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30℃,3-8月均可播种种植,是春、夏、秋季的重要蔬菜之一,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秋豆角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秋豆角种植技术
(1)品种选择
宜选耐热抗病品种。
(2)主要栽培技术
①整地、播种及合理密植。豇豆怕涝,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两年未种过豆科作物的中性壤土或沙质壤土田块种植。在整地时应起深沟高畦,畦土要深翻晒白,以深锄33厘米为宜。豇豆的播种方法和种植密度可根据不同季节和不同品种灵活掌握,一般采用直播方法,但春播豇豆直播以后气温低,发芽慢,在低温阴雨天气容易烂种,成苗差,若有条件,可采取育苗移植的方法。播种后约8—10天,当豇豆幼苗第一对真叶展开时就要及时定植;亦可播种后用地膜覆盖畦面,以增加地温。合理密植是豇豆获得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青豇豆叶片较细,分枝少,播种可密些;白豇豆叶片较大,分枝较多,播种应适当疏些。一般采用畦宽1.67米(连沟),双行植,每穴播2粒种子。春季株距20-23厘米。夏秋季株距10-16.7厘米。也可采用单行植,畦询问种菜心、白菜等。
②合理施肥,中燃苗朗预防徒长,后期防止早衰。施足基肥特别是磷钾肥,对豇豆的生长有良好作用,一般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1000O—1500千克、复合肥50千克。豇豆在开花结荚前对肥料要求不多,前期应适当控制肥水,抑制植株营养生长,如果幼苗确实生长太弱,可薄施1—2次尿素或粪水。豇豆开花结荚期要消耗大量养分,对肥水要求较高,应浇足水,及时施重肥,每667平方米可追施复合肥30千克、过磷酸钙10千克、氯化钾5千克。每星期再喷施粪水1次,以促进植株旺盛生长及多开花多结荚。豆荚生长盛期以后,需要更多的肥料,应再追施1次磷肥。每667平方米施过磷酸钙10千克,或将过磷酸钙盛于木桶中加水浸一夜后,用上清液进行根外追肥,以减少落花落荚:盛荚期后,若植株尚能继续生长,应加强肥水管理,促进侧枝萌发,促进翻花,并使已采收过的花厅上的花芽继续开花结荚,以延长收获期,提高豇豆产量。
③及时插竹竿、引蔓、整枝。当幼苗开始抽蔓时(株高约33厘米左右)应搭架。搭架后要经常引蔓,引蔓一般在晴天上午10时以后进行,按反时针方向将豆藤绕在竹竿上,主蔓第一花序以上的侧蔓应摘掉,当植株生长过旺时,影响通风透光,应适当摘除基部老叶、病叶仿培此,以减少病害发生。
(3)病虫害防治
豇豆的病害主要有锈病、菌核病、枯萎病、煤霉病;虫害主要有豆荚螟、螨类及美洲潜蝇。锈病可参照菜豆锈病防治。菌核病可用50%灭病威可湿性粉400倍稀释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稀释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稀释液,于发病初期喷施,每10、15天1次。连喷3-4次。枯萎病可用多菌灵300倍稀释液,或百菌清500倍稀释液,或甲基托布津1000倍稀释液淋施、煤霉病可用灭病威400倍稀释液,或托布津100倍稀释液,或百菌清500倍稀释液,或多菌灵300倍稀释液等,于发病初期喷施,每7-10天1次,连喷1—4次。
秋豆角高产备迅栽培技术
第一、种植秋豆角品种和土壤的选择。秋季豆角种植应选择抗寒抗湿强,翻花能力强的豆角品种。土壤应选择地势较高、土层深厚、排水良好、酸碱度适中且未种过豆科作物的砂壤土为好。
第二、插竹引蔓。上面我们已经说了最佳的秋豆角种植时间,只要在这个时间种下秋豆角就短时期不用管了。等到豆角幼苗长到30-40厘米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插竹引蔓了。引蔓应在晴天气候凉爽时进行,以每支竹引蔓四条左右为宜。
第三、肥水管理。豆角施肥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豆角在整个生长期都忌湿,土壤过湿容易引起徒长或烂根,尤其是播后土壤过湿,种子吸水过多而出芽过早过快,使幼苗的组织娇嫩,抗逆性能减弱,容易引起徒长或死苗。
第四、病虫害防治。秋豆角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和锈病。根腐病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进行轮作制及田间管理,同时在播种时用50%多菌灵1公斤加细土400-500公斤搅拌匀后盖种。
长豆角的种植方法和时间
长豆角的种植方法:品种选择、选地整地、播种育苗、田间管理;长豆角的种植时间:一年四季均可进行。
一、长豆角的种植方法
1、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种植季节选择长豆角品种。其中春、夏季露地栽种要选择对日照要求不严的品种,秋季栽培则要选择对日照要求严格的品种。拿锋
2、选地整地
长豆角适宜生长在土层疏松、深厚、保肥保水性强的肥沃土壤中,应避免重茬播种,播前要精细整地,结合整地施入充足的基肥。播前要精细整地,垄面一定要平整细碎,对前期作物的残茬要进行有效清理,同时清除地表的杂草和杂物。
3、播种育苗
长豆角可以直接播种,也可以育苗再移栽,当气温稳定在10℃即可播种。
4、田间管理
做好浇水、施肥、搭架、病虫害防治等工作。豆角苗是纵生茎蔓作物,适宜的搭架有利于豆角藤蔓上架,一般当植株长到17-33cm即将抽蔓时,要及时插架,利用麻绳引蔓上架,使茎蔓均匀分布于架面上。
二、长卜山豆角的种植时间
长豆角喜欢在温暖的环境中生长,露地栽培可在春季(2-3月份)、夏季(5-8月份)、秋季(9-10月份)进行,此时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有利于豆角的生长。大棚种植长豆角,则不限时间,一年四季均可栽培。
长豇豆相关介绍
长豇豆是豆科豇豆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半直立、匍匐和蔓生缠绕;三出复型敏中叶互生,叶片具略带菱形的小梗,基部阔楔形或圆形,叶面光滑无毛,具卵状披针形的小托叶;总状花序腋生,白色或淡紫色,雌蕊花柱细长成线形,花梗基部有三枚苞叶,萼片上无毛,裂呈尖锐三角形;荚果长圆筒形,直立向上或下垂,成熟时为黄白、黄橙、浅红、褐色和紫色。
长豇豆分布于河北、湖北、四川等省地,在尼日利亚、尼日尔、埃塞饿比亚等国也有分布。喜温耐热,不耐低温,耐湿,适宜在肥沃壤土或砂壤土种植。繁殖方法一般为种子繁殖。
以上内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