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养殖技术包括放苗、饲料投喂、水环境护养等等。
1、放苗
这个环节就决定了对虾的存活率,主要包括虾苗的选择、试苗、确定放苗的密度、把握池虾数量、放苗方法、保苗与壮苗等。比如选择健康的虾苗,可以从外观上来观察,健康虾苗群体发育整齐肢厅差,肢体完整、光洁,肌肉满透明,附肢中色素正常,胃肠充满食物,游动活,逆游能力强,外部无寄生物及附着污物。虾苗1厘米左右。
2、饲料投喂
这个环节就包括饲料的选择、确定投饵量、投料方法、补充营养,促进生长,提高抗病力、饲料投喂应注意事项等等工作。
3、水环境护养
这个环节可以说是重中之重了,主要包括底质管理与水质管理两个方面。
养殖虾注意事项
1、水质适宜。养虾时,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历皮到虾的健健康发育,养殖期间,应该将池水的pH值保持在7.5~8.5之间,透明度为30~40厘米,平常注意加注新水,定期泼洒生石灰消毒,以调节水质。
2、合理饲喂。虾在饥饿和食物不足的情况下,会出现自相残杀的情况,因此平时的投喂量一定要足,食物以杂鱼、家禽内脏等动物性饲料为主,辅以植物性饲料,例如小麦伏谨、水草、菜籽饼等,每天早上和傍晚各投喂一次。
3、科学捕捞。在养虾的过程中,幼虾在温度适宜、饲料充足的情况下,一般60~90天即可长到商品规格,如果3月份放苗,6月左右就要开始捕捞,坚持捕大留小、轮捕轮放的原则,以提高回捕率,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对虾养殖技术方法包括建养虾池、挑选虾苗、饲喂管理、水质管理、病害防治等。
1、建养虾池
人工养殖对虾时,选择在水资源丰富无污染、通风开阔的位置围建虾池,为了方便排灌水,虾池最好选择方形,装置相应的增氧设备,进出水口不能太近,放干池水泼洒生石灰消毒灭菌,晒干后20天注入新水。
2、挑选虾苗
挑选长度2厘米左右的对虾虾苗,放养前需要淡化,另耐唤搭外在放养前一天打开增氧设备,虾池的水温控制在20-25度之间,最好在晴天的傍晚进行放养,养殖密度跟池塘大小与管理技术有关。
3、饲喂管理
对虾主要摄食无脊椎动物,人工饲喂时可以喂食贝壳类、螺类、鱼浆等,根据少食多餐、定时定量的原则,每天喂食4次即可,并根据对虾的生长情况,不断调整喂食量。
4、水质管理
对虾对水质的要求较高,要保证水中的透明度在40厘米左右,可以每隔7-10天换水一次,而且每次换水量是池塘的1/4。养殖前期以缓慢加注新水为主,中后期适当加大换水量,定期改善底质和水质,发现浮游生物比例不协调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节。
5、病害防治
定期在配合饲料里添加增强对虾自身免疫力的饲料,定期对对虾进行检查,发现对虾白天漂浮在水面,行动呆滞、体色暗淡、肠道昌拿空、体表不干净无光泽、链尘鳃发黄发黑时应特别注意,结合水色、底质以及天气等因素分析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以免发生重大损失。
工厂化养殖:一个棚内有8~10个水泥池,规格有4米*6米、5米*5米或6米*6米唤指等,一般每个水泥池放2万尾苗,产量在300~400斤/池,苗期投料6~8次/天,中后期4~6次/天。
总体的养殖成功率比较好。所以,在受到高成功率的刺激下,以及大菱鲆等鱼价偏低、发病率高等原因影响,转养虾的养殖户大幅增加。
由于许多养殖户是刚开始养虾,所以不少人因缺乏经验而盲目过度投料,甚至有的还像外塘那样滥用肥水产品。
如果大家来到这里,遇到不少养殖户,由于连续施肥肥水,养殖15天后,池底就出现一层像鼻涕一样的脏污,并发现有虾苗空肠空胃、肝萎缩、体色暗淡与掉苗等现象发生,但许多养殖户却对此视而不见,还在继续投州链橘料。
正因为这些原因,造成了当前工厂化养虾的发病比去年多;养殖过程出现的问题与高密度养虾差不多,虾苗体色呈泛黄或泛蓝、水中有机质过多、生长缓慢且大小不均以及肝脏病变等。笔者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一旦发现底质恶化,或对虾出现空肠空胃、肝萎缩甚至掉苗等症状时,应马上减料甚至停料。同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以下相应的措施:
养殖前期:使用水毒净+鱼虾卫士泼洒解毒护肝,用大泡王+多维壮苗强化体质,使用福地安+分解底改防池壁底滑。
前期生长缓慢:先用水毒净+黑霸泼洒防氨氮中毒、再用水毒净+鱼虾卫士防控肝脏病变。
中后期生长册团缓慢:解决肝前端萎缩,如有偷死的,须防水分层、底臭中毒性缺氧,应及时解毒。
如发现有对虾出现红尾现象:则先消毒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