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不仅是池塘中一切藻类都必需的一种大量营养元素.也是养殖水体内较常见的限制初级生产力的营养元素,是维持池塘良好的藻相及水环境一个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对水产品种的生产影响很大。
磷作为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性营养元素之一,高温期投喂量达到最高,剩余饲料或是粪便增加,水体中氮源来源增加,因此氮的补充可以较少。但由于自然界中存在的含磷化合物,溶解性及移动性比含氮化合物低得多,自然补给数量及速度也比氮少得多,所以磷对水体初级生产力的限制作用往往比氮更强,这也就是为什么池塘中在高温期时候经常补磷而不经常补氮的原因。
1、少量多次补充磷肥
浮游植物的生长速率随着磷浓度的升高而提高,当可溶性磷浓度达到0.02mg/L时,生长速率达到最大值,此后生长速率不再随着磷毁消浓度的升高而提高,同时又由于磷容易沉淀,沉淀的磷肥基本是不可逆的,因此每次使用量不可一次施加过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橘吵,可以适量多次,分批泼洒,确保池塘对磷使用率最高,按照磷的特性及藻类对磷的需求,建议5-7天进行一次补磷操作。
2、注意补磷的时机控制
市场上很多养户习惯是等到水瘦下来了,或是水体变浑浊了才想到补磷,补肥,这是个非常不正确的补肥习惯,正确的做法是待水体还有一定肥度的时候适当补肥进行追肥,这样补肥效果最佳,水体环境最稳定,而磷肥的补充更是要遵守这个原则,否则瘦水池塘由于悬浮颗粒较多,容易将磷肥吸附形成颗粒磷而失去作圆余侍用,因此养殖水体补肥,补磷需要定期以追肥形式补充,才能确保效果最佳。
1、养殖类型:根据水中的含盐量可分为淡水养殖、海水养殖,根据养殖水域的区别可分为池塘养殖、稻田养殖、水库养殖等,根据养殖方式可分为滩涂养殖、浅海养殖等。2、淡水主要养殖品种:鱼类包括黄鳝、泥鳅、鲫鱼、草鱼等,甲壳类包括小龙虾、大闸蟹等,其他品种包括田螺、乌龟码尘等。3、海水主扰庆要养殖品种:藻类包括紫菜、海带等,贝类包括牡蛎、扇贝等,鱼类包括梭鱼、鲈鱼、石斑鱼等,甲壳类包括虎头蟹、南美白对虾等。
一、养殖类型
1、含盐量
根据养殖水体中的盐分含量的高低,可分为淡水养殖、海水养殖这2种。
2、养殖水域
根据养殖水域的差异,可分为池塘养殖、稻田养殖、滩涂养殖、水库养殖、港湾养殖、江河养殖、湖泊养殖、浅海养殖等。
3、养殖方式
根据养殖方式的差异,可以分池塘养殖、大缓模握水面养殖、港湾养殖、滩涂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浅海养殖、海洋牧场等。
二、淡水主要养殖品种
1、鱼类
(1)国内品种
①我国淡水鱼类大概有800多种,具有经济价值的鱼类为250种左右,其中产量较高、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种类大概为40多种,具体如下。
②黄鳝、泥鳅、鲤鱼、鲫鱼、草鱼、鲢鱼、鳙鱼、青鱼、鳜鱼、鲶鱼、河豚、黄颡鱼、鲥鱼、白鲟、鳇鱼(西北鲤科无鳞)、鲟鱼(史氏鲟、匙吻鲟)、节虾虎鱼(幼鱼俗称春鱼)、鲑鱼(大马哈鱼)、乌鳢(黑鱼、才鱼)、鳗鱼(鳗鲡)、太湖新银鱼、团头鲂、长春鳊、公鱼、大银鱼、南方大口鲶、长吻鮠等。
(2)国外引进品种
罗非鱼、虹鳟鱼、大口黑鲈、革胡子鲶、巴西鲷鱼、斑点叉尾鮰、淡水白鲳、淡水鲨鱼等。
2、甲壳类
主要包括罗氏沼虾、日本沼虾、红螯螯虾、南美白对虾、克氏原螯虾(小龙虾)、中华绒螯蟹(河蟹、大闸蟹)等。
3、其他品种
主要包括金鱼、锦鲤等观赏鱼类,以及乌龟、鳄龟、田螺、河蚌、巴西龟、中华鳖、大鲵(娃娃鱼)、宽体金钱蛭等特殊品种。
三、海水主要养殖品种
1、藻类
主要包括紫菜、海带、枝角藻、螺旋藻、裙带菜等。
2、贝类
主要包括海螺、牡蛎、鲍鱼、青蛤、蛏、杂色蛤、文蛤、毛蛤、血蛤、扇贝、乌贝、贻贝、竹蛏、西施舌、菲律宾蛤仔、四角蛤蜊等。
3、鱼类
主要包括梭鱼、鲈鱼、小黄鱼、大黄鱼、鲷、真鲷、黑鲷、半滑舌蹋、石首鱼、比目鱼、鳗鲡、石斑鱼、河鲀、马面鲀、跳跳鱼(弹涂鱼)、大菱鲆(多宝鱼)等。
4、甲壳类
主要包括虎头蟹、三疣梭子蟹、锯缘青蟹、斑节对虾、琵琶虾、灯笼虾、中国对虾(东方对虾)、日本蟳、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等。
5、其他品种
主要包括海参、海胆、海星、海蜇、海肠子等。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