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蜜蜂养殖技术
蜜蜂_殖的产品在生活中需求极大,而且涉及人们生活方方面面。在医学方面,蜜蜂养殖产品中有用的是蜂蜜、蜂王浆、蜂毒,这些蜂产品可以起到保健和治疗疾病的作用;在农业方面,蜜蜂可以传授花粉,一方面促进农作物产量,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养蜂人的经济效益;在工业方面,蜂蜡、蜂胶等蜜蜂养殖产品可以用于加工产品。因蜜蜂养殖有如此大的经济效益,所以现在蜜蜂养殖户越来越多。1蜜蜂养殖基础管理1.1蜂场选址蜜蜂养殖场所的选址应为背风、通风良好、阳关充足、地势相对较高、有利于排水的地方,这样有利于保持蜂巢温度、湿度适宜。从蜜蜂喜欢的生活环境考虑,蜂场选址还应考虑蜜蜂蜜源距离蜂场的远近,一般来说蜜源应考虑四季都要有新开的花卉、农作物花粉等植物为蜜蜂提供充足的食物,不能单一考虑一个季节或者一个季度,蜜源距离蜂场的距离为3km以内为最好。1.2养蜂工具的准备养蜂工具首先需要准备蜂箱,蜂箱需要准备的数量在10~16个,养殖户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适当增减蜂箱数量,蜂箱准备好后需要检查蜂箱的密封性,蜂箱里面是否干净、有无异物,一旦发现有异物需及时清理干净,并对蜂箱进行消毒。准备好蜂箱后还应准备割蜜刀、摇蜜机、蜜蜂喂食器具、喷雾器等。养殖蜜蜂是一项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有时养殖户需要进入蜂箱对蜜蜂进行检查或喂食,所以蜜蜂养殖户还要准备几套防护服、防蛰伤面网,防护服密封性要好,而且要将人身体从头到脚包裹进去,佩戴防蛰伤面网时要注意防护服与防蛰伤面网密封性,确保养殖者自身安全。1.3日常饲纤游养管理蜜蜂日常饲养管理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要定期进入蜂箱检查蜜蜂是否有患病虫害的危险,蜂王的身体状况是否良好;二是在蜜蜂缺乏蜜源时要进入蜂箱给蜜蜂定时喂食。蜜蜂病虫害对蜂群的影响非常大,对于蜜蜂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而预防蜜蜂病虫害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定期检查蜂箱,检查蜂蚂竖毁群整体身体状况,有无异常死亡、精神萎靡等非正常情况发生。还要检查蜂王身体状况是否健康、精力充沛、产卵能力有无异常等情况,确保蜂王的健康才能确保整个蜂群的活力。在日常饲养中还应密切观察周围蜜源是否充足,有时由于受到雨水或季节异常变化的影响,蜜蜂可能会出现缺乏食物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蜜蜂养殖户应及时给蜜蜂喂食,喂食蜜蜂时要采用经过灭菌处理的花粉,喂食时间应在夜间,喂食时间以间隔2~3h最好。2蜜蜂养殖的季节管理重庆市荣昌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年平均降水量在1099mm左右,年平均气温在17.8℃。而适宜蜜蜂生活的温度是20~25℃,由此来看重庆市荣昌区气候很适宜蜜蜂养殖,只是气候相对湿润要做好通风、排水工作。2.1春季蜜蜂养殖管理春季蜜蜂养殖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蜜源,因为春季大多数花卉和农作物没有到开花时节。