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农村养殖什么赚钱
1.选择适合自己的养殖项目
农村养殖是一种传统的致富方式,但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养殖项目非常重要。在选择养殖项目的时候,需要考虑自己的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市场前景和所在地的气候条件等。比如,如果气候温和,可以考虑养猪、养鸡等畜牧业项目,如果水资源丰富,可以选择养鱼等水产养殖项目。
2.学会科学管理和营销
在养殖过程中,科学管理非常重要。需要掌握养殖对象的生命周期、疾病预防和治疗、饲料搭配、环境调节等知识。此外,还需要掌握相关营销知识,了解市场的情况、消费者的需求和价格变化等,制定合适的营销策略,才能提高养殖收益。
3.选择优质的种苗和饲料
在养殖过程中,种苗和饲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养殖效益。因此,在选择种苗和饲料时,需要选择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产品,避免因为低价而选择低质量的产品。此外,还需要根据不同种类的动物或鱼类来选择适合的饲料,才能确保良好的生长和发育。
4.掌握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
技术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需要掌握一些基本养殖技术,比如如何控制温度、搭配饲料、防治疾病以及加强环境清洁等。同时,还需要学习一些先进的养殖技术,如光照调节、无菌技术、免疫技术等,以提高养殖的产量和品质。
5.确保环境卫生和饮水安全
农村养殖环境卫生和饮水安全搏岩闹是关键因素。需要定期对养殖区进行消毒、除虫以及保持清洁。另外,需要保证养殖动物的饮用水质量,可以通过净水设备、消毒等方式进行处理。
6.积极开拓销售渠道
在养殖过程中,销售渠道也非常重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和销售渠道,可以避免中间商的干扰,提高利润空间。此外,还可以开拓各种销售渠道,如销售到城市、销售到超市等,以实现销售的最大化。
7.结语
2023年的农村养殖市场具有基罩广阔的前景枣岁和潜力。只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养殖项目,学会科学管理和营销,选择优质的种苗和饲料,掌握养殖技术和环境卫生,积极开拓销售渠道,就能够实现农村养殖市场的最大化。希望以上的建议能够对广大农民朋友们有所帮助。
2023年生猪养殖行情怎么样?
——2023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行情及走势分析“猪贱伤农”问题较为突出【组图】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牧原股份(002714)、正邦科技(002157)、温氏股份(300498)、新希望(000876)等。
本文核心内容:生猪存栏规模和出栏规模、能繁母猪存栏规模、22个省市猪粮比价、22个省市生猪平均价格。
中国生猪生产形势逐步好转
生猪是指种猪、商品猪、仔猪等的统称。生猪养殖是经过种猪繁育、仔猪育肥等一系列培育和繁殖直到商品肉猪的过程。
从生猪养殖周期来看,新生母猪至生猪出栏一般要经历18个月的时间。母猪出生后一般育肥4个月成为后备母猪,后备母猪育肥4个月成为能繁母猪。而后,能繁母猪妊娠4个月生出仔猪,仔猪育肥6个月成为生猪后即可出栏。
2015年至2018年生猪年出栏量在7亿头左右,受非洲猪瘟疫情、“猪周期”以及部分地区禁限养等因素叠加影响,2019年我国生猪存栏及出栏数量产生较大程度的下降,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19年生猪存栏31041万头、出栏54419万头,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国家发布促进生猪生产恢复一系列政策措施,生猪生产形势开始好转。2021年全国生猪存栏44922万头,同比增长10.51%;出拆段慧栏67128万头,同比增长27.37%。2022年,截至上半年底,中国生猪存栏规模和出栏规模均为43057万头。
按照《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全国能繁母猪存栏正常保有量为4100万头,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95%—105%区间(含95%和105%两个临界值)为绿色区域,表示产能正常波动;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90%—95%和105%—110%区间(含90%和110%两个临界值)为黄色区域,表示产能大幅波动(减少/增加);能繁母猪存栏量低于正常存栏量的90%或高于正常存栏量的110%为红色区域,表示产能过度波动(减少/增加)。
截至2021年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329万头,是正常保有量的105.59%。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105%—110%区间,能繁母猪产能仍需去化。
猪粮比价波动下降
猪粮比通俗说就是生猪价格和作为生猪主要饲料的玉米价格的比值。按照我国相关规旅答定,生猪价格和玉米价格比值在6.0比1,生猪养殖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点。猪粮比越高,说明养殖利润越好,反之则越差。但两者比值过大或过小都不正常。
根据中国种猪信息网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中国22个省市猪粮比价格整体呈波动下降的趋势,从2021年1月1日的13.67下降至2022年12月23日的5.77。2021年以来,国内猪价回落,饲料成本攀升,猪粮比价大幅下跌。生猪养殖企业利润缩水,亏损风险加大,养殖户补栏意愿再次下降。2022年国内生猪市场产生“猪贱伤农”问题,生猪产能被破坏后导致新一轮猪肉价格上涨和猪肉进口增加。如何破解“猪周期”给猪肉市场供给及猪肉贸易的稳定造成的破坏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生猪平均价格波动下降
根据中国种猪信息网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中国22个省市生猪平均价格整体呈波动下降的发展趋势。2021年1月起,受生猪存栏恢复、出栏增长、消费下滑等多重因素影响,22个省市生猪平均价格快速下跌,最大跌幅超七成。虽然10-11月由于季节性因素小幅反弹,但2022年初冬季疫情的反复又使各地加大了封控的力度,猪肉需求减少,生猪价格进一步回落。2022年3月-10月,中国22个省市燃陆生猪平均价格呈现波动上升的发展态势,2022年10月21达到28.32元/千克。之后不断下跌,2022年12月23日,跌至16.97元/千克。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年种啥、养啥能赚钱?粮补、粮价有3个好消息!
