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乡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0460亩,单产196公斤,总产量587万公斤,与同期相比:面积减少1370亩,减9.5%,单产增加21.5公斤,增12%,总产量增加31.61万公斤,增5.7%。大牲畜存栏5370头,比上年减42%,出栏1916头,比上年减2%,生猪存栏10986头,比上年减3%,出栏4003头,比上年增18%,农业总收入1402万元,比上年增135%,农民人均纯收入1452元,比上年增24%。完成茶叶种植3650亩,累计茶叶面积13636.5亩(采摘面积4452亩),产量146吨,产值1168万元,完成橡胶种植13635亩,累计橡胶面积62446亩(开割7968亩),干胶产量266.8吨,产值480万元,累计砂仁面积11687亩,收获面积8410亩,累计竹子种植面积3575亩。
“十一五”期间,全乡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支柱产业的扶持力度,重点扶明纤持茶、竹、核桃等产业发展。
全乡橡胶面积8.53万亩,比2005年的4.88万亩增3.65万亩,增长74.5%,茶园面积3.02万亩,比2005年的1万亩增2.02万亩,增长202%,竹子面积1万亩,比2005年的3千亩增7千亩,增长233%。不断激隐仿巩固和发展传统产业,大牲畜存栏3645头,比2005年的2280头增1365头,生猪存栏1.28万头,比2005年的8400头增4400头。同时积极培育新兴产业,重点扶持茶花鸡、小耳朵猪等养殖业产业化发展,石斛、红魔芋等实验示范稳步推进。这些产业的建立和形成为农民增收打下了基础。到2010年,全乡农业生产总值达到3400万元,比“十五”期末携纳增长32%。
2010年全乡农村贫困人口2904人,比2005年减少3896人。全乡基本消除了茅草房、杈杈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1169元增加到2010年的1893元。
腾冲特产有哪些
腾冲是著名的侨乡、文献之邦和翡翠集散地,也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腾冲在西汉时称滇越,中期设腾冲府。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历代都派重兵驻守,明代还建造了,称之为“极边第一城”。下面,我为大家分享腾冲特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腾冲乌龙茶
腾冲高山乌龙茶--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乌龙茶,亦称、半发酵茶及全发酵茶,品种较多,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中国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称之为“美容茶”、“健美茶”。
腾冲绿茶
腾冲绿茶茶叶协会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绿茶是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绿茶。绿茶是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酶,保持了茶叶绿色,然后经揉捻、干燥而制成,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
腾冲红茶
腾冲红茶腾冲县茶叶协会腾冲红茶因其独特的生长条件,富含各种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可谓是养生佳品。腾冲茶首次出现于史料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的州志,而到了年间,人工种植茶叶形成了规模,民间也开始了茶叶交易。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民族资本家引进了印度阿萨姆变种,广泛种植茶叶替代XX种植,茶山代替烟山,茶叶成为当地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腾冲黑茶
腾冲黑茶腾冲县茶叶协会高黎贡山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高海拔5128米,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常年云雾缭绕,被誉为“世界物种基因库”、“自然博物馆”。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列为具有国际重要意义的A级自然保护区,云南高黎贡山茶汤色明亮,清香四溢,滋味纯厚回甘,是品尝和收藏的上选佳品。
