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叶子好得什么病虫害 菊花叶子好得什么病毒
菊花为什么会长虫啊?
菊花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编辑本段]
菊花是中国名花袜晌,因其品种繁多,色彩鲜艳,用途广泛,除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外,还有药用和食用价值,深受大众喜爱。但是菊花种植过程中病虫害较多,如果管理不善,发生病虫危害,会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常见的病害有褐斑病、黑斑病、白粉病、褐锈病、黑锈病、根腐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尺蠖、、蛴螬、潜叶蛾幼虫、及蜗牛、小地老虎、菊花钻心虫、绿盲椿象等。现将菊花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介绍如下。
一、锈病
锈病有黑锈病、白锈病、褐锈病等,都是病菌孢子传染的,气候湿润时容易发病。最早在7月初出现,而以9月发病严重。
锈病主要危害菊花的叶和茎,以叶受害为重。黑锈病是锈病中危害较普遍的一种,开始叶片表面出现苍白色的小斑点,逐渐膨大呈稍圆形突起,不久叶背表皮破裂生出成堆的橙黄色粉末,随风飞散,大面积传染。随后叶片上生出暗黑色椭圆形斑点,叶背表皮破裂后又生出黑色粉轿好芦末,严重时自下而上全株染病,致叶片干枯。白锈病叶子表面发生灰白色圆形病斑,逐渐发干呈红褐色,最后变成黑褐色,严重时会导致菊株枯死,比黑锈病危害严重。褐锈病叶子表面密生淡褐色或橙黄色的细小斑点,致叶子枯黄。
锈病是菊花常见的病害,病原为担子菌亚门,白锈病由柄锈菌属引起,而黑锈病则由菊柄菌引起。病原菌一般在植株新芽中越冬,随菊苗繁殖而传播,通过风、雨、昆虫等进行传播。病原菌喜凉,不耐高温,最早在6-7月出现,而以9-12月发生较多,6℃以下或31℃以上不易侵染,而温暖多湿季节有利病害发生,在湿度大、光照足、通风不良、昼夜温差大、10-24℃条件下最易发生,以寒冷、阴雨、日暖夜寒、潮湿天气发生较严重。
栽培管理不良、通风透光条件差、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缺肥或氮肥过量、大等,都会促进菊花锈病的发生。通风不良、透光性差、土壤板结、排水不畅、施氮肥过多、缺肥、多年连作等均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良种;
(2)繁殖时母本植株应保证无病虫害,扦插时用溶液浸泡闭带插穗,可预防插穗带菌传播;
(3)加强栽培管理。土壤湿度大、地下水位高的,要注意开沟沥水,植株要注意疏通排水孔或洞,防止灌水。避免密植,加强通风透光,控制肥水,不使土壤过于潮湿。遇降雨天气,应排清田间积水,以免病菌随水飞溅传播。在氮、磷、钾合理配合的基础上,适当增施磷、钾肥,以提高菊花的抗病能力。栽培土要用消毒新土,切忌连作。地栽菊花在9-11月份受病害较重,连阴雨多,空气湿度大,连年栽种,极易发病。应注意加强通风,排水降湿,增加光照;
(4)控制病害蔓延,一旦发现病叶、病枝要及时剪除,集中深理或沤肥,可消灭上面的病原,以防病菌蔓延。花后要彻底清除病株叶,并集中烧毁,消灭侵染源;
(5)早春发芽前,喷波美3-4度。发病期间喷洒80%代森锰锌50O倍液、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0%萎锈灵乳油4O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O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10天喷一次,交替使用,连喷3-4次,可达到良好防治效果。
二、白粉病 主要危害叶及茎,受害叶片上呈白色粉末状病斑,由点成片,如同白霜。严重时叶片变形,停止生长,植株凋萎。
该病由真菌中的一种半知菌所引起,从8-9月间到入冬由真菌传染发病。发病初期,出现白色小斑点,逐渐扩大成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上长出白色粉状物,致使叶片卷曲,枝条畸形,花少而小,甚至全株枯死。发病严重时,在叶和花蕾上可发现灰白色,似一层粉霜,使嫩枝花叶皱缩变形,严重影响观赏效果。特别是在温室栽培时,病势蔓延非常迅猛。