站在农民角度,收藏三农!大家好,我是三农老道!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2023年已经来到2月份。
随着立春节气的开始,对于我们农民来说,大家也非常收藏2023年的种养殖业发展前景。
在今年农民种啥养啥能赚钱?国家对于粮食种植方面又制定了哪些利好政策?根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相关消息来看,在2023年粮补、粮好州价将迎来两涨两保,在系列政策新规的落地之下,我们农民的相关收益也将迎来进一步的提高。
下面老道就给大家收藏一下粮补、粮价的相关消息。
同时对于种养殖业的发展前景也要为大家做一个简单分析,具体情况咱们一起来说一说。
随着立春节气的到来,很多地区已经正式展开了新年度春耕的备耕工作。
在2023年,农民到底种啥养啥收益有保障,这是大家最关心的事。
从目前市场形势来看,猪价虽然呈现了震荡回落,但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讲,在今年基层生猪市场的看点依然很足。
有一些养殖企业已经开始逆势补栏,等待今年秋冬时节的利好市场。
国家针对生猪养殖业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明确指出会继续加大监管力度,降低非洲猪瘟对于养殖端的收益冲击。
而涉及到种植行业来说,粮食产业在今年可谓是迎来了一系列的重大利好。
在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国家也再次强调了会继续加大粮食产业的扶持力度。
粮补、粮价在今年都将迎来一系列的利好消息,两涨两保系列新规出台,农民的种粮收益也将迎来全面提高,下面友敬蔽老道就给大家重点说一说,两涨两保的相关消息。
第一涨:粮补扶持总资金迎来上涨已成定局;
老道说:进入到2023年之后,国家针对粮食产业的扶持力度持续加大。
在已经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国家再次提出将正式启动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随着这个消息的公开,已经为我们说明,在今年粮食产业将获得更强力的扶持。
国家将逐步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农民的种地收益也将获得更强力的保障。
从政策扶持的角度来说,在今年玉米、大豆等主粮作物补贴资金迎来上涨已成定局。
第二涨:开春3~5月份粮价上涨迎来“黄金期”;
老道说:随着2023年的正式开始,涉及到粮价行情走势方面,国家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利好政策,尤其是要进一步的保障粮食安全,激活农民种地积极性。
现在中粮、中储粮等国有粮食加工企业已经开始加大收购力度,粮食价格在3~5月份或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上涨黄金期。
在入市粮源逐步减少,优粮优价机制的保障之下,玉米、大豆价格很有可能在3~5月份迎来持续上涨,届时我们种地农民也可以有序销售卖粮,实现增收。
两稿返保障:粮食种植建立两项保障制度;
老道说:随着2023年的正式开始,国家针对粮食种植方面也制定了一系列的保障性政策,毕竟现在国家要全面提升千亿斤粮食产能行动。
为了进一步的保障农民种地收益,国家指出将逐步健全完善农民种粮补贴制度,健全完善主产区的补偿制度。
随着这两项制度的全面确立,也为我们说明未来农民的种地风险将迎来进一步的下降,政策方面的保障性效应将迎来持续放大。
通过以上两涨两保的政策新规来看,在2023年,粮补、粮价迎来全方位的升级,我们从事粮食种植的农民在今年也将获得更多的利好政策。
2023年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让我们一起行动,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一起为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三农政策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