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鹅养殖方法:
1、鹅棚设置
一般选择在水源、山塘、河沟等附近的坡地建棚,内设料槽和水槽,旅庆每平方米饲养2~4只育成鹅。也可与种果、养鱼相配套大规模饲养。建棚的好处是减少鹅的活动,降低能量损耗,从而提高其饲料报酬。
2、品种选择
雏鹅应选择生长速度快的优良品种肉鹅,选头大、脚粗健壮、善于觅食、挣扎有力、抗病力强和绒毛有光泽的雏鹅。
3、适时催肥
肉鹅主翼羽长出后即可开始催肥。整个催肥期圈养,饲料要多样化,以富含碳水化合物且易于消化的玉米、稻谷、麦子、糠麸等为主。适当搭配蛋白质饲料和粗饲料。
4、注意防病
在育成鹅阶段的饲养管理上,主要是防治消化系统疾患。可大量应用生物兽药饲料,如促菌生、酵母菌、乳酸菌等,使鹅的肠道消化良好,还对多种病原引起的腹泻、肠炎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扩展资料
夏季养殖肉鹅注意事项:
1、注意防暑降温。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是夏季养好肉鹅的首要问题。夏季,鹅舍温度最好不超过26℃,肉鹅的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6-7只为宜。
2、圈牧巧妙结合。肉鹅30日龄后至主翼羽长出前,是碰余生长骨骼、肌肉和羽毛的阶段,在饲养上要圈牧结合。要充分利用夏季早、晚气温较低的时间,选择草质好、数量足的地方进行放牧。其余时间要圈养。
3、适时进行催肥。当肉鹅的主翼拆吵握羽长出后,即可开始催肥。整个催肥期都要圈养,饲料要多样化,以富含碳水化合物且易于消化的玉米、稻谷、麦子、糠麸等为主,适当搭配蛋白质饲料和粗饲料。
4、搞好防疫灭病。肉鹅在夏季容易发病,要采取严格的防疫措施。如果母鹅未注射过小鹅瘟疫苗,所产的雏鹅易患小鹅瘟,因此必须进行防疫。
参考资料来源:
肉鹅是一种经济姿租价值很高的食草水禽,不仅耐粗饲,适应性强,饲料来源广,生长快,饲料报酬高,而迹李兆且投入少,产出多,效益好扰裂,经济价值高,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怎么养殖肉鹅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一、鹅棚设置:
一般选择在水源、山塘、河沟等附近的坡地建棚,内设料槽和水槽,每平方米饲养2~4只育成鹅。也可与种果、养鱼相配套大规模饲养。建棚的好处是减少鹅的活动,降低能量损耗,从而提高其饲料报酬。
二、营养要求:
这一阶段的肉鹅生长迅速,食欲旺盛,能利用大量粗饲料,所以配合饲料主要成分要逐渐过渡到粗蛋白质14%~16%,代谢能12.13兆焦/公斤,钙0.9%,磷0.6%,赖氨酸0.85%,蛋氨酸+胱氨酸0.5%,泛酸12.6毫克/公斤。
三、育肥方式:
草浆养鹅。将采集到的各种青饲料如红薯藤、水葫芦、水浮莲、槐叶、杂草等混合打浆,再用配合粉料搅拌,每天饲喂6餐,最后1餐在晚上10时。选用的青饲料要避免有毒植物如高粱苗、夹竹桃叶、苦楝树叶等。
干拌配合粉料饲喂法。青饲料如蕉茎叶、萝卜樱、鲜象草、胡萝卜、南瓜、南瓜蔓藤等,将其剁碎,拌上配合粉料,一天饲喂6餐,晚上还要喂一餐。
