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面积再创新低
从水产穗竖品获取方式来看,根据《渔业法》规定,我国对渔业生产实行“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方针。在该方针指导下,多年来我国水产品主要以人工养殖为主。
水产养殖为解决我国城乡居民吃鱼难、增加优质动物蛋白供应、提高全民营养健康水平、保障我国食物安全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2015年以来,随着我国水产养殖技术及效率的不断提升,水产养殖面积呈现平稳下降的走势,到2020年,全国水产养殖面积下滑至7036.11千公顷。
随着国家水产养殖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未来环保政策的持续严紧,未来我国水产养殖面积将基本保持稳定。
从水产养殖面积构成来看,目前我国淡水养殖面积远超海水养殖面积,到2020年,全国淡水养殖面积为5040.56千公顷,占总面积的71.6%,海水养殖面态烂积为1995.55千公顷,占总面积的28.4%。
水产养殖产量平稳增长
具体到水产品供给方面,目前,我国淡水养殖以螃蟹和鱼类为主,海水养殖则有鱼、虾、贝、藻及其他海生生物等。随着我国对水产品消费需求的增长,我国水产养殖总产量持续提升,到2020年,全国养殖水产品总产量为5224.2万吨,同比增长2.9%。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淡水养殖产量领先于海水养殖产量,2015年以来,全国海水养殖总产量市场份额保持在40%左右,而淡水养殖总产量占比基本维持在60%左右。2020年,全国淡水养殖产量为3088.89万吨,占总产量的59.1%;海水养殖产量为2135.31万吨,占总产量的40.9%。
水产养殖总产值持续提升
随着水产养殖产量规模的不断提升,我国水产养殖业总产值也呈现出持续提升的发展态势,2020年,全国水产养殖总产值突破一万亿元,达到10223.4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海水养殖总产值为3836.2亿元;淡水养殖产值为6387.2亿元。
——以上数据参帆族漏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水产养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1.养殖水环境持续恶化。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密度的增加,因养殖对水环境和土壤环境等的消耗越来越大,以及在养殖过程中各类药物的使用,使得养殖水环境持续恶化。
2.主体落后,不合理,增长方式落后。
3.养殖模式趋同性,产品同质化,创新乏力,缺少具有强竞争力的养殖对象。
4.重产量、轻质量,品牌缺乏,指缺不利于水产业的。
5.智能化、自动化、机械化、信息化程度低。这是由水产行业的特点和对水产从业人员的要求较低决定的。
6.水产品质量安全形势堪忧。虽然国家相关部门加大了管理及返逗禅处罚力度,但在养殖过程中仍旧存在着用药不规范、养殖密度超标、养殖水体和饲料不达标等诸多问题。
7.现代农业企业管理水平落后,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人才严重缺乏。
8.病害问题突出。
拓展资料:
水产养殖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1.科技驱动产业发展是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2.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循环利用水资源、开发深水养殖与、寻找替代饲料蛋白质源、高效绿色是未来水漏尘产养殖业发展的战略方向。
3.优化产业结构,以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实现集约化、集成化、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的现代渔业方向是必由之路。
4.良种、良好环境、良好养殖规范、动物保健管理是成功养殖实践的必然选择。
5.解决水产养殖产量与水产品质量、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劳动力文化水平与现代化企业管理之间的矛盾是重要课题。
6.建设“互联网+”,创新,实施水产是智慧结晶。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