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肉鸡养殖网 养肉鸡行情分析
2015年肉鸡养殖前景如何?
1、从上轮起伏行情分析,2002年底至2006年初,我国肉鸡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持续亏损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非典”、禽流感等不可抗拒的因素使中国肉鸡市场扬中受挫,另一方面,肉鸡行业内部缺乏自律,造成市场过度膨胀,父母代种鸡供过于求,将近30个月的市场低谷期造成了种鸡存栏量大幅下降,鸡肉产量下降,市场供不应求,养殖户的养鸡热情又被重新燃起。另外,养猪的整体利润越来越薄,饲养风险不断加大,加上受市场周期性波动和疾病因素影响,众多农村散养户逐渐退出养猪行业,导致猪肉产量下降,生猪供求关系失衡,猪肉价格上涨,人们又转而消费更为廉价和高营养的鸡肉产品,鉴于以上两个原因,2007、2008年成为我国肉鸡市场上最好的年份,然而,好景不长,此后判兆,国内祖代种鸡场和父母代种鸡场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下游商品苗市场陷入供过于求的状态,于是,2009年下半年开始,肉鸡行业又进入新一轮衰退期,2010年下半年开始,我国肉鸡养殖又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增长期。此轮上涨,其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人们对鸡肉需求的增长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此轮上涨一直延续到2012年5月。
2、从终端消费市场分析,2013年肉鸡产品受到消费和猪肉、禽肉产品总体供大于求的影响,屠宰厂根据产品出货和价格的情况,谨慎经营,毛鸡价格预计以稳为主,在传统槐棚消费旺季会有阶段性价格上涨空间。毛鸡的阶段性价格上涨,加上种鸡阶段性的淘汰造成鸡苗出现空档期,带动鸡苗价格阶段的上涨。
3、从往年的行情规律分析,白羽肉种鸡产苗鸡的行情受制于商品毛鸡市场行情,商品毛鸡价格高低受制于鸡肉产品卖价高低,而鸡肉产品的价格受制于猪肉价格,呈正相关,中国的养殖周期又叫猪周期,即赚一年,平一年,亏一年,它整个行情变动规率是4年一个轮回期,即低谷年——过渡年——高峰年——调整年——低谷年模式,从国内外经济形势分析,结合白羽肉鸡行业与猪行业特有的变动规律预测,2013年因是低谷年份,2014年是低谷年向高峰年过铅冲则渡的年份,2015年是高峰年份。当然这只是行情的基本变动规律,受疾病等多种因素影响,附我公司近10年商品苗价格情况。
养殖业请持续关注中国有机农业网,以免损失。下半年肉鸡市场怎么样?
上半年的市场背景:无论行情如何波动,2012年上半年的行情总是让人有些伤感,不仅仅是商品养殖,几乎整个肉鸡养殖行业都处于长期和持续亏损状态,
2012年下半年肉鸡行情预测:
很多媒体和业内人士尽管对7月份以后的市场行情充满信心和期望,但虚幻的愿望永远代替不了严酷的现实,综合判断:2012年下半年的肉鸡养殖无论从行情还是疫情上来讲都不容乐观,单从盈利的角度来讲:今年其实就是肉鸡的“小年”。我们不能简单地去看待价格的起落,更重要的是看盈利的空间和持续的时间长短以及10月份以后的“肉鸡养殖的严冬”。
1、利好的判断:7-10月份疫情的压力会因为季节的变迁而略有缓解,生产指标相应地也会持续好转,但这种预测还有不确定的一面,因为到6月底为止,很多区域的疫情压力仍然很严重;国家货币政策开始宽松(降息、降低银行准备金率),持续释放出来的货币会改善市场流动性不足的现象,这对提振消费市场的购买力是有促进作用的;中秋节、国庆节都是推动市场好转的因素;6月份肉鸡败凳鸡苗和毛鸡价格的缓慢复苏总的来说也是个好兆头;国家对猪肉调控政策的出台对推动鸡肉产品走出低谷也是利好的消息。