颗粒饲料青饲料饲喂法。颗粒饲料置于料桶中,任由肉鹅采食,再将青饲料置于木架、板台、盆子或水面上,让鹅自由采食。一般每只每天要饲喂2~4公斤。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有大量适口青饲料的养殖户,如蔬菜产区的大量老叶和大量副产品如萝卜樱,以及利用冬闲田或山坡地种植的青饲料如黑草、象草等。
草粉全价颗粒饲料喂法。将草粉(苜蓿、松针、刺槐叶、花生藤等晒干或烘干,制成青绿色粉末)跟豆饼、玉米等配制成全价颗粒饲料。可用料盘一日分4餐饲喂,也可用自动料槽或料桶终日饲喂,另外保证有充足的清洁饮水。
灵活放牧 如附近有草地,有收割后的田野或水中有大量的水草,就可以就近放牧。
注意防病 在育成鹅阶段的饲养管理上,主要是防治消化系统疾患。可大量应用生物兽药饲料,如促菌生、益生素、EM菌、酵母菌、乳酸菌等,使鹅的肠道消化良好,还对多种病原引起的腹泻、肠炎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另外,有意识地应用一些既是饲料又是中草药的植物和杂交酸模、马齿苋、大蒜、番桃叶、山姜等。
1、确立饲养模式
(1)饲养方式选择:目前我国肉鹅饲养方式主要有圈养方式、舍饲与放牧相结合的方式两种。其中圈养方式是以种草养鹅模式为代表。种草养鹅不仅可节约劳力,节省饲料,降低成本,而且草质优良,草嫩干净,安全经济,投资少,效益高。在我国小规模肉鹅饲养一般采用舍饲结合放牧的传统方式,而规模化、集约化肉鹅养殖则推行种草养鹅的饲养模式。
(2)肉鹅品种选择:选择早期生长速度快、精料消耗少、饲料报酬高、体重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鹅种。其主要品种有扬州白鹅、隆昌鹅和太湖鹅。
①扬州白鹅:是生长快、产蛋量高、体重大、繁殖力强、产绒量高的优良家禽品种。仔鹅70日龄体重3.5千克以上,年产蛋72-80个,该品种仔鹅适合于加工盐水鹅和凤鹅,在江苏、山东等省市具有较大的市场。
②隆昌鹅(四川白鹅):原产于四川省温江、乐山、宜宾、永川和达县等地,在江浙一带称为隆昌鹅。70日龄前生长较快,60日龄重2.5千克左右,80日龄平均体重3.6千克。仔鹅肥嫩,从60日龄开始陆续上市出售。
③太湖鹅:原产于江苏省南部的苏州、无锡和浙江省北部的湖州、嘉兴等地区。属小型的白色鹅种,主要用于生产仔肉鹅。70日龄左右即可上市,平均体重2.5~2.8㎏。仔鹅半净膛屠宰率为78.6%,全净膛屠宰率为64%。
本地区一般选择扬州白鹅或隆昌鹅作为规模化养殖肉鹅品种。
(3)饲养规模选择:
饲养规模的大小要根据养殖者的资金、劳力、草料资源条件以及市场销售情况来确定。如果条件不够成熟,饲养技术跟不上,不必追求大规模,否则饲养管理不善,鹅群患病死亡增多,反而得不偿失。我国绝大多数农户的肉鹅饲养规模为每批500羽至3000羽。初养农户一般每批饲养肉鹅500羽左右,一年饲养2-3批;专业大户每批饲养肉鹅1500-2000羽,一年养3-4批。一般的肉鹅饲养户适宜规模一般为1500羽,由2人饲养。这样的规模比较经济、适度,便于管理,适宜开展种草养鹅。
2、筹措养殖资金
要发展肉鹅生产必须筹备好养殖资金。养殖资金主要有固定资本和流动资金两大类。具体包括场地建设费、鹅舍建筑费、设备购置费、鹅苗费、饲料费、疫病防治费、水电费及管理、运输、销售等费用。资金数量根据养殖规模和饲养方式而定。一般采取种草养鹅的饲养模式。养殖1500羽肉鹅需固定资本0.5万元,苗鹅费0.75万元(按5元/羽计),饲养流动资金2.55万元,合计筹措养殖资金3.8万元,便可正常从事肉鹅养殖生产。
