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铜钱草叶子大一点的那种花叫什么 比铜钱草叶子大的植物
叶子很像大的金钱草是什么植物
大金钱草LonghairyAntenoronHerb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全草或带根全草。又名神仙对坐草(《百草镜》),地娱蚣(王安卿《采药志》),蜈蚣草(《纲目拾遗》),过路黄(《植物名实图考》),樱乱铜钱草(《草木便方碧磨》),野花生(《植物名汇》),仙人对坐草(《岭南采药录》),四川大金钱草、小茄(《中药通报》6⑴:26,1959),对座草(《江苏植药志》),一串钱(《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临时救悔颂斗(《浙江民间草药》),黄疸草(《本草推陈》),一面锣、金钱肺筋草,藤藤侧耳根、白侧耳根铜钱花、水侧耳根(《重庆草药》),大连钱草(《中国药植图鉴》),遍地黄(《湖南药物志》)金钱草与铜钱草有什么区别
摘要:金钱草和铜钱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绿色植物,它的叶片造型十分相似,有些人会把它们当成同一种植物,其实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存在,两者之间是有明显区别的。金钱草与铜钱草在形状前清、生长地、习性、种类和功效上存在差别,下面和小编一起了解下金钱草与铜钱草的知识吧。什么是金钱草
金钱草有两种,一种叫大叶金钱草,也有人把它叫做铜线草的,另一种是小叶金钱草。
金钱草,是一种比较著名的湿地植物。金钱草,中药名。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学名:LysimachiachristinaeHvvhm.cnance)的干燥全草。江南各省均有分布。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切段生用。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利湿退黄之功效,可用于热淋,沙淋,尿涩作痛,黄疸尿赤,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肝胆结石,尿路结石等症。现代研究,金钱草主要含酚性成分和甾醇、黄酮类、氨基酸、鞣质、挥发油、胆碱、钾盐等。还具有排石,抑菌,抗炎作用,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有抑制作用,可以治疗一些自身免疫疾病。
什么是铜钱草
中华天胡荽(学名:Hydrocotylechinensis(Dunn)Craib),原名铜钱草,多年生匍匐草本,直立部分高8-37厘米,除托叶、苞片、花柄无毛外汪悔友,余均被疏或密而反曲的柔毛,毛白色或紫色,有时在叶背具紫色疣基的毛,茎节着土后易生须根。叶片薄,圆肾形,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掌状5-7浅裂;裂片阔卵形或近三角形,边缘有不规则的锐锯齿或钝齿,基部心形;叶柄长4-23厘米;托叶膜质,卵圆形或阔卵形。伞形花序单生于节上,腋生或与叶对生,花序梗通常长过叶柄;小伞形花序有花25-50,花柄长2-7毫米;小总苞片膜质,卵状披针形。花在蕾期草绿色,开放后白色;花瓣膜质,顶端短尖,有淡黄色至紫褐色的腺点。果实近圆形,基部心形或截形,两侧扁压,黄色或紫红色。花果期5-11月。
产中国湖南、四川、云南。生长在河沟边及阴湿的路旁草地;海拔1060-2900米。模式标本采自云南蒙自。全草入药,困槐镇痛、清热、利湿,治腹痛、小便不利、湿疹等。
金钱草与铜钱草的区别
1、形状不同
在铜钱草和金钱草的区别中,最明显的就是外观差异了,铜钱草的叶子是伞状,叶子边缘有波浪状纹路,颜色是绿色的,直径在2~4cm。金钱草的叶子的圆形的像古代的钱币一样,颜色是黄绿色,开出的花是黄色的,铜钱草的花是白色的。
2、生长地不同
铜钱草生长在阴凉湿润的环境,从欧洲引进,多生长与水边,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带。金钱草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在我国长江以南区域生长较多,既有野生的,也有人工种植的。
3、习性不同
金钱草和铜钱草都不喜欢高温的环境,金钱草适合的生长温度为16~24℃,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能耐低温。铜钱草适应力强,除了高温干燥地之外,大多数地方都可以生存,但是常见于阴暗潮湿的水边。
4、种类不同
铜钱草与金钱草都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并且外形十分相似,但是它们并不是同一科属的植物,铜钱草是伞形科铜钱属植物,而金钱草是报春花科珍珠菜属植物,二者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5、功效不同
金钱草味甘,略苦性质微寒,它具有利水通淋和清热解毒以及散瘀消肿等多种功效,是临床上治疗人类肝胆疾病和泌尿系统疾病的常用药。铜钱草味甘略甘,性质寒凉,它的主要功效是清热利湿和解毒消肿,它是治疗黄疸和中暑以及腹泻还有石淋的常用药。长得像铜钱草的植物,谁知道叫什么名字?
睡莲(学名:磨物Nymphaeaalba)又称子午莲、水芹花,是属于睡莲科睡莲属的多年生水生植物,睡莲是水生花卉中名贵花卉。外型与荷花相似,不同的是荷花的叶子和花挺出水面,而睡莲的叶子和花浮在水面上。睡莲因昼舒夜卷而被誉为“花中睡美人”。睡指游扮莲的用途甚广,可用于食用、制茶、切花、药用等用途。睡莲为睡莲科中分布最广的一属,除南极之外,世界各地皆可找到睡莲的踪迹。
形态特征:
多年生水生花卉,根状茎,粗短。叶丛生,具细长叶柄,浮于水面,低质或近革质,近圆形或卵状椭圆形,直径6-11厘米,全缘,无毛,上面浓绿唯灶,幼叶有褐色斑纹,下面暗紫色。花单生于细长的花柄顶端,多白色,漂浮于水,直径3-6厘米。萼片4枚,宽披针形或窄卵形。聚合果球形,内含多数椭圆形黑色小坚果。长江流域花期为5月中旬至9月,果期7-10月。花单生,萼片宿存,花瓣通常白色,雄蕊多数,雌蕊的柱头具6~8个辐射状裂片。浆果球形,为宿存的萼片包裹。种子黑色。因其花色艳丽,花姿楚楚动人,在一池碧水中宛如冰肌脱俗的少女,而被人们赞誉为“水中女神”。
生活习性:
睡莲喜强光,通风良好,所以睡莲在晚上花朵会闭合,到早上又会张开。在岸边有树萌的池塘,虽能开花,但生长较弱。对土质要求不严,pH值6-8,均生长正常,但喜富含有机质的壤土。生长季节池水深度以不超过80厘米为宜。3~4月萌发长叶,5~8月陆续开花,每朵花开2~5天,日间开放,晚间闭合。花后结实。10~11月茎叶枯萎。翌年春季又重新萌发。生长季节池水深度以不超过80厘米为宜。在长江流域3月下旬至4月上旬萌发,4月下旬或5月上旬孕蕾,6-8月为盛花期,10-11月为黄叶期,11月后进入休眠期。生于池沼、湖泊中,一些公园的水池中常有栽培.
盆栽
每年春分前后,在花盆底部放入腐熟的豆饼或骨粉、蹄片等肥料,上面放入30厘米以上肥沃河泥。然后将带有芽眼的根平栽入河泥中,覆土没过顶芽,放入一厘米的粗砂与小卵石,然后在盆中或缸中加水。高温季节及时换水,以免藻类的产生而影响其美观。热带睡莲须直立种植。覆土沙不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