2、不利因素概论:阴雨季节和频发的自然灾害给养殖业带来不确定的影响和损失;积压的大量库存(肉鸡、肉鸭)足以能支撑市场消费2-3个月,这在很大程度上给7-10月份“有可能”抬头的肉鸡养殖造成市场终端瓶颈;暑期学生放假、楼市低迷导致的建筑业萧条,使得学生和农民工消费市场不畅;国家对楼市的打压和CPI的综合控制,市场抬头有望但举头无力;总体来看长期的亏损让一部分心犹未甘的中、大型养殖户和养殖场在“坚持”中等待着更多的时机,养殖量在7月份以后很难维稳,而且会有反弹的动力,这种反弹会改变供求关系并给已经供过于求的现象雪上加霜,这会茄歼给刚刚松动的消费市场和价格体系又上了一颗螺丝,从而增加更多的不确定性。毫无疑问,10月份开始疫情又会开始加重,这会持续到2013年5月份,真是好头难开、又续烂尾啊;7月份以后开始复苏的种苗市场,会让一些疯狂的养户重新挤上独木桥,过不去?掉水里?桥断了?都有可能;蛋价的起而又落、猪价的低落,都会代偿性地导致肉鸡慢牛爬坡大喘气。
对下半年肉鸡养殖行情的初步判断:
1、7-9月份大家奔着仲秋和国庆来,在鸡苗、颤枯冲毛鸡适度反弹的前提下会出现补栏高峰,鸡苗在3-3.5元/只左右徘徊、毛鸡缓慢升到4.6-4.8元/斤应该没有悬念;如果鸡苗超过3.5元/只风险就大了、鸡苗超过4元/只就是灾难、鸡苗低于2.8元/只的话种鸡场也无利可图;同样毛鸡如果低于4.4元/斤,养殖户(场)将在洗牌后再洗牌,能长期撑下去的勇气也找不到了、毛鸡价格高于5.0/斤的可能性在下半年就很小了。
2、如果7-9月份出现“过度补栏”的现象,那么仲秋和国庆之前,有可能出现鸡苗和毛鸡的再一次大跳水。
3、10-12月份,养殖业伴随着气候的变化、季节转换带来的管理问题会越来越突出,俗话说树落叶的时候、草发芽的时候大家又开始纠结了。这段时间的市场行情主要看7-9月份的补栏情况、市场消费情况、库存情况、疫病抬头情况而有所波动,估计,鸡苗在10-12月份应该在3元/只左右、毛鸡会在4.5-4.7元/斤左右。
4、总之:下半年肉鸡行情是小幅度上涨中起起落落,整个行业亏损的局面会有所好转,但谋求“暴利”的愿望就象竹篮子打水了。
5.奉劝那些在本地区养殖水平居下游的养户早退出早解脱,望梅止渴和画饼充饥的日子毕竟不长久;奉劝那些在本地区养殖水平居中游的养户要多反思自我、打起精神、敞开心胸、虚心学习、积极改善,提高自己的饲养管理水平和养殖指标来谋求新生;也奉劝那些在本地区养殖水平居上游的养户要戒骄戒躁、放开眼界、多向养殖发达的地区的优秀养户虚心学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排名是动态的、竞争是动态的、未来总是给优秀的养殖户留有机会。
备注:看法不一定正确,因为很多未知因素没有考虑在内。
转载的比较喜欢和赞同的文章,希望能给你带来参考。养鸡的市场前景如何
2016年肉鸡养殖前景如何,2016年肉鸡产业趋势分析
今年以来,肉鸡市场持续低迷,近期虽然出现小幅回升,但行情波澜不惊,目前主产区肉毛鸡收购价格大多在每公斤7元左右,与往年同期相比仍有较大的跌幅。业内人士分析,近期肉鸡价格虽然出现小幅回升,但受消费平淡等多重因素影响,行业景气度仍在下行,市场价格很可能低位震荡。
市场进入旺季
自去年以来,肉鸡市场行情一直呈现大起大落走势。2014年1-2月份延续前年亏损行情,3-5月份有所回暖,6-7月份再度下跌,8-9月份行情扶摇直上,价格升至全年最高点,有的地方甚至突破每公斤10元关口;进入第四季度后逐渐下滑,从10月底跌破成本线后,一直延续至今,且在目前的消费旺季,仍然没有迎来往年同期的利好行情。
据了解,从今年春季开始,肉鸡行情一直呈现偏弱走势,6月中旬全国肉毛鸡价格又出现较大幅度下跌,7月份全国肉毛鸡价格普遍跌至5.50元/公斤左右,而肉毛鸡市场不振也引发了肉苗鸡补栏意愿冷淡,价格大幅跳水。进入8月后,由于恶劣天气影响到肉鸡销售,造成肉鸡出栏困难,才使肉鸡价格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上涨。
近期监测信息显示,虽然当前鸡肉消费逐渐进入旺季,市场行情有所反弹,但仍在低位震荡。如10月27日,主产区毛鸡一般体重的,收购价格在6.5-6.8元/公斤,较大体重的,收购价格达到7.0-7.5元/公斤,依然没有突破8元/公斤的往年同期价位。由于毛鸡价格低迷,养殖户补栏意愿较弱,目前肉雏鸡价格多已触底,比去年同期下降幅度达20%以上。而受屠宰场鸡肉产品走货缓慢,库存压力加大,售价持续下降拖累,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肉毛鸡价格大幅上涨空间有限,仍会在7-7.5元/公斤之间震荡徘徊。
