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农资>种植养殖

蜜蜂囊状幼虫病特效药 蜜蜂囊状幼虫病防治方法有哪些

分类:种植养殖发布者:胡夏

蜜蜂的囊状幼虫病是什么样的病?

蜜蜂囊状幼虫病是蜜蜂的一种病毒

1.病原

为囊状幼虫病病毒。它主要感染幼虫使其致病死亡,也可在成中华蜜蜂体内繁殖,但不表现症状。本病死亡率高,常在春、夏两季流行。此病多危害中中华蜜蜂,引进的西中华蜜蜂有较强的抵抗力。

2.症状

试验证明,病毒一般在1~2日龄小幼虫阶段侵入,潜伏期4-7天,而在5~6日龄大幼虫阶段出现明显的症状,头部离开巢房壁翘起,形成钩状幼虫,虫体由苍白色逐渐变为淡褐色,由于虫体后部皮下渗出液增多,呈现典型的囊状袋。患病幼虫多在8-9天封盖时死亡。体色由淡褐色变为深褐色或黑色,后期呈一干片,似龙船状。死虫无臭味,也无粘性,很容易被工中华蜜蜂清理。中华蜜蜂群发病常有二种类型,一种是中华蜜蜂群中通常出现近百只死亡幼虫,工中华蜜蜂采集活动正常,称为"慢性型";另一种是早春或晚秋,中华蜜蜂群繁殖时患病,中华蜜蜂群内出现大批幼虫死亡,工中华蜜蜂表现不安,采集力明显下降,甚至整群拍穗飞逃,称为"急性型"。

3.诊断方法

当蜜中华蜜蜂开始采集活动时,可以看到从巢内拖出的病死幼虫,在中华蜜蜂箱前也可观察到零散的死亡幼虫,可疑为本病。检查幼虫和封盖子脾,是否死亡幼虫比健康幼虫多,且出现虫卵相间的所谓“花子脾”现象。从幼虫的特征性病变可作出初步诊断。

 

如需进一步确诊,可将病虫或死虫寄送到中华蜜蜂病诊断中心,用电镜观察。

4.流行特点

囊状幼虫病病毒是通过消化道侵入,病害在中华蜜蜂群间的传播是通过蜜中华蜜蜂在采集活动中的相互接触将病毒带给健康中华蜜蜂群。

囊状幼虫病的发生与气候、蜜源和中华蜜蜂种有关。在我国南方,中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每年出现两个发病高峰,广东、福建在3~4月和11~12月;江西、湖南出现在4~5月和10~11月;北方发病较晚,一般出现在5~6月。不同中华蜜蜂种间,抗病性差异很大,如西方蜜中华蜜蜂较东方蜜中华蜜蜂抗病力强,就是在东方蜜中华蜜蜂同一品种之间,也存在抗病性不同的种群,在生产实践中,已应用抗病性强的种群开展抗病育种和选种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 

防治方法:

①加强饲养管理

第一,早春和晚秋,外界气温较低,应注意中华蜜蜂群保温。调整中华蜜蜂群内中华蜜蜂脾关系,使中华蜜蜂数略多于巢脾或保持中华蜜蜂脾相称。

第二,当中华蜜蜂群内饲料不足时,要及时补充营养物质、花粉、维生素等,以保证中华蜜蜂群正常生活需要,增强蜜中华蜜蜂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第三,断子清巢是控制该病发展的有效措施。将病群内的中华蜜蜂王用笼扣起,暂时断子。巢脾上的病死幼虫被工中华蜜蜂清除,减少病原的积累,打断传染链,减轻病情。

第四,中华蜜蜂箱可用1~2%氢氧化钠水溶液洗刷消毒,空脾可用4%甲醛溶液浸泡消毒24小时,花粉脾可用冰醋酸蒸气密闭熏蒸消毒。

②选育抗病品种

从发病中华蜜蜂场选择抗病力强的中华蜜蜂群,培育中华蜜蜂王,同时淘汰病群中的雄中华蜜蜂。培育的中华蜜蜂王用于替换病群中的中华蜜蜂王,这样经过几代选育袭滑卜,可降低中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的让早发病率。 

③药物防治

对于患病中华蜜蜂群可选用下列药物防治:

第一,半枝莲(又名狭叶韩信草)50克。

第二,贯众50克,金银花50克,甘草25克。

将药放入容器内加适量水,一般以淹没药为宜,煎煮后,过滤,取滤液,按l:l的比例加白糖,配成药液糖浆喂中华蜜蜂,上述每一剂量可喂10~15框中华蜜蜂。

第三,抗病毒862,系抗病毒药金刚烷胺和中草药的混合制剂,治疗中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效果可达80%以上,对意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具有同样疗效。试验证明,应用抗病毒862结合巢脾消毒和更换中华蜜蜂王等综合措施,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蜜蜂囊状幼虫病如何治疗?