在春季蜜蜂养殖户应及时给蜜蜂补充食物,避免蜜蜂因缺乏食物而出现死亡、生病等情况。春季是蜂王产卵的高峰期,此时应注意蜂王的身体状况,并按时补充食物供蜜蜂采集,以保证蜂群质量和数量,还要定期打扫蜂箱卫生,保证蜂箱干净,避免蜜蜂病虫害的出现[1]。2.2夏季蜜蜂养殖管理重庆市荣昌区夏季高温多雨,所以要做好蜂箱的降温、排水工作。对于蜂箱的降温,可以采用在蜂箱周围加遮阳网或者将蜂箱移动至阴凉地方的方法,高温环境中蜜蜂会缺乏活力,易生病。蜂箱一定要保闷备证排水通畅,若发生连续降水,蜂箱内不得有积水,积水不仅会改变蜂箱内温度,还会使蜜蜂溺死。夏季开始蜜蜂蜜源充足,可以减少或取消人工喂养,但夏季可能会存在农药使用情况,所以要密切观察蜜源区农药使用情况,避免意外发生。夏季蜂王产卵能力下降,此时要注意更换精力充沛的蜂王,保证蜂群的活力。2.3秋季蜜蜂养殖管理秋季作为一个过渡性的季节,在秋季蜜蜂养殖工作主要是定期打扫卫生,防治病虫害,并为过冬储备饲料,准备好蜜蜂过冬期间人工喂食的花粉,并要做好花粉的消毒工作,避免蜜蜂生病。秋季仍然有农药使用的危险,所以养殖户要做好对蜜源区花源的巡视工作,若发现有使用农药迹象要积极采取措施。2.4冬季蜜蜂养殖管理重庆市荣昌区冬季温和湿润,蜜蜂养殖的主要工作是保持蜂箱内温度适宜且稳定,不能忽高忽低。在天气较好、温度适宜的天气,可以将蜜蜂放出来,让蜜蜂自己活动,增强体抗力,避免长期不活动造成蜜蜂身体素质下降。冬季还要做好蜂箱的消毒工作和卫生打扫工作,任何季节都会有蜜蜂病虫害发生,对于病虫害都是预防为主,所以对蜂箱日常管理要做好卫生和消毒工作[2]。3蜜蜂养殖病虫害预防与治疗3.1美洲幼虫腐臭病该病多发于夏季高温季节,会导致蜜蜂幼虫体腐烂,该病发病时患病蜂群蜂盖子脾颜色变深,表面湿润,观察会发现有针头大的穿孔,蜂房盖下陷,患病幼虫腐烂后有鱼腥臭味[3]。该病预防措施是在越冬前做好蜂箱消毒工作,喂养蜜蜂的饲料要买合格正规且经过消毒的产品。一旦发病,要及时更换蜂箱,并使用保幼康及时治疗。3.2欧洲幼虫腐臭病该病主要发生于早春、晚秋低温季节,会造成蜜蜂幼虫体腐烂,患病蜜蜂体色呈现苍白、黄色、深褐色,幼虫腐烂后有酸臭味。对于该病预防主要是增强蜜蜂蜂群抵抗力,如更换活力较好的蜂王,喂养富含丰富蛋白质的饲料等。一旦发病,可用链霉素治疗。3.3囊状幼虫病该病多发于春夏之交,具有较强的传播性,对蜂群具有很强的毁灭性,且该病具有反复性,需要彻底治疗。该病发病时,死亡虫体头部上翘,肤色呈黄白色,尸体无臭味、无黏性。该病预防措施主要是选高质量的蜂王,提高蜂群的整体抵抗力,喂养的饲料加强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提高蜂群抵抗力。一旦发病,可用清热解毒的中草药治疗,也可用抗病毒862等药物治疗。3.4蜜蜂孢子虫病该病多发于春、夏季节,属于慢性传染病,发病初期无比明显症状,病至中后期会出现蜜蜂呆滞或不安,体色暗淡,蜜蜂瘦小虚弱,失去飞翔能力有时伴有下痢。该病的预防主要是严格地消毒蜂箱和使用优质饲料喂养,消毒时可采用4%福尔马林进行消毒,也可在日常饲料进行预防性喂药。孢子虫对酸性很敏感,一旦发病,可给蜂群为酸性饲料。4结语蜜蜂养殖的管理技术是一种较为细致的工作,从基础管理到分季节管理,到防治蜜蜂病虫害,只有将每一项工作都做好,才能保证蜜蜂养殖的正常进行,才能保证蜜蜂养殖可以创造最大经济利益。来源:南方农业·中旬
土蜂养殖方法
土蜂又名中皮伍华蜂,为土蜂科昆虫土蜂的全虫,属中国独有蜜蜂品种,是以杂木树为主的森林群落及传统农业的主要传粉昆虫,那土蜂养殖方法是什么?
