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农资>种植养殖

牧草种草技术视频 牧草种草技术要点

分类:种植养殖发布者:家训

如何种植牧草

1、草种、品种的搭配,从家畜营养需要和牧草季节供应平衡的角度,确定种植的草种和品种。通常豆科牧草富含蛋白质,要与提供能升弊团量的禾本科牧草相配合;暖季型牧草与冷季型牧草搭配,以充分利用不同生长季节的光热水资源;同一草种,早、中吵橘、晚品种的搭配,可以延长牧草收割期,提高机械利用率。
2、播种时间,我卜悉国北方地区多在春季、夏季播种,以牧草能安全越冬为原则。
3、水肥管理,高产优质常是牧草种植者的追求目标,牧草和饲料作物不乏高产优质的草种和品种。美国研究报道最高亩产苜蓿干草达到3吨以上。青饲玉米、杂交狼尾草(又称王草、篁竹草)鲜草产量可达10吨之多。要想获得优质高产通常必须有良好的水肥供应,加上科学的管理。通常生产1公斤干草,需耗水量(来自降雨或灌溉)400-800公斤。施肥,以充足的有机肥最为理想,既经济又环保,是生产有机饲料和有机食品的必备条件之一。使用化肥也是通常的措施,禾本科牧草以施氮肥(尿素、碳酸氢铵等)为主,豆科牧草以磷钾肥(过磷酸钙、重钙,硫酸钾、氯化钾等)为主。种植豆科牧草应接种根瘤菌,以提高生物固氮能力。
4、牧草的收割时期,种草的最终目的是通过饲喂家畜转化更多的优质畜产品,因此牧草的适时收割至关重要。通常兼顾收获牧草的产量和质量,豆科牧草第一茬宜在现蕾至初花期收割,禾本科草宜在孕穗末至抽穗初期收割,青贮玉米宜在腊熟期收割。
5、牧草的混播技术,在草原区或土地资源充裕的半农半牧区和农区建立混播草地是降低养羊成本,保持羊群健康体况的重要措施。
6、混播的基本原则:一是所采用的混播草种和品种在生长过程的兼容性,混播草种和品种一般在3-5个;二是保障家畜安全和健康生长的需要,一般混播草地禾本科牧草占70%-80%,豆科牧草占20%-30%;三是草地的耐牧性和持久性,多采用根茎型或具匍匐茎牧草。在北方草原区,常用的混播草种有苜蓿、沙打旺,冰草,羊草,无芒雀麦等。

牧草种植技术



种草可以通过播种来完成。每年春天,将消毒过的草籽播种在土壤中,并用细土覆盖。日常养护时,要定期为草松土,避免土壤板虚汪升结,影响草的质量,也为草提供氮肥,让植物长得更茂盛。

牧草怎么种植
1、种植时间

每年春天都可以种草。此时气温逐渐升高,接近草种的发芽温度,可以在春季种植。种植前还可以观察天气的变化,选择晴天或阴天播种,而不是雨季或雨天。

2、种子处理

在播种牧草之前,种子也可以进行处理。一是要选择籽粒饱满、无病虫害的牧草种子,用多菌灵溶液浸泡消毒。等半小时后捞出,然后用清水浸泡,种子发白后捞出,沥干水播种。

3、播种种植

播种牧草时,处理后的种子可以直接均匀地撒在疏松透气的土壤中。播种后,可以用细土覆盖种子,并喷水。等待一到两周之后,种子就会发芽生长。这个时候可以给小草提供光照,幼苗可以尽快长出叶子。

4、注意事项

在种植牧草的地区,遇到干旱会出现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的生长。所以在饲草的养护中,要差老定期陵春松土,提高土壤的透气性,或者在土壤中掺入腐熟的有机肥,保持土壤疏松。

牧草循环种植技术

牧草循环种植技术:
(一)牧草的播种技术
不同牧草种子其播种期有所不同,应按照播种期进行播种。一年生的牧草如土壤墒情好,要尽量抢前抓早。多年生牧草如土壤墒情不好,可在雨季到来前播种,但播种期不能晚于7月末。一些牧草种子硬实率较高,需经过破壳处理才能播种。青刈的牧草宜适度密植,留种的牧草适宜稀植,留种用的牧草喊差种子播种量相当于青刈播种量的2/3,套种、间种和混种的播种量酌减。播种完毕,还应注意对牧草的日常管理,除草、郑袭皮灌溉、施肥和病虫害的防治一样不能少。

