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菇培养方法
1、选地
栽培凤尾菇最好的地方是在畦地,凤尾菇明陆喜湿不喜欢光。所以我们在选地的时候需要尤其注意温度和光线的问题,应该选择在空气湿润度相对较高,光照不充足,荫蔽大的地方。在这样的条件下,菌丝生长的更快,出菇肉质会更肥美。
2、播种
在播种凤尾菇菌种祥洞的时候,应该先用3%的生石灰淋在畦地地表面。然后在坑内铺上大约5厘米的培养料,将第一层菌种播上去,之后在菌种上面铺一层培养料,又继续播一层菌种,一直到将畦坑填实。
3、管理
凤尾菇菌丝生长最适宜温度是23到28度,子实体最适宜生长温度在25度左右,我们在最好不要在夏季温度高的时激宴顷候播种,因为那样培养料很容易毁坏。在出菇后,菇房最好保持20度到25度之间,注意通风。幼小的菇蕾,需水量很大,但是不能直接喷水,此时应注意保持空气湿度。
帮帮忙,怎样种植凤尾菇我的朋友想
凤尾菇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比蘑菇、草菇、木耳等食用菌适应性更强,栽培简单易行,生长周期短,成本低,产量高,收效快,于每年3-11月份在果园空间用稻草等农业作物秸秆为原料进行栽培,一般1千克干料可产新菇1.2千克左右,经济效益显著。
1.选地,畦地应选择在果树生长期阴蔽较大的空间,畦床宽1米、深30-35厘米、长8-10米。用土在畦的北沿筑50厘米高的矮墙,南沿筑10厘米左右高的土埂,南北墙上每隔40厘米左右架1根竹棍,以便覆盖塑料薄膜及草帘。畦两侧挖北高南低的排水沟。两畦之间留人行道,宽60-80厘米。
2.配料,①稻草50千克、过磷酸钙1千克、石膏1千克、尿素100克。②粉碎的玉米穗轴50千克、过磷酸钙1千克、石膏1千克、尿素100克、多菌灵100克、水70千克。③粉碎的花生壳与秸秆50千克、麦麸10千克、糖1千克、石膏粉1千克、多菌灵100克、水48千克。
3.播种,播种前用3%的生石灰液将阳畦地面浇透,坑内不要放地膜。在坑内铺上5厘米厚的培养料,均匀地播一层菌种,再铺5~6厘米厚的培养料,再播一层菌种,最上层的菌种用量占总菌种量的50%,然后将料面拍平压实,盖上经灭菌处理过的旧报纸。一般每50千克干培养料播种5~7千克栽培种,即每平方米栽培料可播500毫升瓶装的栽培种。播后盖上塑料薄膜和草帘。
4.管理,凤尾菇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35℃,最佳适宜生长温度是23-28℃。子实体(即食用部分)生长温度范围较广,在10-32℃条件下均能出纳吵菇,但以25℃最宜。因此播种后要注意防止畦床内温度过高,特别是8-9月份播种,培养料很容易“洞段侍发烧”。当阳畦温度超过35℃时,要揭膜通风透气并盖草遮阳。播种后2~3天菌丝开始定植、生长。15-20天,菌丝长透培养料。此时要注意通风透气,加大空气湿度,适当用散射光照射。再经7-8天出现小菇蕾。此时要加大通风量,每天用喷雾器喷水雾2~3次,要勤喷细喷,以免菇和床面上积水。
5.采收,出现菇蕾5-7天后,尚未大量放射孢子时为采收期。采完一批菇后,要把菇床上残留的菇脚、死菇清理干净,并用小耙子轻耙料面、以刺激新菌丝生长。然后喷少量水,用手或木板把料面轻轻压平,盖上塑料薄膜使菌丝恢复生长,几天后待再次出现菇蕾时,揭去塑料薄膜,10-15天又可采收第二潮菇,每茬菇可采收4-5潮,整个燃森周期约为90天。
凤尾菇栽培技术
凤尾菇每次栽培时,首先需要用木屑、米糠按照4:1的比例混合配制养料,还要选择健壮、洁白、菌龄20~25天左右的菌种,在栽培时首先用药剂给配制养料进行杀菌消毒,将菌种栽培后需每天浇水,放在阴凉潮湿处等待20天就可以了。
1、配制养罩腔料
凤尾菇不需要用土壤栽培,需给其配制有菌的养料栽培,凤尾菇通常喜欢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下,平时可用木稿散屑、米糠按照4:1的比例混合做栽培凤尾菇的养料即可,可使其凤尾菇的菌种快速生长。
2、选择菌种
其实凤尾菇栽培技术并不复杂,给其配制适合生长的养料后,还要准备健壮、洁白的菌种给其栽培,菌种的菌龄最好在20~25天左右,这样的菌种种植到养料里,更容易使其存活下来,能够更好的生长。
3、菌种栽培
给凤尾菇的菌种栽培时,首先需确保在无污染的环境下,最好向配制的养料上喷洒多菌灵药剂,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然后再将准备好的菌种放到养料上,可给其铺盖一层纱布,大概等待20天菌种就会长出凤尾菇了。
4、栽培管理
一般凤尾菇的菌种可一年四季进行栽培,每次将菌种种植到养料上时,需每天向纱布上洒水,使其空气、养料保持湿润,还要将物敬衫菌种盆栽放到阴凉潮湿处,这样才能促使菌种快速长出凤尾菇,千万不要放在阳光下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