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0日龄以内的雏鹅,致死率在90%以上。本文为大家介绍小鹅瘟的紧急防治措施与免疫预防方法,供参考。
病鹅离群独处,毛松颈缩,闭目呈昏睡状,严重的不食,排黄绿色稀便,鼻孔周围黏附有污秽分泌物,死前发生颈部扭曲、两腿麻痹或抽搐等神经症状。
剖检可见特征性的消化道病变,小肠中下段肠腔内有黄白色带状假膜,堵塞肠腔,形成栓塞状物,质地坚实,形如腊肠,亚急性病例腊肠样物十分明显。
雏鹅群一旦发生小鹅瘟,立即将未出现症状的雏鹅隔离饲养,并给每只雏鹅皮下注射高效价抗血清0.5~0.8ml或1~1.6ml卵黄抗体,在抗血清或卵黄抗体中可适当加入广谱抗菌素。
同时,给每只病雏鹅皮下注射1ml高效价抗血清或2ml卵黄抗体,对患病子鹅可按每500克体重注射茄游1ml抗血清或2ml卵黄抗体。
1、种鹅的免疫
若使用活苗,有两种免疫方法。
一次免疫法:种鹅产蛋前15天左右,用1∶100倍稀释的鹅胚化种鹅弱毒苗(简称种鹅苗,下同)1ml皮下或饥喊肌肉注射。
在免疫后12~120天,种鹅所产蛋孵化的雏鹅能抵抗小鹅瘟病毒感染,120天后对雏鹅的保护率有所下降,必须再次进行免疫。
二次免疫法:种鹅产蛋前1个月用1∶100倍稀释的种鹅苗1ml进行免疫,产蛋前15天用1∶10倍稀释的种鹅苗1ml进行免疫,对后代雏鹅的保护率可到免疫后5个月。
2、雏鹅的免疫
对无母源抗体的雏鹅,或经小鹅瘟活苗免疫100天之后种鹅的后代雏鹅,可在1~2日龄用小鹅瘟雏鹅活苗皮下注射免疫。
免疫后7天须隔离饲养,防止感染病毒。有母源抗体的雏鹅不要用活苗免疫。
3、注意事项颤肢销
小鹅瘟主要通过孵化场传播,因此孵化场要做好各个环节的消毒。发生本病后应立即停止孵化,对全场彻底消毒后方可再孵。
根据当地的疫情发生情况和本场实际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的执行免疫计划。同时还要定期对鹅群进行全面的驱虫,选择广谱、高效、低价的药物进行驱虫。做好环境的控制携哪扰工作,加强日常环境卫生的清理工作,勤换垫草垫料,并做好鹅场内外环境的消毒工作。
工作人员和车辆在进出鹅舍时要严格的消毒,以免将病原菌带入,引发疫病,有条件的鹅场要有配套的粪污处理系统,坚持做到无害化处理,防止污物污染周围环境,引发疫病。
养鹅常见的传染病
1、小鹅瘟
鹅瘟是雏鹅最易感染的病毒,辩旦常是突然发病,死亡率较高,最多达90%,40日令发病率最高。临床症状是精神差,沉郁、拒食。粪便稀薄呈灰白色,消瘦,两腿直立、卷曲困难,一般发病持续5~8h多因脱水,衰竭死亡。
2、病毒性肝缓锋炎
鹅的病毒性肝炎,发病日龄一周到3周龄比较明显主要症状是突然的不食,出现死亡,颈部羽毛蓬乱;眼出泪红肿,口流黏液,精神抑郁;腹部鼓胀,粪便稀薄灰色、黄白色。死亡数量急剧上升,最高死亡率达80%,是当前危害雏鹅较重的传染病之一。
以上内容参考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