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农资>种植养殖

蛋鸭养殖免疫及常见病防治方法 蛋鸭养殖免疫及常见病防治措施

分类:种植养殖发布者:张小姐

鸭常见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技术(肉鸭病毒病防控与治疗)

目前鸭病毒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仍然是制约广东省养鸭业发展的最重要的一类疫病,根据笔者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将主要的鸭常见病毒病的发生和防治简述如下。

一、渣芹蠢鸭瘟

1、症状:病鸭表如陪现为高热、头部肿胀、缩颈、流泪、眼睑水肿、两翅下垂、脚麻痹,严重的病鸭伏地不起,排绿色或灰绿色稀粪。产蛋鸭还可表现为产蛋量下降。

2、防治:迄今尚无特效药物可用于治疗,故应以防为主。一旦发生鸭瘟,应及时封锁,严禁病鸭流动,妥善处理病、死鸭及污染物,舍内外环境、场地及用具严格消毒。

同时,对受威胁的鸭群和发病鸭群实施紧急疫苗接种。抗鸭瘟高免血清或蛋黄匀浆对发病早期有相当好的防治效果,但待疫情稳定后10-14天内仍应紧急接种疫苗。

二、鸭病毒性肝炎

1、症状:病鸭主要表现为发病急,一般多在出现症状后24小时内死亡,死亡高峰主要发生在发病后3-4天首腔,濒死前出现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

2、防治:对本病的防治,目前尚无特效药物,除了做好一般性的生物安全措施外,主要是依赖特异性的免疫预防和防治。

一旦发生本病,可在发病初期及时使用以本地分离毒制备的高免蛋黄抗体或高免血清,配合使用多维和中草药制剂,如"鸭肝康"进行治疗,可使病鸭群的残废率控制在2%-5%以下。

三、番鸭"花肝"病

1、症状:病雏鸭表现精神沉郁,毛松震颤,两脚软弱无力,头颈下垂,有的可见喘气和下痢。有的表现健康,一旦出现症状则往往已是疾病的后期。

2、防治:迄今尚无特异性的有效防治药物,在疫区以本地病鸭分离毒株研制成的灭活疫苗进行免疫预防,效果良好。

对患者早期的番鸭使用当地分离毒株制备的高免蛋黄抗体或血清抗体进行治疗,结合使用多维、抗生素和中草药制剂,如"抗囊疫",经实验室和现场应用,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四、番鸭细小病毒病

1、症状:病鸭精神委顿,脚软伏地,减食,饮水增加,严重腹泻,排黄绿色样粪便,混有大量气泡,有的还伴有喘鸣。

2、防治:目前对本病的防治措施是做好生物安全性措施,加强雏番鸭的饲养管理,给初生雏番鸭接种弱毒疫苗,在疫区预防本病发生,防治雏番鸭可注射抗本病的高免血清或蛋黄抗体有一定效果,但对发病晚期的疗效不明显。

五、雏番鸭小鹅瘟

1、症状:病鸭精神沉郁、不食。腹泻,排灰白色或黄绿色稀粪,并有泡沫。流眼泪,鼻涕,呼吸困难,很快消瘦,最后抽搐死亡。

2、防治:关键在于预防,疫苗接种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方法,现已有商品弱毒活疫苗。一旦发病后应及时诊断,严格封锁和隔离。全面彻底清洁和消毒孵化室。妥善处理病死鸭和粪便等污染物。肌注或皮下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或高免蛋黄抗体,治疗量为1ml/只,预防量0.5-0.8ml/只,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鸭子怎么预防病

养鸭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严格消毒,及时治疗”的原则,建立健全鸭病纯衡防疫体系,制定疫病净化、扑灭措施及实施方案,要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条件,确保鸭群健康生长发育。
1、做好环境消毒:消毒前,要做物理性的清扫冲洗,以防有机物(如粪、尿、脓血、体液等)的存在,然后再进行喷洒药液消毒。禽舍及周围环境每周要消毒1-2次,水桶、料槽要天天消毒,鸭舍前要设消毒池,禁止外人进入饲养区。保持鸭舍的干燥、卫生,勤清扫粪便,勤消毒,把粪便堆积发酵。到夏天高温季节,一定要选择两种球虫药轮换或交替使用,每种药使用3-5天后停1周左右再用另一种球虫药。秋季草籽成熟是关键的育肥期,要相隔一周连续两次施喂驱虫药物。
鸭场消毒时要遵循先净道、后污道,先后备鸭场区、后蛋鸭场区,先种鸭场区、后商品鸭场区的原则。鸭舍内的消毒桶严禁借用或混用,消毒频数,携芦一般情况下每周不少于两次的全场和带鸭消毒:发病时期,应坚持每天带鸭消毒。
2、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雏鸭出壳后三日龄左右,严格按照防疫程序免疫,重点是小鸭瘟、鸭痘、禽霍乱、病毒性肝炎。每种防疫都要细心,不能马虎。正确掌握疫苗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了解疫苗的注意事项,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采做隐做取各种措施以减少应激,增加鸭自身的免疫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物品和抗生素的使用,必要时经准确诊断后用药,用药的方法和剂量必须正确。

鸭常见的细菌性疾病主要有哪些?如何防治?

鸭细菌性疾病主要有鸭霍乱、大肠杆菌病、沙门氏杆菌病、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病、支原体病等。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鸭群的抗病能力良好的饲养管理能有效提高肉鸭和蛋鸭的抗病能力。如给鸭群提供营养全面的饲料能有颤升效提高鸭的免疫能力;洁净饮水能避免鸭群发生多种细菌性疾病;保持鸭舍用具(食槽、水槽等)干净能预防多种疾病发生。
(2)严格执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全进全出”是指全场同时进鸭雏、同时出栏的饲养制度。这种制度有利于对全场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洁和消毒,能有效避免不同日龄鸭群病原菌的交叉感染。
(3)做好鸭舍内的通风换气在鸭舍内的污浊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氨气(NH3)、二氧化碳(CO2)、硫化氢(H2S)和粉尘等,粉尘中可能滋生着大量的病原菌。这些有害气体对鸭呼吸道黏膜细胞有破坏作用,使黏膜损伤。粉尘中的病原菌非常容易侵袭受伤害的黏膜细胞,导致疾病发生。
(4)注意鸭羡洞唯舍的日常消毒和环境卫生清洁鸭舍内外的粪便、垫料、杂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可能引发疾病。因此,应保持鸭舍垫料干燥、清洁;粪场应远离鸭舍;应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如利用鸭粪便生产有机肥料、沼气等。
(5)及时正确处理病鸭和死鸭病鸭和死鸭体内含有大量的病原菌。病鸭粪便中的病原菌、饮水采食过程中排出的病原菌可能随时感染健康的鸭子,导致其发病。
(6)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接种各种疫苗,减少继发性疾病的发生如果鸭群免疫发生问题,不仅能引发病毒性传染性疾病的发生,而且可能继发感染大肠杆菌等疫病发生。
(7)应勤观察鸭群的表现如果发现鸭群出现患病症状,迅速请兽医进行诊断。如果确诊鸭群患禽霍乱、大肠杆菌病、沙门氏杆菌等细菌性传染病,应隔离病鸭,加强日常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并按照兽医的处方或建议为鸭群投放药物,进行治疗兄培。

上一篇:畜禽粪便发酵罐 粪污发酵罐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

种植养殖相关文章
更多种植养殖文章

精选种植养殖

种植养殖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