土蜂需选用土坯蜂箱或者蜂渣弯桶进行饲养,蜂种一般选择本地品种为宜。在花蜜少的冬天或者是晚间,进行蜂蜜、糖水、花粉等人工喂养。最后,需做好清理蜂箱、检查蜂群、分蜂、换王、并群如握闷等工作。越冬管理上可以选择在向阳背风的位置放好蜂箱,使其能安全过冬。
土蜂如何饲养_土蜂的养殖技术
饲养土蜂可以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那么土蜂怎么饲养呢?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土蜂的养殖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土蜂的养殖技术
场地选择
场地周围2.5公里半径范围内应有充足的主要蜜粉源和辅助蜜粉源,且主辅蜜粉源应搭配适宜。场地宜选择南向近山坡地,阳光充足,背有高山为屏,上有自然遮荫,夏季通南风,冬季阻北风,且土质肥沃,蜜源植物生长旺盛,花期长,水量充足,交通较便利。
蜂群大信选购
1.购买时间:北方宜在4~5月份,此时正当蜂群繁殖期,
挑选比较稳定,且外界环境好,饲养易成功。
2.挑选方法:在巢门口观察,如工蜂出入勤奋,采集蜂带花粉比例较多的,一般是有生气的好群。再开箱检查,如工蜂安静不惊慌,说明性情温顺;如蜂王体大、足粗、身高、胸宽、腹部长而丰满、全身密披绒毛、产卵灵活迅速而不惊慌,说明蜂王年轻健壮,产卵力强。
3.蜂群的排列:依场地大小、养蜂多少和季节情况而定。有四种排列方式:单箱排列、双箱排列、交错排列、三箱排列。
土蜂的饲养方法
1.补助饲养:即在蜜源缺乏时所进行的人工饲喂。其方法有:①补饲蜂蜜。可用蜂蜜加温水二成稀释(结晶蜂蜜,需稍加水煮溶)。稀释后的蜂蜜,可采用灌脾的方法或者倒
入框式饲养器内饲喂蜜蜂。②补饲糖浆。糖浆是以白糖加水五成,经加热充分溶解后凉至微温,最好在糖浆中加入0.1%的柠檬酸,以利于消化和吸收,此时不宜用红糖。
2.奖励饲养:在蜂群繁殖期和蜜蜂生产期所进行的人工饲喂,一般给少量60%蜜液或50%的糖浆,早春时隔日1次,以后消耗增加,可每天1次,时间从流蜜期前40天起,直到外界有大量蜜粉采入为止。每框蜂每次奖励50~100克糖浆即可。
3.饲喂花粉:目的是补充蛋白质饲料。在越冬后期及早春,补给前一年秋季保存下来的花粉,也可用黄豆粉代替。饲喂方法如下:①液喂。将花粉加糖浆10倍,煮沸,待凉后放入饲养器内饲喂。②饼喂。将花粉或代用花粉加等量蜂蜜或糖浆,充分搅拌均匀,做成饼状,外包塑料纸,两端开口,置于框梁上供蜜蜂采食。遇寒流时,经常采用此法。
4.饲喂水分及盐类:一般每个蜂群每天需采水200~300毫升,在饲养器内盛水或在纱盖上放湿毛巾,供自行采水,在糖浆中加入1%的食盐。
土蜂的饲养管理方法
一、春季管理
1、适时扩大蜂巢,加速蜂群群势增长。
2、蜂场设置喂水器,并定期进行消毒。
3、定期检查蜂群(晴天温14℃以上时),清除箱底死蜂、蜡渣、霉变等污物,保持箱底清洁。
4、保持官密集群势,保持强群繁殖,确保春繁扩群快速。
5、防治螨虫。用杀螨剂连续杀螨2~3次,隔2天一次。
6、箱内外保温。地面上放置20~30厘米厚地干草,蜂箱放在干草上,顶掘配盖小草帘,外盖箱盖,后壁和两侧用草帘包裹,保持箱内空气流畅。白天掀起草帘等覆盖物,便于蜜蜂飞翔。
7、奖励饲喂。调整蜂群当天晚即可进行奖励饲喂,喂稀糖浆。每日每群喂粮浆100~200g,有蜜源时少喂或停喂。奖励饲喂的饲料判仿指必须消毒过或确认无带病毒饲料。
8、箱内保温物随巢群扩大摘除,箱外保温物蜂发展满箱、气温稳定时撤除(先撤除上面,再撤除周围,最后撤除箱底)。
9、低温阴雨天要给蜂群巢门每天喂水,补加粉脾于蜂巢外侧。
二、夏季的管理
1、更换蜂王。在4~6月期间,把全场的蜂群更换成当年的蜂王。
2、定期全面检查,毁净自然王台,加强通风,防止自然分蜂。
3、采用遮阴、洒水等措施为蜂群生产和繁殖创造适宜温度和温度。
4、巢上喂水。晴热天气在午时用清水打温布在箱顶覆盖。
5、防止盗蜂,防除胡蜂、多蟾蜍,预防卷尾病。
三、秋季管理
养蜂者把一年作为养蜂的开始,秋季管理的重点是为蜂群越冬及来年早春系列作准备。要防止出现7月强、8月弱,9月螨严重的现象。