1、圈牧结合
雏鹅出壳后要精心饲养、细心照料,从第10日起开始放牧,并逐渐延长放牧时间。30日龄后至翼羽长出前,充分利用夏季早晚气温较低的时间,选择草质好、草量足的地方放牧。其余时间则圈养,适当补喂稻谷、糠麸、玉米等精料。尤其在肉鹅背部、腹部绒毛开始脱换新羽时,更要注意补喂优质精料,以免引起换羽不一,影响其生长发育。一般每天补饲2-3次,每次以吃八九成饱为宜。
2、降温防暑
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6-7只为宜,鹅舍温度不宜超过26℃,保持通风透气,在地面撒1厘米厚的细沙。舍外活动场地搭凉棚遮阳。天气炎热时,向鹅舍周围地面喷洒凉水降温,并用凉水往鹅身上喷细雾。
3、防疫灭病
刚出壳的雏鹅,每只肌肉注射抗血清疫苗0.02%毫升,预防鹅瘟。30日龄左右,每只肌注禽霍乱疫苗1.5毫升,饲养用具每隔3-5天用5%新鲜石灰水消毒一次。鹅舍和活动场所每隔7-10天用1%漂白粉溶液消毒一次。
4、适时催肥
一、养鹅需要的成本
1、养鹅需要的成本不高,因为鹅是一种可以密集型养殖的禽类,一般1个人就可进行养殖,期间主要以食用青绿饲料为主,耗粮较少,所以饲料利用率很高,而且养殖周期比较短,一般养殖60-90天左右,即可出栏上市销售,其养殖利润可观。
2、养鹅的成本主要分为固定成本和流动成本,其中包括场地建设费、鹅舍建筑费、设备购置费、鹅苗费、饲料费、疫病防治费、水电费、管理费、运输费、人工费等。
3、成本主要根据养殖规模和饲养方式而定,一般采用种草养鹅的饲养方式,养殖1500羽肉鹅需要固定成本为5000元渗困巧,按照每羽5原来计算,苗鹅费为7500元,饲养流动费为25500元,合计养殖成本为38000元。
二、养鹅的注意事项
1、育雏管理
养鹅前要将养殖场进行全面的消毒,避免细菌感染到雏鹅,再将刚购买回来的养殖器材等,也进行彻底的消毒,还有刚购买回来的雏鹅,丛键也是需尺烂要进行消毒的,避免细菌被带入到养殖室内,而保温用品,可放在太阳下暴晒2个小时左右。
2、温度和湿度
(1)将刚购买回来的幼鹅体质比较弱,所以养殖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的管理,也是非常需要注意的,在幼鹅刚放入养殖场的时候,温度要保持在25-28℃左右,湿度要维持在60%左右。
(2)一般幼鹅养殖3-4天左右,可以逐渐将温度下降,保持在22-23℃左右即可,湿度还是保持不变,饲养15天后,养殖场的湿度要提高到70%左右,而温度要保持在20℃左右,然后养殖7天左右,就可以将养殖场的温度恢复正常。
3、分群饲养
可按照公鹅、母鹅进行分群饲养,这样可以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一般饲养雏鹅每群最多是600只左右,主要是根据公鹅、母鹅的生长情况,然后按照大小来进行合理的分群,饲养的参考标准是每平方米饲养5-6只左右。
4、饲养方法
(1)饲养的方法是否正确,也就直接的决定了肉鹅的产出与质量,在养殖过程中,特别是在雏鹅生长时期,每天至少要喂料6-8次左右,还需要喂至少3-4的水。
(2)在中鹅生长时期,则需要进行合理的牧放,同时每天还需要喂料3-4次左右,在鹅育肥生长时期,主要是投喂精料,白天可投喂3次左右,同时在晚上的时候,可以进行补料,这样催肥的效果会更佳。
下一篇:更多种植养殖