(二)牧草的收获和贮存

1.青刈

不同生育时期牧草产量不同,质量也有很大差别。随着生长阶段的延长,牧草的粗蛋白含量逐渐降低,而家畜不易消化吸收的粗纤维含量则显著增加。然而,刈割过早则产量低,因此必须确定一个最适宜的刈割期。一般来讲禾本科牧草适宜的刈割期是抽穗期,而豆科牧草则为显蕾至初花期。对多年生牧草来说,刈割不仅是一次产品的收获,也是一项田间管理措施,因为刈割时期是否得当,留茬是否合适(一般留茬5~8cm),都对牧草的生长发育产生很大的影响。

2.晒制干草

优质的干草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各种家畜都喜欢采食。贮备足量的干草,可以保证家畜在冬春缺草季节的营养需要,提高家畜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畜牧业的稳定性。禾本科牧草茎叶干燥速度较一致,比较容易晒制。而豆科牧草茎、叶干燥时间不同,叶片干燥快而茎秆干燥慢,晒制过程中叶片大量损失,严重降低干草的营养价值。晒制干草首先应考虑当地气候特点,选择在晴天进行。刈割后就地平摊,晴天晾晒1天后,叶片凋萎,含水量降为45%~50%左右,此时将其堆成1m高的小堆,经过2~3天后即可运回畜圈附近堆垛贮存。晒制过程中要防雨淋、霉变,以保证干草质量,同时要减少牧草叶片的损失。

3.牧草的青贮

青贮是保证牧草营养价值的最佳方法。其原理是在密封厌氧的条件下通过乳酸菌发酵使青贮料变成酸性,抑制其他引起腐败的微生物的活动,使青贮料得以长期保存。禾本科牧草含碳水化合物较多,容易青贮。豆科牧草含蛋白质较多,单贮不易成功,宜与禾本科牧草混合青贮。青禅升贮时牧草的水分含量应在65%~75%之间。豆科牧草也可以进行低水分青贮或半干青贮,即在豆科牧草刈割后晾晒1天,使含水量达45%~50%时,切短、压紧和密封。这种青贮,由于含水量较低,干物质含量比一般青贮料高1倍,所含营养物质也较多,损失较少,适口性好,兼有干草和青贮料两者的特点,这是解决豆科牧草青贮的好方法。

为提高青贮品质,青贮过程中需要加入适宜添加剂,常用的添加剂有氨水、尿素、甲酸、酶制剂、乳酸发酵剂、食盐、糖蜜等物质。

(三)牧草的饲喂技术

虽然各种牧草饲喂动物的方法有所不同,但都基本遵循以下原则:

(1)定时喂料。让动物尽快形成条件反射,可以大大提高饲草的利用率。白天多喂一些草料,晚上多喂一些精料。

(2)先粗后精。一般先喂粗饲料,后喂精饲料。对反刍动物来说,这种方法对瘤胃的消化有极大的好处。而当采食高峰期过后,食槽里应留有少量的青粗饲料,让其自由采食。

(3)逐渐过渡。若要更换牧草品种,应由少到多,逐渐过渡。如果突然性更换,尤其是饲喂草木樨等有气味的粗饲料时,往往会产生应激反应,导致动物拒食。

(4)保证饮水。应备有专门的水槽供应清洁饮水,特别是在精饲料、干草饲喂过多或者天气炎热情况下,更应保证充足饮水,天气寒冷时还应供给温水。

(5)混合饲喂。牧草中所含的营养物质极为丰富,但是单一品种中的营养物质比例不平衡,可能缺乏某些营养素。单独使用一种牧草饲喂,不能保证动物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所以牧草应当搭配饲喂。汤少勋(2005)通过体外发酵产气试验发现鲁梅克斯与牧畜按50∶50、牧畜与三叶草按25∶75、鲁梅克斯与三叶草按25∶75的比例组合较为适合。此外,还应提供精料、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物质。

上一篇:江西石蛙养殖技术大全最新 江西石蛙养殖基地在哪?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种植养殖相关文章
更多种植养殖文章

精选种植养殖

种植养殖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