防治方法:
①加强饲养管理
第一,早春和晚秋,外界气温较低,应注意中华蜜蜂群保温。调整中华蜜蜂群内中华蜜蜂脾关系,使中华蜜蜂数略多于巢脾或保持中华蜜蜂脾相称。
第二,当中华蜜蜂群内饲料不足时租袜,要及时补充营养物质、花粉、维生素等,以保证中华蜜蜂群正常生活需要,增强蜜中华蜜蜂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第三,断子清巢是控制该病发展的有效措施。将病群内的中华蜜蜂王用笼扣起,暂时断子。巢脾上的病死幼虫被工中华蜜蜂清除,减少病原的积累,打断传染链,减轻病情。
第四,中华蜜蜂箱可用1~2%氢氧化钠水溶液洗刷消毒,空脾可用4%甲醛溶液浸泡消毒24小时,花粉脾可用冰醋酸蒸气密闭熏蒸消毒。
②选育抗病品种
从发病中华蜜蜂场选择抗病力强的中华蜜蜂群,培育中华蜜蜂王,同时淘汰病群中的雄中华蜜蜂。培育的中华蜜蜂王用于替换病群中的中华蜜蜂王,这样经过几代选育,可降低中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病率。 
③药物防治
对于患病中华蜜蜂群可选用下列药物防治:
第一,半枝莲(又名狭叶韩信草)50克。
第二,贯众50克,金银花50克,甘草25克。
将药放入容器内加适量水,一般以淹没药为宜,煎煮后,过滤,取滤液,按l:l的比例加白糖,配成药液糖浆喂中华蜜蜂,上述每一剂量可喂10~15框中华蜜蜂。
第三,抗病毒862,系抗病毒药金握散刚烷胺和中草药的混合制剂,治疗中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效段型氏果可达80%以上,对意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具有同样疗效。试验证明,应用抗病毒862结合巢脾消毒和更换中华蜜蜂王等综合措施,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蜜蜂囊状幼虫病如何防治?

蜜蜂囊状幼虫病是由囊状幼虫病病毒引起。主要感染2~3日龄小幼虫,潜伏期5~6天。患病幼虫一般死亡在封盖之后,病死幼虫头部上翘、白色、无臭味,用镊子很容易从巢房中拉出,病虫末端有一小囊,里面充满颗粒状水液。病虫困历死亡后,巢房盖呈暗黑色,下凹,有穿孔。提子脾观察,子脾上有“插花子”。每天上午蜜蜂开始采集时,可看到工蜂从巢内拖出病虫尸体,散落在巢门前地上。就此基本上可诊断该病。如有条件可再通过电镜观察和血清学诊断进一步确诊。
对该病要加强预防,可通过采取抗病育种,蜂具、饲料预防消毒,加强蜂群饲养管理来减少蜂群患病。对已患病蜂群,可采用断子清巢,结合用药治疗。蜂群患病时,可采取换王或幽王措施,人为造成10天左右的断子期,并使蜂群群势密集,让工蜂清洁巢脾,撤出的巢脾可用4%的过氧化氢或5%的次氯酸钙进行消毒。在断子期和恢复产卵后,给激唯蜂群喂药物糖浆。药物治疗以中草药为主,中西药结合。①华千金藤,取干药10克,适量水浸后文火煎煮约半小时,取滤液,按1∶1加白糖,制成糖浆,再加多种维生素3片,喂蜂10框,连续或隔日喂,4~5次为一疗程。②半枝莲又叫狭叶韩信草,50克干药治疗蜂10框。饲喂方法同华千金藤。③贯众50克,金银花50克,甘草10克为一方剂,喂蜂10框。喂法同上。④盐酸金刚烷胺片,每群每次0.05克,喷雾或饲喂,隔日一次,明尺培连用5~7次为一个疗程。生产季节前一个月停止用药。

上一篇:广东大花葱的种植方法和时间 广东大花葱的种植方法视频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种植养殖相关文章
更多种植养殖文章

精选种植养殖

种植养殖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