此病在温度较高、湿度较大、光照少、通风不良、昼夜温差10℃左右时最易感染发病。
防治方法
(1)注意通风透光,行距不能过密,土壤湿度不能过高;
(2)摘除早期病叶烧毁;
(3)7-8月发病前喷洒、50%可湿性托布津800-1000倍液、二硝散200倍液、50%代森铵1000倍液或0.2-0.5%石硫合剂,每周一次,连续喷施4-5次。
三、灰霉病
灰霉病主要危害菊花的叶、茎、花等部位。叶受害时在叶片边缘呈褐色病斑,表面略呈轮纹状波皱,叶柄和花柄先软化,然后外皮腐烂。花受害时影响种子成熟。高温多雨、氮肥施用过多、栽植过密以及土壤质地粘重等,都有利于灰霉病的发生。
防治方法
(1)客土栽植。病菌主要在土壤中越冬,因此,无论是园栽还是盆栽,一律要求土壤是无病菌新土;
(2)发现病叶及病重株应及时清除,集中烧掉或深埋,以防病害传播蔓延;
(3)新栽菊花定植前可用65%代森锌300倍液浸根10-15分钟;
(4)重视栽培管理,注意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不偏施氮肥,雨季注意开沟,严防土壤灌水;
(5)发病初期可喷洒波美0.3-0.5度的石硫合剂、代森锌、多菌灵等杀菌剂。菊花现在有什么病虫害,要用什么药剂治疗
炭疽病、叶斑病、白粉病、蚜虫、白粉虱、蓟马。炭疽病、叶斑病,用溴菌腈,或苯醚甲环唑埋团销,或噻菌铜,或噻森铜,或咪鲜胺,或吡唑醚菌酯,或代森锌弯游,或丙森锌等进行防治。草白粉病,用硝苯菌酯(卡拉生)、乙嘧酚磺酸酯、二甲嘧酚、乙嘧酚、氟吡菌酰胺.肟菌酯(露娜森)、吡唑萘菌胺.嘧菌酯(绿妃、)嘧菌酯、氟唑菌酰胺.吡唑醚菌酯(健达)等进行防治。白粉虱、蚜虫、蓟马或陆,用啶虫脒、吡虫啉、藜芦碱、吡蚜酮、烯啶虫胺、苯氧威、丁硫克百威、噻虫嗪、噻嗪酮、联苯菊酯等叶面喷洒进行防治。菊花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措施
菊花褐斑病可用多菌灵,或百菌清防治,花叶病可用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叶面喷撒进行消搜腔毒,防止传播,适当降低温湿度,加强管理,采用健壮菊苗,出现病害的话可喷洒氧化乐果、敌敌畏、阿维毒乳油、爱诺虫清乳油,剪掉病虫枝叶,集中焚烧,雨后要卜漏腔排水。
菊花种植中常见病害
1、菊花褐斑病:初发病时叶片上出现椭园形病斑,病斑大小不等呈黄色或紫褐色,后期转为暗褐色的病斑,之后多数病斑相连,叶面焦枯,叶子全部脱落。
2、菊花花叶病:多表现在嫩叶上,使叶片皱缩畸形,有植株矮小,生长不良,花瓣染病时为萎蔫,没有光泽,严重时影响正常发育,菊花B病毒又称菊花花叶病毒。
栽培菊花主要虫害
1、菊姬长管蚜:成虫集中在嫩梢、叶柄和叶背上,有时候也会在花蕾及花冠内,蚜虫以口器刺吸营养物质,导致叶子变黄、干枯、脱落,花瓣失色,很快凋邂。
2、菊潜叶蝇:菊潜叶蝇主要藏在菊花叶子的背面,潜食叶肉,在菊花的叶片上形成弯曲的潜道,情况严重的话,叶子全部被侵害,叶片斑黄枯萎,影响观赏,如防治不力可蔓延整个菊圃。
菊花病虫害防治
1、菊花褐斑病:及时清除病叶减少病源,选择健壮母株进行繁植,浇水时不要弄湿下部叶子,雨后做好排水的措施,定期喷施多菌灵,或百菌清,每7-10天一次。
2、菊花花叶病:及时防治蚜虫和绿盲蝽的危害,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可用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叶面喷撒进行消毒,防止传播,适当降低温湿度,加强管理,采用健壮菊苗。
3、菊姬长管蚜:可用氧化乐果、敌敌畏叶面和叶背喷撒,两种农药交替使用,可防蚜虫的抗药性,虫害严重时可用快灵可湿性粉剂2000至3000倍液喷撒,效果特好。
4、菊潜叶蝇:剪掉病虫枝叶,集中焚烧,花期过后将危害植株全部剪除,烧型衫毁或深埋,潜叶蝇要以防为主,从菊花苗期开时,可用敌敌畏、氧化乐果叶面喷撒,如发现叶面有细小虫道时,要及时在叶子上喷洒阿维毒乳油、爱诺虫清乳油,均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