山茶花
山茶花云南山茶花以树体高大,健壮优美,荫浓叶翠,花朵硕大,花色明快艳丽,品种繁多花期较长等特点闻名中外。早在我国明代,就有“云南山茶奇甲天下”的说法,明代诗人曾赋词赞誉道:“正月0早,山茶树树齐开了,艳李妖桃都压倒,装点好,处处红云岛”,近代著名文人先生也赋诗称赞:“艳说茶花是省花,今来始见满城霞,人人都道牡丹好,我道塌毕牡丹不及茶”。
腾冲红花油茶油
腾冲红花油茶油澄清透明、耐储藏、易消化团码芹,且富含、山茶苷、油酸和亚麻酸。产品远销日本、南亚及国内。腾冲红花油茶油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腾冲红花油茶品种独特,茶果产量高,种仁含油率和干籽出油率高,盛果期单株产量高达100公斤以上。用腾冲红花油茶籽加工的腾冲红花油茶油澄清透明、耐储藏、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E、山茶苷、油酸和亚麻酸。产品远销日本、南亚及国内。腾冲红花油茶种植规模已超过4.5万公顷,挂果面积近5000公顷,鲜茶果产量逾1200公斤、产值逾6500万元。经营腾冲红花油茶油的.公司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4户、15户。其中腾冲县腾虹油业有限公司还注册了“腾虹”商标,产品有茶油王食用油、红花茶油调合油、茶油王口服液,而腾冲县模郑和顺鑫生态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也注册“和顺鑫”商标,生产高山牌红花油茶油。
腾冲饵丝
腾冲饵丝系由洞山乡胡家湾村人发明.采用当地特产浆米加工制作而成,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了,为腾冲本地和外来客人所普遍喜爱的种方便小吃腾冲人将大米精加工为饵丝、饵块,已至少有三五百年历史。口碑相传,天子(永历帝)当年败逃西陲,曾在一农家吃下了一大钵炒饵块,饱腹疗饥之余犹觉余味无穷,于是赞叹不已,并不无感慨地将其称为大救驾。从此,大救驾便成了腾冲炒饵块的封号乃至腾冲饵丝、饵块的代名词。
槟榔江水牛
槟榔江水牛(Bosbubalus)是我国发现的唯一的河流型水牛,据史料记载槟榔江水牛在腾冲县饲养和使用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槟榔江水牛是牛科,水牛亚科,属亚洲水牛种,河流型水牛亚种中的一个地方类群。槟榔江水牛长期以来为农户自繁自养,是乳、肉、役兼用河流型水牛品种,正加大力度开发其乳用性能。产区分布槟榔江水牛主产于腾冲槟榔江上游,主要分布于猴桥、中和、荷花、明光、滇滩等乡镇,全县各乡有零星分布。生物特性槟榔江水牛适应性较强,主要生活在海拔较低的低热河谷地带,但在海拔500~2000m的地区也能正常生长繁殖。槟榔江水牛采食能力强,耐粗饲,各种青草、树叶、农作物秸秆等均为该牛采食的饲料。性情温驯,易管理,稍有神经质。一年四季均以放牧为主,晚上或重役情况下适当补饲青干草、及农作物秸秆。槟榔江水牛抗病力强,只要饲养管理得当,一般不会发生疾病。
腾冲雪鸡
腾冲雪鸡是云南保山腾冲的特产。腾冲雪鸡属肉、药两用型鸡种,因其羽毛雪白而得名,产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北部和东部,沿高黎贡山西麓、陇川江沿岸的界头、曲石、上云、五合等乡,主要分布于腾冲县境内高黎贡山西麓海拔1400至2500米之间广大山区、丘陵地带。
明光小耳猪
明光小耳猪是云南保山腾冲的特产。明光小耳猪产于云南省腾冲县北部乡镇,以明光乡为集中产区而得名,是一种适合在冷凉山区放牧的高原小型猪种。1980年列入《云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1986年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属腌肉型品种。明光小耳朵猪以放养为主,生长缓慢。明光小耳猪主产于腾冲,以腾冲北部的明光乡、曲石乡、界头乡、滇滩镇和猴桥镇为中心产区,此外还分布于僳僳族集居的部分山区以及中缅边境交通闭塞地区,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3000米的山区。明光小耳猪体型小,体质结实,适应性较强,明光小耳猪是当地居民在高海拔、寒冷的生存条件下选择的地方猪种,具有抗逆性强、耐粗饲、适应高寒放牧的特点。头短小,嘴尖,面平,额宽,耳小而宽,背腰平直,胸深腹圆,体型短小丰满,四肢细短有力,尾短细,群众称为“油葫芦”猪,被毛黑色,部分有六白。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