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泡子盘。严重时植株下部叶片枯黄,早期落叶,致个别枝条枯死。
防治:
1.秋后清除枯枝、落叶,及时烧毁。
2.加强栽培管理,注意整形修剪,通风透光。
3.新叶展开时,喷4%氟硅唑或20%硅唑·咪鲜胺8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或80%代森锌500倍液,7-10天1次,连喷3-4次。
该病为害月季、蔷薇、黄刺玫、玫瑰、白玉堂等近百种蔷薇属植物及其杂交种。主要为害叶片,感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边缘呈不规则的放射状,病部周围组织变黄,病斑上生有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严重时病斑连片,甚至整株叶片全部脱落,成为光杆。嫩枝上的病斑为长椭圆形、暗紫红色、稍下陷。
病原
病原菌为蔷薇放线孢菌[Actinonemarosae(Lib.)Fr.],属半知菌亚门、腔孢菌纲、黑盘孢目、放线孢属。分生孢子盘生于角质层下,盘下有呈放射状分枝的菌丝;分生孢子长卵形或椭圆形,无色,双胞,分隔处略缢缩,两个细胞大小不等,直或弯曲;分生孢子梗很坦漏短,无色。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枝、枯叶和土中越冬。翌年4~5月份,病菌借风雨传播。主要从各种伤口侵入,花卉生长期病菌可多次重复侵染,潜伏期7~10天,多从下部叶片开始侵染。多雨天气有利于发病。在长江流域一带,5~6月和8~9月出现两次发病高峰期。在北方一般8~9月发病最重。
雨水是病害流行的主厅粗要条件。低洼积水、通风不良。光照不足、肥水不当等都有利于发病。月季黑斑病在北京地区5月中、下旬始发,7~9月为盛发期,9月后病情下降,秋后进入越冬。月季品种不同,其抗病性也有差异,一般浅色黄扮信镇花品种易感病。
防治方法
1、消除病源:及时清理病枝落叶,减少病害侵染来源。
2、加强管理:如合理施肥、适度修剪、通风透光、不用喷淋方法灌水等,避免叶面积水,以提高花卉生长势,增强抗病性。
3、选用优良抗病品种。
4、药剂防治:木本花卉在发芽前喷施晶体石硫合剂50~100倍液,消灭越冬菌源,并兼治越冬的蚜虫和螨类。发病期喷施75%百菌清或12%速保利1000倍液,10~15天喷一次,连喷4~5次,即可有效地控制病害。
用树叶DIY手工制作玫瑰花教程
1、DIY树叶玫瑰花需要的材料:枫叶10张(叶子大小无限制,使用叶子数量可以根据希望的玫瑰花大小来定,其它树叶也可以)、绿色胶带、戚纤凳树枝、剪刀。
2、将枫叶的大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好。选择最小的那块枫叶,将枫叶颜色鲜艳的那侧(正面)朝向地板,颜色较浅(反面)面向自己,将顶点的那瓣叶子向内折,叶尖指向茎的顶点,然后分别以左右两瓣叶子最粗的叶纹为折线,把叶子向内折。
3、左手拿着的叶子就是完成步骤二后呈现的模样。拿着第二小的枫叶,将枫叶颜色鲜艳的那侧(正面)朝向地板,颜色较浅(反面)面向自己,将顶点的那瓣叶子向内折,叶尖指向茎的顶点,左右叶尖和中间的折线呈现一条直线,然后将左手拿着的枫叶放在右手叶子的中间,再分别以左右两瓣叶子最粗的叶纹为折线,把叶子向内折,用右手的叶子包裹着左手的叶子。
4、然后就将包裹好的叶子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成旋涡状后,拿折好中间那瓣叶的下一片叶子放在下面,高旅左右两瓣叶片都向内折,叶尖指向茎顶点,折完之后卷折起来。
5、如此类推,值得注意的是,每一次包裹完漩涡的终点,和下一张折好中间叶瓣折线的那部分面对面,这样旋转出来的玫瑰花才会360°均匀。
6、叠完叶片之后,就用绿色的胶布把竖唤叶茎都包起来,就像玫瑰花的花茎一样。
7、如果想玫瑰花的花茎长一点的话,就接根树枝进去,枫叶叶茎和树枝一起包裹在绿色胶布里面。
8、DIY创意玫瑰花完成了。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