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育条件
(1)培育池 以水泥池为宜,面积50~100米2,水深70~80厘米,水源充足,排灌设施齐备,池底排水端设一收虾槽。也可采用幼体培育池进行高密度强化培育。还可在养虾池塘中架设网箱培育。
(2)培育用水 可引自江河、水库、池塘或井水等清新水质,宜沉淀过滤后入池,防止敌害生物侵入。
2.放养密度
室外水泥池每平方米放养淡化虾苗约300尾,若有流水和增氧设施,可加大放养密度。用室内幼体培育池强化培育,旁段贺每立方米放养淡化虾苗4000~5000尾。池塘网箱培育,每立方米放养淡化虾苗约3000尾。
3.饲养管理
(1)水质管理 视水质变化情况,不定期更换池水,使溶氧量在3毫克/升以上。利用室内幼体培育池强化培育,则保持经常性充气增氧,经常去除污物残饵,防止水质恶化。
(2)投饵 花生饼、豆饼、豆渣、麦麸、鱼粉、鱼肉、蛋品等均是幼虾适口饵料,而以小型配合颗粒饵料为好,日喂三次,投喂量占总体重15%~20%。在幼体培育池中强化培育和网箱培育,则以投喂鱼肉、蛋品等高蛋白饲料为宜。
1.池塘条件
(1)面积和水深 面积2~10亩,水深1.2~1.5米。
(2)塘堤和底质 塘堤坚固,防漏性能好。塘底平坦,少留淤泥,以沙质土为好,并以新开挖池塘较适宜。
(3)水源和水质 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2.虾鱼混养
(1)虾苗放养 每亩放养体长1.5厘米以上幼虾1.0万~1.2万尾,规格一致,一次放足。
(2)混养鱼类 每亩混养体长16厘米以上大规格鲢、鳙鱼种100~150尾,一次放足。
3.饲养管理
(1)投饵和施肥 a.投饵:投喂配合颗粒饵料,也可投喂其它植物和动物性饲料。日投量占虾总体重15%~20%,依虾体重增长而逐步燃大递减。日投饵2~3次,均匀撒放于离岸1~2米处,全塘均匀投放。b.施肥:虾苗下塘前施放基肥,培育水质,亩放发酵有机肥50~100公斤,虾鱼放养后视水质变化情况,每月投放50公斤左右,以促进浮游生物持续生长繁殖,增加天然饵料。
(2)水质管理 定期进行池水理化因子测定,及时冲注新水或机械增氧,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厘米左右,溶氧量在3毫克/升以上,pH值为7~8.5。虾苗放养时,水温应在25℃以上。
(3)虾体测量 每半月运派进行一次抽样检查虾生长情况,测量其全长、体长和体重,掌握其生长情况,决定投饵量。
罗氏虾养殖条件。
首先需准备好一个大小合适的池塘,然后用石灰将其消毒,养殖前一周,可以在池塘中施加适量的肥料,虾苗在投放前需消毒。
养殖方式。
养殖罗氏虾时需定期换水,还需要用增氧机,往水里加上适迅笑量的氧气,罗氏谈昌巧虾养殖期间可以投喂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能使其快速生长。
罗氏虾的介绍。
罗氏虾又叫做白脚虾、马来西亚大虾、金钱虾、万氏对虾等,是一种大型淡水经济虾类,营养丰富,素有淡水虾王之称,是城市居民的常见食物。
罗氏虾除富有一般淡水虾类的风味之外,成熟的罗氏沼虾头胸甲内充满了生殖腺,具有近似于蟹黄的特殊鲜含键美之味。
罗氏虾可以用多种方法烹制,水煮、清蒸、油淋、干煸、红烧等,是多种美味佳肴的上等原料,加工可制成虾干、虾米等海味品。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i)别名新加坡大虾、谈水挖机加长臂大虾、泰国虾等,是一种大中型淡水虾,原产地于东南亚地区。它具备生长发育快、肉食性广、肉质地营养元素好,及其养殖周期时间短等优势[1]。自20世际60时代逐渐人力养殖罗氏沼虾至今,发展趋势快速,现东南亚地区和其它一些地域养殖此虾较为广泛。
在我国自1976年引入此虾,现在已经在广东省、广西省、湖南省、湖北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开展养殖,一般亩产可达70~100KG,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收益罗氏沼虾原产地于亚热带、亚热带气候海域中,其适用的生活水的温度为24~30℃,当温度降低到16℃时,精神萎靡,逐渐身亡。因而在中国适合的养殖时长仅有4~5个月。
罗氏沼虾营底栖生活,喜栖居在水草丛里。一般大白天埋伏在水中或水草丛里,夜里出去寻食。进食的形式关键用2对螯足来捕获动物和有机化学碎渣。罗氏沼虾仅能作远距游水,关简乱睁键靠腹腔的6对附肢和尾节滑动。伴随着不一样的成长发育环节,它的栖居生长习性也各有不同,乃至是反过来。幼体发育过程生活在具备一定含盐量的咸度水里,若放进纯谈水中,不久便会身亡。幼体喜群集生活,常常聚集水的顶层,有很拦岁强的向光性,但又绕开强光照和直射光。
在罗氏沼虾饲陪扮养前一周,可以放上一些粪肥之中,为其带来大量的鱼饵料,以后还要查询防跑网是不是已经提前准备健全,以后放上一些虾苗通水,如没有毒副作用得话就可以大幅的放置,在周围栽种一些水草之中,为其遮蔽太阳,例如浮萍草。在放置幼虾时,可以在其75px上下时放到在其中,放置的相对密度则是为一亩地四千尾,那样就不容易相对密度很大,可以让虾的生长发育更强。
上一篇:2023养羊 2023年养殖羊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