市场供大于求
近年来,中国白羽肉鸡产业发展非常迅速,但快速的发展并没有带来行业的繁荣。相反,由于市场信息、消费状况、生产能力不透明,造成种禽企业盲目投资引种扩张,养殖场户趋之若鹜大量上马,过度的生产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导致产销失衡,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业内人士介绍,从2009年以来,我国祖代种鸡进口量持续大幅增长,2011年创纪录地增长23.7%,一举突破100万套达到121万套,2013年祖代种鸡年进口量更是高歌猛进地达到154万套,这样导致市场上商品代肉鸡供应量大幅增加旁旁桐;但近年来中国肉禽业频繁遭遇不测事件,2013年以来,先是“速成鸡”,后来“H7N9禽流感”、紧接着是“福喜肉”……接连发生的负面事件,给禽业带来了严重的误伤和冲击,导致消费信心缺失,市场行情疲软,种禽苗禽滞销,许多种禽厂、屠宰厂亏损,产业面临危机。
面对出现的新情况,调整产业结构成为业界的共识,缩减种鸡数量成为必然。虽然2014年肉鸡养殖行业“去产能”速度明显加快,祖代鸡引种量下跌22.73%,但2013年祖代鸡的庞大数量,仍将直接影响到2014年父母代鸡的存量,从而对2015年商品代鸡苗形成支撑。从这个角度来说,2015年商品代肉鸡养殖数量依然供大于求。
消费需求放缓
后市不容乐观
由于去年以来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国内实体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工业企业及一般服务业用工需求下降,尤其是农民工流动减少,导致今年消费需求运坦持续疲软;加之,为防范禽流感部分地区实行临时休市制度,关闭活禽交易市场,影响到活禽市场的日常销售;同时,受进口鸡肉产品冲击等,未来肉鸡行情走势仍然存在诸多变数。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启陪长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国肉类消费有了一定增长,但增幅缓慢。从禽肉占肉类消费的比重可以看到,过去十年来禽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始终徘徊在20%左右,2000年-2013年,禽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只上升了1.20个百分点。可见,禽肉占肉类消费比重增速不是很快,且一些负面报道不利于禽肉消费的进一步增加。
近年来,国家放宽了鸡肉进口政策,其中的鸡杂碎在国外由于没有市场而大量低价倾销到中国,而中国的鸡肉生产企业正是依靠鸡杂碎价格相对较高来维持一定的利润,因此,受进口鸡产品冲击,屠宰企业整体利润下滑,必然影响到上游的肉鸡收购价格。
直面产业瓶颈
调整势在必行
虽然我国肉鸡产业得到迅猛发展,但行业的重要性被严重低估,因此,在灾难事件面前,行业严重缺乏危机公关和对媒体的沟通宣传,更没有集体发声的平台,这些都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与短板,亟待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制定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白羽肉鸡行业,需改变以往各企业只顾独自埋头发展,导致盲目扩张和恶性竞争的老路。应组织专项调研,制定发展规划,使各龙头企业对发展前景、速度、规模、方向等形成统一认识。
加强科普宣传,引导健康消费,维护产业合法权益。通过设立参观基地或教育基地的方式,进行白羽肉鸡相关科普知识的宣传,使消费者对白羽肉鸡产业有科学、客观和真实的了解。
大力促进出口,打击走私,规范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