1、适时培养和更换蜂王,更换前,必须对全场蜂王进行一次鉴定,分批更换。采取适当措施促进蜂群繁殖,培养适龄越冬蜂,保持巢内饲料的充足仍是一项关键的技术措施,同时结全换王和分巢治螨等措施,在继箱群哺育力过剩的基础组织多王群繁殖越冬蜂。
2、适时断子,防治蜂螨,第一步,在8~9月,结合秋季育王,在组织交尾群时提出封盖子脾,使原群无封盖子脾,并先对原群用药,待新群(交尾群)子脾出房,蜂王交尾成功,所产的卵孵成幼虫以后,对新群进行治疗;第二步,在蜂群进入越冬并自然断子初期(各地断子始期不一)在9~11月进行药物治疗。治疗务求彻底,注意的是,用药前,先喂蜂,同时在人为断子时,蜂群中至少留卵脾一框以上。
3、通贮备越冬饲料,越冬饮料中不得含有甘露蜜。
4、注意防止农药中毒。
四、冬季管理
1、越冬前要选择好室友外越冬场所,要求清洁卫生、背风向阳,干燥安静。备好越冬保温材料,以20~30群为一组,或以2群、5~6群为一组不等,用草帘把蜂箱左右和后面围住,箱底垫15厘米左右的干草。
2、越冬前期应调整蜂群群势,适当缩群、紧脾,留足越冬饲料,布置越冬蜂巢。
3、越冬期间不宜开箱检查,加强箱外观察,调节蜂巢巢门,加强蜂巢保温,加强强群及双王群的管理,提高蜂群的抗病能力。
4、越冬后期就注意补充饲料和预防蜂群下痢病,选择晴暖的天气进行蜜蜂排泄飞行。
5、越冬期补充饲料时,应使用消毒过后饮料或确认无带菌病的饲料。
土蜂饲养方式
1、王优:蜂群繁殖的快慢和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蜂王的好坏。年轻健壮的蜂王产卵力强,群势发展迅速,且能维持大群,工蜂采集力也强,工作积极,少起分蜂热,产量较高。因此,饲养土蜂,应在繁殖期提早从高产的强群中培育优良的蜂王,以更换劣小或衰老的蜂王。在生产上一般不要保留一年以上的老蜂王。
2、群强:强群是高产的基础,而土蜂的强群是从土蜂的实际情况出发的,不能与意蜂的强群相提并论,而且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强群标准。只有强群,才能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力,并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安全越夏渡秋。因此,在繁殖期,宜保持2.5~3足框蜂的群势,蜂群才能迅速发展,迎接流蜜期;在流蜜期,应有5~6足框蜂的群势,产量才会高。在主要蜜源植物开花流蜜时,应把蜂群组织成强群,集中力量采蜜,而将多余的蜂王用小群贮备起来。待流蜜期过后,再利用贮备的蜂王,把采蜜群分开繁殖。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蜂蜜产量和蜂群的繁殖速度,使蜂群总是处于积极工作的状态。
3、蜜足:巢内贮蜜充足,可使蜂群在野外蜜源缺乏的时候渡过难关。如果巢内缺蜜,就会引起蜂群情绪不安与抛弃幼虫、蜂王停卵,甚至发生盗蜂和飞逃。因此,在繁殖中,在不妨碍卵圈的扩展前提下,应该是经常保持巢内有足够的贮蜜,以促使工蜂多吐浆的喂虫,培育身壮体大的新蜂。如果巢内的贮蜜不足,需作人工补饲。即使在大流蜜的期间,摇蜜的时候也不能把贮蜜一次扫光,而是应该采取轮脾取蜜的方法,这样就既能安定蜂群情绪,又能保证蜂蜜的质量。
4、新脾:土蜂喜欢新脾,厌恶旧脾。新脾房眼大,蜡质新鲜,蜂王特别喜欢在新脾上产卵与繁殖快,培育出来的工蜂身体健壮和采集力强,群内不易发生巢虫。因此,应抓住有利时机,多造新脾,以更换旧脾。特别是在繁殖的盛期、流蜜盛期和分蜂的后期,应该抓紧造脾。但是在加巢础之前,要把旧脾和劣脾抽出来,使蜂群密集。必要的时候,还应进行饲喂,使巢脾修得快、质量高,以保证蜂群在越夏的时候拥有80%以上的新脾。
5、密集:土蜂喜爱密集,应经常保持蜂脾相称的,以利蜜蜂护脾,防御巢虫等敌害的侵犯,也有利于保温和保湿。实践证明,在冬季密集群势,蜂群消耗蜜省,越冬安全;流蜜期密集群势,可促使贮蜜快、成熟早、产量高;越夏期密集,可使群势退缩少,敌害难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