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7个月的第一次发情和8个月的第二次发情会增加每次发情的排卵量。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一般建议8个月后繁殖。后备母猪在6-8个月之间应注射猪瘟、伪狂犬病、细小病毒、乙脑等疫苗1-2次。7个月时期是小母猪的第一个发情期,各尺喊项身体指标进入发育阶段。建议开始使用“雌性动物太保”,它含有益母草等多种中药调节成分,能有效促进母猪生殖系统的发育,增加下一个发情周期的排卵量。第二阶段:母猪配种前后。这个时期是保胎期,可以喂“母兽太保”平衡激素分泌,使所有受精卵稳定植入,提高母猪受胎率。最好搭配“多维太平洋保险”,保证母猪和胎儿营养充足,使母猪和仔猪更健康。
母猪怀孕4个月,前三个月孕期饲料(低能),最后一个月哺乳期饲料(高能)。怀孕期间,猪胎前三个月长到体重的40%,剩下的60%会在最后一个月长出来。因此,在此期间,母猪的子宫膨胀得非常快,容易压迫胃,导致母猪的胃肠消化不良和便秘。在此期间,使用含有中药成分和益生菌的“雌性动物太保”,可以很好地调节母猪的肠胃,促进胃的消化和蠕动,防止便秘!母猪要从6个月左右开始配饲斗大料:母畜太保,然后母畜太保可以长期添加,直到母猪淘汰。
其中所含的发空困竖酵中药和益生菌能调节母猪的生殖系统和胃肠道系统,排出长期用药和疫苗引起的肝肾毒素,避免母猪发情、便秘、眼屎泪点、产程长、无食、死胎、流产等15种常见问题。母猪怀孕后,除混合雌性动物太保外,再添加多维太保和柯美太保。多维太保补充母猪和仔猪所需的各种维生素、营养素和微量元素,提高母猪和仔猪的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甲氨蝶呤通过生物方式分解真菌毒素,避免真菌毒素引起的流产、死胎、免疫抑制甚至真菌毒素中毒。怀孕期间,需要清洗蓝色的耳朵和戒指。
由于这两种病毒病毒株多,疫苗免疫效果很一般,容易免疫失败,所以需要同时辅助纯化。具体方法是每月7天拌料,20%替米考星+拌料10-15天:蓝圈不是太平洋保险。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基本上可以预防各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和病毒性疾病,保证母猪和仔猪的安全。夏秋多雨时,每月最好加盐酸多西环素7天,预防附红细胞体等血液原虫病。母猪分娩前三天断奶,母猪混养或直接饲喂:王乳太保。一只母猪喂两次,每次喂或者掺20克。王乳太保可以解决母猪产后奶水不足、气血不足等问题,使母猪产奶充足,提高产奶质量,使仔猪吃奶更好,避免仔猪母体腹泻,增重更快。
一、选种
真正养好一头母猪是需要从选种开始就要下功夫的,“母猪好,好一窝”,优秀的种母猪对提高猪场收益有很重要的意义。想“养好母猪”,首先要“选好母猪”。
1、选择后备母猪,首先要健康
如果是外购母猪,养猪户们一定要考察清楚所选母猪的肆首所在猪场及区域,是否存在疫情发生,也可以了解下所在猪场的养猪情况,以确保所购买的后备母猪良好的健康状况。
2、后备母猪要具备优良的品种特性
在选种时要注重后备母猪的父母及同窝猪只的生产性能、饲料转换率、增重速度、母性及泌乳能力、产仔数,以及是镇兆否有遗传缺陷。
3、后备母猪的体型特点也是选种时要考虑的
一头好的母猪应具备良好的外形及精神状态,外形好、精神状态尚佳则基因好;乳头的排列应匀称,乳头数起码要在6对以上;母猪的运动性要好,说明母猪抗病能力强。
二、饲养管理
母猪养殖过程中,饲养管理经不得马虎。
1)存栏方面要保证每头猪起码1㎡的活动面积,饲养密度不易过大,以避免猪只饲养,降低猪病的传播。
2)猪舍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流动,减少空气中病菌的比例。
3)适当的给后备母猪增加户外运动及光照时间,平时饲喂些青绿饲料,可提高猪只抗病能力及促进母猪的生长发育。
4)饲料营养不许太足,但一定要平衡,尤其是矿物质及多维生素的缺乏会降低猪只免疫力,增加发病率。
5)应饲喂后备母猪专用料,90公斤或6个月之前的后备母猪可以不限采食量,6个月之后日采食量限制裂旅数在5斤左右。
上一篇:跑山猪养殖管理方法 跑山猪养殖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